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網紅到長紅?-麥片品牌王飽飽的出圈之路

2020-12-21 騰訊網

今天的社會語境下,網紅似乎更多是貶義。

殊不知,可口可樂1886年被坎德勒發明的時候,也是人人爭搶的神奇藥水。

1958年安藤百福發明第一包日清方便麵的時候,也常常是一袋難求。

麥片食品NO1的成長史

初識王飽飽,還是今年一個新消費品牌的線上論壇。創始人姚婧對其品牌成長之路做了一番簡析。年輕、時尚,有設計感,是這個品牌給人的第一印象。

先上一組圖片,大家可以充分感受下產品的風格。

倘若用火箭般的速度來形容它的發展歷程一點不為過。

2018年5月上線,2019年下半年開始,王飽飽就已經開始成為天貓衝調麥片品類第一。

2020年5月,完成近億元B輪融資,而此次融資才距離其A輪融資不到5個月時間。與融資速度形成正比的是,其發展速度也是成倍增長。

王飽飽創始人姚婧曾言,其月銷量相比初始,增長了20至30倍,並且其中90%的用戶是通過電商平臺精準搜索「王飽飽」進入店內消費。

線上在各大商城有售賣,除了線上的各種內容傳播外,已經開始入駐線下盒馬、永輝等渠道。

出圈難——

品牌認知的轉換效率降低

之前在代餐經濟火熱,中國版的Soylent會出現嗎?一文中,曾經專門分析過,在媒介不斷碎片化、用戶多元化、市場不斷細化的條件下,如何快速地找到目標用戶並進行流量的變現,是各類新消費品牌共同的挑戰和難題。

以王飽飽為例,傳播渠道包括微博、抖音、小紅書、B站這些第三方信息平臺,區別於傳統的鋪量,更強調數據分析,確定目標用戶是否會在這些第三方平臺中出現,從而確定投放的流量渠道。

一旦確定流量渠道後,則啟用KOL及少數頭部主播,再投放大量腰部KOL進行擴散,在一定時間內頻繁出現於這些媒介裡,達到高覆蓋。

從媒介和渠道環境的變革來看,10年之前,傳統食品及消費品的投放,基本上都是以大媒介和大渠道為主,線上找央視或者top衛視頻道、紙媒等集中投放,線下以經銷商體系來鋪設渠道,輔助很小一部分電商平臺來投放即可。

但現在,用戶日益分層,媒介極度分散化和碎片化,如果再在央媒和紙媒上投放廣告,可能連目標用戶的影子都砸不到。

與之同時,渠道也在變革,經銷商群體也在走線上化,除了平臺電商之外,還有很多DTC品牌日益湧現,供應鏈的供給側,正在經歷轉型升級的趨勢。

一言以蔽之,我們所處的大消費時代,雖然選擇越來越多,但品牌認知的轉換效率在降低。

正因為如此,類似新品牌不再以傳統的硬廣投入為主,除了流量集中的線上商城投放之外,更強調個性化的媒介和媒介上的人的傳播,包括對於KOL和KOC等引導和借勢。

不止於品類創新

幾年前網上就流傳著一個「解構寶潔等大集團」的圖片,當時海外發現,寶潔、聯合利華、歐萊雅、雅詩蘭黛、強生等集團,他們在各大領域和各大品類的份額在海外都在被一群小DTC品牌(Direct-to-Consumer)被瓜分。

食品及消費品領域的變革尤甚,許多新品牌在這一兩年內紛紛冒出來,有成長跨越了從0到1階段的,當然,也有很多是迅速煙消雲散的。

在這個過程中,基於消費者需求的品類創新是關鍵要素,有助於一方面借勢原有的消費者認知,減少開闢新品類的成本,另一方面,有助於延續已有的消費習慣,將創新的產品迅速推向市場。

以王飽飽為例,傳統的麥片市場中,既有的產品口感和體驗,針對新的90後和95後的消費群體都有待改進。

不同於以桂格為代表的的衝泡類麥片和以卡樂比為代表的膨化類麥片,王飽飽採用的是低溫烘焙工藝,也就是「烤麥片」,在宣傳上主打「好吃不會胖」。

所以,佔據「健康好吃麥片」這一品類,其實不用再花時間和成本去教育市場,是非常取巧的心智定位。

有人說,不就是一個麥片嗎,僅僅是概念包裝而已?

倘若以4P要素來分析,王飽飽也是在諸多領域做了創新和突破的。

產品方面,在品類聚焦的前提下,產品中還加入了酸奶、果乾等,打破麥片市場常規的產品口味和形態,並開發出多種組合和口味,滿足不同的年輕受眾的口味需求。

在設計方面,充分進行年輕化和時尚化的包裝設計,發揮顏值的重要加分項。

食品的產品由內容物和外包裝兩個部分組成,在食品內容物極大豐富化的今天,用戶購買的並不是產品本身,而是產品背後的利益,

QuestMobile發布的《Z世代洞察報告》中曾提到注重「顏值」已經成為了Z世代的典型特質。這也為以「美」為切入點的商業模式帶來更多市場,甚至說溢價空間。

其品牌命名和設計都是走可愛的風格,靚麗的包裝風格,都成為了自傳播的社交貨幣。當然,也成為了影響價格的關鍵因素。

在渠道和營銷等方面,一方面佔據天貓等大平臺,另一方面,又通過微博、抖音、小紅書、B站社交平臺擴散和傳播,成功地俘獲了年輕人的注意力。

在供應鏈方面,要想麥片的物料含量均等,在生產流程線中,每種物料必須單獨稱重,接受完一種物料後,才能接收下一個物料。但當時國內麥片沒有一家使用這裡生產線,所以只能自建工廠,當時姚倩和其團隊幾經輾轉才找到合適場地,最終得以正式投產。

可見,網紅品牌的成長背後,產品、設計、渠道、生產等很多方面都需要創新和突破。

從這個意義上講,網紅至少是第一步,最起碼活下來了,並且出圈成功。

每一個產品,從0到1,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正是品牌成長的必經之路。

如何從網紅到長紅,如何重構消費者的品牌認知,正是當前網紅食品創業者們普遍面臨的新課題。

相關焦點

  • 網紅品牌的2020:破圈、爆紅、挑戰
    總之,在新消費的浪潮之下,這些新品牌的成長不再像過去的老品牌那樣,需要長時間的沉澱積累,甚至只要精準捕獲了一個「賣點」,就能在資本加持下走向「爆紅」。「破圈」之後,挑戰在哪?當然,這並不意味著「破圈」以後的網紅品牌們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因為挑戰也接踵而至了。
  • 可口可樂推生薑熱飲 網紅麥片王飽飽完成C輪融資
    2網紅麥片「王飽飽」完成C輪融資據市場消息,網紅麥片品牌「王飽飽」完成數億元C輪融資,本輪融資由經緯中國獨家領投,高瓴創投跟投,老股東黑蟻資本、祥峰投資等持續加碼,融資主要用於品牌建設和供應鏈持續升級。
  • 陷合作糾紛,網紅王飽飽的營銷後遺症
    全文共1990字,閱讀大約需要5分鐘 網紅麥片品牌王飽飽最近有些「煩惱」。近日,王飽飽被曝拖欠供應鏈約1200萬貨款,斷供、取消與多家廣告投放商合作。
  • 網紅麥片養成記,40+麥片產品亮出自己的「殺手鐧」
    麥片作為健康食品的明星代表,正活躍在大眾視野裡。無論是在女明星的安利清單,還是大熱的網紅直播間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營養、健康、不易發胖的燕麥片成了年輕消費者的新寵。 1 成功翻身——馬匹飼料到健康食品 麥片爬上人們餐桌成為健康食品的歷程可謂坎坷,可能沒有人料到它的前身居然是馬匹飼料。
  • 麥片界的「黑馬」,王飽飽兩年內從網紅品牌成為品類第一!
    國產新品牌兩年時間儼然成長為麥片品類的「黑馬」,更是引得歐陽娜娜、關曉彤等一眾明星種草推薦,王飽飽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呢?01準洞察市場和消費者痛點重新定義麥片品類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給各行各業創造了「出圈」的機會,尤其是休閒食品領域,也孕育出了許多「網紅爆品」,瑞幸咖啡、喜茶、鍾薛高等新品牌輪番競技。
  • 盤點2020網紅品牌營銷案例,自嗨鍋憑什麼刷屏?
    還有一些網紅品牌,成立時間很長,比如茶顏悅色,但一直活躍在用戶視野,不斷抓取年輕人的眼球,並進入他們的輿論中心。 為何呢? 除了產品力外,背後品牌營銷功夫自然功不可沒!正是通過營銷創新,才能將差異化的品牌形象植入用戶心智。
  • 網紅麥片存「健康陷阱」,行業發展亟待規範
    主打「健康營養」、「時尚便攜」的網紅燕麥品牌不斷興起,不僅成為當下年輕消費群體的首選,也帶動了燕麥品類的升級。但這些網紅品牌卻大多存在脂肪、碳水化合物、熱量較高的問題,與消費者追求健康營養的原則相背離,而且燕麥片產品出現質量問題的也不在少數,整個行業仍需規範引導。
  • 網紅麥片「王飽飽」完成數億元C輪融資 高速擴張下食品安全問題頻發
    中國網財經12月4日訊(記者 喬漪)12月2日,有消息稱網紅麥片品牌「王飽飽」完成數億元C輪融資,本輪融資由經緯中國獨家領投,高瓴創投跟投,老股東黑蟻資本、祥峰投資等持續加碼,融資主要用於品牌建設和供應鏈持續升級。
  • 燕麥,主食界網紅的養成之路
    快快打住,這類主食跟今天主角的畫風簡直太不相符,我要說的是健身餐、輕食譜中的常客,風靡朋友圈有顏又健康的主食界網紅——燕麥。說燕麥之前,先不得不提燕麥所在的龐大家族,禾本科。禾本科約含8000種植物,卻只有幾種在人類飲食中擔任主角。所以,為了成為其中的佼佼者,燕麥可是經歷了一場漫長的洗禮。
  • 從「網紅」到「長紅」,美妝數位化煥發品牌新活力-容易網
    近兩年來,以完美日記、花西子等為代表的網紅品牌風頭正勁,不僅在營收和用戶量上實現超線性增長,在資本市場更是備受追捧,但在這些網紅美妝品牌光鮮亮麗的背後,流量和話題度無法支撐美妝品牌的長期發展,網紅美妝品牌如何通過數位化轉型擺脫生命力短暫的魔咒?
  • 再也不用愁早餐吃什麼了,網紅款懶人代餐麥片,好吃低脂又營養
    在線急需求一份可以滿足我的大腦和胃的健康營養方便的早餐~尋求的路上,一款網紅食品引起了我的注意,更驚奇的是,好多網紅博主、明星達人都在紛紛推薦它。還有遠在國外留學的寶寶們,也是種草特別深,還專門網購郵寄到國外,真的是驚到我了!我當時在想,麥片而已,真有這麼好吃麼?簡直是火出了新高度,吃了都說好吃,好吃都來推薦!
  • 華益弘在哪裡捐助的山區兒童:網紅品牌的2020
    華益弘在哪裡捐助的山區兒童:網紅品牌的2020華益弘在哪裡捐助的山區兒童 怎麼樣了?華益弘在哪裡捐助的山區兒童 是真的嗎 2020年,從美妝界的圓滿日記,到軟飲界的元氣森林,再到潮玩界的泡泡瑪特,我們見證了諸多網紅品牌的「破圈」。在同樣的「爆款邏輯」下走紅的它們,無疑成了新消費時期最大的贏家。但輝煌究竟只是暫時的。
  • 「網紅」過後,如何長紅?
    自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縣的丁真在網上意外爆紅後,「為家鄉代言」的基層「網紅」們開始得到更多關注,其中就包括各縣級領導幹部。在直播和短視頻裡,縣長們或是一展廚藝推介家鄉美食,或是穿上漢服遊覽家鄉美景,目前,諸如「向縣長說古丈」「唐縣長愛太湖」等活躍帳號的粉絲量已有幾萬到幾十萬不等。「丁真現象」讓人們有理由相信,流量會為地方發展帶來一定改變。
  • 一袋小小的麥片,如何讓卡樂比這位「外來客」成為中國網紅?
    國內代購熱潮正盛時期,日本的卡樂比麥片曾一度佔據了各大日代的採購單,在日本各大免稅店賣到斷貨,可謂是深受國人的追捧與喜愛。也正是這樣一袋小小的麥片,帶著卡樂比品牌對美味與歡樂的完美詮釋,在中國掀起了一陣狂熱的早餐革命,讓卡樂比這三個字成為了中國「網紅」。
  • 酒說熱點:奪命大烏蘇爆紅的背後,網紅還是長紅?
    奪命大烏蘇突圍之路 隨著抖音、快手等短視頻流量的快速變現,「網紅化」加速了啤酒市場消費升級。在多數啤酒品牌如白酒品類一般以品類、品質為賣點發力高端之際,嘉士伯旗下的「奪命大烏蘇」和「死亡野格」獨闢蹊徑,以瘋狂的情懷輸出,成為「一夜爆紅天下知」的網紅啤酒。
  • 網紅品牌當道,老品牌如何喚醒新認知?
    ■ 作者 黑馬君 | 黑馬品牌(ID:heimapinpai)網紅當道的時代,一個品牌從平靜如水到聲名遠播,往往是倏忽之間的事情,可是爆紅的品牌是不是能延續其品牌的熱度,維持其品牌的溫度,持久而健康地生長呢?答案是兩個字:未必!
  • 深度分析:日本零食巨頭卡樂比Calbee如何打造網紅品牌?
    Calbee的喜愛,那麼這位零食巨頭在中國是如何成為網紅的呢?2015年12月31日,卡樂比就入駐天貓國際,在平臺上銷售產品,主要是北海道薯條三兄弟、佳可比品牌產品以及其他日本熱門商品。此外卡樂比Calbee還入駐了京東和網易考拉平臺。為持續拓展中國市場,富果樂水果麥片於2018年1月在實體店上架,並計劃進駐以華南、華東為中心的山姆、家樂福、華潤萬家、OLE等連鎖超市的約6.3萬個門店,線下線下齊發力中國市場,進一步贏得中國消費者的心。
  • 從市值暴跌700億到爆紅全網,揭秘旺旺的魔性網紅之路
    一個愚人節玩笑開啟網紅之路 一場「搞大了」campaign一戰成名 其實,細數旺旺網紅之路的開端還要追溯到2017年的愚人節期間。
  • 網紅麥片裡的健康陷阱
    網紅麥片裡的健康陷阱 2020-01-19 16:06:13 來源:人民網  |  作者: 任琳賢 | 字號:A+ | A- 受訪專家: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健康美味」「安全營養」「便攜快捷」「個性時尚」……打著這些旗號的網紅麥片受到追捧,它們加入了果乾、酸奶粒、巧克力、堅果等原料,似乎更加健康,事實真的如此嗎?
  • 網紅食品到經典食品的驚險一躍
    所以不僅有方便速食、休閒零品、還有各種飲品和小吃,只要有一丁點網紅食品所具有的特性,就都能被打上「網紅食品」的標籤,希望藉此能多吸引幾分目光。網紅食品就是這樣依託網際網路新生的社交渠道,一次次刷屏傳播,快速成為了食品行業的新秀,並在極短的時間內呈現出了爆發式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