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麥當勞可樂杯」,變成「星巴克貓爪杯」,一共需要幾步?

2021-02-10 FBIF食品飲料創新

點擊上方FBIF食品飲料創新,關注公眾號

作者:Helen

編輯:Wilbur

作為營銷人,恨不得每天睜眼,都要面對這麼一道玄學題:什麼能火?不僅如此,真金白銀地實踐起來,也非常刺激。對此,星巴克和麥當勞,可能頗有體會。畢竟,都是餐飲巨頭,又都愛玩杯子。

微博上,「麥當勞可樂杯」與「星巴克貓爪杯」的聲量對比

圖片來源:微博

微博,話題#麥當勞可樂杯# 2265.6萬閱讀,話題#星巴克貓爪杯#1.5億閱讀。

抖音上,「麥當勞可樂杯」與「星巴克貓爪杯」的聲量對比

圖片來源:抖音

這差距如果算成KPI得多刺激?更值得思考的還在於,這麼「刺激的差距」,該如何解釋?如果麥當勞可樂杯也想「火」一把,操作起來和星巴克貓爪杯隔了幾個步驟?  把「麥當勞可樂杯」變成「星巴克貓爪杯」,需要幾個步驟?

長這樣:透明的雙層杯身,外層綴有櫻花,內層是肉肉的小貓爪形狀,倒入飲料,就會看到一隻貓爪。並不一直長這樣:熟悉星巴克的都知道,這個餐飲品牌有多愛出杯子,哪怕是櫻花季限定杯,也會在每年的2月底3月初上市一波,款款都不一樣。這次橫空出世的貓爪杯,也只是星巴克在中國門店發售的2019年櫻花主題系列杯中的一款而已。只賣不送:很多品牌出周邊,都會贈送,星巴克不。不但不贈送,而且價格還不便宜,更常常大玩限量發售,會員專屬。這次爆火的貓爪杯也不例外,原價199元,黃牛價更是動輒上千。

長這樣:罐形,透明玻璃,搭配可口可樂的經典logo。全套8款顏色:冰晶藍、松石綠、青苔綠、黛墨青、炫彩粉、珊瑚橙、霓虹紫、銀河灰。而且一直長這樣:罐形或流線型,透明玻璃杯,可口可樂logo,一套多個顏色...同樣的配方,可以追溯到2008年,麥當勞可樂杯的「容貌」超過10年不怎麼變。只送不賣:同樣經典不變的,還有「只送不賣」的傳統。2019年,在麥當勞購買「任意三件套」組合餐,加6元升級為「那麼大套餐」,就能免費獲得一個麥當勞可樂杯。那麼問題來了,麥當勞可樂杯要紅成星巴克貓爪杯的現象級的品牌周邊產品,需要幾個步驟?2、不「一直長這樣」:常推常新,最好和星巴克一樣成系列成系列地出3、只賣不送:反手就是一個價格標籤,也來個199元/個的定價這樣一套思路明確的操作下來,麥當勞的可樂杯和你是否還有明天?

更配得上你的求生欲的答案,不妨可以從這些差異背後的業務模式裡挖掘。在如今瞬息萬變的市場裡,增長常常被創新所驅動。並且,如Oliver、Karolin和Michaela在《業務模式導航》一書中指出:創新已經不僅僅關乎技術,而是整個業務模式的重新思考。Oliver、Karolin和Michaela認為,不管是賣飲料,還是賣杯子每一個成熟的業務模式,背後都準備好了對以下四個問題的深度思考和答案,並且一個創新型的業務模式,至少應該在其中的兩個方面有創造性的思考,進而將影響擴大到其它方面[1]:4、如何在提供產品和服務(整體體驗)的過程中賺取利潤。在這個框架下,星巴克和麥當勞在「杯子生意」上的思考和布局變得更為清晰。杯子為什麼長這樣?背後是對目標客戶的思考

星巴克的貓爪杯,本質上可以看成是一場「品牌+IP」,即「星巴克+貓」的聯名。近兩年來,「吸貓」風潮在年輕人群中流行,從表情包、小視頻到遊戲、周邊產品,貓咪已變成新興IP的熱點。經濟學界甚至還專門有「貓咪經濟學」一詞,「貓咪經濟學」指無論涉及哪個領域,只要用好了貓咪,就一定能夠獲利。那麼,貓這個IP轉化起來有多能打呢?騰訊研究院在發布的《貓次元中國吸貓現象研究報告》中粗略估算,截止至2018年初,我國吸貓人群規模接近5000萬,消費者規模接近 3000萬,吸貓用戶的消費者轉化率為65%。另外,據統計局數據顯示,貓咪的線下消費規模約為500億元,呈增長趨勢。[2]有數據顯示,在中國喜歡貓咪的「貓奴」群體,主要分布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且年齡段都是80後、90後。他們一般遠離故鄉,獨自在外打拼,未婚單身且獨居。[2] 這些特徵,恰好與星巴克的目標消費人群有較大重疊。品牌和IP由此達到深度融合,並得到消費者的認同感,銷售轉化效率自然也飆升。星巴克在「誰是目標客戶」的思考上,拿下1分!麥當勞可樂杯,是「品牌+品牌」的聯名。這種聯名一般多通過增加新鮮感和整合雙方粉絲,達到刺激購買的目的。然而麥當勞+可樂的玩法,經過十餘年的重複,經典有餘,新鮮感不足,再加上雙方粉絲群體也相當大的重合,傳播和銷售的效果,自然也無法像優衣庫 X Kaws,Supreme X LV,星巴克 X 貓爪杯那麼轟動。但這並不代表簡單地把「貓」移植到麥當勞可樂杯,就能重現星巴克貓爪杯的盛況。對於麥當勞而言,目標群體的年齡段、城市區間更為分散,並常常以家庭為單位,如果單純地與貓IP做聯合,並不見得能收穫星巴克貓爪杯的效果。杯子為什麼長這樣?背後還有一整套的品牌價值主張品牌在設計業務模式時,除了思考目標客戶是誰,還少不了對「我能給我的消費者帶來怎樣的品牌價值主張?」的追問。這種價值主張,可以分解為:功能利益、情感利益和自我表達利益等價值。好的價值主張,需要能促成品牌—顧客關係的建立,並且驅動購買決策。這個問題,放到星巴克貓爪杯的案例上,可以翻譯為:撓得全天下心痒痒的到底是什麼?是杯子,是貓爪,還是貓爪後的自我形象嗎?

是杯子嗎?肯定不。畢竟,從功能利益上講,貓爪杯的實用價值並不那麼值得癢:就是個只能裝1/3瓶礦泉水的玻璃杯子。是貓爪嗎?是。貓爪帶來的情感利益,即有萌到讓非貓奴人士都俯首的「可愛感」,又有稀缺性帶來的「優越感」。限量供應下,買到杯子後發朋友圈,可以滿足馬斯洛需求理論中的社交需求,而對其中隱含的「別人買不到我買到了」的事實的炫耀,更是進一步滿足了尊重需求。是貓爪後的自我形象嗎?是。品牌和產品本身就是一種符號,二者可以和你一起組成「我是誰」的答案。星巴克定位於「多數人能承擔得起的奢侈品」,往往是「中產階級」的象徵。而貓爪杯又代表著「吸貓」人群。無論加上哪個符號,都很容易定位出一個受歡迎的自我形象,可以給到消費者自我表達利益。相較之下,麥當勞可樂杯給到它的消費者的,除了與普通杯子無二的功能利益外,也滿足了「炫耀曬單」的社交需求,引起更多的關注,但在自我表達利益上,沒有星巴克的定位來得「高端」。因此,在品牌價值主張方面,星巴克再得1分。杯子為什麼一直長/不長這樣?事關價值鏈的競爭優勢美國哈佛商學院著名戰略學家麥可·波特認為,「每一個企業都是在設計、生產、銷售、發送和輔助其產品的過程中進行種種活動的集合體。所有這些活動可以用一個價值鏈來表明。」該「價值鏈」理論揭示,企業與企業的競爭,不只是某個環節的競爭,而是整個價值鏈的競爭。對比往常,這次星巴克貓爪杯在價值鏈上的創新點,主要在於設計和銷售渠道環節。

星巴克櫻花杯系列

值得注意的是,在貓爪杯設計前後,星巴克一直在源源不斷地推出新系列。其中,光粉粉嫩嫩豬豬杯、春日限定櫻花杯兩大系列,就有多達近70款杯子。臨近中秋,還推出了月兔杯等。而那麼多款中,也只有這款貓爪杯引爆了全網。創新成功的背後,是在常見的可行領域持續創新。在渠道方面,星巴克在推出貓爪杯前就事先在抖音、小紅書、朋友圈等進行過預熱。一方面,渠道和內容、產品相匹配。萌系的貓爪杯,在女性用戶居多的小紅書上,有著天然優勢。更有趣的是,貓爪杯也非常適合在抖音傳播,倒入牛奶後粉色小貓爪忽然出現的驚喜感,剛好符合短視頻對反轉的要求,擴散效果明顯。2月20日,@可樂味汽水在抖音上發表的《星巴克即將上市的杯子也太好看了吧……》獲得29.4W+的點讚、3.4W+轉發和1.0W多條評論。這些線上的關注,為線下帶來了可觀的導流。在正式開售的當天,到星巴克線下門店排隊,甚至大打出手、徹夜等候。這些內容充滿衝突,非常吸引注意力並具備強傳播特性,被掛到線上後,又進一步吸引了更多線上線下的關注和購買。星巴克因此在這題上,再得1分。

往屆麥當勞可樂杯(上)與2019年可樂杯(下)對比
相比之下,麥當勞的操作就相對保守,缺少爆點。不但每年的杯子長得幾乎一樣(可樂logo玻璃瓶),玩法幾乎一樣(限量+只送不賣),甚至連推出的時機也一脈相承:結合體育盛事。表現相對平淡之餘,可以學習星巴克的線上線下導流、把控推廣的產品與內容的傳播性等,以獲取更大的競爭力。杯子到底賣不賣?如何在提供產品和服務時賺取利潤?對比麥當勞和星巴克在杯子上的手法,可以發現非常有意思的反轉:向來「只送不賣」的麥當勞,實際上就是在「賣」,而向來「只賣不送」的星巴克,主要目的卻不是「賣」。這背後,也反映了不同的盈利模式。如前文所述,星巴克對於杯子,不但賣,定價還不低,馬克杯定價在99-199元間,這次貓爪杯的定價達到199元,遠超一般杯價。並且,星巴克卻對這些周邊開出了很多限制條件,如:限量發售、根據會員等級劃分購買時間等。這些表面上看來不利於銷售額增長的舉措背後,是對品牌的增值。從這點看,星巴克本質是形象派。不管貓爪,還是杯子,都旨在塑造一種整體的形象或綜合的體驗,幫助星巴克講品牌故事。比如高價背後,對「優質上檔次」的生活方式的象徵。而其常用的限量發售,也是一種飢餓營銷,以達成「網紅爆款」效應。然而貓爪杯事件,引發了外界對其飢餓營銷的猜疑和抨擊。值得其它品牌借鑑,避免「餓」過頭,反而損失品牌形象。

而麥當勞和星巴克走的是不同路線:麥當勞更像是銷售派。表面上,「只賣不送」是一場只為品牌露出的廣告,然而梳理怎麼個「送」法後可以發現:無論消費者選擇哪一個超值三件套,都需要增加支付6元。即,每一個想要杯子的客戶都提高了6元的客單價,而杯子的成本,大量定製的情況下不會太高,很可能已被套餐分攤掉了。因此,「只賣不送」不但是有噱頭的廣告,還是有銷售力的廣告。這一場答卷裡,麥當勞和星巴克之間,比起差距,更值得思考的還有差別。清醒認知自己的戰略,並由此選擇合適的策略,並不會妨礙麥當勞可樂杯往星巴克貓爪杯的營銷效果進階。如上分析,星巴克在業務模式創新中,在三個方面都使用了創造性的有效策略。由此可見,貓爪杯的火爆,有運氣,也有底氣。然而,每個品牌在業務模式上,都有自己的獨特性。當貓爪杯這樣的市場爆款出現時,如果企業如麥當勞,只單純比較表層的策略並照搬,不但不一定能達成營銷效果的提升,反而可能有損自身的品牌價值。只有站在戰略的高度上,從誰是目標客戶,到提供怎樣的品牌價值主張,再到價值鏈的競爭優勢和盈利模式的設計,進行清醒而深入的思考,才能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競爭策略。不過,對自己已有業務模式的創新,卻是每個企業都值得一試再試的。在清醒而有深度的戰略思考下,通過梳理和對比其它企業,有利於避免盲目跟風,分辨挑選出值得借鑑的策略,及時整合到自己原有的業務模式中,獲取創新的紅利。[1]《BOS品牌聚焦戰略,從競爭思維到品牌聚焦》,2019年3月12日,界面[2]《吸貓引導的新興文化潮流:中國貓次元經濟現象研究》,2018年2月5日,騰訊研究院* 本文為FBIF原創首發,歡迎無條件轉發朋友圈。轉載請在後臺回復「轉載」了解規則。* 投稿與商務合作,聯繫Bobo (微信:fbifmedia1)

/ FBIF食品微信群 /

讓專業的人聚在一起

長按識別二維碼,後臺回復「1」加入全球最大食品微信群(4萬+食品人已加入)!微信群包括:CEO、食品綜合、乳品、飲料、素食、酒、咖啡、酸奶、烘焙、茶飲料、啤酒、零食、方便麵、新零售、功能性食品、特醫食品、調味品、餐飲、代工、營銷、研發、設計、包裝等。

相關焦點

  • 麥當勞可樂杯來了,它能夠像星巴克貓爪杯一樣引發「聖杯大戰」嗎?
    還記得讓人大打出手的星巴克貓爪杯嗎?近日,麥當勞又開始在杯子上做文章,推出了八款可樂杯。
  • 麥當勞出可樂杯了,「只送不賣」的背後隱藏了哪些營銷秘密?
    貓爪杯一杯難求,故宮口紅一搶而空,可口可樂反轉瓶讓消費者樂此不疲,優衣庫與KAWS的聯名跨界款更是一上架就斷貨……最近,華姐發現麥當勞聯合可口可樂出可樂杯了!顏值在線,八種顏色「炫彩粉、珊瑚橙、霓虹紫、青苔綠、冰晶藍、銀河灰、黛墨青、松石綠」,總有一種會吸引到你。每一種顏色的杯子,都搭配了文案,彰顯出夏天活力滿滿的氣息。
  • 麥當勞「只送不賣」可樂杯的背後,隱藏了這5個營銷秘訣!
    這次的可樂杯依然是讓人熟悉的操作「只送不賣」,需要任意購買麥當勞「三件套」+6元,升級套餐才可以獲得可樂杯1個。縱觀品牌不難發現,近年品牌總是熱衷於跨界營銷,那跨界營銷能為品牌帶來什麼好處?麥當勞可樂杯「只送不賣」的背後隱藏了哪些營銷秘密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麥當勞出可樂杯了,只送不賣是一門賺錢藝術!
    一杯松石綠,清新而活力依然是讓人熟悉的操作「只送不賣」,需要任意購買麥當勞「三件套」+6元,升級套餐才可以獲得可樂杯1個。網友調侃,「這不是逼著我去吃麥當勞嗎?縱觀品牌不難發現,近年品牌總是熱衷於跨界營銷,如文章開始列舉的星巴克、故宮、可口可樂、優衣庫等,那跨界營銷能為品牌帶來什麼好處?「只送不賣」的背後隱藏了哪些營銷秘密?
  • 「貓爪杯」之後,星巴克再次推出「草泥馬杯」!
    今年開年不久,星巴克出品的貓爪杯就突然火了一回。最近,星巴克又開始在杯子上動心思了。6月11日,星巴克在官方微博發布了一系列新品杯子,還是熟悉的可愛味道。我們這就來一探究竟。星巴克的「草泥馬杯」,還包含了有趣的巧思。
  • 星巴克杯子裡的營銷邏輯 |「貓爪杯」之後,星巴克再次推出「草泥馬杯」......
    近日,星巴克在官方微博發布了「盛夏甜心系列星杯」,造型以羊駝、小浣熊、樹懶、松鼠四種可愛的小動物為設計元素,看起來非常治癒可愛。@星巴克向來注重與杯子有關的營銷事實上,星巴克對杯子的執著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 今年開年不久推出的貓爪杯就十分火爆。從199元炒到了1000+元。
  • 星巴克「聖誕新周邊」厲害了,比「貓爪杯」高級一萬倍!
    不過那時我並沒有為貓爪杯買單,因為我真 get 不到它的萌點。但這次,星巴克在聖誕節前推出的「黑金系列聖誕杯」,沒有賣萌和少女心,它用啞光黑釉、金色描邊以及聖誕紅組成了幾近高奢質感的周邊,反正我乃至整個編輯組都心動了。為了第一時間拿到實物,我們甚至集體翹班去了最近的一家星巴克。
  • 麥當勞「限量版」可樂杯上線,先到先得!
    麥當勞新品來襲,顏值超高的「限量版」可樂杯再現江湖,這下杯子控和麥當勞死忠粉的錢包又要不保了。每次麥當勞出(fang)周(da)邊(zhao),都能讓門店大排長龍。活動期間還可以通過外賣形式下單「金拱門桶那麼大組合」,拿到這兩款造型獨特的「弧形杯」可樂杯哦~
  • 麥當勞、星巴克的這些產品為什麼只送不賣?
    我們可以發現,無論是麥當勞的可樂杯還是農夫山泉的生肖瓶,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只送不賣」。那麼品牌是否虧本做生意,只送不賣背後的營銷邏輯是什麼?只送不賣,本質還是為了賣只送不賣的關鍵,在「送」這個字眼背後體現的商業邏輯。
  • 農夫山泉、麥當勞、星巴克「只送不賣」背後的營銷邏輯是什麼?
    我們可以發現,無論是麥當勞的可樂杯還是農夫山泉的生肖瓶,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只送不賣」。 1 只送不賣,本質還是為了賣 只送不賣的關鍵,在「送」這個字眼背後體現的商業邏輯。「送」,意味著「免費」,抓住的正是消費者想佔便宜的心理。對於免費的東西,尤其還很獨特時,對消費者來說往往沒什麼抵抗力。
  • 『麥當勞可樂杯』只送不賣!蕭山網友:你會因為它換大號套餐嗎?(內附可樂杯新玩法視頻)
    星巴克貓爪杯一杯難求故宮口紅髮售即一搶而空優衣庫與KWAS聯名發售當天便全網斷貨大白兔奶糖的香水.最近,麥當勞聯合可口可樂推出的「可樂杯」火了從來沒有收集喜好de逅嘻君也被種草了,可樂杯算是麥當勞的經典贈品今年推出的這套尤其美膩!▼
  • 麥當勞出可樂杯了,「只送不賣」的背後隱藏了哪些營銷秘密?| 營銷觀察
    作者 | 兵法先生來源 | 營銷兵法(ID:lanhaiyingxiao)無論是星巴克的貓爪杯,還是麥當勞和可口可樂的聯名款可樂杯,他們這波營銷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跨界出的杯子是只送不賣。貓爪杯一杯難求,故宮口紅一搶而空,可口可樂反轉瓶讓消費者樂此不疲,優衣庫與KAWS的聯名跨界款更是一上架就斷貨……最近,筆者發現麥當勞聯合可口可樂出可樂杯了!顏值在線,八種顏色炫彩粉、珊瑚橙、霓虹紫、青苔綠、冰晶藍、銀河灰、黛墨青、松石綠,總有一種會吸引到你。每一種顏色的杯子,都搭配了文案,彰顯出夏天活力滿滿的氣息。
  • 麥當勞可樂杯回歸,為何「杯子營銷」一火再火?
    這個夏日,麥當勞可謂說是賺足了眼球。不久前門主也分享過麥當勞精彩的夏日文案,可以說是這炎熱天氣中一道別樣的感受。可沒想到麥當勞還蹭了一波黴黴新歌的熱度,出境黴黴Taylor Swift全新MV《You Need To Calm Down》。近日,麥當勞又宣布可樂杯回歸了,只送不賣,送完即止!
  • 「I'm WANGin' it」: 麥當勞和王大仁從一句「黑話」開始,把「美食時尚」變成現實
    由王大仁親自發起的這場特別活動,讓 alexanderwang 品牌與麥當勞第一次共同登上各大時尚媒體頭條,當晚王大仁的好友與忠實擁躉們親眼見證著這個設計師用他的方式表達著他自己的時尚大愛 。他與麥當勞的這次「緣」,也成了如今這句神秘的「I』M WANGIN』 IT」 口號的有趣前導故事背景。
  • 星巴克其實是一家「賣卡公司」?星禮卡「存款」賽過一家小銀行
    也就是說,當你以為星巴克是賣咖啡的時候,實際上人家早已把腳步邁向金融行業,在打造第三空間的同時還在「開銀行」。剛好這段時間大家比較關注現金流,不妨一起來看看星巴克是如何兜售「儲值卡」的?普通人把錢存在銀行,信徒們把錢存在「星巴克」了解星巴克如何說服用戶進行預存款前,得先來了解一下星巴克推出的兩種卡體系,分別是星享卡和星禮卡。
  • 父親節星巴克推出的「星空藍」杯子,又潮又暖
    父親節挨著618,商家各種海報、文案、促銷借勢,把節日的氛圍推向了一個小高潮,而時尚的星巴克卻把心用在了杯子上了,在這個父親節,和別家不一樣的是,星巴克為新一代父親們,送上了系列「星空藍」杯子,簡潔大方的設計感,融合潮流元素的年輕化營銷,讓杯子彰顯出注重情感溝通的品牌內涵。
  • 麥當勞可樂杯受眾人追捧,杯子真是白送的嗎?
    看似送杯子,實則是在賣杯子 近日,麥當勞聯合可口可樂出了一個聯合產品——可樂杯。也就是說,雖然麥當勞說的是送杯子,但其實是需要顧客花錢的,哪怕這錢是用來升級套餐。這其實和麥當勞的營銷策略和產品成本有很大關係。我們知道星巴克出的聯名款杯子都是要花錢買的,而且都不便宜。比如星巴克推出的貓爪杯官方售價199元一個。其它一些聯名款保溫杯一般也都在大幾百這個區間。星巴克的產品成本決定了它不可能採取送的模式。
  • 這家公司推出的「共享咖啡杯」,未來可能會出現在星巴克
    用戶也可以通過一個 app 尋找最近的歸還點,當然顧客想要將這些杯子「據為己有」,需要支付 3 美元。不過跟共享單車不一樣的是, CupClub 提供的「共享杯子」需要和各大咖啡店合作才有機會被使用,不太可能獨立運營。就像星巴克曾推出過「自帶咖啡杯可減價」的策略,但真的會自帶咖啡杯去星巴克的消費者寥寥無幾。
  • 星巴克貓爪玻璃杯引發的「聖杯戰爭」你參與了沒?
    事情發生在2月26日,星巴克咖啡在其中國門店發售了2019年春季新款櫻花主題杯。這一系列杯子的造型、設計多以貓、狗和櫻花為主,而其中一款名為「貓爪杯」的杯子因其造型獨特迅速走紅,遭到群眾哄搶。這隻杯子之所以受歡迎是因為杯子的內壁被做成了貓爪子的樣子。當帶有顏色的飲料漸漸注入杯子後,貓爪會隨著飲料「實體化」變得更加清晰。
  • 小孩扮「珍奶或星巴克」曝光 網友笑噴
    「要逼死家長嗎!」萬聖節將至,不少父母為了要讓孩子能在萬聖節派對上得到全場焦點,都絞盡腦汁用盡了各種創意幫孩子打扮,並把孩子的可愛萌照上傳至各大爆系社團上,看到小朋友們扮裝成「珍珠奶茶」和「鬼修女」,網友們紛紛按贊蓋千樓:「天啊真的是超級可愛的裝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