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公益訴訟成功追繳1.75億土地出讓金

2020-12-16 法制現場

信息時報訊(記者 何小敏 通訊員 何麗華 潘曉彤)近日,記者從珠海市香洲區人民檢察院了解到,該院首次以告知函形式辦理的行政公益訴訟監督案件,通過啟動公益訴訟訴前程序,成功督促珠海市自然資源局追繳國有土地出讓金人民幣1.75億元,有效避免了國有財產流失,取得了顯著工作成效。

2020年4月,香洲區檢察院在履職過程中發現珠海市某置業公司存在長期拖欠應補繳的土地出讓金、損害國家利益的情形。經立案調查發現,該公司於2004年取得了位於珠海市某處近3萬平方米國有土地使用權,後因規劃調整,該工業用地調整為服務用地(涉案地塊一直由該公司使用),按照規定尚需補繳土地出讓金人民幣1.75億元。截至2020年4月30日,該公司仍未補繳該筆土地出讓金,嚴重侵害國家利益。

查明事實後,香洲區檢察院立即向珠海市自然資源局發出《告知函》,針對該公司欠繳土地出讓金情況的客觀事實以及未有明確解決方案的現狀,提出相關意見,督促該局儘快依法全面履職,充分保護國家利益。

收到《告知函》後,珠海市自然資源局高度重視,認真梳理該公司用地歷史資料,制定方案推進整改。該局明確地價計算標準並報請市政府同意後,向該公司發出《關於繳納地價事宜的告知書》等催繳文書,並暫停辦理確權、產權證等手續。經多方協調溝通,目前,該公司現已繳清了涉案土地出讓金人民幣1.75億元及滯納金人民幣14.3萬元。

【來源:信息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張家界市2020年度完成土地出讓金清欠追繳入庫達2.75億元
    紅網時刻12月8日訊(通訊員 谷忠秋)日前,從張家界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傳來消息,該市城區某房地產置業公司拖欠了5年之久的6025萬元土地出讓金已全部追繳到位。至此,張家界市本級完成2020年度土地出讓金清欠追繳入庫2.75億元。
  • 督促收回國有財產和國有土地出讓金410億餘元!最高檢發布9起典型案例
    最高檢發布國有財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領域行政公益訴訟典型案例督促收回國有財產和國有土地出讓金410億餘元12月17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9起國有財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領域行政公益訴訟典型案例,為各地檢察機關拓寬相關領域案件線索
  • 剛性司法柔性護企 檢察公益訴訟實現「雙贏共贏多贏」
    去年,潼南區檢察院履行公益訴訟職責過程中,發現潼南區某地產公司拖欠土地出讓金,金額高達1.76億元。「前期他們都是如期交付了土地出讓金,但是近幾年因為公司經營不善導致出現了拖欠情況。」潼南區辦案檢察官伍劍說,因為此案關係到國有土地出讓金和已購房業主的權益,對此案件的處理也時刻影響著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
  • 安徽一年辦理涉長江生態保護公益訴訟案件424件
    件,提起民事公益訴訟60件、行政公益訴訟6件,專項檢察監督取得階段性成效。一年時間裡,檢察機關在辦理生態環境和資源公益訴訟案件過程中,還督促治理恢復被汙染水源地290畝,清理汙染和非法佔用河道39350公裡,清理被汙染水域面積1439畝;保護被汙染土壤2800畝,清除各類生活垃圾和工業固體廢物63906噸,追繳環境損害賠償金3130餘萬元,督促收回國有土地出讓金近13億元,收回國有財產1381萬元,挽回被非法開採的礦產資源案值91萬元,關停和整治各類違法排汙企業128家。
  • 安徽:辦理長江生態保護公益訴訟案424件
    一年時間裡,檢察機關在辦理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公益訴訟案件過程中,督促治理恢復被汙染水源地290畝,清除各類生活垃圾和工業固體廢物63906噸,追繳環境損害賠償金3130餘萬元,督促收回國有土地出讓金近13億元,收回國有財產1381萬元,關停和整治各類違法排汙企業128家。
  • 土地出讓金:新規出臺!一份重要文件:釋放重大利好!
    根據《關於調整完善土地出讓收入使用範圍優先支持鄉村振興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相關內容來看,國家明確提出將加大對鄉村方面的資金投入! 那麼到底什麼是土地出讓金?這個錢多嗎? 老道說:其實土地出讓金,主要是各地區政府土地管理部門將土地使用權,出讓給土地使用者,然後按照相關規定向受讓人收取土地出讓的金!
  • 追回410億!相當於2019年中國GDP的4/10000
    12月17日, 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9起國有財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領域行政公益訴訟典型案例。
  • 衡水市檢察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全市公益訴訟檢察工作開展情況
    今年以來,衡水市檢察機關公益訴訟檢察部門以保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為著力點,牢固樹立雙贏多贏共贏的監督理念,著力做好公益訴訟檢察工作,助力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截至目前,共排查公益訴訟案件線索520件,立案515件,發出訴前履職檢察建議472件,向法院提起訴訟12件,法院審結5件,全部支持檢察機關的訴訟請求。
  • 杭州全市土地出讓金達2609億,或難超越去年
    文章來源:住浙網   核心提要:   一、今年杭州全市土地出讓金2609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16億   二、涉宅地出讓金2302.2億,前三房企拿地金額佔31.9%,同比上升9.6個百分點
  • 珠海城管成功向違建責任人追繳23.46萬元強拆費用
    為切實推進違法建設治理,有效遏制新增違法建設,自2019年7月以來,珠海市違法建設專項治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統籌指導全市探索對違建責任人追繳強拆費用機制。高欄港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在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的指導及區管委會的有力支持下,於近日成功追繳強拆費用一宗,共追繳強拆費用23.46萬元,彰顯了執法部門有法必依,執法必嚴,追求公平公正的決心,為營造「違建不如不建、遲拆不如早拆、強拆不如自拆」的執法環境和社會氛圍,起到了良好的示範作用。
  • 集體土地證的房改房土地出讓金現在可否繳納
    膠東在線消息 近日,問題編號為1072384的網友留言諮詢:我父親1995年單位分房,房子是集體土地證市證,屬於房改房,想問下現在可以正常繳納土地出讓金嗎?煙臺市芝罘區自然資源局對此回覆:根據自然資源部相關規定,集體土地上建的小產權房不得辦理登記。目前,國家未出臺關於集體土地上的住宅能夠補辦為國有土地的相關政策,故無法推進辦理。網友追加提問:我們是市證,集體土地證市證,請問這個屬於小產權房嗎?
  • 還要追繳23.46萬元!
    近日,高欄港經濟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成功追繳強拆費用一宗,共23.46萬元,有效震懾了違建行為。執法人員在現場監督清拆成功追繳違建強制拆除費用違法建設被強制拆除後,根據《廣東省城鄉規劃條例》第八十七條規定,高欄港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又積極推進強拆費用追繳工作。案件辦理過程中,該局嚴格依法依規按程序進行,確保法律適用準確、程序規範。
  • 最高院案例:國企返還的土地出讓金能否約定歸合作相對方所有
    乙方責任:1.負責擬建項目的土地勘察、設計、施工建築全部費用。2.乙方應按照土地管理部門要求的合法手續進行辦理,土地使用權過戶手續辦理成功與否且在辦理過程中所涉及的所有風險應由乙方承擔,甲方不承擔任何風險及費用。3.乙方必須嚴格按照建設工程規劃部門規定的程序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成功與否且在辦理過程中所涉及到的所有風險應由乙方承擔,甲方不承擔任何風險及費用。
  • 34家立案P2P追繳資產對比,這家平臺追回資金最多!(內附表格)
    對於已立案平臺的追繳資產問題,一直備受投資人關注。一般來說,追回的資產越多意味著後續可能的回款金額也越多。  為了方便投資人了解對已立案平臺資產追繳情況的最新進展,網貸天眼針對近期警方的通報內容進行了分類梳理,統計了34家已立案平臺資產追繳情況。  根據統計結果顯示,目前團貸網追回的出藉資金已超5億元,草根投資歸集資金1.9億元。
  • 李丹亭:對丹鳳縣檢察機關開展公益訴訟工作的調研與思考
    一、我縣檢察公益訴訟工作開展情況2017年7月我縣檢察公益訴訟工作開展以來,共辦理各類行政公益訴訟案件81件,發出行政公益訴訟訴前檢察建議69份,提起行政公益訴訟1件。辦理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4件,法院均已判決並執行到位。辦理案件類型涉及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藥品安全、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等領域。
  • 這個公益訴訟專業化團隊的「周年慶」,亮點紛呈!
    這個公益訴訟專業化團隊的「周年慶」,亮點紛呈!在昆明市公益訴訟專業化團隊成立一周年之際,為發揮專業化團隊的實戰、實用、實效作用,推動專業化團隊建設水平再上新臺階,12月16日下午,昆明市檢察院組織召開昆明市檢察機關公益訴訟專業化團隊成果交流會。
  • 為何要全面激活公益訴訟懲罰性賠償制度
    可見,雖然法律已有供單獨受害者逐個行使權利的懲罰性賠償制度,但若無檢察機關這樣的「保民官」挺身而出,勇於提起懲罰性賠償的公益訴訟,懲罰性賠償制度可能陷入空轉狀態。 公益訴訟懲罰性賠償的制度設計體現了程序正義與結果正義的有機融合,體現了訴訟程序的正當性、合法性、民主性、公開性、公正性與公平性。
  • 公益訴訟繪就「五彩嘉興」畫卷
    嘉興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楊勁松近日向《法治日報》記者介紹說,作為浙江探索公益訴訟的先行地,嘉興檢察機關充分發揮公益訴訟檢察職能和公共利益守護人作用,力求檢察工作與地方發展大局同頻共振、深度融合,逐步走出一條以公益訴訟擦亮「五彩嘉興」的創新之路。 「五彩嘉興」包括革命紅色、經濟藍色、文化青色、生活金色、生態綠色。
  • 重慶法院公益訴訟與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訴訟典型案例
    這十起典型案例囊括了檢察機關提起的環境民事公益訴訟、社會組織提起的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檢察機關提起的行政公益訴訟、檢察機關提起的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行政機關提起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訴訟和司法確認案件。從涉及的領域看,既包括汙染防治方面的案例,也包括自然保護區以及水生生物和陸生生物等生物多樣性保護等方面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