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 在金門為共軍準備月餅的故事

2021-01-20 海峽之聲

中秋節,我一眾同梯同單位的同僚聚會,聚到一起,自然又聊起了當兵的往事,自然會聊到那件事,那就是,當年我們在金門當兵時,為共軍準備月餅的事。

我1991年1月入伍,被派到離大陸最近的金門尚義機場。前線服役過的前輩都會告訴新兵解放軍的「水鬼」(潛水員)的故事,有的說,解放軍的「水鬼」摸黑殺人,因為在1977年在金門空軍曾發生過一件事,一天消防班抓到解放軍的一個女「水鬼」,他們沒有上報還欺負她,次日一早放她回去,又次日凌晨解放軍的「水鬼」來摸哨,把全消防班都殺了,只留下一個當時試圖阻止同僚欺負人的老士官,但是,後來老士官瘋了。我們幾個新兵都覺得很難過,怎麼運氣這麼不好,當兵就被派到個和解放軍有仇的單位。

但也有不同的版本,為數不少的老兵說,「水鬼」並不兇,還會和他們聊天、交換紀念品。當年,我常偷聽大陸的海峽之聲廣播電臺「空中立交橋」節目,雖然忐忑與緊張,但也充滿了好奇與期待。

班裡有一名老兵,綽號叫「痞子」,欺負新兵是出名的,常常要新兵幫他跑腿買東西,給100元還要倒找200元給他,每天晚上到凌晨所有的衛兵都要我們新兵全部包辦,不從就威脅我們,說如果不受他指使,就要在我們返臺假時找人打我們。加上各種髒活累活都要我們幹,打罵體罰更讓人不堪忍受,有時我們私下會議論說,搞不好,共軍的「水鬼」,比這幫「痞子」對我們還好呢,有的人還詛咒,讓他們早日被共軍「水鬼」抓去殺掉就好了。

第一次站衛兵上哨,聽到前輩的提醒,我專門包了一大包我們基隆李鵠餅店的鳳梨酥、蛋黃酥、還有外省老兵們返鄉必帶的打火機以及部隊剛發的一整條軍煙,以備遇到「水鬼」對我手下留情,或者保不準,「水鬼」會跟我交換一下禮物。

帶我上哨的學長是就是「痞子」,他用輕篾的語氣責問我,帶這麼多好東西,是要叛逃還是要去遠足?當我把我的想法告訴他時,他笑的前翻後仰,更倒黴的是「痞子」直接把我的東西奪走,揚言就算餵狗也不能給解放軍佔了便宜,我敢怒不敢言,心裡簡直氣極,可是又有什麼辦法,只能暗地裡詛咒他。

那年的農曆新年前,上峰下令要求空運大量的金門高梁酒到臺灣,所有的新兵全部被要求到機場當捆工,只記得當天從上午8點到下午6點,我們不停的把一箱箱的高梁酒搬上C130、C119,甚至連727狹窄的貨倉都要求要放滿擺好。

實在記不得那天有多少的航班架次,只記得那天除了上廁所及吃中飯之外,都在不停的搬貨,當最後一碼的飛機緩緩滑出,我們九個新兵全都大字型癱軟在停機坪上,連爬回候機樓的力氣都沒有。

指揮官下令當晚新兵不用再站衛兵,而且不用參加早晚點名,由老兵上哨。

我忘了當晚是怎麼爬上床的,但印象很深刻的是,睡夢中我突然被上士班長的吼叫聲驚醒,一張眼,就看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光頭,正在卷著「痞子」的棉被。上士班長壓在門口大聲要求那光頭速度加快,我這才搞清楚原來「光頭」就是「痞子」,原來濃密的頭髮下藏著一道道縫合的刀疤,就像趴在頭頂上的毛蟲。

吃早餐時遇到站46衛兵(早上4點到6點哨)的李學長,他告訴我凌晨4點的事。原來他上哨時沒看到「痞子」,連槍枝都不見了,這一驚可非同小可,拿著手電筒往哨所一照,發現哨所內的白牆被人用紅漆寫著簡體字「臺灣空軍○○○站衛兵睡覺,當誅!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留」,驚得是魂飛魄散。

李學長馬上就向查哨官報告,查哨官拔出手槍,帶著李學長在四周搜索,發現一把刺刀插在附近的花圃裡,那正是「痞子」的刺刀,拔出刺刀時又發現刺刀柄上綁著鋼盔,這時才聽到附近的水溝裡發出嗚~嗚~的聲音。手電筒往聲源方向的水溝照去,看到兩個寫了「歹」字的腳丫。他們把被塑料繩捆的像死豬、頭髮被剃光了的「痞子」撈了起來,先是解開用鞋帶綁著的雙手,再撕掉了嘴上的膠帶,還掏出了「深埋」在「痞子」嘴裡的襪子。

站哨是重要的當然是槍,查哨官就問「痞子」槍在哪裡,「痞子」完全答不上,只說自己被踢下水溝。

查哨官只好以電話向指揮官報告,指揮官表示要來現場了解狀況,沒曾想一把步槍就掛在指揮官寢室的門把上。早點名時,平時很少說話的指揮官連續飈罵15分鐘,還當眾宣布要關「痞子」三個月禁閉。我們掐指一算,「痞子」從禁閉室出來就要輪調回臺灣了,實在難掩心中的狂喜,大家都很期待那個修理「痞子」的解放軍戰士能再次出現。

後來學長們陸續調回臺灣,我們成為單位的「老兵」。記得在學長們都輪調回臺灣的第一個中秋節前夕,我查哨到當時「痞子」出事的哨所,正好是我同梯在站哨,我發現整個機槍口堆滿了月餅。我問他怎麼回事,他告訴我,「痞子」的事在所有的同僚間傳開後,大家在站哨時都主動把單位發的或是家裡寄來的月餅放在這,期待那位解放軍弟兄的再次光臨。

以後,我們在上哨或查哨時,也都會刻意帶上我們平時都捨不得吃的軍罐頭、或是完整的一整包軍煙。當然,中秋的時候,一定是準備月餅了。

今年中秋聚會,大家聊起這件事,都真的很想知道當年讓我們脫離「痞子」魔掌的解放軍戰士不知身處何處,是成為解放軍的將領還是早已解甲歸田。其實當年他能將「痞子」五花大綁、剃光頭、在哨所裡題字及把步槍掛在指揮官寢室的門把上,再再都說明,他實在很有時間及能力可以執行某些「任務」,但是他卻選擇用這樣的友善方式,告訴我們他對我們並沒有所謂的敵意。我也不知道,大家年年準備的月餅,後來到底有沒有用上。

席間突然一位同僚說:「哎,你們說,當時老共真打過來,是不是大家全都投降,兩岸就這樣統一了?」引起大家一陣笑罵聲。



編輯/徐  芳




情牽兩岸·聲傳四海

微信號:voshxzs



相關焦點

  • 解放軍實彈射擊,"距金門不到100公裡"
    臺媒稱,古雷半島最北的六鰲半島大尖山礁,距金門約71公裡左右。
  • 臺媒:解放軍臺海實彈射擊 距金門不到100公裡
    原標題:解放軍實彈射擊,「距金門不到100公裡」臺媒稱,古雷半島最北的六鰲半島大尖山礁,距金門約71公裡左右。解放軍將在福建漳州古雷半島東側海域進行實彈射擊,島內綠媒稱,共軍又宣布在臺海實彈射擊,距金門不到100公裡。
  • 金門的保護神—風獅爺的故事
    來到金門就不可能看不到風獅爺,看到風獅爺的憨態可掬,你就不由得想追尋有關它的故事。風獅爺,其實就是獅子造型,也就是石獅子。可是石獅和風啥關係呢?而把金門作為一個孤懸海上的小島,一年有長達九個月的季風天氣,非常猖狂。而「風獅」的諧音「風師」,正是民間對風神的尊稱。
  • 《金門十三子》從民間傳說的小故事,體味生活中的大智慧
    近來,因為要配合孩子準備在學校演講用的故事,我找了很多讀本來參考。其中有些以前不曾看過的神話故事、志怪小說和民間傳說進入了我的視野,為我打開了一扇屬於民間故事的大門。此前有些印象的同類故事,是天下霸唱的崔老道系列,不過時間久了,情節也就忘得差不多了,於是從朋友處搜羅了幾本故事集,其中有一本《金門十三子》給我的閱讀過程增添了不少樂趣。這本書還沒上市,我拿到的是試讀版本,雖然不完整,但其中的的幾個故事足以引發我對民間故事的興趣。
  • 東湖評論:漢潮月餅為節日文化做「加法」
    中秋節臨近,市場上出現了以武漢地標為造型圖案的中秋月餅,用黃鶴樓、江漢關、長江大橋、歸元寺等形象來講述武漢故事,帶著「漢味」的節令食品成為新網紅。過往月餅多在口味上做創新,隨著文創風新起,中秋月餅也成為文創的時令載體,在特殊的時候講述武漢故事傳播荊楚文化,傳起了中秋食品的「漢潮風」。在月餅包裝上做「減法」,在月餅造型中融入文化元素,無疑是讓月餅輕裝上路,不僅深受消費者喜歡,更是為月餅市場打開了銷售市場,這也是復工復產後月餅廠商走出的文創產品新路子。
  • 金門縣長表示金門人不當臺灣當局的「白老鼠」
    中新網香港十二月六日消息:臺北訊,金門縣長陳水在今天表示,臺灣當局提出的「小三通」規劃,對發展金門沒有利基;若是臺灣當局利用「小三通」將金門人當作兩岸「政治角力實驗」的白老鼠,金門人「寧可不要」。  據中通社報導,陳水在上午在縣議會定期大會縣政總質詢時坦承,當局規劃「小三通」第一階段以「除罪化」或「可操之在我」為原則,對於金門興利項目沒有多大幫助。他指出,縣府的計劃是在「小三通」啟動後,基於為地方興利的角度,建議臺灣當局在一至二個月內進入第二階段,開放包括旅客、貨物中轉、貨物免稅等,希望為地方帶來利基。
  • 新媒:「廈門金門門對門 手情足情情系情」
    參考消息網12月3日報導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12月2日發表題為《廈門金門門對門》的報導,從記者遊歷的視角體會廈門與金門「手情足情情系情」。與金門隔海相望,在「兩岸對峙」的年代,廈門是大陸對臺「鬥爭」的前沿,當時留下的兩岸關係歷史印記,如今已成為旅遊資源。在環島路一帶的海灘邊上,帶隊的導遊小郭繪聲繪色地向團友們講述兩岸當年持續數十年的「廣播戰」,解釋金門炮戰的「單打雙不打」,講述經濟學家林毅夫不懼「投敵罪」,從金門遊泳到廈門的傳奇故事。
  • 廣東月餅盒包裝廠家講述中秋月餅禮盒如何設計?
    即使是這樣,一些大的食品公司他們也需要提前做好準備,這時必然少不了一款精美的月餅盒包裝盒啦,廣東月餅盒包裝廠家的小編今天就來跟大家介紹一下中秋月餅禮盒如何設計?現在生產月餅的口味都是大同小異,沒有太多的區別。那對於食品公司來說,不能在月餅本身進行改變,那只能藉助月餅的外包裝盒。他們都知道一款中秋月餅禮盒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的地位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要了。
  • 解放戰爭:若28軍準備的7個團全部登上金門島,能否打敗國軍?
    在解放戰爭後期我軍遭遇過一場局部失利,那就是第三野戰軍在49年秋天打的金門古寧頭之戰,登島9000餘人有去無回。很多朋友分析此戰的失敗原因,歸咎於陸軍部隊不習渡海常識,情報錯誤漏算國民黨守軍人數,以及連戰連勝後的輕敵等因素。其實金門戰役我軍28軍真正預備的登島人數並非後來的9086人,而是足足7個團約2萬部隊,但由於船隻盡毀,無法接應第二批部隊,才導致了九千人在島上孤軍奮戰的局面。
  • 不同人,不一樣的金門遊(二)
    也為高低錯落的聚落群增添了一份色彩也感謝下友情提供全景圖的朋友莒光樓也是金門縣必須的觀光點之一莒光樓用以表彰當兵的英勇事跡宏揚毋忘在莒的精神,為金門戰地精神的象徵。陳景蘭洋樓在49年後曾做為陸軍五十三醫院、金門中學、後來又成為官兵休假中心
  • 金門高粱@三節禮酒
    分享美食,健康的生活,我們一起,為家人
  • 同為登島作戰,為何金門、海南兩役結果大不相同?
    其中三野在福建發動金門戰役,四野從廣東發起海南島戰役。兩者均為渡海登島作戰,金門距大陸僅2.3公裡,海南隔瓊州海峽與大陸相望,最窄處也有近20公裡。然而看似近在咫尺的金門登陸意外敗北,反倒是相距更遠的海南戰役進展順利,氣勢如虹一舉攻克。是什麼原因,令前後僅隔半年的兩次戰役產生了截然不同的結局?
  • 超簡的冰皮月餅製作步驟
    食材數量食材數量主料冰皮月餅預拌粉250g
  • 金門戰役:登陸部隊全軍覆沒,主席稱其為解放戰爭以來之最大損失
    說到金門這個島嶼,我們大家都很熟悉,相信熟悉這裡的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1958年解放軍炮擊金門,金門炮戰,也稱為第二次「臺灣海峽危機」,1958炮擊金門的戰略意義遠大於金門島本身的地位,為阻止美國分化中國,建立類似東西德國、朝鮮韓國等分裂政權的陰謀而發起的一系列軍事行動,但是今天小編要說的金門戰役,並不是1958年炮擊金門這場戰鬥。
  • 金門積極推動興建大小金門跨海大橋
    中新網臺北七月二十七日消息:臺灣地區金門縣政府為宣示「金門大橋非做不可的決心」,及實現陳水扁競選承諾「金門大橋一定要建」的政見,決定以「自力建橋」及發動鄉親直接向有關單位爭取補助的方式,雙管齊下推動興建大小金門之間的跨海大橋。估計金門大橋總經費為新臺幣六十三億四千萬元,金門縣政府目前已募集了七億元建橋基金。
  • 如果月餅會說話 奈雪這次講了文物的故事
    立秋後的第一周,新式茶飲品牌奈雪正式推出2020年的月餅禮盒。第四年涉足月餅「副業」的奈雪,似乎越玩越得心應手。繼去年的「風雅頌」主題月餅後,今年,奈雪延續「中國風」,牽起了「朕的心意·故宮食品」的手,一起把清代的瓷器、宋朝的字畫,都融入月餅中,雕琢出「芳盒·丹若著錦」、「芳盒·鳳凰翽羽」兩款月餅禮盒。
  • 武漢市場中秋月餅融入漢文化元素
    黃鶴樓、江漢關、歸元寺等武漢地標躍然月餅之上,帶著「武漢味」的節令食品正成為新網紅。近日,記者走訪了解到,在臨近中秋節時,市場上新出現了以武漢地標為造型圖案的中秋月餅,用黃鶴樓、江漢關、長江大橋、歸元寺等形象來講述武漢故事。
  • 「舌尖上的金門」——達人帶路,吃盡金門美食
    〝高坑牛肉〞是金門第一牛肉特產品牌,不論是牛肉麵及牛肉乾,名氣都非常響亮﹗其中以牛肩胛裡肌肉、金門高梁酒與獨家配方漢方香料製成的高坑牛肉乾,肉質嫩而多汁,更是風靡全臺,信譽卓越。6、金門蛋卷【特產篇】說到金門島,就不得不提金門的特產,金門高粱酒、金門鋼刀和貢糖是「金門三寶」。1、金門高粱酒
  • 元旦·春節·金門遊 | 金門哪些值得買?金門購物指南送給你!
    當然,不僅僅有各種日用品,還有超多好吃的零食呀!金門一條根產於金門珠山村,屬多年生豆科植物且有一條主根,因而得名,可用於治療坐骨神經痛、筋骨痛、產後傷風感冒、肝腎疾病、骨折損傷、咽喉腫痛、脾胃虛弱等。金門高粱酒是我國臺灣地區的三大名酒之一,銷量一直很大。其中白金龍酒、陳年高粱酒每年供應量都以100萬瓶的速度上升。金門高粱酒香醇甘洌,風味獨特,深受當地消費者喜愛。
  • 炮擊金門,準時!
    他坐雙座的偵察機,由駕駛員在前面,他在後面拿著望遠鏡來觀察,他觀察所有大陸沿海的炮兵陣地,跟蔣介石匯報,那就是共軍已經完成作戰準備。蔣介石確信中共在得到蘇聯的支持後,將立即對臺灣發動攻擊。不久後,臺灣「國防部」下達緊急戒嚴令,命令所有軍官進入戰備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