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針、CVC、PICC、輸液港有什麼區別?4 種輸液法大對比

2021-02-20 腫瘤時間

腫瘤患者長期行靜脈化療或腦轉移伴水腫需頻繁輸入脫水藥物時,外周靜脈條件往往很差。當患者預計行長療程化療或有外周靜脈穿刺困難,或者因惡性腸梗阻需行全胃腸外營養,這時可能需要建立中心靜脈通路。

本文著眼於留置方法成本、維護方法成本以及併發症方面,將留置針、CVC、PICC、輸液港等技術作比較,希望對腫瘤同道臨床工作有所裨益。

中心靜脈導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經由頸內、鎖骨下、股靜脈穿刺將導管插入到上、下腔靜脈並保留,以提供便利的靜脈通路。


費用:600~800  元,維護約  20 元/日

時間:2~4  周左右,時間長容易感染

部位:右側頸部,頸內靜脈、鎖骨下靜脈、股靜脈

方法:專門培訓的醫護人員或手術時麻醉師完成。導管直接由頸內靜脈插入上腔靜脈並原位固定。輸液時針頭直接插在肝素帽。每日輸液後  0~10 U/mL 肝素鹽水 10 mL 封管。 


優點:操作難度小。

缺點:留置時間短,脫出危險性大,護理不方便,舒適性差。

併發症:氣胸、血胸、氣栓、血腫,臂叢神經、胸導管損傷,導管異位、折管,心肌穿孔、心律失常、動脈穿孔。

血栓相關風險:高

感染相關風險:最高

外周靜脈植入的中心靜脈導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是由外周靜脈穿刺插管,頭端位於上腔靜脈或鎖骨下靜脈的導管,用於為患者提供中、長期(7 天 ~ 1 年)的靜脈輸液治療。



費用:2000~3000  元,維護約 70~80  元/次

時間:數月,可長達  1 年

部位:肘部,貴要靜脈、肘正中靜脈、頭靜脈

方法:專門培訓的醫護人員完成。多使用  Seldinger 穿刺方法,由導絲將中心靜脈導管引入上腔靜脈。輸液時針頭直接插在肝素帽。輸液後用生理鹽水  10 mL 脈衝 0~10 U/mL 肝素鹽水 20 mL 封管。不常用建議每周衝洗換藥一次(20 mL NS衝管,肝素鹽水 3~5 mL 封管)

優點:相對便宜,操作護理相對簡單,給藥方便,不影響正常的活動。

缺點:每周換藥,容易感染及形成血栓。

併發症:心律失常、  動脈穿孔、空氣栓塞(罕見)、折管、心肌穿孔。

血栓相關風險:高

感染相關風險:高

輸液港(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rt,PORT)是完全植入人體內的閉合輸液裝置,包括尖端位於上腔靜脈的導管部分及埋植於皮下的注射座。


費用:6000~8000  元,維護約 200 元/月

時間:可長期使用,適合  6 個月以上的治療需要。

部位:前胸皮下,鎖骨下靜脈

方法:多由麻醉師手術室局麻下完成。輸液港放在前胸皮下,導管前端在上腔靜脈,後半部分在胸壁皮下潛行。將蝶形針頭刺入輸液港,建立中心靜脈輸液通道。輸液後先用  NS 20 mL 脈衝,50~100 U/mL 肝素鹽水 5 mL 封管。不常使用,建議每 4 周衝洗一次(20 mL NS 衝管,肝素鹽水 3~5 mL  封管)。

優點:長期使用總體費用不增加,可用於血樣採集,美觀方便,可以正常生活和工作,目前惡性腫瘤化療包括長期腸外營養治療患者的最佳方式。

缺點:置入成本高,置入和取出都有創傷。

併發症:導管異位、導管與  DDS 銜接脫落並造成導管進入上腔靜脈或右心房、心律失常、 動脈穿孔、空氣栓塞、折管、心肌穿孔。

血栓相關風險:較低

感染相關風險:低



費用:60~80 元/次,維護約  20 元/日

時間:72~96  小時

部位:四肢淺靜脈(首選前臂)

方法:常規操作,護士完成。輸液時針頭直接插在肝素帽。每日輸液後 50~100 U/mL  稀釋肝素液 / 生理鹽水 5~10 mL 封管或專用封管液脈衝式正壓封管。

優點:操作難度小。

缺點:留置時間短,淺靜脈不適合長期化療及營養液輸注。

併發症:皮下血腫

血栓相關風險:低,不嚴重

感染相關風險:低

如果本文對你有用,歡迎轉發給身邊的小夥伴,大家一起漲姿勢。 

編輯:汪小魚 | 題圖來源:Shutterstock

相關焦點

  • CVC、PICC、PORT 有何區別?怎麼用?3 種輸液法最全對比
    價格對比:PICC 約 2000 元,一年內如維護 52 次,合計費用約 7200 元。 留置時間:7 天 ~1 年,如果留置期間未發生併發症,留置時間可達 1 年。 置管部位:常在前臂及肘部,選擇貴要靜脈、肘正中靜脈、頭靜脈。
  • 都是輸液打針,一次性靜脈輸液針與靜脈留置針應該怎麼選?
    王奶奶因長期住院需長期輸液扎針,手上因使用一次性靜脈輸液針帶來的不舒適鼓了個小包兒。 早前,護士們建議奶奶選擇留置針進行輸液治療,但奶奶擔心留置針會給自己日常行動造成不便而拒絕。 這一次,護士長又拿出圖紙和奶奶耐心的解釋,再次給奶奶科普留置針的優點。
  • PICC管、CVC、輸液港使用及維護
    持續液體輸入時按藥液性質、醫囑要求安排好輸液順序及速度(可選用輸液調節器、泵等),液體配置後最長24h內輸完,單瓶脂肪乳類製劑不超過12h。(2)掌握藥物配伍禁忌,避免藥物沉澱粘附(3)輸入脂肪乳、白蛋白、血製品等大分子液體後應用20ml生理鹽水脈衝正壓衝洗管路。(4)加強巡視,避免輸液走空、回血、堵管。
  • 臨床輸液,打鋼針還是留置針?
    更現實的意義是,打一次留置針,病人3—5天不用再被針扎,輸液時直接將藥液接入留置管即可。打完留置針回家,不能沾水亂碰,但患兒都好動,不少家長護理起來格外麻煩。還有不少病人「怕疼」,拒絕留置針。在市兒童醫院門診,很多患兒不怕打鋼針,但一打留置針就喊疼,大哭大鬧,不肯就範。不止孩子,就連不少大人也如此。▼留置針可降低護理風險鋼針穿刺對患者血管刺激大,長時間治療者反覆穿刺,穿刺失敗風險增加。目前因穿刺失敗引發的糾紛很多。
  • 醫院輸液選用「價位更高」的留置針?院方的回覆長知識……
    近日, 市民苗先生反映,自己今年8年底在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急診輸液,醫院給自己使用了價格較高的留置針頭,而不是傳統的一次性鋼針,並且在當天輸液結束後,醫護人員將留置針拔除,並沒有給自己留置,苗先生質疑這種操作的合理性。那麼,醫院使用留置針輸液的原因是什麼,這樣操作又是否合理呢?
  • 腫瘤患者如何正確選擇靜脈輸液通路?
    大家可能時不時地從護士嘴中聽到這樣的字眼:CVC,中長導管,PICC,PORT……相信知之不深的人聽到這些都是一臉茫然,分不清楚它們都有什麼區別。那麼,患者在靜脈輸液治療時,如何根據治療需要和醫生建議,選取適合自己的輸液工具呢?今天我們為大家逐一介紹各靜脈輸液通路及工具的適用範圍、優點及缺點,以供參考。
  • 輸液港蝶翼針:橫著扎還是豎著扎?
    我們先來看看蝶翼針與普通的靜脈穿刺針有何不同。普通針針尖斜面是朝上的,而蝶翼針針尖斜面是朝下的,面向操作者,在針頭下段靠近針尖處有一折返點,可避免"成芯作用」,即針頭的斜面不會削切輸液港注射座的穿刺隔,防止損傷穿刺隔造成漏液及削下來的微粒堵塞導管。而針頭針尖為一特殊設計斜面,這個斜面的好處在於扎輸液港時不易損傷矽膠穿刺膜。
  • 「靜脈輸液港」患者生命質量的港灣
    □東萱文圖    靜脈輸液港植入術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腫瘤血液介入二病區主治醫師吳倩介紹,胡先生有較長吸菸史,去年被查出肺癌後,由於需要多次化療,醫護人員為他先後兩次放置了PICC導管,用於輸液治療。今年年初,胡先生的癌症發生腦轉移,於是再次到洛陽東方醫院治療。
  • 輸液港:一種更「體貼」的輸液方式
    臨床上經常會遇到需要長期靜脈輸液的患者,反覆穿刺有困難、患者很痛苦,管路維護又不方便。今天為大家介紹一種兼顧安全、舒適與便捷的選擇「輸液港」。輸液港(醫學上稱為Port)是一種埋在體內的輸液系統,主要包括注射座、導管和專業無損傷針。皮下置入注射座後,連接插入上腔靜脈的導管形成一個血管的通道,發揮類似港口的作用稱輸液港。
  • 靜脈輸液港你了解嗎?
    靜脈輸液港在臨床上的標準名稱為「植入式靜脈輸液港」,是一種完全植入的血管通道系統,它為患者提供長期的靜脈血管通道,主要包括注射座、導管和蝶翼針,為了減輕化療藥物對患者血管的刺激而置入人體內。皮下植入注射座後,連接插入中心靜脈的導管,建立長期血管通道,可以發揮類似港口的作用,故稱輸液港。
  • 靜脈留置針操作方法,收藏!
    常規準備洗手、戴口罩、戴手套治療盤準備液體、輸液器、消毒劑、棉籤、止血帶、治療巾、銳器盒等留置針準備至少備2-3種型號的留置針,以便穿刺時選擇敷貼準備建議使用專用透明貼膜用條形膠布高舉平臺法固定留置針尾端。注意事項1、無張力手法鋪開固定:自然與皮膚紋路貼合,避免留有空氣,按壓敷貼。2、無針輸液接頭裝置稍高於導管尖端:避免因活動造成局部血壓升高而引起血液回流。3、白色端帽朝外固定:方便合理加藥,如藥液入壺,麻醉科用藥,符合臨床操作習慣。
  • 靜脈留置針的操作方法,收藏!
    常規準備洗手、戴口罩、戴手套治療盤準備液體、輸液器、消毒劑、棉籤、止血帶、治療巾、銳器盒等留置針準備至少備2-3種型號的留置針,以便穿刺時選擇敷貼準備建議使用專用透明貼膜用條形膠布高舉平臺法固定留置針尾端。注意事項1、無張力手法鋪開固定:自然與皮膚紋路貼合,避免留有空氣,按壓敷貼。2、無針輸液接頭裝置稍高於導管尖端:避免因活動造成局部血壓升高而引起血液回流。3、白色端帽朝外固定:方便合理加藥,如藥液入壺,麻醉科用藥,符合臨床操作習慣。
  • 留置針扎不好?關於靜脈留置針那些事兒,都在這篇!
    留置針那些事兒,送你4步單手退針 5大固定要點 3條封管注意 話題 @小洽 我是才輪轉到骨外科病區的護理小白,病區裡手術病人很多,科裡要求所有做手術的患者,都要留置留置針,可我翻遍護理教科書《基礎護理學》,並未找到專門講述靜脈留置針的使用相關篇章
  • 長期輸液無需反覆扎針!海口市人民醫院成功開展靜脈輸液港植入術
    植入式靜脈輸液港,又稱植入式中央靜脈導管系統(CVPAS),簡稱輸液港,經下肢大腿中部股靜脈植入式靜脈輸液港,是將輸液港座埋置在下肢大腿中部(距離腹股溝10cm)皮下的導管系統。該技術為國內近幾年發展的靜脈輸液最新技術,跟目前常用的經胸壁植入式輸液港相比,手臂港及下肢股靜脈具有創傷小,操作難度低,輸液港座位置隱秘等優點,還能有效預防穿刺置管引發的血胸、氣胸和導管夾閉綜合症等併發症發生。為保證患者化療的給藥安全,對輸液港的維護和規範使用顯得尤為重要。
  • Wendy的十萬個為什麼|輸液港植入的YES or NO!
    Q上腔靜脈症候群患者可以置入輸液港嗎?根據患者實際情況而定,上腔靜脈支架的患者可置入輸液港,如無則不推薦,必要時行下腔靜脈置管。Q胸部腫瘤患者可以置入輸液港嗎?1.評估病人病情、腫瘤大小、腫瘤病灶有無轉移到腋下、肩頸部;2.
  • 【V-health】寵物輸液小常識Q&A
    小動物的輸液量和輸液速度是由它們的體重、年齡、身體狀況、病情、使用藥物等因素決定的。 動物輸液的天數是根據病情變化以及身體狀況決定的,沒辦法準確的預估時間。 什麼是靜脈留置針?
  • 新方法:怎樣既簡潔又妥善固定輸液接頭
    靜脈輸液是臨床護理工作中常見的一項護理操作,臨床工作中常根據患者住院周期、輸液時間長短、藥物性質以及血管情況,來選擇適合患者靜脈輸液的工具,我科常用的工具有:頭皮針、靜脈留置針、CVC、PICC。而靜脈通路的建立與通暢性對患者的治療及危重症患者搶救起到了關鍵作用,維護與良好的固定方式既能延長管路的使用壽命,又能減少穿刺的次數減輕患者的痛苦及護理工作者的工作負擔,故而維護和妥善固定輸液工具有重要意義。為預防、減少醫護人員在護理工作中發生針刺傷,現已普遍使用輸液接頭。輸液接頭處的固定均採取高舉平抬法,這種方法避免了接頭與皮膚的接觸,預防了器械性壓力損傷。
  • 靜脈留置針的操作流程
    靜脈留置針又稱為靜脈套管針。它是由不鏽鋼的芯,軟的外套管及塑料針座組成。穿刺時將外套管和針芯一起刺入血管中、當套管送入血管後,抽出針芯,僅將柔軟的外套管留在血管中進行輸液的一種輸液工具。 靜脈留置針如何使用呢?其具體操作流程如下。
  • 靜脈留置針的注意事項
    一、注意事項1、使用靜脈留置針時,必須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2、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徵的變化及局部情況。每次輸液前後,均應檢查穿刺部位及靜脈走行方向有無紅腫,並詢問患者有無疼痛與不適。如有異常情況,應及時拔除導管並作相應處理。對仍需輸液者應更換肢體另行穿刺。
  • 正壓留置針相當於正壓封管?大錯特錯!!
    隨著護理人員無針輸液理念的提升,越來越多的無針接頭、預連接無針接頭的留置針被臨床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