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泗陽:鄉村「老娘舅」化解矛盾「有一手」

2020-12-15 荔枝網新聞

  「老大哥這個『和事佬』,不偏不倚,一碗水端平。把我們事情理順了,矛盾化解了,心裡自然就舒坦了!」最近,說起鄉村「老娘舅」劉家勝,江蘇省宿遷市泗陽縣王集鎮新華村的村民們都紛紛豎起了大拇指。

  鄉村「老娘舅」們多是村民推舉出來的鄉賢,更是村民選定的「代言人」。他們利用人熟、地熟、事熟的天然優勢,從鄉間來到田間去,為村居鄰裡的矛盾「精準把脈」「對症施策」,及時將信訪苗頭消除在萌芽狀態,為協助基層化解「積案難案」竭誠盡智。

  年初以來,泗陽優化信訪工作方式,進一步釋放鄉村治理空間,在各鄉鎮都設立了鄉賢評議庭,並由各地村民自行從當地老黨員、老教師、退離休老幹部、復退軍人、經濟文化能人中推舉公道正派、閱歷豐富、威望較高的貼心「老娘舅」。他們以地理位置為劃分基礎,利用多年積攢的「鄉間人脈」紛紛領取了各自的「責任田」。

  「劉老的話都說到了我們心窩裡,我和鄰裡多年矛盾本是與他無關的事卻如此上心,我非常感動。」王集新華村村民陳元不禁感慨道。陳元和王雪花兩家相鄰住了幾十年,1996年老宅基本遺失,到底如何劃定界址,雙方為此爭執不下,並引發出「土地確權」信訪案。

  由於矛盾年代久遠、相關資料缺失,基層處置比較「棘手」。有47年黨齡的鄉賢劉家勝,多次登門組織雙方進行調解。熟悉內情、尊重事實、一手託兩家的他,在第八次登門協調時,終於使兩家冰釋前嫌,握手言和,劃定了界址。

  「一把鑰匙開一把鎖,一個鄉賢解一個結。那些村子裡『剪不斷理還亂』的歷史遺留矛盾往往就得德高望重的『老娘舅』出馬。他們不圖名利,義務奉獻,就是名副其實的鎮村『固定器』。」王集鎮人大主席楊井泉介紹,年初鄉賢評議庭成立以來,王集鎮保持著零上訪的記錄,較好維護了鎮村的穩定發展。

  「鄉賢不僅是鄰裡間的『和事佬』,還是政府和村民之間的『連心橋』。」泗陽縣信訪局局長倪海霞告訴筆者,泗陽縣現在共有904名鄉賢,235個村,每個村都標配一個鄉賢評議庭。平時除了能及時將基層矛盾消化解決外,評議庭還承擔著另一項重要任務,那就是既要釐清百姓訴求,向政府建言獻策,還要全面了解政府相關政策,對百姓逐個「過堂」傳達。

  「上周,早上我向劉老師反映橋邊堆放了很多樹枝導致出行不便,等到中午我再路過小橋,那些樹枝就全部被清理乾淨了。」王集鎮新華村渠北組村民李正對此十分滿意。劉老師是該村鄉賢中的主力軍,多次積極組織鄉賢活動,並發動大家廣泛參與。「鄉賢義務護碧水」、「疫情防控鄉賢來宣講」等活動都取得了良好成效,為鄉村治理貢獻一份力量。

  「我們將進一步完善鄉賢選拔和培養機制,各鄉鎮村居常態化開展鄉賢評議庭能有效提升基層鄉村治理水平。」倪海霞說,今年以來,泗陽全縣各鄉鎮共開庭評議327次,涉及矛盾糾紛364件,實體性化解達92%,實現了基層治理新突破。

  (來源:中共泗陽縣委宣傳部)

相關焦點

  • 江蘇泗陽現代農業產業園區:推動園區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江蘇泗陽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將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重要講話精神、市委全會精神,按照縣委十二屆十七次全會提出的工作總要求和目標任務,以推動園區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為主題,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深入實施「13610」行動計劃,在項目引建上實現新突破
  • 溫嶺老娘舅|酒後一句話,朋友一場架
    溫嶺老娘舅 說說家長裡短,調解百姓矛盾。這是一檔通過老娘舅深入老百姓生活實際,以理服人,以情動人,以化解社會矛盾、服務百姓的節目。
  • 「姑蘇老娘舅的幸福生活」攝製背景
    讀莎士比亞的時候人們常說,一百個人心中有一百個哈姆雷特。而當幸福的話題落在不同的人身上,一千個人心中當然也有一千種幸福感受。    留園街道的老娘舅們,卻有著極為相似的幸福觀:為人民服務就是幸福,社區平安、社會和諧,他們就感到幸福。
  • 象山| 西周鎮:新鄉賢參事會激活鄉村基層治理新氣象
    ●●●新鄉賢「和事會」助力梗阻20年的中心街區貫通西周鎮藉助新鄉賢力量,組建新鄉賢「老娘舅」團隊,探索「新鄉賢和事」在化解社會矛盾方面的新效能,為維護社會穩定疏導負面情緒,為經濟發展出謀劃策,為重點難點工作攻堅破難。
  • 人民日報:江蘇泗陽生態桃林長出10億元產業
    《 人民日報 》 2020年06月05日18 版 版面截圖原題:江蘇泗陽從種桃樹到賣桃花茶、賞桃花景生態桃林長出10億元產業在泗陽,像薛家聰一樣靠生態種桃致富的農民可不少。近年來,泗陽立足「桃果之鄉」優勢,桃果產業走出了一條綠色發展之路。全縣種植名特優桃果6萬畝,去年全產業產值10億元,帶動1.2萬多人就業,增加農民收入近億元。泗陽桃果成了富民果,生態種植是關鍵。
  • 「老娘舅」2歲幼兒指尖採血,竟因感染拔了指甲
    雙方都有不到之處老娘舅詳細剖析解糾紛阿波表示,孩子年幼因為醫院採血感染以致拔甲,遭受了很大的痛苦,雖然經過第三方醫院的治療現已治癒,但當中受到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傷害令他痛心,而事後院方推脫責任的態度令人心寒,要求院方賠償5萬元。
  • 江蘇宿遷:「四好」路託起美麗鄉村 - 人民周刊
    鄉村路,連四方,發展產業奔小康。近幾年,江蘇宿遷以「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公路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抓手,一條條通暢、整潔的農村道路,已經成了宿遷鄉村振興的民心路、幸福路。
  • 靠前一步調解 矛盾從頭化解
    延伸觸角  推出「鄉村檢察官+公益訴訟觀察員」工作機制,形成基層公益保護機制  過去,在老李的印象裡,檢察業務與自己相隔甚遠。「從化山區較多、地廣人稀,想要深入基層發現線索並不容易。」從化區檢察院副檢察長莊朝霞坦言。  前不久,從化區檢察院掛牌成立廣東省首個公益訴訟觀察站,率先推出「鄉村檢察官+公益訴訟觀察員」工作機制。
  • 泗陽:「三園」共建唱響工業強縣「變奏曲」
    近年來,我縣不斷加強江蘇泗陽經濟開發區、意楊產業科技園、全民創業園「三園」共建,夯實招商基礎,讓「三園」成為全縣經濟發展的主戰場。落戶江蘇泗陽經濟開發區的重點項目——江蘇永益食品有限公司,是由東莞永益食品投資興建,佔地面積約350畝,總建築面積約25萬平方米,分兩期建設,預計整體2022年將全面建設完成。
  • 宜賓臨港經開區白沙灣街道:一手抓疫情防控不放鬆 一手抓矛盾化解...
    宜賓臨港經開區白沙灣街道一手抓好疫情防控,一手抓好矛盾化解,在保障群眾人身安全健康的同時,切實解決群眾困難,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有效地維護了社會和諧。(宜賓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白沙灣街道辦事處 供稿)
  • 泗陽:企業開足馬力全面掀起生產熱潮
    工業經濟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連日來,泗陽各工業企業都在搶抓時間,加大馬力生產,多方面提質增效,全力衝刺年度目標任務。初冬時節,雖然室外的天氣比較寒冷,但記者走進位於意楊產業科技園的江蘇金迪木業股份有限公司泗陽生產基地的2號車間內看到,這裡卻是一派火熱的生產景象,智能化生產線全部啟動,開料機、滾輪機、組框機等設備正高速運轉,各條線的工人也都各司其職,趕製訂單。
  • 甘肅慶陽市矛盾糾紛化解有新招!「紅黃綠」三色分類管控出實策
    近期,合水縣部署開展家庭、婚姻、鄰裡矛盾糾紛精準管控專項行動,將排查到的矛盾糾紛進行隱患評估、造冊登記並"紅""黃""綠"三色分類,根據顏色的不同,採取不同的預警管控措施化解矛盾,旨在從源頭上管控社會治理風險。
  • 「老娘舅」生日宴醉酒後摔傷,找同桌人賠償該不該?
    由於大家覺得自己無過錯,多次協商後,同事們都不以為然,說當時都有勸其慢點喝,大家是出來開心慶生的,不要喝醉,醉酒後也及時把他送醫院了,通知其家屬並墊付了相關費用,已經盡到了責任。楊某索要無果後,準備到南湖區法院起訴。
  • 安徽六安構建線上線下聯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
    安徽六安構建線上線下聯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 發布時間:2020-12-10 20:54 星期四 來源:法治日報——法制網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光明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縣桃溪鎮村民湯某某與柏林鄉村民羅某某通過網戀相識後同居
  • 發布精品路線、政策禮包 江蘇「預熱」鄉村遊迎五一
    江蘇省休閒旅遊農業年營業收入也多年均保持20%以上的增速,2019年度遊客接待量達2.3億人次,綜合經營收入超過680億元,成為鄉村產業中最具活力、最具潛力、最能帶動農民增收的重要增長極。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發展鄉村休閒旅遊農業成為江蘇緊抓新產業新業態、促消費擴內需的重要切入點。
  • 濟南市長清區構建「1+1 N」多元智慧民調新機制,化解矛盾糾紛1200...
    創新背景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揚「黨政領導,依靠群眾,預防糾紛,化解矛盾,維護穩定,促進發展」的新楓橋經驗,是加強基層治理的關鍵所在。
  • 只進一扇門 化解煩心事
    浙江在線4月20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何蘇鳴 李攀 沈潔 通訊員 趙丹)讓老百姓有地方「找個說法」!  安吉縣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下稱「矛調中心」)就是這麼個地方。  縣政府旁的這棟兩層小樓,地方不大,「肚量」不小,信訪、司法、公安、紀委等10家單位進駐。
  • 泗陽全力應對企業復工「大考」
    當前,泗陽縣按照一手抓疫情科學防控、一手抓企業復工復產,細緻謀劃,以多項務實舉措全方位保障企業「輕裝上陣」,為企業復工復產增定力、提信心。「抓防控、抗疫情是硬任務,抓生產、抓發展是硬道理。」泗陽縣委書記徐勤忠在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會議上多次強調,要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全力支持和推動各類生產企業復工復產,幫助企業渡過難關、恢復生產。
  • 村民因一條小道積怨,竟要到法院起訴,村官一招化解矛盾
    在黨中央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重大決策,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的要求下,尋烏縣人民法院結合自身專業特點,立足「聯村共治、法潤鄉風」定位,在全縣184個村和居委會張貼法院聯繫牌,公布掛村法官聯繫方式,主動加入村務公開微信群,實現了「一村一法官」。每個村都有駐村的法官,和當地的力量相結合,形成了一支化解矛盾糾紛的重要力量。
  • 優質桃,江蘇造——江蘇省桃產業技術發展論壇在宿遷市泗陽縣舉行
    此活動由江蘇現代農業(桃)產業技術體系、江蘇省園藝學會、江蘇省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泗陽縣人民政府聯合舉辦,旨在展示農業科技在助推果業振興中的作用,推動江蘇桃產業高質量發展。泗陽縣委副書記耿曉雲致辭時介紹,泗陽古稱「桃源縣」。目前,全縣桃果種植面積已達6萬畝,年產量10萬噸,年產值10億元,「泗陽鮮桃」被認定為國家地理標識農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