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三餐和一日兩餐,哪種飲食方法更好?只有身體說了算!

2020-12-17 騰訊網

提要:一天吃兩頓飯,真的就不符合飲食規律嗎?這得看身體怎麼說!常理說一日三餐才是符合正常的進食規律,而有些人每天只吃兩頓飯,認為這也是一種正確的做法,但有些人就認為一天兩餐不符合正常的進食規律,會容易讓身體造成傷害,那到底一天兩頓飯和一天三頓飯哪個更科學一些呢?

這可能就要根據自己的身體來決定了,飲食這個事情是因人而異的,沒有固定的標準,中國講究中庸之道,其實在飲食上也是這樣的,要做到營養均衡,不暴飲暴食,也不飢餓節食,這就夠了。但也有一些特殊的人群像一些女性,為了保持身材而控制飲食,採取一天兩頓飯,但如果這種情況下一天吃兩頓飯也是正常的,只要身體的能量充足即可,對於一些正在長身體的年輕人來講,他們的運動量比較大,消耗能力也比較強,所以每天吃三頓比較合理的。在很長一段時間,我們的古人是每天只吃兩頓飯的,早飯叫做朝食,成語滅此朝食,就是指的這頓早飯。而第二頓飯通常是在下午三四點左右,稱為哺食。據傳到了宋代之後才逐步演化為了三餐。如今飲食健康的話題常被人提起,關於一天吃幾頓飯的問題,各有各的說法。那麼,我們一天吃幾頓飯更好?

一般來講,人每天都需要進食食物來幫助提供能量攝取營養,而由於每個人的飲食習慣不同,有些人每天會吃兩頓飯,有些人每天會吃三頓飯。但從科學的角度上來講,一天三餐是比較科學的,因為一天三餐所標定的時間是身體能量需要補充的時間,按照正確的時間進食,對身體來講會有好處。

現在大多數人的習慣是一天吃三頓飯,即上午七點到九點吃早餐,中午十二點到一點吃午飯,下午五點到七點吃晚餐。因為大多數人都遵循這樣的傳統,所以人們普遍認為人一天必須吃三頓飯,但近來有研究表明,人一天沒有必要吃三頓,吃好必要的早餐,將午餐延遲到下午兩點,晚餐基本可以不吃,但是要注意,有一些人每天吃兩頓飯會將早餐這頓省略,認為早餐可有可無,卻不知一天中的早餐是非常重要的,正所謂一日之計在於晨,而在生活中有很多人因為上班來不及製作早餐,就會讓自己忽略早餐,一天只吃中午和晚上,所以最容易給腸胃帶來傷害的,如果一天只讓自己吃兩頓要保證早餐以及中午,晚餐可以不吃或者少吃。

總的來講,不管是一天兩餐還是一天三餐,要根據自己的身體來搭配,有一些特殊人群有特殊的需求,一天兩餐只要保證營養不讓身體受到傷害也是可以的,早餐這一餐是非常重要的,畢竟身體在經過一夜的消耗後如果早上沒有食物及時補充,就會持續受損而最後誘發胃病。

相關焦點

  • 一日三餐,一日兩餐,哪種方法更科學?
    一日三餐,一日兩餐,哪種方法更科學?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飽,晚上要吃少。因為即便是《紅樓夢》這本中國文學史上最經典的名著當中,也是描繪了一日兩餐這樣的情節,而且書中的主角還不是貧民百姓,由此可見,這一日三餐在古時候有沒有普及,還是有待商榷的,當然了,當時不能達到一日三餐的標準,很可能是資源問題,如今溫飽的問題已經解決,一日三餐完全不是問題,但是出於對健康的考慮,一日三餐真的那麼重要嗎?
  • 一日兩餐和一日三餐有什麼區別?中老年人更適合怎麼吃?
    如何吃飯一直是大家關注的問題,畢竟吃的是否正確也影響到了人們的身體健康,所以對於怎麼吃這方面,形成了很多流派,有些人覺得要每頓飯少吃點,也有人會認為飯要正常吃,不然會影響到人體吸收營養,而在生活中,也有了一日兩餐的出現,那麼這種飲食習慣好不好呢?和一日三餐有什麼區別?堅持一日兩餐,到底對身體好不好?
  • 一日兩餐飲食法
    一日兩餐可以和一日三餐交替,根據自己的體質每一個月或兩個月自由調整,儘可能將一日三餐和一日兩餐逐漸調整至一比二和一比三的比例。
  • 從一日三餐變為一日兩餐會更好嗎?這個還真的是因人而異
    雖說人離不開「一日三餐」,但是很多人也有著一日少食多餐或者一日兩餐等習慣,通常堅持不吃晚飯通常有幾個原因,首先,每個人的飲食習慣不同,我老家的一個我叫她老姑的人,在吃飯上非常注意,每餐只吃8分飽,一天只吃兩餐,晚上不吃,吃飯絕不吃多,吃餃子的時候也必須數著個數,你要想讓她多吃一個都難
  • 我們現在的一日三餐,若是改成一日兩餐會如何?答案被說出
    我們現在養成的「一日三餐」的飲食概念,其實並非自古以來就是這樣的,中國古代大多數朝代其實講求的是「一日兩餐」,徹底改為現在的「一日三餐」其實歷史並不長,也就一百多年的歷史。從史料看,先秦時期開始,基本上吃飯就是早晚餐,戰國開始才有王公貴族和富家才有了一日三餐吃法。每天一頓飯,別說餓不死,反倒活的更長。病都是吃出來的,七分飽是最好的飲食習慣。如果一天只吃一頓,習慣了也能堅持,但人活世上,早餐、午飯、晚飯、一日三餐,也是享受生活。三餐合一起,只吃一頓,省了時間,缺了煙火。
  • 一日兩餐是節約糧食的最好方法,還能提高健康水平,值得推廣
    現在大多數人都不再為吃發愁,而是為健康擔憂,好吃好喝卻沒有吃出健康的身體。現在的亞健康人群和有病的人群佔到總人口的95%,社會的肥胖問題越來越嚴重,肥胖者的比例不斷上升。人們一邊在大吃大喝,一邊在想法減肥,有的人還要吃減肥藥減肥。這說明我們的飲食習慣不健康,用健康的飲食文化讓人們更健康,這樣大家可能會更容易接受。
  • 古人一日兩餐是有生理道理的!
    「定時吃飯」是人們飲食文明進步的標誌,中國最晚在上古商代時已形成了「定時吃飯」的習俗。先秦時期,尋常人家都是一天吃兩頓飯,即所謂「兩餐制」。這兩頓飯可以看成是「早飯」和「晚飯」。一天中的這「兩餐」哪一頓算主餐?古人稱主餐為「大食」,此外就是「小食」,這在上古商代時已分得很清楚,從殷墟甲骨卜辭中便發現了相關的記載。在「兩餐制」中,朝食是最重要的主餐。
  • 為了減脂飲食不吃晚飯,改為一日兩餐,好還是不好呢?
    無論是一日三餐還是一日兩餐,只要自己身體覺得舒服,就沒有什麼不好。很多人可以適應一日三餐改為兩餐,但是有些人卻適應不了,覺得會有餓的感覺,腸胃難受,而且有些人會因為突然的餐食習慣改變而營養不良造成爆瘦,這樣的話是不建議突然由三餐改為兩餐的,假如就想改為兩餐,可以慢慢的改,先把三餐的食量降低,再慢慢改為兩餐。
  • 一天吃兩餐還是三餐?哪種方式更健康?
    隨著近幾年各類養生概念的興起,很多人開始推崇一日兩餐的飲食方式,各種新奇的飲食習慣概念開始進入大眾視線,但不管是將一日三餐集中在8小時內的「8小時飲食法",還是和僧人一樣的「過午不食」。這些論其本質,都是在倡導每天只吃兩頓飯。
  • 堅持每天吃兩餐和三餐,有什麼區別?不同年齡人群選擇不同!
    日常生活中,如果你睡前感到飢餓,可以適當地給身體補充一些水果,這樣起到一定解餓的目的就可以了,這樣做並不會影響到我們的胃部休息。傳統觀點認為,身體飢餓是氣化的一種表現,適當飢餓能夠讓身體更好地消化和清理掉垃圾;夜裡睡覺之前,身體正好在進行這種改變,胃部能夠得到很好的休息,從而為第二天的飲食進行準備,顯然檢查一日兩餐對身體是有益無害的。
  • 專家說,將餐飲制度改為一日兩餐,有益於身心健康,你能接受嗎?
    古人不似現在,對於飲食是非常有講究的,現在一日幾餐都隨自己意願,普通情況下是一日三餐,分為早、中、晚,但是古人並非如此。「一日兩餐」的來由《黃帝內經》中有記載:「飢則求食,飽則棄餘」。其實這也是遠古時代人們對於飲食遵循的一個道理,當時人們認為只有肚子餓了才需要吃東西,並沒有固定的飲食時間和習慣,僅僅只是果腹而已。
  • 說,將餐飲制改為一日兩餐,有利於身心健康,你能接受嗎?
    與不同,古人對飲食非常講究,現在,一天吃幾頓飯是可以選擇的,普通情況下是一日三餐,分為早期、中期和晚期,但古人不是這樣。在古代,沒有晚餐,他們每天只吃兩頓飯「一日兩餐」,後來,隨著朝代更迭,逐漸成為「一日三餐」。「一日兩餐」有什麼意義?他怎麼變成了「一日三餐」?
  • 為何古人一日兩餐?有錢人和窮人高度一致,真實原因卻大相逕庭
    所謂民以食為天,食物是人類生存的根本保障,人們常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如今的人們是一日三餐,缺一不可,不僅要吃夠次數,還要注重質量,隨時時代的進步,人民生活水平有了穩步的提升,早餐吃多少,午餐吃什麼,晚餐什麼時候吃,這些都有科學合理的搭配,除了一些對自己身材有所顧忌的人,很少有人會主動減餐
  • 古人一日兩餐變三餐,期間經歷了什麼,飲食博導姚偉鈞給出了答案
    只有吃的飽,幹活才有力氣。一日三餐是現代人的標配,在兩千多年前的秦漢時期,不論是普通老百姓還是王室功勳都日食兩餐,只吃早飯和晚飯,沒有吃中餐的習慣。那麼一日兩餐變三餐的原因究竟何在?近二十多年來,姚偉鈞教授所從事的主要工作是對中國文化史、飲食生活史文獻的整理和研究,他是最有發言權的了。中國古代農業社會,生產力低,技術水平不高,再加上沒有合適的工具,因此糧食的產量不容樂觀。當時的農民種地,在解決一家人溫飽的前提下,還要交高額的土地稅,自己手中餘糧並不多,有兩頓飯保證溫飽就已經很難得了。現代中國人愛吃,古人對吃也同樣重視。老百姓都習慣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 據說有專家提議將餐飲制度改為一日兩餐,這樣有益於身心健康?
    因為我不止一天三餐,夜裡十一二點沒睡的話,還要吃頓宵夜呢,你讓我改吃兩餐,這不是要我命嗎?!古人是雞鳴而起,日落而息!現代人呢夜生活相當豐富,有可能工作上加夜班或者出去玩樂比較累都需要補充體力!何況對於吃貨而言:好吃就多吃點,不好吃多少也要吃點!
  • 秦漢時期的民間飲食:一日兩餐
    導讀:秦漢時期,人們都是一日兩餐。1975年在湖北雲夢睡虎地發現一座秦墓,墓主人名「喜」,在安陸縣(今屬湖北雲夢、安陸一帶)、鄢(yān)縣(今屬湖北宜城)做過縣吏。該墓出土竹簡《傳食律》、《倉律》規定了人要一日兩餐。第一次進餐在上午八九點鐘,曰「朝食」;第二次進餐在下午三五點鐘,叫「餔(bu)食」(餔是傍晚時吃的飯)。
  • 一日1餐太難,一日2餐怕長胖,試試這麼吃......
    很多低碳小夥伴,都從以前的一日三餐一頓不落,過渡到一日兩餐,再或者過渡到甚至一日一餐(OMAD)。只有當 AMPK 升高時,機體才會發生線粒體自噬和細胞自噬清理過程。而一些研究發現,合成代謝蛋白 mTOR 的慢性激活可能導致癌症和嚴重疾病。
  • 陝北人的一日兩餐文化
    直到上了高中,我才發現一個問題,原來人是可以每天吃三頓飯的,因為是第一次來到縣城讀書,班主任總是勸說要吃早餐,我也意識到在陝北地區以外的大部分地區,人們是一日三餐的。而這之前,我對一天吃幾頓飯的需求,確實沒什麼感覺,我從小就是吃兩頓飯長大的呀。
  • 一天吃兩頓還是三頓更好?根據這幾點「因人而異」!
    親 ,你一天吃幾餐呢?現在很多人推崇一日兩餐的飲食方式,比如「過午不食」「8小時飲食法」等,都提倡每天只吃兩頓飯。也有一些人提出,每天只吃兩頓飯是跟著古人的飲食作息來養生保健;還有人提出疑問,兩頓飯都很豐盛,其他時候也沒覺得餓,這樣對健康有害嗎?
  • 一日三餐vs少吃多餐,哪個更減肥?
    正確的減肥方法不是不吃飯或者每天只吃一頓飯,健康又有效的減肥方法是少吃多餐,那麼少吃多餐是什麼意思?少吃多餐有什麼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