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一段由來自北京、安徽、雲南、四川等地的23位志願者為「六一」兒童節聯合錄製的22段視頻集合,在公益項目「小善叔叔信箱」川內服務的14所學校中火了。
受疫情影響,線下聚集性活動無法開展,在「六一」兒童節來臨之際,「小善叔叔信箱」志願者無法按照項目計劃到校園與同學們見面、互動、交流。但是,項目組依然希望能夠有志願者和項目組一起,為14所學校將近30000個同學送上一份特別的節日祝福,幫助他們調整心態、認真學習。
定位為兒童節特殊禮物的「小善叔叔愛有聲」活動,希望志願者們用1分鐘短視頻的形式,為同學們帶去節日的問候。視頻內容可以分享參與小善叔叔信箱志願服務的經歷、分享自己在疫情期間的經歷與故事、分享自己的成長經歷,或者分享學習方面的經歷、給予學習經驗、學習方法、習慣養成等方面的建議。
最終,來自全國多地的23位志願者代表,為同學們錄製了短視頻,通過這個特殊的「節日禮物」,陪伴同學們健康成長。
四川省青少年研究會秘書長管雷是一名小善叔叔志願者,他的工作是儘可能的走進每一位青少年的心裡,了解大家所思所想,通過一系列政策,儘可能幫助每一個身處困境的青少年,讓愛溫暖每一個青少年的心。在他錄製的1分鐘視頻裡,他希望每一位小朋友心中都有一束陽光照亮前行的路,無論遇到任何困難、經歷任何迷茫和困惑,都能夠百折不撓,做最好的自己。愛國、愛家、愛自己!
成都電視臺少兒頻道副總製片人、總導演夏佳,是著名的少兒節目主持人,也是小善叔叔志願者。她在視頻裡為小朋友們送上節日祝福的同時,希望同學們要好好讀書,多讀書,讀好書,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很好地從書籍中汲取營養,成為一個自己想成為的人。
「無論任何時候,都要保持一顆好奇的心,這個世界很大,等著你們去開發。無論在任何時候,都要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做到,這個世界非常的有趣,等著你們。」小善叔叔志願者、成都市新經濟發展研究院工作創新中心總監唐科在視頻中對同學們講到,這個世界的未來是掌握在更年輕一代的手裡,也就是你們的手裡。
當然,這份特別禮物的「送禮人」名單很長,還有來自安徽的企業講師閆志、來自雲南大理的創業者塗詩薇、成都廣播電視臺主持人陳子涵、西南財經大學天府學院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的大三學生魏新穎、西南石油大學大二學生李皓月、四川大學錦城學院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學生郭潤琮、成都樹德中學國際部的兩位學生、IT工程師李玲和企業高管彭怡嵐、蘭新宇……
6月1日下午,23位志願者的這份禮物由小善叔叔信箱項目組發送給14所學校,並通過學校的網上學習平臺進行播放,把來自全國2000多位小善叔叔志願者的問候帶給同學們。
瀘州市瀘縣青龍小學的同學們正在集中收看小善叔叔志願者的視頻祝福
成都多所學校負責人直接將「小善叔叔愛有聲」活動定位為一堂生動的「視頻思政課」。小善叔叔信箱項目在瀘州市瀘縣青龍小學開展公益服務,該校德育處堯老師代表全體師生感謝小善叔叔信箱志願者,為同學們錄製的節日問候短視頻。「有了你們的祝福,孩子們的六一節更加溫暖而有意義!有了你們的陪伴,孩子們一定能更加健康快樂地成長!」
據了解,「小善叔叔信箱」是2016年4月創新開展的一個志願服務項目,通過設在中小學校裡的實體信箱,重點陪伴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城鄉留守兒童、藏區青少年等群體健康成長,鼓勵他們將心裡話投至信箱,傾訴給「小善叔叔」。由志願者組成的「小善叔叔」們,通過收集孩子們的來信,針對他們面臨的學習問題、心理煩惱和成長困惑,通過回信給予及時精準回應,並適時開展「小善叔叔一堂課」現場活動,引導與幫助他們解決「學習需要助力、情緒需要疏導、成長需要關愛」的現實需求。
「小善叔叔信箱」項目創始人、成都雲峰社工中心主任高善峰表示,「小善叔叔信箱」是學生們了解外面世界的一扇窗,更是學生們成長過程中的樹洞。2016年以來,已在成都、瀘州、甘孜等地14所學校開展志願服務,每年陪伴3萬餘名中小學生。(陳榮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