屈臣氏從1828年的小藥房,被華人首富李嘉誠名下的和記黃埔收購後,經過多年的發展,變成了全球首屈一指的個人護理用品、美容、護膚商業業態的巨擘!那麼李首富又是通過什麼神奇的魔杖在短短的二十來年玩轉了屈臣氏成功裂變的魔方?
一:資本商業收購,擴大規模
屈臣氏近幾年以來分別在全球展開了多次併購行動,於2000年收購了英國Savers連鎖店,使業務觸角伸到歐洲。
於2002年收購荷蘭Kruidvat集團後,大大擴展了其歐洲業務範圍和領域。
於2003年收購菲律賓某知名藥品零售企業,擴張了在東南亞的業務。於2004成功收購拉脫維亞著名Rota公司旗下大型零售連鎖企業—DROGAS公司。Drogas是在拉脫維亞及立陶宛等國具領導地位的個人護理用品、美容、護膚系列產品零連鎖企業。屈臣氏集團成功收購Drogas公司,標誌著屈臣氏進軍波羅的海國家市場並初戰告捷,此舉將進一步加強屈臣氏在歐洲市場的業務擴展和競爭力,提升其國際實力。
於2005年還收購了英國Merchant Retail香水連鎖店馬來西亞Apex Pharmacy SdnBhd藥店。
以上收購行動僅是屈臣氏在全球收購的一部分,李氏團隊通過資本的併購力量迅速在亞歐重點發展區域全面的擴充了企業的規模,資本的魔杖是屈臣氏企業成功魔方的重要密碼。
二:連鎖經營,推動企業成長
連鎖經營是一種成功的企業經營方式,快餐業的麥當勞、肯德基,零售業的沃爾瑪、佳樂福,酒店業的香格裡拉、希爾頓無不是以優秀的連鎖經營模式來壯大發展的!連鎖經營模式是一種優秀的經營模式:首先,連鎖經營的「七統一原則」是企業的經營變成了拿著經營手冊按標準執行的營業規範。
其次,能有效的調動社會資源參與屈臣氏的門店建設及產品結構的生產與採購。如同仁堂與之合作的美容品和藥品領域典型是資源共享為我所用的方式。第三,連鎖經營的集中採購和集中配送既節約運營成本,又可以營造自有品牌的價格競爭優勢。第四,連鎖經營的自建網點速度遠遠超過其他經營模式,能有效增加自有網點規模及擴展廣大的區域規模。
最後,連鎖零售企業在原經營領域內培養的信譽及帶給消費者一致的服務和形象還可以降低消費者對自有品牌的認知成本,提高消費者的忠誠度。連鎖經營模式的魔杖是屈臣氏企業成功魔方的第二成功密碼。
三:精準目標消費群定位
屈臣氏的目標顧客群定位在有消費力(月收入在兩千五以上)又能接受新生事物的中產階級(年齡在18-40歲)。
1、鎖定目標客戶群。
據了解屈臣氏在1989年到1997年這段時期,發展不盡如人意。屈臣氏在調研中發現,亞洲女性會用更多的時間進行逛街購物,她們願意投入大量時間去尋找更便宜或是更好的產品。中國大陸的女性平均在每個店裡逗留的時間是20分鐘,而在歐洲只有5分鐘左右。這種差異,讓屈臣氏最終將中國大陸的主要目標市場鎖定在18歲-40歲的女性,特別是18歲-35歲的時尚女性。
屈臣氏認為這個年齡段的女性消費者是最富有挑戰精神的。她們喜歡用最好的產品,尋求新奇體驗,追求時尚,願意在朋友面前展示自我。她們更願意用金錢為自己帶來大的變革,願意進行各種新的嘗試。
2、商圈及品牌經營結構。
為了讓18歲-40歲的這群「上帝們」更享受,在選址方面屈臣氏也頗為講究。最繁華的一類商圈是屈臣氏的首選,例如有大量客流的街道或是大商場,機場、車站或是白領集中的寫字樓等地方也是考慮對象。除了選址在店內經營更有講究,為了更方便顧客,以女性為目標客戶的屈臣氏將貨架的高度從1.65米降低到1.40米,並且主銷產品在貨架的陳列高度一般在1米3至1米5。
每家屈臣氏個人護理店均清楚地劃分為不同的售貨區,便於顧客挑選。在商品的陳列方面,屈臣氏按化妝品—護膚品—美容用品—護髮用品—時尚用品—藥品---飾品化妝工具----女性日用品的分類順序擺放。並且在不同的分類區域會推出不同的新產品和促銷商品,讓顧客在店內不時有新發現,從而激發顧客的興趣。精準的目標消費群定位及成功的品牌經營結構兩類組合的營銷魔杖是屈臣氏企業成功魔方的第三成功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