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新聞客戶端12月17日消息 金華日報記者 徐朝暉
12月17日,記者從市建設局獲悉,金華亞運分村、義烏國內公路港物流中心等6個項目經評審和公示,正式公布為二星級綠色建築。隨著新一輪的擴容,全市綠色建築標識項目已增至61個,其中一星級16個、二星級44個、三星級1個。
綠色建築是指在建築全壽命周期內,符合節能、節水、節地、節材和減少汙染、保護環境要求的建築。通俗地說,就是能實現節能減排的建築。建築業能否從資源消耗「大戶」,升級為節能降耗的綠色先鋒,直接關係到城市的綠色轉型。
近10年來,我市將發展綠色建築作為轉變建築業發展方式、推進新型城市化發展和精品城市建設的著力點,推動綠色建築實現跨越式發展。以建築節能、可再生能源與建築一體化應用為基礎,從2015年1月1日起,我市新開工建設的政府投資公益性建築及2萬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公共建築,要求必須嚴格按一星級以上綠色建築標準設計、施工和驗收,並鼓勵房地產開發項目創建星級綠色建築。2017年啟動實施《金華市綠色建築專項規劃》,將綠色建築納入法制化和常態化發展軌道。2020年7月,婺江印月住宅小區獲評三星級綠色建築設計標識,實現了全市三星級綠色建築零突破。
此次獲評綠色建築的6個項目均為二星級設計標識,包括金華亞運分村、義烏國內公路港物流中心19~20號樓、磐安縣教師進修學校和電大分校遷建工程、磐安縣職業教育中心遷建工程、金華錦翠藍庭、東陽·江璟園一期。
金華亞運分村佔地約16.7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9.5萬平方米,定位為集會議、接待、住宿等功能於一體的園林式亞運分村、金華的國際化新名片。項目啟用後,將補齊大規模、國際化接待的這一城市功能「短板」,使金華具備世界級活動的接待能力,為都市區能級和核心區首位度的提升「加分」。項目對標綠色建築的理念精心設計,將園林式建築與原有的自然水域、溼地和植被有機融為一體,實現建築與生態的和諧共生。
我市將繼續大力實施綠色建築和建築工業化發展戰略,推行綠色建築強制性標準,提高可再生能源在建築領域消費比重,推廣裝配式技術、住宅全裝修和成品交付,讓綠色建築大放光彩。
來源:金華新聞網
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