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錢花在刀口上,什麼值得買?聊聊你的消費觀

2020-08-26 貝妮雙子

1.

知乎上看到個問題:「一個五線城市的小職員,買個300多的口紅過分嗎?」

這問題很簡單,只要你有獨立收入,買個300多的口紅真不是什麼過分的事。然而,這個問題背後的消費觀、消費習慣是真不簡單。



可以說,我們生活中的大部分事情都不是獨立存在的牽一髮而動全身,你做這件事就會影響到別的事,繼而影響到整個整體。

比如,你這次買300多的口紅,下次是不是還要買500多的水乳呢?是不是還得配上與之相稱的裙子、包包呢?如果你的收入並不高,而消費水平偶爾爆高一下,問題還不大;但如果你的消費水平持續保持在一個與收入不相稱的水平上,那到頭來受金錢困擾,就是你必定會遇到的結果了。

2.

前兩天我正出差呢,晚上回賓館看到一條消息,是來自久未聯絡的親友的,說要問我借一萬塊錢。

我第一反應自然是覺得他被盜號了,雖然他稱呼我的方式沒有變。

作為謹慎之人,我自然要打電話確認一下什麼狀況,剛要打,對方電話先過來,就正好聊了聊。

後來知曉了情況,掛了電話我就把錢轉給他了。

借錢,向來是個敏感話題,借與不借之間的拿捏,對誰來說都不是易事。開口借錢的人和被借之人,都會面臨尷尬,都有各自的難處。我這次的爽快,並不代表內心就不糾結。而我對他需要借錢的狀況其實也頗有微詞。

原來,因為這次疫情,我這位親友的愛人失業了。一家三口住在租住的房子裡,因為剛買過房子,沒有任何積蓄,而他們的孩子也還剛出生不久,嗷嗷待哺,開銷很大。



不過,儘管如此,他們的父母還都在工作,房子的貸款也不用他們承擔太多。所以,照理他們只需顧好自己的小家即可,負擔也不算很重,但可惜,我把情況了解下來,發現他們的消費還是有點問題的,因此才會需要向我借錢。

他們的消費問題主要出在什麼地方呢?就是周末的開銷。

因為住在簡陋的出租屋裡,所以每到周末,他們總想出門散心。這倒也正常,但是,他們散心的場所,不是我第一個會想到的公園、爬山、遊湖什麼的,而是商場。

商場,確實有其散心的作用,但與之比起來顯然消費的作用排前頭,去一次花個幾百塊錢真不是什麼過分的情況。

我個人就有點不太敢經常去商場,感覺去商場玩,花錢太狠了(想到這一點,突然覺得自己捨不得花錢逛商場,卻把錢借給別人逛商場……)。



正因為收入銳減、負擔加重,所以需要出去散心,正因為需要去商場散心,所以錢就不夠用了,又不好意思向父母要錢,於是就頂著壓力找我們了。

聽起來是不是有種跌入惡性循環的意味?

我問他,你們出去玩怎麼就不去那種免費的公園玩玩,他支支吾吾地說,我們年輕人覺得沒勁,不太喜歡(突然覺得自己老了……)。

總之,一頓聊下來,我對這份即將借出的錢抱有了十二分的忐忑,但憑我倆的關係,人家第一次開口我不可能置之不理,所以還是借了。

3.

今年這次疫情,從新聞上來看,對很多家庭都產生了或多或少的影響。尤其是經濟方面,涉及面還是很廣的。

而我家相對比較幸運,既不在疫區,又不從事線下服務業這類跟疫情高相關的行業,所以幾乎不受影響。更幸運的是,前兩年在做自由職業的我,今年又找了穩定工作做了起來,在這場疫情下,有了工作的安全感打底,經常覺得很慶幸。

只是沒想到,兜兜轉轉,疫情還是以這樣的形式對我的生活產生了一絲影響。可以想像,這場疫情也許遠比我們想像的還要來得影響深遠。

所以,我再一次深刻地感受到,財務安全、保障(還記得我說過的財務水平嗎?),是有多重要


4.

那麼,究竟怎樣的消費水平才能防止我們陷入金錢困擾,又不至於過得太過寒磣呢?

這是我經常思考的點。我見過一生節約的老人,被一場突如其來的急病奪走了生命,什麼都沒享受到;我也見過超支破產、四處躲債的人。

看了他們,我覺得自己不想過過山車的人生,不想有大起大落,也不想活得太節儉,只想過循序漸進、逐步上升的小日子。

所以,我更信奉「收支平衡」、「錢要花在刀口上」消費觀


這樣的消費觀,未必能讓我賺大錢發大財,但能讓我不至於花到沒錢花。

收支平衡,在我看來就是「有多少錢辦多少事兒」,不做超前消費。靠槓桿賺錢,要麼背後有資源,要麼就是在賭博拼運氣。有人會有這樣的運氣,但我沒有這樣的僥倖心理。

下面,我想重點說說「錢要花在刀口上」這個消費觀。

5.

大部分人的錢是有限的,而欲望是無窮大的。所以,把錢用在合適的地方,就是我們生活中最需要權衡的一點。



在我看來,所謂合適的地方,值得花錢的地方,有以下幾點:

①日常所需、且不屬於消耗品之物

簡單來說,就是那些幾乎天天要用,又不會損耗的東西,是值得我們花錢的。比如馬桶、床鋪、家用日常電器等等。

這些東西有好有壞,我的建議是,在你承受範圍內選最好的。這些東西,你不僅能體會到錢多錢少花下去的感受完全不同,而且你能天天都感受到,除非你對這些東西完全沒有感覺。

就我個人而言,我用慣了帶有衛洗麗的馬桶,就不喜歡用普通馬桶,自然也不喜歡出去用陌生的馬桶。

我喜歡用亞麻布包蠶絲被的床品,再加一個很有支撐力的乳膠枕頭,每天睡覺都覺得是享受。


再加洗碗機、掃地機器人……總之,家裡按照我們的需求布置得舒服又便捷,我也就不會想著經常要出去散心,家裡也就變成真正可以讓自己放鬆的養精蓄稅之地。

當然,這些東西確實花錢,我們也不是一次辦妥的,我們花了十年多時間一點點改善,才有了今天家裡的舒適。現在我們還在持續不斷的改進路上。

②現在花下去,未來能帶來收益之物

其實上面那些日常所需品也有這些功能,只不過它們的收益是看不見的無形的,是感官觸覺上的收益,並且這種收益可以持續不斷獲得且無需再額外投入成本

那實際一點能看得到的收益,自然是對自己的賺錢技能有幫助的事物。比如,做攝影的提升設備,我經常寫作就買個貴一點的鍵盤,還有做直播,也需要買裝備。還有那些想要做課程,就買一堂熱銷課,看看人家是怎麼做的;想要提升文案技能,就去學一學人家的文案課,這些都是值得花錢的地方。

還有書籍,尤其是那些傳播真理、值得學習的書籍,也值得購買,這類書還能傳給子孫,是無形的文化財富。

說到子女,我也更願意花錢給他培養技能、學識,而對於吃穿用度,倒沒有什麼追求,尤其是服裝,一切從簡。

因為我們掙的錢有限,既然滿足了以上這些要求,在其它方面就只能適當降低欲望,比如,車子雖然也能給人帶來感官觸覺上的享受,但它需要不停地額外投入,且折舊厲害。而化妝品是非必須的(如果你靠它吃飯,做美妝博主,那就是必需品),又是消耗品,所以可以適當控制消費。

總之,就像開頭的那個知乎問題一樣,其實就問題本身,沒什麼可糾結的,想買就買。但是問題背後,則牽涉到開銷的統籌問題,這就因人而異不同情況不同分析。無論如何,人生是自己的,還得自己看著辦,自己掂量著做事才行,別人的意見,都是僅供參考吧。


相關焦點

  • 做時尚博主4年,收入翻了N倍,我的消費觀大顛覆!
    這4年,我倆的收入&買買買🛍的質和量都在成長,回頭看,消費觀真的有大顛覆。Fandy是很典型的上海妹子,擅長用各類💰打折券、代金券,一度痴迷於「花少少錢,買很多商品」這件事,但回頭看,這些湊數的單品都成了垃圾。Joyce在買買買方面,鮮有規劃,曾經為了買一隻Celine笑臉包,吃上2個月生煎包,可這樣以犧牲健康為代價的奢侈品購買行為,想來實在不值得。
  • 女子花自己錢,遭男友吐槽花錢無度提分手,女友:消費觀不同
    小沈今年23歲了,是個籃球教練,有個女朋友,但他對女朋友的消費觀很不認同,他想回家去工作,想跟女朋友異地一段時間。但是後來他發現女朋友特別衝動,花錢大手大腳,看上好看的衣服就要買,一次能買5,6件。買回來不穿就放在柜子裡,等新衣服上新了以後再買新的,把原來買過的就都收起來。小沈的女朋友表示,所有的女生一般都這樣,而且他買的衣服也不貴,也不是說買了不穿,女孩子買衣服肯定要講究搭配一下,不能說胡亂搭配,穿出去也會不好看的。
  • 小S拒絕給女兒買名牌衣服:孩子的消費觀該如何培養?
    在真人秀綜藝節目裡,小S的女兒想買一件衣服,卻被小S狠狠地訓斥了一通,小S以近乎責問的語氣詢問女兒:「你知不知道這個牌子非常有名,而且很貴!」圖片來源於網絡於是她開始了老母親般的碎碎念,最主要講的就是:現在女兒才13歲,沒有必要買這麼昂貴的衣服,不能養成從小花大錢的習慣。
  • 女子月薪4千買2萬元包被丈夫指責:比三觀不合更可怕的,是消費觀不同
    他覺得妻子花兩萬元買個包,不如存起來,或者用在刀刃上,並且丈夫希望妻子以後別花這種冤枉錢了。妻子卻覺得很心寒,結婚五年她從未花過丈夫半毛錢,結婚時沒有婚禮、沒有彩禮,什麼都不要,結果還是被人認為自己物質。
  • 十二星座的消費觀各是啥樣?白羊看中就買,金牛深思熟慮
    往往不顧價格也要買下來。3、雙魚座:衝動消費雙魚們在消費時往往容易衝動,看到一個喜歡的東西就會駐足,不管怎樣都想花錢買下來,但事後發現買的東西實用性不大,不免心中後悔當初的衝動。如果是屬於買回家沒用,那就不會買,他們的消費觀念就是不易衝動去消費花冤枉錢。6、 處女座:喜好決定對於處女座的消費,他們買東西大家可能都會覺得需要挑選完美的東西,有瑕疵肯定不入眼。那你們就錯了!按照常理來說,如果有完整沒有瑕疵的商品,處女們自然會挑選這樣的。
  • 85後和90後的消費「關鍵詞」,青年人消費觀大轉變,錢都花在哪裡
    其中就包括:消費觀、消費熱點、消費模式等等。並通過這些調查,得出了不少的結論。而在青年人最愛花錢領域,教育培訓、住房以及保健養生位居高位。尤其是教育培訓和住房,一個佔比32.44%,另一個佔比31.53%。也不禁讓人感嘆,現代的青年人都開始了住房壓力。而除此之外,青年人還喜歡在旅遊、文化娛樂以及保險的領域花錢。
  • 2020年國人花錢排行榜 年輕人喜歡買什麼?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導,《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在每年十萬份問卷的基礎上,針對18~35歲年輕人的消費行為和消費觀進行了調查分析。現在的年輕人都喜歡買什麼?他們都如何消費?又有哪些蘊藏的商機?
  • 別再說90後亂花錢了,謝謝
    如果你是個熱愛觀察生活的人,不難發現,曾經對某多多嗤之以鼻的90後,正在不斷被喪心病狂的低價策略攻陷,紛紛直呼真香(此處@金主爸爸打錢)。在花錢問題上,國內外年輕人達成了空前統一。正如普通人也許無法理解,為什麼有人願意花幾千甚至幾萬塊買一個手辦,也無法理解為什麼有人沉迷於包養遊戲中的紙片人,他們未嘗不清楚這些產品的真實價值,但他們更多期望獲得的,是商品中包含的情感價值,也就是說,當我們談消費觀的時候,實際談的精神支點的問題。
  • 招行信用卡大數據揭密90後消費觀:整體不夠花,局部不差錢,「興價比...
    消費增速遠高於80後,很能花錢;但只選擇他喜歡的地方花,譬如視頻會員15塊錢不捨得買,卻轉身在論壇上「跪求1680的演唱會門票」……招行信用卡用「整體不夠花,局部不差錢」來描述這一代年輕人的新消費觀,並推出「興價比」 的概念,興趣和價格都可能成為他們最後購買行為的決定性因素。
  • 40元的T恤,周安琴還嫌貴,昔日快男被老婆消費觀整崩潰
    夫妻倆合體上節目秀恩愛,從外型來看,都是高顏值的帥哥美女,非常搭,但是兩人的消費觀卻完全不一樣。寧桓宇是富二代出身,要什麼有什麼,沒有經歷過吃不上飯的日子,加上自己的身份是藝人,所以沒有什麼金錢概念,看到喜歡的東西就會買,從來不考慮價格,在他的觀念裡,賺錢就是為了花錢,賺多少花多少。
  • 孫儷一件衣服穿十年,小S不讓女兒買潮牌,明星的消費觀也接地氣
    她在一檔綜藝節目中,曾闡述了不讓女兒買潮牌衣服的理由,展示出了她質樸的消費觀。而為此,她還曾因大S給自己的女兒買奢侈品,兩人在消費觀念上發生了爭執。對此,時善君覺得在教育孩子上面,既不要過分富養,也不必刻意窮養。
  • 消費觀不同的情侶,感情怎樣才能維持下去?
    肖強是個很要強的人,家境並不是很好,但憑藉自己的努力也在城市裡站穩了腳跟,平時對金錢特別的看重,而阿雅的金錢觀卻很簡單,賺多少花多少,錢就是用來買開心的,所以兩個人雖然走到了一起,有時卻會為了不同的消費觀而吵架。
  • 一千可以花,十塊必須省?當代年輕人「神奇」消費心理觀察
    有人將這種年輕人消費觀總結為:一千可以花,十塊必須省。這種「神奇消費觀」背後,折射出年輕人怎樣的消費心理?省錢是一種樂趣「願意花的必須花,沒必要的絕不花。」25歲的陳敏這樣定義自己的消費觀。「吃飯付錢和買紙巾付錢完全是兩個概念,這家店的飯菜口味獨特,不具有可取代性,吃自己喜歡的可以多花點錢,但是紙巾都是一樣的,不如自備一些。」徐仁翠認為。越貴的東西,花錢越不手軟許多年輕人認為,花錢理由千千萬,買了就是對自己好一點,不買就是虧欠自己。
  • 女白領月薪8000,花228充值遊戲引男友不滿:能不瞎花錢了嗎?
    現代的女生也大多有著自己的工作,經濟都已經獨立,想要什麼都能憑自己的雙手去爭取,但是也有部分女生因為消費觀上認知的不同,在感情上和另一半會產生一些矛盾。最近,有一位男生就在社交平臺上吐槽起自己女友:她平時玩遊戲就算了,竟然還花錢在裡面買衣服?!
  • 歸根結底,從孩提時期消費觀就出了問題
    是以,很多人工作四五年都沒攢下什麼錢,甚至還欠了馬爸爸和各借貸軟體一屁股債,成了名副其實的「負翁」。在漫畫《阿衰》中,金老師就是典型的月光族,工資剛發的時候,走路都走出了六親不認的步伐。歸根結底,是孩提時代他們所形成的消費觀就出了問題。父母應該如何培養孩子形成正確的消費觀呢?不要一味追求奢侈品很多月光族在吃住行上都是能省則省,但在追求奢侈品上,卻幾乎到了沉迷的地步。
  • 當代年輕人「神奇」消費心理觀察:一千可以花,十塊必須省
    「超市購物300元,購物袋兩毛嫌貴不買」「100元包郵,買!
  • 情慾與利益:男人為什麼不為你花錢?先看這些真相
    先看這些真相》  Part.1  前幾天在原創文章的留言區裡,有讀者提出一個問題:如何才能讓男人心甘情願為女人花錢?所謂花錢是男人有100塊,願意為你花一大半,例如80。而不是有100萬,卻只給女人買個香奈兒口紅。提煉一下意思:女人看重的是,哪怕男人擁有得不多,也願意給出一大部分。而不是擁有得多,卻只給九牛一毛。
  • 小s消費觀有多正?女兒物品不超過500元,和大s養娃觀念截然不同
    並且消費觀也十分正。在一次採訪中,記者問道小S說道:「你給你的小孩到現在買過最貴的東西是什麼?」然後小S回答道說,最貴的應該就是給她的小女兒買的項鍊了,花了有2000多臺幣,差不多就是人民幣500塊左右。這是給她女兒買的最貴的東西了,隨後小S還又解釋道說,她當時還給他的女兒又講了一番道理。
  • 男人每年該在衣服上花多少錢?
    而一件不能洗滌的染色面料大牌衣服,本質上是設計師即興創作的藝術品,當你買時,理當理解自己買的是一件藝術品、一種理念,而非為了「彰顯」身份花大錢買的炫富證明。正如昂貴衣服不一定結實耐穿,便宜衣服也可能很耐穿。比如優衣庫這樣的品牌,本身正是為了滿足日本泡沫經濟及阪神大地震後「去奢侈品」消費概念誕生的,注重面料及耐穿性,許多中產穿4年仍然跟新買的幾乎沒有差異。
  • 去趟泰國花了3萬,都覺得撿了大便宜,到底買什麼了?
    泰國曾經被評為最受遊客歡迎的旅遊目的地,由於免籤證旅遊,我的很多朋友每年都會去泰國幾次,我去過五次,除了著名的曼谷和清邁,其實還有一些相對較小的地方值得一遊,比如清萊、象島、尖竹汶等,很多網友表示,泰國不僅擁有獨特的自然風光,而且消費水平較低,所以人們特別願意在那裡花錢,去趟泰國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