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通車]職業教育為折翼天使打開一扇窗

2020-12-13 新華教育

  這是一群折翼的「天使」。有的看不見「雪化後的那片鵝黃、新鮮初放芽的綠」,有的聽不到「燕在梁間呢喃」,有的不知何謂「人間四月天」。

  可是,愛、暖、希望一直都在。多年來,安徽省亳州市特殊教育學校大力推進職業教育,幫助殘障學生掌握一技之長,助力特殊群體孩子終身發展。

  培技以就業,融入社會生活

  開闊的大教室裡,近80臺縫紉桌順次擺放,形成了一個小車間。這是亳州特教學校服裝專業的實訓場,聽障學生正在裡面縫製衣料,一個個針腳從縫紉機下走過。技術指導教師黃超華說:「他們善於動作模仿,對標準化的學習接受能力很強。由於聽力障礙,做事也會更專注。實操課上,學生製作了帽子、包、工作裙、旗袍、褲子等,其中演出服16套、床上用品120套。」

  亳州特教學校成立於1959年,是安徽省建校最早的特教學校之一,現有25個教學班,在校生490人。剪紙裝裱專業是學校的龍頭專業,極具亳州地方文化色彩。目前,學校的剪紙作品種類達200多種,年產量上萬幅,在各類比賽中成績斐然。作品不僅作為亳州市的旅遊文化產品銷售到全國各地,還成為市委、市政府的外事禮品,交流到美國、日本、澳大利亞、韓國、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

  近年來,學校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開設了計算機、服裝製作與生產管理、工藝美術等3個專業,增設茶藝、書法、按摩、計算機等課程。

  盲人推拿按摩專業的畢業生就業率年年達百分之百,有效解決了皖北盲人就業問題;學校和市區周邊服裝廠進行了校企合作,輸送服裝製作專業畢業生近120人,每年寒暑假組織學生到服裝廠學習實踐,實訓期間享有報酬。

  培智以自立,減輕家庭負擔

  「老師,前天我和孩子的爸爸加班很晚,孩子一人被反鎖在家,回到家,發現孩子餓得直哭,看著他無助的眼神,我真恨自己無能……」學生家長的哭訴,讓在場的教師為之動容。歷年培智生畢業即回歸家庭,大多不能就業,成為家庭負擔。

  如何才能培養智障學生的自理、自立能力,真正為家長排憂解難?

  今年秋天,學校開設了烹飪課,每天兩節課,每周10節課,配備一名專業烹飪教師。課堂上,烹飪教師李恆芝手把手地教授培智生做「宮保雞丁」「紅燒排骨」等基礎菜品。學生們熱情高漲,在實踐中認識了瓜果蔬菜、烹飪材料、廚具的種類及使用,在動手操作中學會了清洗、切菜、調味、開火、翻炒、收汁、擺盤等。

  學校還開設了烘焙和家政課。烘焙課上,西點教師帶領學生打雞蛋、放糖、稱面、量油……製作出了甜甜圈、麵包、蛋撻、紙杯蛋糕、餅乾、棗糕等甜品。今年中秋,學校發動職訓班的聾生與智障生,製作了2316個月餅,並以班級為單位逐生派發。

  能夠做熟飯、炒好菜、幹家務,成為家裡的好幫手,這些看似簡單的技能卻是智障學生「考清華、北大」級別的學習難度,也飽含了家長最迫切的希望。

  培德以互助,實現自我價值

  「世界那麼大,我想出去看看。」隨著經濟快速發展,社會不斷進步,聽力障礙者逐步走出家門,飽覽祖國大好河山。然而,景區內適合他們的公共設施、手語解說資源等嚴重匱乏,為特殊群體提供的專業旅遊服務幾乎空白。

  2018年3月,學校成立了愛德基金會手語文化推廣小組,制定了詳細的項目實施計劃,為期3年,其中就包括以本地著名景點為載體,拍攝手語講解視頻。

  拍攝前,學校通過實地參觀、開展歷史講座、手語講解文字稿商討會等多種形式幫助參加活動的12名聽障學生了解景點的歷史背景、典故、發展與作用等;拍攝當天,教師葉青擔任總導演,尋找最佳拍攝角度,設計視頻架構,趙慶春、周鳳榮等教師進行實時手語指導,糾正學生手語表達;後期,項目組成員以座談會形式開展視頻修校工作,逐字逐句對視頻內容進行斟酌。目前,學校已順利完成《華祖庵》《曹操運兵道》手語講解視頻的製作。

  聽障學生小雅表示:「參加了手語景點講解視頻的拍攝,不僅豐富了我們的業餘生活,開拓了視野,而且對通用手語也有了新認識。我們要珍惜現在的生活,努力學習,成為回報社會的有用之材。」

  今年,學校成立了趙慶春(特殊教育)首席專家工作室,完成人民教育出版社聾校數學新教材的編寫、審讀、試教工作以及教參編寫工作;開展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相關手語故事比賽及錄製活動;利用帶班時間,指導住校生研究無人機,嘗試航拍,用俯拍的角度記錄新校區的嶄新面貌;輻射帶動亳州市4所特殊教育學校教師的共同成長……

  「特殊教育不是簡單的知識教育,教學生掌握一門實用技能比基礎文化課更重要,關乎學生走向社會後的生存與自理。」校長張立峰說,「特教學校就是要通過職業教育,為他們打開美好生活的一扇窗。」(記者 王志鵬 通訊員 孫雨瑞)

相關焦點

  • 職業教育為折翼天使打開一扇窗
    職業教育為折翼天使打開一扇窗——安徽亳州特教學校助力特殊群體孩子終身發展本報記者 王志鵬 通訊員 孫雨瑞這是一群折翼的「天使」。多年來,安徽省亳州市特殊教育學校大力推進職業教育,幫助殘障學生掌握一技之長,助力特殊群體孩子終身發展。培技以就業,融入社會生活開闊的大教室裡,近80臺縫紉桌順次擺放,形成了一個小車間。這是亳州特教學校服裝專業的實訓場,聽障學生正在裡面縫製衣料,一個個針腳從縫紉機下走過。
  • 上帝關掉一扇門,就會為你打開一扇窗
    上帝關掉一扇門,就會為你打開一扇窗圖文|插畫與品牌藝術,ID:sheji-520編輯|易向他是一個奇怪孤僻的男孩,不愛說話,沒有人願意和這個奇葩玩。3歲時,父親為他買了畫筆和紙張,好讓他無聊時隨便做些什麼。
  • 一扇窗,三條命!
    一扇窗,三條命!2019年6月19日廣州荔灣區一居民樓發生火災,由於防盜窗阻礙了逃生,一家三口被困火場,父母為保護孩子,用身體築起保護牆。結果火災造成1死2傷。母親在火災中遇難,父親和孩子被緊急送往醫院搶救。
  • 傳奇今生,幫當代女性打開通向幸福的一扇窗
    第三、量力而行,找到平衡比方說你能力超群、才華出眾,你就將重心向事業傾斜,甚至於你可以招傭人和保姆,給孩子提供高檔的託管和教育資源和條件,這樣事業家庭兩不誤。但是,如果沒有足夠的經濟收入作為託管的基礎,那麼,尋求一份自由又賺錢的事業或許能解決你這個難題。
  • 華為智慧助手小藝AI字幕,為聽障人士打開一扇窗
    科技應有溫度華為AI字幕的研發團隊曾這麼解釋研發AI字幕的初衷,「項目並不是為了追求什麼商業趨勢,也不帶任何的功利目的,就是單純地關注到了這2780萬聽障人士,想為他們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這是每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應該做的事情。」
  • 折翼的天使—維多利亞的秘密
    折翼的天使—維密維密英國破產,「天使」折翼,多家旗艦店倒閉。在紐約,維密如同H&M,Zara一樣,主打親民、平價路線。而我對維密唯一的印象源自一次老公在香港時陪我買內衣,踏進銅鑼灣的直營店。「VS」?英文專業的我對縮寫詞反應特別慢。
  • 中年「叛逆」是為心靈打開的一扇窗
    這個出生山東煙臺的女子,從小就是好孩子,聽從大人安排,多為別人考慮。本來按照父母意願做幼師,可在話劇團當演員的姑姑帶來中戲招生簡章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作為「鞏俐型」劉敏濤,以專業第一名考取了中戲。經過專業恩師授業和務實演技,她在演員道路上一路走得很順。
  • 讓「折翼天使」煥發生命光彩
    在語言方面,學校構建了「課堂+晨訓+個訓+家校共育」的基本框架,以生活語文課為引領,注重學科滲透,在各科教學中有意識的為學生提供聽、說、讀、寫的機會,每天利用15分鐘對學生開展語訓,有效提高殘疾學生語言溝通能力。為強化學生的語言能力,學校利用社區教育資源,通過開展購物、看病、就餐等各種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在真實生活場景中運用語言。
  • 陝西省陽光學校優秀教師夏明慶,用辛勤的勞動守護「折翼的天使」
    他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用自己辛勤的勞動,書寫屬於自己的教育敘事。用滿腔的熱誠和無悔的付出,守護那些「折翼的天使」。1997年,他放棄了在北京打拼的夢想,懷著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對綠葉精神的嚮往和追求,跨進了教育之門,開啟了他人生的教育生涯。先後在蜀河鎮初級中學、沙溝村的教學點、沙溝完小、蜀河中學等學校工作,他教過書、幹過後勤財物、用他自己的話說:「自己是一塊磚,哪裡需要就往哪裡搬。」
  • 20餘年堅守,臨沂這位老師用大愛為折翼天使插上飛翔的翅膀
    20餘年堅守,臨沂這位老師用大愛為折翼天使插上飛翔的翅膀 2020-06-29 03: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人畫師WLOP:我們皆是折翼的天使
    藝術是使人產生共鳴並為之讚嘆的。藝術是沒有界限的。他用畫筆將小時候的夢想描繪,描繪出那幻想之國,遇見精靈的公主與折翼的天使,這是夢幻而朦朧的世界。我們每個人都是折翼的天使,茫然的去尋找獨屬於自己的美麗的、飛向天空的羽翼,尋找那最終處的殿堂。WLOP用畫筆描繪他夢想的殿堂,追尋本心,夢即是現實。
  • 《天道》裡的大道理:從林黛玉到丁元英,隔著一扇打開生活的窗
    《天道》裡的大道理5:從林黛玉到丁元英,隔著一扇打開生活的窗我以俗人的眼光看林黛玉,清高敏感,自憐自愛,努力把生活過成悲劇的代表。他們中間隔著一扇窗,打開,紅塵滾滾;關上,枉自嗟呀!林黛玉做為賈府第一美人,第一才女,生得傾城傾國貌,兼有曠世詩才,與寶玉既有木石前緣,又兩小無猜一起長大,如此真愛卻沒能和寶玉結合,讓人扼腕嘆息,尤其看到黛玉的丫鬟扶著寶釵與寶玉拜堂成親,更讓人為黛玉抱屈。
  • 疫情為水產加工製品打開一扇窗
    與此同時,受疫情影響,消費者不得不暫時放棄鮮活消費,這使得水產加工製品消費大幅增加,巨大的中國市場正在為水產加工製品打開一扇窗。水產品加工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遇。日前,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發布《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水產品加工業的影響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稱,超9成水產品加工企業已經復工,銷售情況逐步得到改善。但伴隨國際疫情蔓延,我國水產品出口面臨重大考驗。」
  • 畢節市七星關區:聚焦特殊教育 幫助「折翼天使」重塑人生
    聽不見音樂,卻可以用舞蹈演繹音樂的靈魂;說不出聲音,卻可以用手語表達自信的笑容;看不見色彩,依舊可以描繪大自然的五彩繽紛……雖然折翼天使遭受了風雨,但在畢節市七星關區特殊教育學校,他們迎來了華麗蝶變。走進七星關區特殊教育學校,為開展殘疾少年兒童教育教學、康復訓練設置的感覺統合訓練室、運動康復室、律動室、多功能心理室、認知能力評估與輔助溝通訓練室、美工教室、蒙臺梭利教具室等特殊教育功能室一應俱全。
  • 外媒看中國「裸模爺爺」:當模特為老年生活多打開一扇窗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12月10日報導,重慶西南大學美術學院一間教室裡,人稱「老馮」或「馮爺爺」的馮世福全身赤裸,一動也不動地站在課室前方的臺階上。學生的目光都聚焦在他67歲的身軀上——那依然硬朗的骨骼、略顯鬆弛的胸肌、皺紋遍布的臉龐,經一筆一划,躍然於畫紙上。
  • 「時代為您打開一扇窗」 隆信雲媒周年慶典暨3.0新品發布會盛大召開
    發布會以「時代為您打開一扇窗」為主題,正式推出了隆信雲媒最新的3.0網絡互動媒體概念機產品。湖南隆信雲媒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盛邀信息科技、網絡安全、智慧財產權等領域專家及廣告主、合作夥伴等1000餘人見證了這一重要時刻。同時,新浪、搜狐、網易、騰訊、中國網等多家網絡媒體以及瀟湘晨報、三湘都市報、新湖南、華聲在線、星辰在線等多家本地知名媒體對本次隆信雲媒周年慶暨3.0新品發布會進行了深入的現場跟蹤報導。
  • 陸家嘴的一扇窗,展示世界藝術的傑作
    浦東美術館建成後,輔以收藏、鑑賞、創作、公眾藝術教育、國際國內藝術學術交流、文化旅遊休閒等,具備收藏保管、學術研究、陳列展示、教育推廣、文化交流、公共服務、城市旅遊參觀等七大功能於一體。 作為地標性文化建築,浦東美術館的設計將具有怎樣的造型象徵意義?對此,讓·努維爾事務所的建築師陳晨直接否認道,美術館沒有任何的造型象徵意義, 「因為它什麼都是。
  • 每一扇窗都是一個取景框,喜歡的是窗外風景,愛的是窗內的生活
    心中渴望家裡能有一面風景很好的大窗,打開窗戶,可以聞到幸福晴朗的芬芳。小熙覺得,如果每天在家裡也能有美景可欣賞,居家的幸福感應該會大大提升。現實中窗戶每家都不缺,但是卻很難有美景在窗外。不過有人就是有如此幸運,每個房間都有一扇看得見美景的窗,這該是多麼美好的房子呀,一起來看看。
  • 福州高新區大樟溪大道窗廈段通車
    福州新聞網1月13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徐文宇 通訊員 黃莉銣)11日上午,大樟溪大道窗廈段通車,高新區兩園區(生物醫藥和機電產業園)交通「主動脈」打通。  據介紹,大樟溪大道起點接現狀南港大橋地面道路,終點止於規劃京臺高速,全長4.952公裡,寬度25米。因緊靠大樟溪,故取名大樟溪大道。
  • 濱州「星空家園」孫秀蘭:用愛心守護每一個「折翼」的天使
    這一組組照片,記載著「星空家園」孩子們的生活軌跡,很難想像這是一群有著自閉症、孤獨症等智力礙障的孩子。k他們不能像常人一樣表達情感,卻渴望與人交流,說出自己的內心世界。這些在常人眼中的智障孩子,在濱城區市西街道星空家園的孫秀蘭看來,卻是一種甜蜜的牽掛,她用自己的堅守時刻溫暖著這些「折翼」的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