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摩易筋經十二式]演示版 與 跟練版

2021-02-23 慈航人生



達摩易筋經十二式

(簡述)

動作演示

跟練版

        達摩易筋經,是中國禪宗始祖菩提達摩所創的一種養生功法,此功法能平衡陰陽,疏筋活絡,提高氣血運行,增強人體免疫力。

一、形體動作:共12式

首先,形體動作簡單易學,跟著練幾次便可大概掌握。

其次,形體動作主要起到抻筋拔骨和鍛鍊身體的控制能力,這個需要您慢慢練習,逐漸提高身體機能水平。

二、呼吸方法:腹式呼吸法

通常,我們大多數時間是使用胸腔呼吸,呼吸時前胸起伏。

而腹式呼吸是:呼吸時腹部起伏,胸腔是放鬆的。

達摩易筋經中的腹式呼吸方式又分兩種:順腹式呼吸與逆腹式呼吸

順腹式呼吸:吸氣到腹部腹部擴張,呼氣時腹部放鬆自然呼出。

逆腹式呼吸:吸氣到腹部時,腹部卻向內收,呼氣時放鬆腹部自然呼出。(保持胸口放鬆)

學習腹式呼吸的順序:先順腹式呼吸,後逆腹式呼吸

三、提肛:

在練習整套易筋經的過程中,要求始終提肛,作用是讓我們的能量不外漏。初學者剛開始時需要刻意的用肌肉去提肛,經過一段時間練習後改為用意提肛,學習者可以慢慢體會。

四、舌頂上顎:

在練習整套易筋經時,要保持輕微的舌頂上顎。道家稱為「鵲橋」,可以幫助能量循環。

達摩易筋經十二式示範動作

達摩易筋經十二式跟練版





達摩易筋經十二式

動作講解

首先合掌頂禮達摩祖師

第一式韋參獻杵1

兩腳後跟靠攏,腳尖分開,合掌於胸前。

(兩肘要大開)

定式後逆腹式呼吸七次

第二式韋參獻杵2

雙手從兩側打開與肩同高,翻掌心向上。

同時踮腳尖

定式後逆腹式呼吸七次

第三式韋參獻杵3

雙手翻掌上舉,雙手上推。

保持踮腳尖

定式後逆腹式呼吸七次

第四式摘星換鬥1

左手翻掌使掌心向下照著百會穴,慢慢下落並致身後。

左手下按,右手上推。

眼睛看右手

定式後逆腹式呼吸七次

第四式摘星換鬥2

換手

定式後逆腹式呼吸七次

第五式倒拽九牛尾1

右腳斜向45度跨步,右手握拳牽伸,

左手握拳向後伸展,兩拳心向上。

定式後逆腹式呼吸七次

第五式倒拽九牛尾2

換手換方向

定式後逆腹式呼吸七次

第六式擊爪亮翅

吸氣時雙拳上提致胸前,呼氣推出。

盡力拉伸雙手臂

反覆7次

第七式九鬼拔馬刀1

成立正式,雙拳在腰間。

左手掌向下按,右手掌向上推。

使手臂拉伸,停三秒,

右手從頭後繞過,歪頭,眼睛看著右手指。

左手繞至身後手掌平託。

定式後逆腹式呼吸七次

第七式九鬼拔馬刀1

換手

第八式三盤落地

向左橫跨一大步,膝蓋向外開,往下坐。

雙手成虛抓球型,放在大腿外側。

定式後順腹式呼吸七次

然後起身同時雙手指相對,

掌心朝上,往上抬,到胸前翻掌,

掌心朝下,

然後身體繼續往下坐,

手掌落至大腿外側。

定式後順腹式呼吸七次

重複三次

第九式:青龍探爪

成立正式,雙拳收於腰間。

吸氣時右掌向左前45度串掌,

盡力伸展臂膀,然後掌變爪、握拳。

呼氣時收回到腰間

吸氣時左掌向右前45度串掌,

盡力伸展臂膀,然後掌變爪、握拳。

呼氣時收回到腰間

雙手各重複7次

第十式:臥虎撲食(右)

成立正式,雙拳收於腰間。

右腳向右前方45度跨步,

雙手按於右腳前方兩側,

蹬腿,同時抬頭向前看。

定式後順腹式呼吸七次

臥虎撲食(左)

左腳向左前方45度跨步,

雙手按於左腳前方兩側,

蹬腿,同時抬頭向前看。

定式後順腹式呼吸七次

第十一式:打躬式

成立正式,雙拳收於腰間。

雙手從兩側打開,雙手掌按住雙耳,

手指在頭後交叉。

身體放鬆下探,兩肘打開(意在肘尖)

定式後順腹式呼吸七次

第十二式:掉尾式

雙腳分開比肩略寬,

探身向下手按在地面,

右手按在左手背上。

吸氣時蹬腳掌

手撐同時抬頭向前看,

放鬆呼氣收回。

如此反覆21遍



合掌回向








相關焦點

  • 達摩易筋經外經十二式
    達摩易筋經外經十二式----本功可以與紅砂手合練。
  • 達摩易筋經動功十二式練法詳解
    因此,易筋經的主要作用,即在於強筋壯骨,攻變練習者的基本身體素質。  這套練功法,相傳是達摩祖師所傳,唐初李靖在《易筋經序》中說及此事,後來《易筋經》流入民間,出現了不同的幾套。在練《易筋經》前應做好準備工作,如換穿寬鬆的衣著,不穿皮鞋,換布鞋等。在練功過程中,注意力要集中,呼吸要調勻;練功完畢或中間休息時,不可當風,並應作適當的活動,但不應作激烈活動。
  • 少林達摩易筋經十二式標準教學(視頻+圖文)
    易筋經是以站式為主的練功法,使軀幹、四肢保持一定的姿勢,全身肌肉放鬆,手臂呈靜力性,灌注有力,思想集中,排除雜念,呼吸均勻。
  • 簡單易學的易筋經,坐著就能練的傳統秘籍,附詳細呼吸秘法
    易筋經是傳統文化的產物,他是結合了傳統文化中的醫學經絡理論、宗教、健身等等。關於易筋經的來源,學界的說法不一。有人說是達摩所做,有人說是紫凝道人借假託達摩所做。易筋經自從誕生之日起,就有了眾多的版本,各門各派都擁有了屬於自己的易筋經功法。
  • 達摩易筋經,甩手療法,氣功,韋馱捧杵的口訣,中醫經絡,拉筋
    習練此功,可以使人體的神、體、氣三者周密地結合起來,使五臟六腑,十二經脈及全身得到充分的調理,有能平衡陰陽,疏筋活絡,增強人體各部生理之功能,從而達到健體,抗疫祛病,抵禦早衰,延年益壽之目的。達摩易筋經
  • 易筋經十二式【附:易筋經全文】
    易筋經十二式第一式  預備式預備式身體正直站立,腳尖外撇,兩腳與肩同寬。周身放鬆,澄心斂神。兩臂自然下垂,緊貼兩大腿外側,下頷微收,兩眼半睜半閉。做三次深呼吸。    易筋經十二式口訣易乃變通、改換、脫換之意、「筋「指筋骨、筋膜,」經」則帶有指南、法典之意。《易筋經》就是改變筋骨的方法。按原來的功法要求,須先練一年左右內功:達到內壯後,方可練《易筋經》,進而再練《洗髓經》。在此期間,還要內服外塗佐功藥,約三年左右才能大功告成。
  • 易筋經十二式標準教學 (視頻+圖文)
    易筋經是以站式為主的練功法,使軀幹、四肢保持一定的姿勢,全身肌肉放鬆,手臂呈靜力性,灌注有力,思想集中,排除雜念,呼吸均勻。
  • 國術易筋經十二式【附:招式圖】拿去練!
    在金庸小說中《易筋經》被稱為「武林第一絕學」,神乎其技,獨步武林。《笑傲江湖》中令狐衝還用《易筋經》化解了體內「吸星大法」的遺患。
  • 倪海廈文式易筋經和武式易筋經(收藏)
    如果肌肉關節酸痛就是信號,有風寒入體了,這個時候可以喝桂枝湯(桂枝3錢,白芍3錢,炙甘草2錢,生薑2片,大棗12枚)解肌發汗,也可以練練文式易筋經,練完身體也會出微微的一層細汗,也可以把風寒排出體外。文式易筋經有十二個動作,覺得四肢比較重、肌肉酸、有點感冒風寒就可以練,把溼排掉。張仲景說「服食節其冷熱,苦酸辛甘,不遣形體有衰,病則無由入其腠理。腠者,三焦通會元真之處。」
  • 值得收藏:易筋經十二式標準教學 (視頻+圖文)
    易筋經是以站式為主的練功法,使軀幹、四肢保持一定的姿勢,全身肌肉放鬆,手臂呈靜力性,灌注有力,思想集中,排除雜念,呼吸均勻。
  • 拉筋方法,易筋經十二式,健身,氣功,易筋經,中醫經絡養生
    拉筋方法,氣功,易筋經,中醫經絡養生易筋經不是「氣功」,是武功基本功。不要拿氣功那套什麼「意念」、「氣感」來追求易筋經的效果。易筋經有多個版本,目前,許多人練習的是易筋經十二式。但是不少人都覺得練了很長時間,也沒有希望的效果,甚至沒什麼不同的感覺。究其原因,是因為一些易筋經的表演者(講授者)沒有說清楚,或者自己就不知道,練習易筋經的關鍵竅門是什麼。多數練習者非常在乎動作的複雜,好像動作越多,越複雜,這個功才好,才會有效果。那些表演者也是一樣,總是把動作做得很複雜,還有許多模仿動作。
  • 易筋經十二式
    想必各位都在影視劇中聽說過易筋經吧,易即改變,筋就是指人體的肌腱,經指固定套路。易筋經能舒筋活絡,通暢氣路,散淤鎮痛,健身強體。
  • 達摩易筋經圖解
    達摩易筋經十二式圖解1、韋馱獻杵第一式: 4、摘星換鬥式右式:接上式;逆呼吸單吸不呼法,兩腳後跟落地,全腳掌著地。左掌回收於背後,掌心朝下,盡力下按;同時扭項,目視右掌。式定後要氣布胸際,深長鼻吸自由鼻呼,約靜立半分鐘(圖4①)。左式:左右手勢互換,右掌下落於背後,掌心朝下,盡力下按,同時左掌自體後擎天而起,扭頸,目視左掌。式定後用逆呼吸單吸不呼法,約靜立半分鐘(圖4②)。
  • 易筋經教學視頻及動作要領口訣
    易筋經相傳為中國佛教禪宗初祖達摩所創,是一種以變易筋骨為目的的健身方法。
  • 易筋經第十式-臥虎撲食
    >式此為易筋經第十式,口訣為兩足分蹲身似傾,屈伸左右腿相更;昂頭胸作探前勢,偃背腰還似砥平;鼻息調元均出入這個招式是易筋經中最難的,需要老師指導下循序漸進,慢慢發展。在介紹臥虎撲食之前先給大家看看伏地挺身。上面是從網上找到的視頻,這樣的伏地挺身你連續做七個沒問題吧?但是據我所知,伏地挺身還有很多版本,這是低端的。接下來的版本就是一個push-up教學訓練版,這個版本比較實用。
  • ​中國千年傳統鍛鍊方法易筋經習練「四要訣」
    般刺密諦曰,此篇就達摩大師本意,言易筋之大概。譯而成文,毫不敢加以臆見或創造一語。添加微信進行了解(長按複製):18839784841易筋經,易」者,改變也;「筋」者,指經筋,也就是人體十二經筋;「經」者,通「徑」,方法也,亦指經典。十二勢導引法則是與十二經筋相應。
  • 佛醫神功《易筋經》的基本功:揉腹法
    ——清·王三尊《醫權初編》  大家都聽說過少林派的《易筋經》,是少林寺「鎮寺之寶」,相傳為達摩大師所創,可以讓人變大或變小,很神奇。這是小說裡杜撰的,那麼真正的《易筋經》是什麼意思呢?  「易」就是改變、變換、改良;「筋」指的是人體的肌腱、筋膜、韌帶,包括部分神經;「經」的涵義則是方法、經驗或學問。所謂「易筋」,就是改變 「筋」的方法。
  • 《易筋經》十六式之倒拽九牛尾右勢
    動作分解這一式可以幫助人們增加自身內勁。抬頭挺胸站立,右腳向右邁出一步,兩腳間距與肩膀同寬。雙手緩緩上抬,手心朝上,指尖朝前。(圖1~3))總教練、課程主持人◎廣州市岐黃中醫院研究院「《易筋經》、《洗髓經》課題組」高級研究員◎廣州市社區安全健康促進會副秘書長◎開班授100餘期,受益學員數幾千計,實修逾學員過400人
  • 易筋經全套視頻公布!打通任督二脈,強身健體,你也能練會!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古本易筋經十二勢導引法」湖北省傳承基地,在湖北省中醫院正式掛牌。「易筋經」並非失傳的「武林秘籍」,現代杏林也不乏高手修習它來強身健體。楚天君特邀「古本易筋經十二勢導引法」傳承基地業務負責人,湖北省中醫院針灸科主任醫師韋丹出鏡,將此絕學一招一式傳授給大家!練好易筋經,稱霸武林不是夢!還不速速收下這枚安利!
  • 易筋經四式:摘星換鬥勢
    結束式調勻呼吸後,幔慢呼氣,收左腳,同時雙手變掌下落於體側。本招式可以舒筋活絡、壯腰健心、延緩衰老,增強頸、肩、腰等部位的活動功能,可防治肩、背、腰、腿肌肉損傷,還可增加肌力,尤其是兩臂旋前、旋後肌群和五指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