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日本鼓勵生育,對少女啟蒙教育,生下十個孩子還有「大」獎

2020-12-13 騰訊網

在二戰中,日本是全民都沒有歇著,男人在前線打仗,女人們則是在國內「打仗」,這些日本女人的瘋狂一點都不比男人差,除了代替了平常男人們的工作,維持著社會的運轉,最為重要的是還要生孩子,自己生還不夠,還要帶著其他人一起生。

其實說到底,打仗拼的還是人,人多往往還是能夠佔據一定的優勢,而日本在二戰期間,從1935年到1945年投降,日本的人口不降反增,足足淨增加了300多萬人,而這都是二戰中日本女人的功勞,為了多生孩子上戰場也是夠瘋狂了。

日本的女人還在國內成立了愛國婦女會,這個婦女會在二戰期間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經常會組織國內的女子到前線慰問,還發動遊行號召捐款,而前線下來的士兵也是由這些人照顧,在牽線搭橋之下,還會和女子結合為國家生孩子。

這個婦女會是由日本官方組織的,到了戰爭時期,發展成了圍繞著軍人「慰問」護理、以及捐錢支援前線等等,在這其中還有著一個非常決絕的女人,對自己是痛下殺手,最後被日本樹立成了一個女英雄的標誌,號召大家跟著學習。

這個女人名為井上千代子,她是一個新婚媳婦,和丈夫剛結婚沒多久,按理說這時候戀姦情熱,怎麼捨得輕易分開,她的丈夫就是捨不得她,結果千代子趁著丈夫睡著,直接自殺並留下萬言遺書,就是鼓勵丈夫去侵略,這些日本女人就是如此瘋狂。

東條英機的妻子東條勝子亮相後,更是把女性的權利給推到了巔峰,在軍部也是有了極大的話語權,而東條勝子更是整合三會,把年滿20歲的少女全部納入了婦女會,對這些少女進行啟蒙教育,之後送往前線,對戰士進行服務與慰問。

在前線戰事吃緊之下,後方的婦女也是開始發揮自己的作用,確定了「多生孩子」這一策略,提出20年內人口要達到一億,並且規定每對夫婦至少要生下5個孩子,當然生的更多就好了,還會有著許多額外的獎勵,生下十個孩子還有「大」獎。

已婚婦女勸導未婚少女早婚早育,父親是誰不重要,反正「孩子不是我的孩子,是國家的孩子」「生吧,繁殖吧」,而對於生育大戶,也就是生十個孩子以上的家庭,國家還會予以表彰,直接刊登上報紙,獲得全日本的尊敬。

相關焦點

  • 二戰後日本人口增加迅速,是美國人的扶持,還是日本人的傳統?
    到了二戰失敗以後,日本人把美國當做奮鬥的目標,他們認為美國人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因此經常派遣大量妓女去服侍駐紮在日本的美軍士兵,把生下來的孩子作為日本的新一代。結婚的日本少女因為當時打仗日本的男人死了很多,所以這些女性和美軍生下來的孩子都沒人供養,對於這種情況,日本政府又制定法律,通過建立育兒院來撫養這些孩子,等他們長大之後必須反哺國家。
  • 19年19個諾獎得主,如何看待日本教育?
    日本政府察覺到這種變化對國家發展的積極意義,於是積極向發達國家學習經驗以發展自身科技水平。而科技水平的發展本質上是關於教育水平的升級,如何改善教育體系,合理運用教育手段,提高教育質量成為日本尋求發展的重要難題。日本前兩次教育改革則分別對應了明治維新時期教育的軍國主義教育改革,和日本的戰後教育改革。在此背景下,日本迎來了第三次教育改革。
  • 二戰後怎麼迅速恢復人口?看完日本做法後,網友:這還是人嗎?
    世界第二次大戰可以說是一場全球性的大災難,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造成的傷亡足足達到了上億人,而且對於經濟的損失更是完全無法估量。不管是戰勝國還是戰敗國,造成的損失皆是巨大且無法估計。二戰後的日本而作為這場的發起國和戰敗國之一的日本,其死傷更是慘重。
  • 中國人口在減少,如何鼓勵生育,各省發力,日本這個做法成榜樣?
    對於很大一部分年輕人而言,生孩子是十分花錢的,首先得自己買套房,而且女性懷孕期間不僅不能工作,還得花各種孕檢的錢,男性的工作也會因此受到影響;孩子生下來之後,需要奶粉錢、育兒費;孩子長大了可能還需要給他買房、買車等等。
  • 在日本,生個孩子有多賺?七大補貼讓人羨慕,網友直呼想生二胎
    文|秘籍君 隨著新生兒出生率的下降,國家終於著急了,於2016年開放了二胎政策,鼓勵獨生子女家庭再戰「江湖」,然而效果並不好,年輕人大多擺擺手拒絕。人口學家急了,早先計劃生育你們偷著生二胎,如今開放了,怎麼一個個開始矜持了?年輕人也火了,現在什麼物價,過去什麼物價?生孩子沒問題,可誰來養?
  • 法國夫婦生下八個孩子,被稱英國「不要臉」家庭,做法實在太骯髒
    可是,有些人就不會這麼想,譬如下面這對法國夫婦,他們接連生下八個孩子,被稱英國「不要臉」家庭!這究竟是咋回事?法國夫婦怎麼會跟英國扯上關係?我們不妨往下看!法國夫婦生下八個孩子蹭福利,被稱英國「不要臉」家庭這是一個十口之家的故事。我們的男主人公漢克是一名黑人,起初在法國工作,他和妻子的第一個孩子就在法國出生,所以我們稱呼他們為法國夫婦並非沒有道理。
  • 60%的人支持放開三孩:生育政策面臨大調整
    70後因為錯過最佳生育年齡想生不能生,80後90後作為生育主力,面臨著贍養4位老人的壓力,在生育問題上因經濟成本(教育、醫療等)、時間精力成本等想生不敢生。近年要不要全面放開生育引發人口大討論,「十四五」時期生育政策調整事關重大,也關係每個家庭。
  • 低生育堪憂,為啥女性不願生娃?「生育懲罰」過著不該有的生活
    有專家建議把三胎放開,但遭到網友的反對,生養孩子並不像專家們想像的那麼低。如果夫妻雙方均是獨生子女,再生育三胎,上面四個老人,下面三個孩子,加在一起七口人,如果老人年齡大不能完全照顧三個孫輩,寶媽將不得不做全職媽媽。
  • 再說一次,沒錢更要多生娃!
    更重要的是,政府的反生育政策鼓勵了知識分子、文藝界的反生育傾向。日本保存完好的傳統家庭觀念終於在這個時期開始土崩瓦解,與之伴生的傳統生育觀也隨之崩潰。1975年至今,日本的總和生育率再也沒有回到過2.0以上——這一時間節點和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落實完全重合,這也是聯合國人口機構的傑作。
  • 日本夫妻婚後生12娃,每天睡3小時,網友:普通家庭不該生這麼多
    而日本是一個島國,總面積為37.8萬平方公裡,在我們的印象中,日本似乎並沒有實施過計劃生育,事實上日本也是非常關注人口問題。 二戰結束後的一段時間裡,由於各方面的原因,日本總人口的數量迅速增加,出生人口也是達到了270萬,考慮到人口增長迅速所帶來的影響,日本就提出過「少生少死良養良育」。
  • 二戰後日本傷亡無數,為恢復一億人口,想的方法許多婦女不願再提
    二戰期間,日本作為戰爭的發動國,在1945年宣布無條件投降後,讓本來人口不多的日本遭受了極為嚴重的人口危機。戰亂之後,人口銳減,大多數日本男丁都被拉上了前線,戰後而為了儘快恢復本國經濟,當時日本想到了一個辦法,使人口迅速增加。日本是個島嶼國家,國土面積很小,自然資源相對缺乏。戰後日本雖然出臺了很多鼓勵生育的政策,但效果並不明顯。
  • 若不限制生育你會生幾個孩子?90後們的回答,現實又扎心
    前不久有這樣一個社會調查在社交網絡上引發了熱議,此項調查針對90後的年輕群體,採訪他們如果不限制生育,會打算生幾個孩子?而這些90後的年輕人所給出的回答既現實又扎心。王女士覺得只生一個孩子就夠了。即便雙方父母強烈的希望能夠生二胎,但是王女士卻覺得養一個孩子已經非常勞累,如果再生一個不僅自己的精力無法負擔,而且也影響自己的事業。
  • 韓國出臺鼓勵生育政策,能改變年輕人不想生娃的現狀嗎?
    在這樣的狀況下,韓國近日出臺了鼓勵生育的政策。小e簡單總結一下:1.2022年起,每月發放30萬韓元嬰兒津貼。2.通過補貼,鼓勵夫妻共同休育兒假,如果雙方都離開工作崗位,育兒假的收益比一方帶娃更高。3.給孕婦的國民幸福卡提額,從60萬韓元增加到100萬韓元。
  • 二戰時期的日本女人,到底是有多「壞「?
    上個世紀的時候,日本對華事實了長達十四年的侵略,在這個過程之中,中國軍人奮力抵抗,犧牲了一批又一批的革命先輩,最終才將日本侵略者趕出了中國,建立起了我們現在的新中國。二戰的時候,日本妄圖建立所謂的大東亞共榮圈,但是自身的國力和資源又不夠,因此就像以當時國力衰落的中國作為跳板,在佔領中國之後,再繼續向外擴張,以達到和德國共治歐亞地區的野心企圖。日本在二戰以前為了調動全民積極性,在很早的時候就向民眾全天候的播放具有帝國主義思想的演講,同時在整個日本瘋狂的宣揚武士道精神,讓整個日本民眾都為日本的帝國主義發展戰略而興奮。
  • 如何給孩子英語啟蒙教育?學習這5個步驟,英語小白也能行
    於是很多父母操之過急,花大價錢給孩子的英語啟蒙教育,但是最後結果卻不盡人意。本文就英語啟蒙那些事分析如何給孩子英語啟蒙教育?一、英語啟蒙教育重要性現在學習英語是一種普遍現象,特別是一二線大城市,很多家長除了找雙語幼兒園,還會在啟蒙階段給孩子上各種外語教學班。
  • 揭秘納粹殘忍的生命之源計劃:鼓勵雅利安女人生育,卻成孩子噩夢
    相信玩過《我的孩子:生命之泉》這款遊戲的人,真的能深刻體會到什麼叫「搬著磚我就無法擁抱你,放下磚我又不能養活你」,完美詮釋了單身母親的悲歌。這款遊戲有「生命之泉」孩子們的真實經歷改編。二戰結束之後,因「生命之源」計劃誕生的孩子,他們在充滿仇恨與敵意的社會中,並不能得到很好的撫養,遭到了同胞的歧視,連身世都弄不清楚,就被打上了時代的烙印,真的太殘忍了。在這個遊戲中,戰爭的另一面清晰地浮現在了眼前,就算在勝利之後,對受害者的懲罰依然在繼續。
  • 一夫多妻只是基礎,還有個方法很有效
    但那個時候打仗就像在撓痒痒,因為那個時候還是冷兵器時代,威力也並沒有那麼大。經過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後,冷兵器逐漸被熱兵器取代,而這些熱兵器所帶來的威力就很大了,攻擊範圍還很廣,不僅能殺人,還能炸毀房屋等,破壞力可以說是非常大。近代以來,很多國家飽受戰爭的摧殘,第二次世界大戰波及到很多亞洲的國家,除了日本之外,大部分國家都受到壓迫。
  • 瓜瓜龍英語:啟蒙教育的下一步是什麼?
    2020年8月,在線少兒英語啟蒙品牌瓜瓜龍英語正式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合作夥伴,雙方共同開發媒介與信息素養系列繪本與課程。此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與瓜瓜龍英語的合作正是立足於這一時代痛點,切合當代教育需求,融入國際視野,加速推進中國兒童媒介與信息素養普及,讓孩子能夠在複雜多變的信息化時代下更好地成長。據了解,雙方此次合作將從教與學雙端共同推進。
  • 70歲生第一個孩子,還有日本不能拍的嗎?
    因為隨著孩子的到來,這對夫妻的人生必定是夢幻且現實,破碎也完整——《70歲生第一個孩子》《70歲生第一個孩子》改編自漫畫《70歲的夢》,於2020年4月在日本進行首播。看她開心的模樣,簡直就像回到了少女時代。可惜,興奮只是一時的。面對現實以後,很多人都勸他們不要生。就連朝一認識的醫生也覺得,高齡產婦,實在是沒必要去冒這麼大風險。
  • 日本富二代之子,夢想是生1000個孩子
    大財閥重田康光,光通信社長,曾被冠以「光速蓄才魔術師」的名頭,日本媒體報導他是世界上比比爾蓋茨賺錢還快、創造出兆億日元財富的大資產家。頂峰時期,他曾登上1999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五位,亞洲富豪第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