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家庭的鏡子,想要教好孩子,先要改變自己!
每一個家庭的組建開始時都是幸福美滿的,夫妻和睦,孩子聽話。可是這種和諧的氛圍往往維持的時間不長就開始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對孩子來說,如果孩子出現了負面行為,想要從根本上解決,就得從夫妻關係入手。那麼今天,咱們就來看看故事中的夫妻關係到底存在哪些問題。
作者在書中給出的答案是:丈夫和妻子都有了「外遇」。不過這裡的外遇指的不是第三者,而是他們把本應放在親密關係上的注意力,轉嫁到了其他地方。
並且,他們都還覺得是對方先對不起自己,也不會主動和解。這種情感上的轉移,就是夫妻關係的隱形殺手,也是家庭問題的根源。
那這對夫妻都把情感轉移到哪裡去了呢?
爸爸的「外遇」是工作
妻子就一直抱怨說,她對丈夫整天工作十分不滿。上班的時候在忙,下班回家後,不是打電話就是在書桌前看書,並且這個書桌就在臥室裡。
本來應該是充滿幸福和溫暖的臥室,妻子每天看到的卻只有丈夫埋頭看書的背影。妻子說,丈夫的工作,就像是他的另一個女人。
治療師的觀點是,其實她的丈夫就是把夫妻感情轉移到了工作上,因為工作不會對他發脾氣、不會跟他吵架,還能給他提供薪水。
那故事裡的妻子就是無辜的嗎?當然不是,妻子也有自己的「外遇」。
媽媽的「外遇」是孩子
在我們的都市家庭劇中,也經常能看到這樣的情節。
家裡的婆婆和媳婦之間鬧矛盾,雙方都想拉攏家庭的男主人。如果一方失敗之後,就會把目標轉向孩子,把孩子拉攏到自己的隊伍裡。
雖然這種相處模式經過了影視作品的誇張,但我們卻不得不承認它也許就出現在我們身邊。
妻子在丈夫這裡得不到應有的關愛,就開始把注意力放到了孩子身上。她開始時刻關注女兒,每當孩子不收拾屋子,放學回來晚,她就得說教一番,最終引起了女兒的反感,兩個人經常爆發爭吵。
妻子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對孩子就會有幫助嗎?
情感轉移帶給孩子的傷害
母愛,是孩子在世界上接觸到的第一份毫無保留的愛,會在孩子與母親之間建立起一種內在的「安全感」。這份緊密的關係直接影響孩子的人生。
但是這種過度關注,其實並不是純粹的母愛,更像是一種拉攏和情緒轉嫁。
首先,孩子會感到焦慮。因為在這種情況下,孩子成了母親的全部希望。心理學上有一個說法,被過度關注的孩子會有一種「被吞沒創傷」。他的一切都在注視下,沒有自己的空間,也沒有機會獲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獨立。
其次,孩子可能會對其他家庭成員有偏見。因為整天聽到媽媽的抱怨,孩子也會被「洗腦」,對爸爸的評價出現偏差。媽媽經常向孩子抱怨爸爸的不對,這樣的抱怨,對孩子內心的傷害是很大的。然而,卻是很多家長習慣性的排壓方式。
在家庭中,我們要提防隱形的殺手,那就是情感轉移。如果你的家庭中也出現這種問題,可以在評論中說出你的境遇。
本文內容選自《父母必讀52本書》中的第九本《熱鍋上的家庭》,打開【幸福法則APP】觀看完整內容。
幸福法則APP
微信公眾號:CHZY1001
新浪微博:幸福法則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