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產電影《圍屋喜事》將於12月19日公映,12月8日,影片出品方在廣州舉行提前試映會。
《圍屋喜事》在廣東梅州拍攝,95%臺詞採用了客家話,客家話是中國最古老的語言之一,不但完整保留了今天的普通話所不具備的聲調——入聲,同時也保留了很多古漢語的發音。但近年來,年輕人對客家話日漸陌生,原汁原味的「阿姆話」越來越少人會講。有感於此,導演韓榮聲及一群有志於保護客家傳統文化的電影工作者攜手創作了這部《圍屋喜事》。
影片講述在城市日益擴張的環境下,馬家祖屋的老住戶們都住進了商品房,但馬伯夫婦卻仍然堅持住在老屋。地產商看中了老屋,欲徵收改造成集民俗和餐飲於一體的商業空間,但馬伯不為所動。女兒馬文文被爸爸的堅持所感動,以客家文化為內容策劃了一部紀錄片,同時決定為老屋申請文化遺產保護……漸漸地,更多的人加入了這這場保護精神家園的行動中來。
影片的主要拍攝地在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和梅江區。其中,梅縣區松口鎮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也是廣東十大海上絲路文化地標之一,保留了大量精美的客家圍屋。客家圍屋,在中國傳統建築中獨具特色。與北京的「四合院」、陝西的「窯洞」、廣西的「杆欄式」和雲南的「一顆印」,合稱為我國最具鄉土風情的五大傳統住宅建築形式,被中外建築學界稱為中國民居建築的五大特色之一。
劇組為了拍攝這些客家老建築,輾轉梅州地區一市兩區五縣。拍攝了大量古建築的空鏡頭。如孫中山曾居住過的位於松口鎮的愛春樓。同時拍攝了大量名人故居,如位於蕉嶺縣文福鎮的「丘逢甲故居」、位於五華縣橫陂鎮老樓村的世界球王李惠堂的故居等。
試映當天,不少觀眾紛紛表示了對這部影片的喜愛,認為影片展現了大量極具客家特色的文藝、美食、建築元素,通過影片更深刻地了解客家歷史文化。
映後,影片製片人郭仕鵬、許佩楊,男女主角李佳倪、侯瑜暢等一眾主創分享了拍攝背後的故事。出品人邵向東坦承,之所以投資這部由年輕導演執導的電影,正是被影片堅守與傳承傳統文化的內核所打動。該片編劇兼導演韓榮聲則表示,希望《圍屋喜事》能為保護客家傳統文化盡一份力。但他同時強調,《圍屋喜事》並不是一部「地方宣傳片」,影片所呈現的有笑有淚的動人故事,相信無論哪個地區的觀眾都會有所共鳴。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黃岸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劉麗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