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女性消費分期場景崛起:毛利率50%、壞帳率低,中信銀行等已布局...

2020-12-26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新流財經」(ID:xinliucaijing),作者 阿飛,36氪經授權發布。

網際網路圈內一直有一個反映現代消費能力「著名」公式。

女人>小孩>老人>狗>男人

雖然這個公式很大程度上有一定的調侃意味,但這也正好說明了目前消費市場的兩個核心人群。

而「坐月子」這個特殊時期就把這兩個目標群體全部囊括了。借著「二胎」政策的東風,近年來不少商家瞅準這一市場需求以及其背後高額的利潤點,將眼光投向母嬰、月子服務類業務。

成都一家月子服務中心的店長何黎告訴新流財經,母嬰月子這類服務收費價格一般從5萬元到20萬元區間不等,服務周期有28天和56天,一般成熟的母嬰月子服務中心的毛利率能達到50%左右。

高額的消費金額疊加豐厚的利潤,使得月子消費場景受到越來越多的資本方關注,基於該場景,「月子分期」這一種場景分期模式也應運而生。

新流財經注意到,目前已經有給米金服、品鈦、分蛋科技等多家資產端機構已經在月子分期場景有所布局,另外不少來自商業銀行、消費金融公司的資金方也正在密切關注切入的機會。

月子服務市場廣闊,有企業去年增收105.13%

因二孩政策的出臺和被認可的專業性服務,越來越多產婦選擇在月子中心坐月子。受益於我國新生人口的不斷增長和月子中心發展模式的不斷成熟,近年來我國月子中心市場規模得到迅速擴展。

根據智研諮詢調研數據顯示,自2015年二胎政策開放以來,2016年我國月子中心市場規模達到了82.6億元,同比增長率約40%。2017年我國月子中心市場規模突破100億元,達到了103.25億元,2019年我國月子中心的市場規模達160億。

2011-2019年中國月子中心行業市場規模統計及增長情況(資料來源:中國產業信息網,公開資料整理)

在廣闊的市場規模之下,主營月子服務的一眾公司也順勢得到增長。

主營月子服務的上市公司愛帝宮日前發布2019年報,營收同比增長70.9%至6.58億元,並且由於整體入住率持續攀升,毛利率43.8%,同比上升4.8%,毛利總額同比增長92.1%至28.85億元。

在同樣是為母嬰提供月子中心服務的大美股份年報中,其營業收入更是出現了105.13%的翻倍增幅,同時毛利率以及毛利潤亦呈現不同程度的增長態勢。

大美股份曾表示,目前月子服務行業增長勢頭迅猛,月子中心服務普及率較高的城市上海,進入月子中心接受服務的產婦超過年度總數的10%,正在發展中的城市例如南京達到了7%左右。

目前月子中心消費群體已經從一線城市迅速滲透到二三線城市,市場滲透率以雙位數速度在增長,月子服務已成為健康服務業中最具剛性需求的環節。

以「月子服務」為關鍵詞在企查查上進行搜索,可以檢索到10836家公司,其中經營範圍包括母嬰、月子等服務的公司已經超過了7000家。

多位月子服務中心人員稱,現階段月子市場的準入門檻和市場集中度較低,利潤高,屬於剛性需求,在國內尚處於起步階段,市場空間仍未飽和,未來市場有極大的發展空間。

月子分期切入女性消費群體,捕捉「她」經濟風口

那麼依託月子服務場景的分期業務現狀如何呢?

一般來說,會為月子服務埋單的客戶通常較為優質,目標客戶年齡集中在20-40歲之間,主要針對的中高端收入群體,所以相比於醫美、線上教育、3C等場景,月子分期場景有著更低的壞帳率。

而且在越來越多年輕人成為生育主力軍的今天,擁有更多金融意識的90後、00後會更容易接受分期形式。畢竟月子中心高額的服務費用之下,分期確實是一個可以較好的緩解資金壓力的方式。

何黎介紹:「現在我們店最多可以分12期,月利息約0.8%—1.0%,有大約3成的用戶通過分期來做月子。」

新流財經還了解到,為了更快切入市場,部分布局該場景的金融機構曾用0首付、0手續費或免息等方式吸引用戶分期購買服務。

2017年5月浙江民泰商行曾推出「0首付0手續費分期付款生寶寶坐月子」活動,去年7月,中信銀行也曾開展0利息0手續費活動,與東莞某頭部月子中心進行合作。

不過也有從業者表示,類似的「三免」策略推進起來並不容易,實行「三免」意味著所處B端的月子中心需要讓出部分利潤。

「這個場景分期市場還不太成熟,不像是成熟度較高的醫美、婚慶等場景,許多老闆都不願意貼息,要麼就是以前沒接觸過分期,對分期沒概念,要麼就是心疼貼息的成本。」

可以肯定的是,月子分期還是一個需要被開發和教育的新市場。受託支付類的場景分期,都存在同樣的B端欺詐和經營風險問題。

另外,新流財經注意到,近年也有不少月子中心的經營和服務曾出現問題。

據媒體報導,莊女士花了16萬元住進某月子中心,不久後發現孩子右股骨幹骨折,懷疑是月子中心護理不當,而月子中心負責人回應稱不清楚。產婦菲菲2018年3月她預定了某高端月子中心,但該月子中心在5月宣布要撤離,雖然月子中心將全款退還給她,但即將臨產的她不得不臨時另尋一家月子中心。

一名從事該場景的風控人員坦言,許多月子中心在經營方面存在諸多亂象,隨便租幾套民房、僱幾名月嫂就大張旗鼓的開業了,由於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帶來的服務水平難以保證。

目前來看,月子服務市場規模正在快速增長中,目前月子分期場景的規模普遍還不大。該從業人士稱,「就是在北上廣這種月子服務較為成熟的市場,一般的分期機構每個月的量都不會超過3000萬。」

當然,月子分期可能並不能作為擴充資產規模的重要場景,但卻是精準聚集女性用戶的優質場景。

根據多家消費金融機構的數據表現中可以看到,從一些聚集了優質女性消費者獲客渠道產生的信貸資產表現通常更佳。

Mob研究院《2020「她經濟」研究報告》顯示,中國女性月均購物頻次7.2次,遠高於男性的5.5次。同時男女收入差距也在縮小:報告顯示,收入20K以上,75後男女佔比差距-1.5,85後男女佔比差距-0.6,95後男女佔比差距-0.1。

隨著女性作為家庭消費主導的比重加強,從月子服務、母嬰等場景切入,可能是未來金融機構真正能滲透到家庭消費金融的關鍵。

萬億規模「她」經濟的爆發,或許會成為新的消費風口,帶來信貸服務獲客渠道。

相關焦點

  • 中信銀行發布信用卡積分新規 航空消費積分已「貶值」
    不難看出,中信銀行信用卡積分規則優化圍繞線上、線下兩大場景展開。持卡人在線上支付渠道產生的支付交易,累計信用卡積分的數量不設上限後,能更符合用戶使用網絡支付、行動支付的消費習慣。行動支付網注意到,新增線下刷卡交易記積分的商戶涵蓋醫療器械、物流服務、理髮、攝影、家政等消費場景,其線下交易計積分商戶類別也從110個擴大至153個。
  • ...方位透析系列(三):消費貸利率持續下滑 銀行開始嘗鮮場景分期產品
    來源:融360大數據研究院作者: 李萬賦 臨近年末,銀行的信貸額度往往會相對緊張,個人消費貸款由於額度較低,暫未出現大規模的額度限制情況,但部分銀行的消費信貸產品因為逾期率過高,目前審核極為嚴格,僅資質極好的客戶才能順利批貸。
  • 中信銀行信用卡壞帳半年上漲156%,這就是「過度發卡」的代價!
    中信銀行披露了2018年的年報,而在年報中顯示,中信銀行的信用卡不良貸款餘額81.95億元,不良貸款率為1.85%,較2017年年末上漲了0.61個百分點。中信銀行此次披露出來的不良率讓剛剛經歷了民間金融洗牌的市場再度一凜。
  • 中信銀行信用卡帳單、單筆分期明確信用卡資金用途
    7月29日,中信銀行發布《關於進一步明確信用卡資金用途的公告》,對信用卡資金用途進一步明確個人信用卡透支應當用於消費領域,不得用於生產經營、投資等非消費領域,包括購房、證券投資、理財、其他權益性投資及其他禁止性領域等。
  • 廣發、中信、交通銀行信用卡哪家好?
    廣發銀行「樣樣行」分期起點較低(只要500元),有48小時失卡保障,支持支付寶消費。門檻較低,有工作證明即可申卡。寬限期一般是3天,如果催收來電理由合理也能寬限7天;免息期50天,普卡可以56天。提額相對容易廣發銀行無800客服電話 ,由各地分行設立,且服務網點少。
  • 中信銀行信用卡總裁張明:建設消費場景無界生態
    市場環境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不斷自我革新,持續構建消費場景無界生態,探索金融科技賦能產業自主研發,堅守金融風險底線,在經營業績、科技創新等方面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在百舸爭流的市場中走出了一條特色之路。
  • 中信銀行信用卡業務去年賺了605億,累計發卡超8000萬張
    【支付曝光臺訊】3月26日晚間,中信銀行公布了2019年年度業績報告。整體來看,中信銀行各項核心指標均表現穩健,資產規模保持合理增長,總資產達67504億元,增幅達11.27%。另外中信銀行積極推動信用卡資產證券化業務,報告期內,累計發行信用卡分期債權資產證券化產品 30.52 億元;通過不良資產證券化處置信用卡不良資產本金規模25.45億元,有效加快了資產流轉。
  • 拉卡拉正在接觸米麼金服,或進軍醫美分期
    部分銀行對於助貸機構的對客利率給出了非常明確的限定,除了36%這一關鍵節點外,有些銀行甚至要求產品的IRR不得超過24%。「兩方面綜合來看,金融機構要想在如此低的對客利率下盈利,只能壓低獲取資金的成本。」一位業內人士說道。
  • 中信銀行信用卡業績背後 科技賦能銀行敏捷組織轉型
    來源:經濟觀察報經濟觀察網 記者 胡群3月26日晚,中信銀行發布2019年業績報告。信用卡方面的數據如下:信用卡累計發卡8332.50萬張,較上年末增長24.26%; 信用卡貸款餘額5142.50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6.33%。
  • 中信銀行信用卡分期為什麼總是失敗?
    不少中信卡友會有這樣的疑惑,一般情況下銀行是巴不得持卡人進行帳單分期,為什麼中信銀行信用卡就不能分期呢?這裡有什麼貓膩呢?不要急,且聽小編慢慢道來。
  • 逾期集中爆發 平安銀行一季度信用卡與汽車金融貸款壞帳率增長超40%
    銀行信用卡不良率迅速攀升根據平安銀行一季度財報,截止2020年3月31日,新一貸不良率為1.63%,比2019年底的1.34%增加了21.64%;汽車金融貸款不良率為1.07%,比2019年底的0.74%增長了44.59%;信用卡不良率為2.32%,比2019年底的1.66%增長了39.76%。
  • 信用卡分期能提額?各大銀行告訴你真相!
    二、廣發銀行 有些人分期後不久就會提額,但有些人分期就進小黑屋,或許和日常用卡記錄和負債情況有關,不分期正常養卡到10萬以上的案例還是比較多的。 還有的人是用了財智金進黑屋,還清財智金才能出黑屋提額,一般分期對提額沒什麼影響,更重要的是資歷好或者負債低。
  • 招商、平安、中信等銀行開始限制信用卡POS交易
    開刀線下,早生端倪實際上在今年四月開始平安銀行已經帶頭髮布了關於調整積分的公告,大概意思是更貼心了持卡人用卡的消費場景,然後也是對線下「虛擬消費交易」兼賺積分這種薅羊毛的行為進行了一個嚴厲的打擊。目前刷卡交易被銀行風控系統攔截導致交易失敗也是一樣的道理,跟廣發的特定商戶限額也有一些相似,雖然說廣發銀行是第一個針對這種高風險卡片進行嚴控的銀行,中信、平安、民生、交通也都「揭竿而起」,開始管控,這絕對也不會是只有這幾家銀行在流行「信用卡管控」,未來或許會有更多的主流銀行加入。
  • 原創:中信銀行信用卡業務增長放緩 累計發卡近9000萬張
    截至2019年末中信銀行信用卡貸款餘額為5,142.50億元,截至2018年末中信銀行信用卡貸款餘額為4,420.46億元。 (圖三)中信銀行信用卡交易量 截至報告期末,中信銀行信用卡不良貸款餘額為 120.34 億元,不良率為2.50%,較上年末上升
  • 反思場景金融:醫美分期的硝煙與落寞
    於消費金融行業而言,可以套用:如果一家機構想要做場景,就讓它去做醫美分期,因為看上去很性感;如果一家機構想要買教訓,就讓它去做醫美分期,因為誰也數不清裡面有多坑。醫美分期看上去確實很性感,客戶都是愛美女性,交易有場景,有營業場所,金額又高,簡直是最甜蜜的金融場景。
  • 使用中信信用卡圓夢金分期 可能會遇到這些問題
    中信銀行信用卡圓夢金分期網友反饋「中信銀行給我提供了一個圓夢金,雲裡霧裡被套了進去,根本不清楚是什麼?還了好幾年了,我還是負,還不了的卡債。」中信信用卡圓夢金的定義:「圓夢金」產品是為中信銀行信用卡優質持卡人提供的在一定期限內在指定類型商戶單筆消費金額達到起始分期金額,則該筆消費即可分期的消費分期服務。持卡人通過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開設的官方渠道申請「圓夢金」產品,申請通過後在有效期內到指定類型的商戶消費,達到起始分期金額時辦理分期,持卡人按選定期數分期償還相應分期金額及手續費。
  • 信用卡套現真的是一個沒有受害者的產業嗎?
    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數銀行同期的整體壞帳率正在逐步下滑。請輸入圖說(多家銀行信用卡不良率攀升幅度遠超全行不良表現)信用卡不良率最高的是民生銀行,達到2.15%。而發卡提速最猛的中信銀行,也是信用卡不良率及不良貸款餘額雙升幅度最猛的銀行,不良率從1.24%攀升至1.85%,上漲幅度超50%,不良貸款金額則增長了98.79%,不良貸款餘額絕對值甚至超過了公布數據的國有大行,達到81.94億。另一方面,支付機構的一些報表細節也可窺見套現生態的影子。首先,「代收付」的毛利率直線攀升。
  • 數十個醫美分期詐騙團夥被端,美團、新氧、平安消金逆勢殺入
    醫美分期,這個曾讓消費金融機構赤膊爭搶的場景,到如今已變成騙貸產業鏈重點投注的對象。醫美分期由滿眼性感到充滿風險,仍難擋巨頭繼續嘗試。儘管醫美分期場景風險肆虐,但今年以來不少頭部的網際網路平臺奮不顧身地進行布局。今年新開業的平安消費金融在APP主頁上顯示了醫美機構美萊的套餐的推廣信息,用戶在美萊線下商戶消費時可通過平安消費金融辦理分期。
  • 解析中信銀行金融科技布局:已組建中信金科 向銀行輸出技術
    實力較強的企業紛紛布局科技行業,加大科技實力的對外輸出,包括對銀行業的服務輸出。中信集團就組建了中信天津金融科技服務有限公司(下稱「中信金科」),通過旗下中信外包服務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信外包集團」)全資控股。企查查信息顯示,中信金科成立於2008年11月,註冊資本11000萬元,由中信天津外包服務有限公司更名而來。
  • 解析中信金融科技布局:已組建中信金科 服務銀行
    實力較強的企業紛紛布局科技行業,加大科技實力的對外輸出,包括對銀行業的服務輸出。中信集團就組建了中信天津金融科技服務有限公司(下稱「中信金科」),通過旗下中信外包服務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信外包集團」)全資控股。企查查信息顯示,中信金科成立於2008年11月,註冊資本11000萬元,由中信天津外包服務有限公司更名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