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音樂

2021-03-01 汕頭電視臺美食潮

地少人多的潮汕,過去,下南洋是當地人的一條出路。據說,這些過番客出洋,肩背市籃,腰圍浴布,市籃裡除了幾件必要的衣物之外,就是一把椰胡。椰胡,當地有個更通俗的名稱,叫冇弦。它以椰殼為弦箱,紅木為弦杆,劍麻絲為弓毛,蚶殼為弦碼,螺鈿為裝飾,一派海濱風情。潮汕人家牆上常掛一把椰胡,閒時單拉獨奏,尋樂娛情。

潮州音樂,廣義上指潮汕話區內一切傳統音樂形態,通常包含可供演唱的民歌、民謠、戲曲等歌唱形式和可供器樂演奏的器樂形式。由於約定俗成的原因,大眾所稱的「潮州音樂」一般指器樂形式,其代表樂種是潮州弦詩樂。

弦詩是潮汕樂人對樂曲的稱謂,是古風的體現。唱一幫人,奏一幫人,後來弦詩慢慢變成純粹的器樂。它是潮汕民間絲弦、彈撥合奏的一種純器樂,是最具群眾性的一種器樂演奏形式。其樂器組合可大可小,大者有十件以上,小者有三五件的小組奏。

潮州弦詩樂形成年代久遠,由唐宋古樂與本地民樂結合演化而來。它自唐宋時期接受中原古樂和勾欄瓦舍的育化和滋養,於明代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至清中後期,弦詩樂的樂器組合趨於完善。

潮州弦詩樂最具代表性的樂曲是潮樂十大套,有的借景抒情,有的表現人物情事,有的表現歷史故事。傳統的潮州弦詩樂以二四譜傳譜,樂曲分「輕三六」、「重三六」、「活三五」、「反線」和「輕三重六」五種樂調,以表達不同情緒諸調。

這些樂調,都來自於「二四譜」的階名及其按弦的特點。二四譜是獨為潮州弦詩長期使用的記譜法,至今仍存活於潮汕。這種具有音階概念的數字樂譜,往往只在譜面上提示一下基本旋律骨架。

歷來弦詩的記譜只記骨幹音,也稱基本譜。基本譜給演奏者留下再創造的空間,讓每一位樂人都可以根據手中的樂器特性,通過加花、減字、拆句、造句、潤飾、疊催、移調、旋宮等等變奏,重新結構曲子,並進行全新的演繹。這種即興表演正是潮州音樂的核心魅力所在。

弦詩樂是一個整體,不是某件樂器的獨奏,因而,樂人間極注重禮讓、謙恭,合樂時則追求「和諧、軟遜」沒有火氣的樂音。

潮州弦詩樂雅俗共處,俗可入鄉村閒間農舍,雅可登文人學士書齋廳堂。民謠有「三弦琵琶箏,鋤頭畚萁筐」。把有閒階層的三件樂器與勞動階層的三件勞動工具並列,饒有意味。

我國民族音樂學家楊蔭瀏指出潮州弦詩樂的悲情魅力。前全國政協副主席趙樸初先生到嶺海絲竹社欣賞潮樂演奏後賦詩一首,對潮州音樂的歷史文化價值給予讚譽。詩曰:潮州音樂有宗風,流暢中和聽不同;曲調宋元應自有,浪淘沙又小桃紅。

相關焦點

  • 《倒騎驢》 潮州箏曲
    潮州箏源自中原古箏,流行於廣東潮州、揭陽、汕頭等潮州語系地區,是潮州音樂中潮州弦詩樂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東南亞一帶流傳很廣。
  • 潮州:看千年潮府古城的非遺特色
    市非遺展覽館:627件非遺作品供觀賞在潮州,潮劇、潮繡、潮州木雕、潮州功夫茶可謂家喻戶曉。位於潮州市人民廣場文化藝術中心的潮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館(以下簡稱「展覽館」),集中了潮州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成為廣大人民群眾了解和學習潮州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的首選之地。
  • 千年文脈 論道潮州(三)|潮州文化的特質是什麼?
    關注「文化潮州」搶先了解潮州文化廣電旅遊體育資訊關注潮州文化的特質是什麼?崇文、重商、堅韌、精緻、開拓南方日報:潮州文化有什麼樣的特質?曾楚楠:潮州文化有兩個特點:一則為儒雅、精緻。潮州民間禮俗中仍可看到「周禮」的影子;潮州音樂中至今仍有外地已失傳的「二四譜」和古曲牌;潮州方言被國際語言學界譽為「古漢語的活化石」……由於潮州文化中積澱了大量古文化的成分,自然會給人留下「儒雅」的印象。
  • 「跟著總書記看潮州」——潮州文化的特質是什麼?
    潮州文化的特質是什麼?崇文、重商、堅韌、精緻、開拓南方日報:潮州文化有什麼樣的特質?曾楚楠:潮州文化有兩個特點:一則為儒雅、精緻。潮州民間禮俗中仍可看到「周禮」的影子;潮州音樂中至今仍有外地已失傳的「二四譜」和古曲牌;潮州方言被國際語言學界譽為「古漢語的活化石」……由於潮州文化中積澱了大量古文化的成分,自然會給人留下「儒雅」的印象。潮州自然條件優越,但明清以後,地少人多,生存環境日漸嚴峻,生存競爭越來越激烈。
  • 潮州,一個適合神仙居住的地方
    潮州的先民屬閩族和閩越族。 自秦漢以後, 中原漢族後裔大部分從閩南的莆田遷入潮州。 北宋地理全書 《輿地廣記》則記載潮州為閩地。>是潮州文化的重要發源地, 是粵東地區文化中心, 也曾是及海外貿易的始發地。
  • 廣東潮州美食菜譜,潮州美食大全,潮州十大傳統美食.
    在很多人眼裡潮州傳統習俗很多,更是一個小吃之鄉,作為一名潮州人,我對這些美食有著深厚的感情,下面為大家介紹潮州十大民間美食。如果去到潮州一定要去品嘗噢。1.潮州牛肉丸用米磨成米漿皮做成的腸粉,內含各種餡料,營養價值豐富,口味濃鬱,是極具特色的潮州小吃。再撒上潮州土特產菜脯粒,腸粉卷好後,也淋上潮州各式特製的醬料。
  • 【吃在潮州】蔡瀾筆下的潮州
     提示:點擊上方"潮州吃貨"↑免費訂閱本刊近來得閒看了蔡瀾的幾本書:《吃到念念不忘》、《肉之味》、《素之味》,書中頻頻出現潮州二字
  • 舌尖上的潮州——潮州美食地圖
    秋高氣爽的秋天,潮州的氣溫高達30度,我們這幾個吃貨在這樣的天氣裡暴走潮州,探秘潮州小吃,四天內吃了四十二家店,平均不到一個半小時就得探一家店
  • 潮州老照片:民國初期的潮州廣濟橋、開元寺、時鐘樓
    分享一組民國時期的潮州老照片,一覽百年前的潮州街景及廣濟橋、開元寺、潮州天主堂等名建築風貌。 潮州廣濟橋,與趙州橋、洛陽橋、盧溝橋並稱「中國四大古橋」,為中國乃至世界上第一座啟閉式浮橋。此橋始建於1171年,位於潮州東門外。 從圖2中也可以看到廣濟橋巨大的石橋墩上有各種各樣雜貨店鋪,呈「廿四樓臺廿四樣,一裡長橋一裡市」之景,當地人真有經濟頭腦。
  • 食在,潮州.
    小編寫過不少城市美食,發現很少有一個地方能像潮州一樣,有如此眾多的吃貨粉絲。就連各種口味刁鑽的老饕也被它降服。可見,潮州美食有多令人難忘啊。■ 潮州牛肉丸大多數人對潮州美食的認知,是從一顆顆手打的潮州牛肉丸開始的。潮州牛肉丸,不一般。
  • 國內「最美」的斷橋,不在杭州西湖而是廣東潮州,夜景太贊了
    說到斷橋,由於大家最初考慮的杭州西湖斷橋、當時的《新白女傳說》熱映電影,以及近年來旅行的推進,西湖斷橋可能幾乎廣為人知, 作為西湖十景之一,也是遊客來杭州必打卡的旅遊勝地,每逢假日斷橋幾乎不漏水, 今天鴨帶大家來的是另一座真正的「斷橋」,位於廣東省低調的地級市潮州, 它的名字叫廣濟橋
  • 潮州小食
    潮州地處祖國南疆,已有二千多年的文明歷史,素有「海濱鄒魯」之稱,故潮州也和中國其他各地一樣,有著許許多多歷史悠久、具有濃鬱地方風味
  • 潮州蕕的來龍去脈
    ,被正式命名為「潮州蕕」,而這也是第一個以地名「潮州」命名的植物新種。群裡有一位學生,將這種植物推薦給他的教授,教授來潮州後就帶他去了解,這種植物很稀有,生長環境很惡劣,生長空間很窄,數量也很少,教授採集樣本後,我們建議取名「潮州蕕」,想引起潮州當地的重視,不去破壞。
  • 潮州印象丨154種潮州美食圖解大全
    世間的百態,人情的冷暖在兩岸不斷的變幻,唯一不變的,是茶之初心,溫暖人間。如果你也喜歡茶文化,請點標題下藍字關注,也可加小編個人微信:6950603,以茶會友。本圖文來自網絡。潮菜名滿天下,文中的潮州是指大潮州,即潮州府。
  • 潮州小吃大合集,來潮州必吃美食
    潮州春餅是廣東省潮州地區傳統小吃,它呈長方形,金黃美觀,外酥裡嫩。主要材料是豬肉、蝦片、香菇絲、綠豆畔。酥脆的口感讓人印象深刻,一旦吃了春餅,你就會記住潮州。潮州菜頭粿是潮汕地方傳統年糕的一種,就是我們日常的蘿蔔糕,但在我們潮州這邊,是經過精湛的手藝做出的一款美食。
  • 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潮州再出發!
    盤點今年全國受關注度高的城市,潮州當屬其中之一。潮州晉升「網紅城市」、刷屏朋友圈背後,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背景下,粵東粵西格局重塑和沿海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大趨勢。重大規劃匯聚潮州,這裡正引領粵東區域發展的新格局。
  • 走進潮州廣濟橋
    2020年11月13日,潮州廣濟橋。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宋金峪 攝 2020年11月13日,潮州廣濟橋。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宋金峪 攝 2020年11月13日,潮州廣濟橋。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宋金峪 攝
  • 美食地圖:舌尖上的潮州——潮州美食地圖
    潮州的三輪車,是潮州特有的一道風景,遍地的三輪車的確比那些不定時的公交和貴死人的的士方便很多。不過作為潮州的特產,可以考慮帶給家人嘗嘗。春餅為潮州傳統名小食,是由潮州古代民間小食薄餅卷炸蝦演變過來的。清代以前,在潮州大街小巷盛行著一種小食一一薄餅卷炸蝦,即用薄餅皮卷著炸香的小蝦,醮著甜醬吃,這種小食主要是路邊的小攤賣給小孩吃。
  • 潮州腸粉
    廣州的拉腸通常是單一餡料,要麼是雞蛋腸,要麼是瘦肉腸,或者牛肉腸,鮮蝦腸,雖然種類比較多,但每一種幾乎都是單餡,蔬菜也基本是空心菜,做好之後最常見的就是簡單的淋上醬油,可能一些酒樓或者拉腸店做的比較好,但大街小巷的拉腸攤基本上都是這樣而已。
  • 潮州 古城觀新潮
    登上廣東潮州古城城牆,韓江、韓山立於左,古老的廣濟橋橫臥江面;騎樓老城立於右,「外曲內方、四橫三縱」的歷史格局依然如故,綿延著歷史文脈和城市記憶。 10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潮州市考察時強調,「潮州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潮州有很多寶,潮繡、木雕、潮劇、工夫茶、潮州菜等,都很有特色,彌足珍貴,實屬難得。我們愛這個城市,就要呵護好她、建設好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