鋅:1934年被證實是人體必需微量元素,正常含量為2-3g。分布於所有器官、體液和分泌物。而皮膚、骨骼、毛髮、前列腺、生殖腺和眼球等組織中含量豐富。
關於鋅的外號不少:
生命的齒輪
生命的元素
生命的火花
智慧的火花
婚姻和諧素
送子觀音菩薩
鋅是人體必需微量元素,是因為人體不能自身合成,必須從外界獲取。
既然給鋅取這麼多外號,也是鋅在維持人體正常生理功能發揮重要作用,扮演重要角色,包括:
1)催化功能:與體內一些酶構成及生物活性密切相關。
2)結構功能:一些蛋白質中固有的區域與鋅結合可使得蛋白質有生物活性,如鋅指蛋白。
3)調節功能:有證據顯示鋅可通過影響細胞凋亡和蛋白激酶細胞的活性來發揮其調節功能。另外,鋅參與正常突觸信號傳導也是其調節功能中的一部分。
而鋅在微量元素中生理功能應該是最多的:
1)如參與體內蛋白質、胺基酸、核酸、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維生素以及微量元素等營養元素的代謝;
2)與胰島素、胰高血糖素、前列腺素、促性腺激素等的活性有關;
3)是骨骼發育、生殖、免疫、凝血等生理功能所必需的元素之一;
4)還是許多功能蛋白如金屬硫蛋白、核蛋白、受體等組成成分。
1)鋅與生長發育:通過多種酶類參與核酸和蛋白質的合成;
2)鋅與視力:VitA還原酶活性成分,影響正常視力與暗視力;
3)鋅與骨礦物質:通過降低VitC重吸收和鹼性磷酸酶活性;
4)鋅與生物膜:磷脂及膜蛋白巰基相互作用穩定生物膜、超氧化物歧化酶清除自由基、金屬硫蛋白清除重金屬;
5)鋅與免疫:中樞免疫器官、外周免疫器官、免疫細胞;
6)鋅與繁殖:腎上腺素固有成分、精子生長發育所必需;
7)鋅與食慾:味覺素影響口腔黏膜上皮細胞的結構功能;
8)鋅與腦行為:尤以海馬和大腦皮質層含量最高,與行為功能密切相關。
1)促進人體的生長發育;
2)維持人體的正常食慾;
3)增強人體的免疫力;
4)促進傷口/創傷的癒合;
5)影響維生素A的代謝和正常視覺;
6)維持男性正常的生精功能;
缺鋅可以導致精子數量減少、活力下降、第二性徵不明顯、甚至影響正常生育。
所以,它的外號並不空穴來風。
鋅缺乏不外乎鋅攝入不足、鋅吸收不良、鋅需要量增加以及鋅丟失過多(如腎病症候群、溶血性貧血、應用利尿劑,類固醇,膠膜透析等。而鐵、鈣攝入過多也可導致鋅丟失增加)。
1)主要症狀有味覺減退,食欲不振,復發性口腔潰瘍,異食癖;
2)生長發育落後;
3)性發育遲緩;
4)皮膚和黏膜的交界處及肢端常發生經久不愈的皮炎,脫髮,易並發感染性疾病,傷口癒合緩慢等;
5)孕母鋅缺乏可引起胎兒發育不良;
6)此外,因影響維生素A的運轉還可伴發夜盲症。
任何營養素都不是多多益善,而是要強調比例協調,微量元素之間的關係同樣微妙:
1)過量的鐵可降低鋅的滯留,影響鋅的利用;
2)過量攝取鋅會影響鐵的代謝,抑制組織中的鐵含量,可使肝臟中鐵的代謝受損而產生貧血;
3)鋅可通過競爭吸收、運載和增加排洩等方式而抑制銅的吸收;
4)飲食鋅過量可抑制硒的吸收和生物效應;
5)鋅與鎘、鉛可能因競爭載體的結合而呈現競爭性抑制作用。
1)吸收部位:
在胃內酸性環境下與食糜中的配體形成複合物,主要吸收部位在小腸,特別是十二指腸末端和空腸。鋅的吸收率很小,食物中鋅能被機體吸收的不足10% 。
2)影響鋅吸收利用的因素:
①鋅攝入量,隨飲食中鋅含量的增加吸收率減少;
②與蛋白質形成複合物而被吸收;
③鐵降低鋅的吸收。
1)去除引起缺鋅的原因。
2)調整飲食:積極補充各種富含鋅的動物食物如肝,瘦肉,蛋黃和魚類。
3)補充鋅劑,從無機鋅到有機鋅到酵母鋅。
4)服鋅同時應增加蛋白質攝入及治療缺鐵性貧血,可使鋅缺乏改善更快。
富鋅食品主要包括:牡蠣、肉類、蛋類、蟹、花生、杏仁、土豆等。
首先應從母親孕期開始:
1)提倡母乳餵養;
2)良好飲食習慣的養成;
3)給含鋅量較高的食品。
對於低出生體重兒,營養不良兒,長期腹瀉、反覆感染的小兒,在飲食補充的同時,可服用適量的鋅劑;
確診為鋅缺乏症的小兒,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鋅劑,但不得濫用!
1)胃腸炎;
2)胰腺損傷;
3)免疫能力低下;
4)甚至導致貧血;
5)鋅的直接毒性;
6)高鋅拮抗其它元素的吸收。
備註:
6個月以內嬰幼兒不必常規做微量元素檢測;
急性感染時不必常規做微量元素檢測;
反覆感染患兒可以做微量元素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