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新流財經」(ID:xinliucaijing),作者 阿飛,36氪經授權發布。
網際網路圈內一直有一個反映現代消費能力「著名」公式。
女人>小孩>老人>狗>男人
雖然這個公式很大程度上有一定的調侃意味,但這也正好說明了目前消費市場的兩個核心人群。
而「坐月子」這個特殊時期就把這兩個目標群體全部囊括了。借著「二胎」政策的東風,近年來不少商家瞅準這一市場需求以及其背後高額的利潤點,將眼光投向母嬰、月子服務類業務。
成都一家月子服務中心的店長何黎告訴新流財經,母嬰月子這類服務收費價格一般從5萬元到20萬元區間不等,服務周期有28天和56天,一般成熟的母嬰月子服務中心的毛利率能達到50%左右。
高額的消費金額疊加豐厚的利潤,使得月子消費場景受到越來越多的資本方關注,基於該場景,「月子分期」這一種場景分期模式也應運而生。
新流財經注意到,目前已經有給米金服、品鈦、分蛋科技等多家資產端機構已經在月子分期場景有所布局,另外不少來自商業銀行、消費金融公司的資金方也正在密切關注切入的機會。
因二孩政策的出臺和被認可的專業性服務,越來越多產婦選擇在月子中心坐月子。受益於我國新生人口的不斷增長和月子中心發展模式的不斷成熟,近年來我國月子中心市場規模得到迅速擴展。
根據智研諮詢調研數據顯示,自2015年二胎政策開放以來,2016年我國月子中心市場規模達到了82.6億元,同比增長率約40%。2017年我國月子中心市場規模突破100億元,達到了103.25億元,2019年我國月子中心的市場規模達160億。
2011-2019年中國月子中心行業市場規模統計及增長情況(資料來源:中國產業信息網,公開資料整理)
在廣闊的市場規模之下,主營月子服務的一眾公司也順勢得到增長。
主營月子服務的上市公司愛帝宮日前發布2019年報,營收同比增長70.9%至6.58億元,並且由於整體入住率持續攀升,毛利率43.8%,同比上升4.8%,毛利總額同比增長92.1%至28.85億元。
在同樣是為母嬰提供月子中心服務的大美股份年報中,其營業收入更是出現了105.13%的翻倍增幅,同時毛利率以及毛利潤亦呈現不同程度的增長態勢。
大美股份曾表示,目前月子服務行業增長勢頭迅猛,月子中心服務普及率較高的城市上海,進入月子中心接受服務的產婦超過年度總數的10%,正在發展中的城市例如南京達到了7%左右。
目前月子中心消費群體已經從一線城市迅速滲透到二三線城市,市場滲透率以雙位數速度在增長,月子服務已成為健康服務業中最具剛性需求的環節。
以「月子服務」為關鍵詞在企查查上進行搜索,可以檢索到10836家公司,其中經營範圍包括母嬰、月子等服務的公司已經超過了7000家。
多位月子服務中心人員稱,現階段月子市場的準入門檻和市場集中度較低,利潤高,屬於剛性需求,在國內尚處於起步階段,市場空間仍未飽和,未來市場有極大的發展空間。
那麼依託月子服務場景的分期業務現狀如何呢?
一般來說,會為月子服務埋單的客戶通常較為優質,目標客戶年齡集中在20-40歲之間,主要針對的中高端收入群體,所以相比於醫美、線上教育、3C等場景,月子分期場景有著更低的壞帳率。
而且在越來越多年輕人成為生育主力軍的今天,擁有更多金融意識的90後、00後會更容易接受分期形式。畢竟月子中心高額的服務費用之下,分期確實是一個可以較好的緩解資金壓力的方式。
何黎介紹:「現在我們店最多可以分12期,月利息約0.8%—1.0%,有大約3成的用戶通過分期來做月子。」
新流財經還了解到,為了更快切入市場,部分布局該場景的金融機構曾用0首付、0手續費或免息等方式吸引用戶分期購買服務。
2017年5月浙江民泰商行曾推出「0首付0手續費分期付款生寶寶坐月子」活動,去年7月,中信銀行也曾開展0利息0手續費活動,與東莞某頭部月子中心進行合作。
不過也有從業者表示,類似的「三免」策略推進起來並不容易,實行「三免」意味著所處B端的月子中心需要讓出部分利潤。
「這個場景分期市場還不太成熟,不像是成熟度較高的醫美、婚慶等場景,許多老闆都不願意貼息,要麼就是以前沒接觸過分期,對分期沒概念,要麼就是心疼貼息的成本。」
可以肯定的是,月子分期還是一個需要被開發和教育的新市場。受託支付類的場景分期,都存在同樣的B端欺詐和經營風險問題。
另外,新流財經注意到,近年也有不少月子中心的經營和服務曾出現問題。
據媒體報導,莊女士花了16萬元住進某月子中心,不久後發現孩子右股骨幹骨折,懷疑是月子中心護理不當,而月子中心負責人回應稱不清楚。產婦菲菲2018年3月她預定了某高端月子中心,但該月子中心在5月宣布要撤離,雖然月子中心將全款退還給她,但即將臨產的她不得不臨時另尋一家月子中心。
一名從事該場景的風控人員坦言,許多月子中心在經營方面存在諸多亂象,隨便租幾套民房、僱幾名月嫂就大張旗鼓的開業了,由於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帶來的服務水平難以保證。
目前來看,月子服務市場規模正在快速增長中,目前月子分期場景的規模普遍還不大。該從業人士稱,「就是在北上廣這種月子服務較為成熟的市場,一般的分期機構每個月的量都不會超過3000萬。」
當然,月子分期可能並不能作為擴充資產規模的重要場景,但卻是精準聚集女性用戶的優質場景。
根據多家消費金融機構的數據表現中可以看到,從一些聚集了優質女性消費者獲客渠道產生的信貸資產表現通常更佳。
Mob研究院《2020「她經濟」研究報告》顯示,中國女性月均購物頻次7.2次,遠高於男性的5.5次。同時男女收入差距也在縮小:報告顯示,收入20K以上,75後男女佔比差距-1.5,85後男女佔比差距-0.6,95後男女佔比差距-0.1。
隨著女性作為家庭消費主導的比重加強,從月子服務、母嬰等場景切入,可能是未來金融機構真正能滲透到家庭消費金融的關鍵。
萬億規模「她」經濟的爆發,或許會成為新的消費風口,帶來信貸服務獲客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