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9月中國太保宣布將發行GDR之後已過半年,其GDR的發行進程如何?在3月24日舉行的中國太保業績發布會上,中國太保集團董事長孔慶偉表示,目前GDR的監管審批工作正在有序推進,但市場因素和疫情的確對發行窗口有影響,隨著市場信心恢復,將擇機完成發行。
除此之外,疫情下對於中國太保負債端的轉型、資產端的配置都有哪些影響?在業績發布會上,中國太保高管也一一做出回應。
尋找GDR有利窗口
去年9月23日,中國太保發布公告稱,董事會已同意中國太保發行GDR並申請在倫交所掛牌上市。作為上海的保險旗艦國企,如果發行順利,中國太保有望成為首家發行全球存託憑證(GDR)登陸倫交所的A股上市險企、首家A+H+G上市的保險企業。
如今,距離這則公告已過去半年,目前中國太保GDR的發行進程也成為市場頗為關心的一點。對此,孔慶偉表示,中國太保作為上海的國資企業,為了讓董事會的構成更加市場化、專業化以及國際化,因此啟動了GDR的發行。
但今年初的疫情和市場因素顯然對太保GDR的發行進程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孔慶偉也確認了這些因素對發行窗口的負面影響,不過他表示,目前GDR的工作仍在有序推進中,正在進行境內外監管機構的審批,投資者推薦工作也在展開,主要針對長期的投資者。
「我們沒有放棄,待市場信心恢復後,將選擇有利的時間窗口,儘早完成GDR的發行。」孔慶偉說。
至於中國太保的A股,有投資者對其近期股價表現不佳提出疑問,對此,中國太保副總裁、董秘馬欣回應稱:「近期保險板塊以及公司股價下跌主要受外圍市場巨幅震蕩、恐慌情緒蔓延等多種因素影響,股價表現已背離了公司發展基本面。相信隨著市場信心的恢復,這種背離會逐步得以修正。」
Wind資訊數據顯示,3月24日,中國太保A股上漲5.38%報收27.79元,是全日保險板塊中漲幅最高的個股。
疫情下的投資選擇
全球疫情對於金融市場的巨大影響無疑將影響險資的投資決策。在業績發布會上,中國太保總裁傅帆表示:「這次疫情對全球經濟造成很大的影響,特別是長端利率下降趨勢愈加明顯。」
傅帆表示,在這樣的市場情況下,中國太保還是會大比例投資固收產品,同時會及時把握在股市調整中帶來的錯殺機會,也會增加圍繞主業的另類投資項目。
具體來說,他認為,首先在固定收益市場,由於避險資金不斷加碼,加上寬鬆的貨幣政策,對債券利率造成很大下行壓力,但從保險資金特性來說,安全性和對可預期收益的追求是固定收益投資目標。所以中國太保今年還是會大比例投在固收產品上,不會通過信用風險下沉來追求高收益,具體品種上則會加大長久期的利率債和高信用產品。
而在權益市場方面,由於今年股票市場受到海外市場的影響出現回調,但他分析美股4次熔斷的主要原因是高估值的回調、高槓桿的壓縮,以及投資策略一致性導致共振。而A股前兩年已經通過去槓桿控風險,各項指標都比較健康。「我們對A股市場充滿信心,當然股市調整也會帶來很多錯殺的機會,我們在堅持戰略資產配置牽引的前提下,也會加大戰術資產配置的靈活度,及時把握錯殺的機會,做一些長線布局。」傅帆稱。
另外,傅帆表示,中國太保今年將增加另類投資,而這些項目大多將圍繞保險主業,特別是健康養老方面,布局與之相關的直投項目、產業基金,這樣既能夠支持保險主業的發展,同時可以實現良好的投資收益。
疫情倒逼線上線下融合模式
在2019年,太保壽險顯然正在經歷轉型的「陣痛」,年報顯示,其新業務價值、人力指標均遭遇同比下跌。
對於太保壽險來說,在轉型進入衝刺階段的今年如何使代理人隊伍順利優化是最重要的任務,然而年初的疫情又使這項任務變得更具挑戰性。
對此,太保壽險副董事長、總經理潘豔紅表示,目前已完成代理人隊伍轉型路徑的規劃,正在按照「施工圖」往前走。
她表示,此次疫情固然對目前線下面對面的傳統營銷模式產生巨大影響,但也一定程度上「倒逼」和助推了太保壽險進一步打造線上線下相融合的經營模式,即使未來疫情結束進入常態,藉助科技手段賦能,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模式也會長久存在下去。
「疫情對壽險線下模式有顯著影響,但也是打造新業務模式的契機。在新業務模式下,我們的內勤外勤更忙碌,外勤的活動率出勤率都保持正常水平,線上增員呈現快速上升的態勢。從目前業務和發展來看,隨著疫情的平穩,業務會進一步進入常態,對於今年的挑戰,我們充滿信心。」
此外,在業績發布會上,中國太保管理層也表示計劃解決核心隊伍的長期激勵問題,同時研究推進設立金融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