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要進資本圈?收好這份榜單!清華反壓北大 上財超過人大

2020-12-13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清華反壓北大,上財超過人大,深大、中國政法落榜……畢業要進資本圈?收好這份榜單!

摘要

【畢業要進資本圈?收好這份榜單!清華反壓北大 上財超過人大】2020資本圈核心職群畢業院校TOP50,與2019年相比有了新變化。北京交通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合肥工業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新上榜,深圳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大連理工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則跌出榜單。與去年「北復清交」領銜不同,清華今年一躍成為第一,北大、復旦、上財、人大緊隨其後。(新財富)

  2020資本圈核心職群畢業院校TOP50,與2019年相比有了新變化。北京交通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合肥工業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新上榜,深圳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大連理工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則跌出榜單。與去年「北復清交」領銜不同,清華今年一躍成為第一,北大、復旦、上財、人大緊隨其後。

  此外,金融工程計算機,今年進入資本圈核心職群就讀專業TOP10,這一新趨勢值得重視。新財富研究發現,在最難就業季,「科技+金融」是頭部金融機構重點搶奪的人才方向,數據應用、網際網路金融開發、人工智慧與量化模型開發崗等金融科技類人才的缺口較大。

  同時,無論從行業平均工資還是頭部企業員工的薪酬來看,IT都要強於金融業,這也解釋了熱門報考專業已由金融轉向計算機。不過綜合對比來看,金融依然不失為較好的從業方向。

  7月23日起,全國各地陸續進入高考放榜時間。「七分考,三分報」,高考成績公布後,考生和家長進入了志願填報的關鍵環節。近些年,財經類院校及各大高校經濟學類專業備受追捧,招生分數居高不下,基本網羅了各省高分段學生。

  然而,在新舊動能轉換、產業網際網路騰飛、硬核科技強勢崛起的當下,學金融專業的性價比是否還一如從前?對於有志進入資本圈的學子,報考哪所大學、學習何種專業、擁有什麼學歷,更有助於目標的實現?

  專注於資本市場研究19年的新財富,今年繼續對資本圈核心職群的學歷背景、薪資水平及行業最急需人才數據進行分析,為考生提供報考指南。

  01

  選院校:瞄準資本圈核心職群畢業院校TOP50

  2019年7月,新財富推出了首屆「資本圈校友勢力排行榜」,通過盤點各大高校畢業生在公募基金經理證券公司分析師A股上市公司董監高(董事長、總裁/總經理監事會主席、財務總監、董事會秘書)崗位中人員的數量,展現其在資本市場影響力

  2020年,新財富進一步將保險財務公司私募基金、信託公司高管納入統計範圍,計算了10類資本圈核心職群共21588人的畢業院校和就讀專業信息,製作了新一屆的資本圈核心職群畢業院校TOP50榜單(表1)。

  今年榜單繼續體現出,名校文憑是資本圈重要的入場券。資本圈校友勢力TOP50院校中,31所為985院校,44所為211院校,非211的江西財經大學、東北財經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等,亦作為財經類強校上榜。

  TOP50院校分布在全國20個省市,其中,北京以12所高校位列第一,前十院校中佔3所,包括清華、北大、人大;上海以5所高校位列第2,前五中佔2所,包括復旦大學和上海財經大學。湖北和江蘇也分別有4所高校入榜。

  與2019年相比,TOP50榜單有了一些變化。尤其值得關注的是,北京交通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合肥工業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4所大學新上榜,它們2019年排位均處於50-60名。其中,北京交通大學排名提升了17位,主要原因在於公募基金經理和上市公司董監高校友數量的增加。

  深圳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大連理工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則跌出TOP50榜單。它們原處於40-50名區間,這次跌到50-60區間。深圳大學和中國政法大學在今年的榜單上,分別排位51和52。

  在A股上市公司董監高中,長江商學院校友的數量也較多,但由於榜單不計算EMBA學歷,因此其並不在榜單上。

  前十院校,組合的構成並無變化,不過排位有了改變。清華大學以580位校友數量,從2019年的第三名一躍成為第一,這主要緣於公募基金經理和A股上市公司董監高校友數量較多,特別是清華在董事長校友數量上佔據優勢。

  北大與清華不分伯仲,資本圈校友勢力大致相當。北大在券商分析師和保險、信託、私募、財務公司的高管校友人數上略佔優勢。這兩所大學匯聚了中國最頂尖的師資和生源,在資本圈內的地位也舉足輕重。

  位於上海的復旦和上海財經大學分別位列第三和第四。復旦被稱為分析師的「搖籃」,基金經理的校友數量也較多。上海財經大學作為老牌財經名校,畢業生去往銀行、四大會計師事務所、證券(金融)公司的比例均較高。

  人大的經濟、金融學科背景深厚,其校友在商業銀行、證券、基金及金融監管部門的高管中,佔據一定比例。在上市公司董監高中,人大校友的數量也僅次於清華和北大。

  上海交大的排位有所下降,主要是與前五院校相比,上市公司董監高校友數量不佔據優勢。

  另外,中國科學院的排名從2019年的35名上升至15名,升幅較大,這主要緣於公募基金經理和上市公司董監高校友數量的增加。

  總體來看,「2020資本圈核心職群畢業院校TOP50」榜單的變動並不是很大,顯示出名校畢業生質量的穩定性。

  02

  選專業:資本圈核心職群專業TOP10

  資本圈核心職群學習的前三大專業,分別為經濟學、理學和管理學。其中,經濟學為資本圈人士的對口專業,而理學專業人數較多,主要因為公募基金經理和上市公司董監高校友數量眾多。管理學也為上市公司董監高學習較多的專業。

  學習會計學、金融學和工學專業的人數均超過了500人,這或許與證券公司基金公司以及上市公司的高管人員等都需要具備一定的經濟學原理、財務會計功底以及管理學知識有關。

  其中,學習工商管理專業的人士較多,主要是統計的職群中包括大量上市公司董監高,他們學習「工商管理」一般是在碩士階段,是繼續教育的需要(圖1)。

  此外,金融工程和計算機專業也進入了專業TOP10。資本圈的這一新趨勢,值得在專業選擇時予以重視。

  圖1:資本圈核心職群所學專業TOP10

數據來源:新財富、財富Choice

  03

  學歷規劃:碩士更具競爭力

  對於考生而言,學歷也應成為其學習規劃的一環。以資本圈兩大核心職群——基金經理和分析師的學歷背景分析來作參考。

  新財富抓取了截至2020年7月22日共10242隻公募基金的基金經理的簡歷數據,剔除重複者,共保留4477位基金經理的數據。他們的平均年齡42歲,男性佔72%。從學歷來看,約96%為碩士及以上,僅4%為本科畢業,顯示出基金經理的高學歷是標配(圖2)。

  圖2:96%的公募基金經理為碩士及以上學歷

數據來源:新財富

  從基金經理的畢業院校來看,則名校特徵更為顯著。其畢業院校TOP10,均為211院校,除老牌財經院校上海財經大學和中央財經大學外,其餘8所均為985院校,而且集中在北京和上海兩大金融實力雄厚的城市(表2)。

  以新財富最佳分析師評選資料庫中分析師的簡歷數據分析可見,分析師的平均年齡為32.6歲,證券從業時間平均為6年,男性佔72%。分析師畢業院校TOP5分別為復旦、上海交大、北大、上海財大、清華,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均為211,實力雄厚。

  除基金經理和分析師外,新財富資料庫中的保險公司、財務公司、私募基金信託公司等機構投票人的學歷背景數據顯示,他們均為本科及以上學歷,碩士及以上學歷佔比超過91%。

  對於志在踏上基金經理、分析師等職位的畢業生來說,碩士學歷已是基礎,在學歷規劃上,需要有更為長遠科學的打算。

  04

  最難就業季:資本圈最需要什麼人才?

  據教育部數據,2020年,國內高校畢業生人數為874萬人,同比增加40萬人,再創歷史新高。加之受新冠肺炎疫情、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等多重因素影響,不少企業壓縮人力資源支出,應屆生招聘需求下降,求職面試都受到一定限制,大學畢業生面臨「史上最難就業季」。

  這樣一個緊縮時刻,什麼樣的人才能夠踏入資本圈?

  新財富梳理了頭部券商和銀行2020年的校園招聘需求,發現券商在傳統的投行、研究、機構銷售業務之外,加大了對信息技術,如數據應用開發、人工智慧與量化模型開發、金融科技開發和產品類等人才的需求;而頭部銀行在傳統的業務崗、櫃員崗、客戶經理等之外,也新增了信息技術崗以及科技菁英人才計劃(表3),顯示出頭部金融機構在金融科技人才方面加大布局。

  在學歷方面,國內外知名院校碩士及以上學歷成為頭部金融機構要求的基本條件。在專業方面,除金融、經濟、金融工程、財會、法律、管理等對口專業外,計算機、數理統計、電子信息科學類、大數據、數學、工業設計人機互動等專業畢業生,也成為信息技術類崗位的招聘對象。

  具體來看,雖然目前2020校園春招已經結束,但中信證券的「總部校園招聘」欄目中,2021年信息技術崗位校招已經開始,面對2020/2021年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學歷應屆生,主要招聘的是數據、平臺、業務、網際網路金融、人工智慧與量化模型等開發崗,主要要求計算機或相關、人工智慧、計算金融學/經濟學、數理基礎學科、統計等相關專業。

  申萬宏源證券官網的校園招聘,除分為總部崗位、分支機構崗位外,還另外開闢「信息技術崗位」欄目。國泰君安校園招聘中,「IT」崗位正在熱招,主要招聘系統開發和系統運維崗,要求計算機等相關專業。

  中國工商銀行官網的校園招聘信息中,崗位類別除管培生、專業英才、客戶經理、客服經理和服務代表外,也增設了「科技菁英計劃」,甄選產品研發、用戶研究、大數據研究等領域的科技專業人才,定位成為總行業務研發中心、數據中心、軟體開發中心金融科技專業人才,要求電子信息科學類、計算機類、數理統計類、設計類等相關專業。

  頭部券商和銀行在金融科技人才上的爭奪,反映出金融機構向智慧化、數位化轉型升級帶來的全新需求。相比之下,當下國內的金融科技人才卻很缺乏,培養仍難以跟上需求。值得一提的是,深圳、香港、澳門三地金融監管部門於2019年3月攜手推出的「深港澳金融科技師」專才計劃,著眼於構建前瞻性、系統化的金融科技人才培養機制和生態體系,有助於儲備和發展一批既熟悉國際金融市場慣例,又精通科技創新的高素質、複合型金融科技人才。

  中信證券在信息技術崗位人才的招聘中,除對專業和學歷有要求外,還提出「對證券行業或證券相關業務有經歷者優先」,反映出金融科技人才要融合金融與科技背景,具備技術的同時,又要有金融知識儲備,才能更好地與業務部門配合。

  廣發證券在招聘需求中也提出 「具有CFA、CPA、FRM、法律職業資格等相關專業資格或職業資格證書人員優先」,國泰證券目前熱招的系統開發/運維崗也提出「英語+」背景優先,因此,考生在進入大學後,可從相關職業資格證書考取及提升英文水平等方面提升綜合競爭力。

  05

  熱門專業風向轉變:從金融到計算機

  市場需求和就業趨勢就像一隻無形的手,指引著高考志願報考。由於行業和產業發展變遷,中國高考的熱門專業報考和招生形勢也在悄然發生變化。

  據艾媒諮詢《2020中國高考志願填報行業用戶需求及就業前景大數據分析》,中國普通本科批金融學類專業招生計劃數量和招生院校數量,經過2016-2018年的顯著增長後,2019年熱度開始下降;而計算機類專業則在這4年間進入快速擴招階段(圖3)。

  圖3:2016-2019年中國熱門專業招生變化趨勢

數據來源:艾媒數據中心

  不過表現在文理科上,還有一定差異。金融學、工商管理、財務管理依然是文科考生志願填報的熱門專業,而理科生已經開始轉向填報人工智慧、計算機類等專業。

  同時,調查數據顯示,今年新冠疫情也對考生的志願填報產生了一定影響,主要表現在計算機網絡和醫學等專業熱度的提高,這主要緣於社交受限,利好網絡辦公、線上購物,而與之相關的企業拼多多(PDD.O)、美團點評(03690.HK)的市值也創了新高;同時,疫情期間,醫務人員的英勇奮戰也激發了考生的學醫熱情。

  表現在高校端,情況也在發生變化。一方面,2019年,包括上財、中央財經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在內的「兩財一貿」,在不少省市的錄取分數線「跳水」明顯。另一方面,各大高校也紛紛新增備案 「人工智慧、大數據、智能製造」等相關熱門專業。如北京大學在2019級正式啟動機器人工程的本科生教育和培養,清華大學成立了人工智慧學堂班(簡稱「智班」),浙江大學宣布2019年新增機器人工程和人工智慧專業。

  2019年,天津大學共新增8個本科專業,其中,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智能電網信息工程、智能製造工程、網絡空間安全、人工智慧5個新專業均與人工智慧領域密切相關,佔了新增專業的大部分。

  而新財富2019年發布的「中國高校科技獨角獸孵化能力榜」顯示,清華姚班、浙大竺院、上海交大ACM班、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堪稱中國AI創富的核心主力軍,機器視覺領域曠視科技的創始人印奇、唐文斌是清華大學(姚班)背景,目前科創板大熱的AI晶片新貴寒武紀(688256)創始人陳天石、陳雲霽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寒武紀在2020年7月20日登上科創板,目前已成為科創板6家市值超千億元的公司之一。

  以清華、浙大、中國較大、中國科技大學為代表的國內高校,培養的一批創業者正在AI晶片、人臉識別、語音交互、無人駕駛、區塊鏈等新興領域發軔並崛起。而在高校進一步加強人工智慧、大數據、智能製造等人才的培養下,未來或將湧現更多相關領域的創新創業者,從而改變中國核心技術缺乏、基礎研究薄弱的現狀,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

  06

  薪酬比較:金融、IT,誰更強?

  大學是職業生涯的預備站,報考的大學和專業,關係著未來職業的發展和前景。那麼,金融行業的薪酬「錢」景如何,是否具備競爭力呢?

  新財富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9年平均工資數據,進一步分析了各行業的薪酬競爭力情況。

  2019年,我國城鎮單位就業人員的年平均工資為90501元。分行業看,信息傳輸、計算機和軟體業的年平均工資最高,為16.14萬元,是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的1.78倍;科學研究、技術服務與地質勘查業的平均工資位列第二,為13.35萬元;金融業的平均工資位列第三,為13.14萬元,低於第一名近3萬元(圖4)。

  圖4: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的行業分布情況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由此可見,金融業的工資已經不是最具有競爭力,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的年均工資已超過金融業,而且超過的幅度正在逐漸增大。

  在2015年之前,金融還是年均工資最多的行業,但2015年,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的工資小幅超過金融業後,便大幅增長,到2019年已超過金融業22.8%(圖5)。

  圖5:2010年以來,金融業和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年平均工資的對比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而表現在「新財富500富人榜」,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的創富效應已更為顯著。2020年500名中國最富有的人士中,96人來自TMT行業,佔近1/5的比例。在過去5年,網際網路快速滲透到我們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展示出了巨大的創富能力。

  以金融和IT的頭部公司來比較,前者薪酬水平也已遜於後者。

  據數據,2019年,在A股上市券商中,中信證券(600030)員工人均薪酬最高,為77.29萬元,總經理的薪酬為989.86萬元;華泰證券(601688)員工人均薪酬為72.24萬元,位列第二,總經理的薪酬為142.73萬元。

  對比來看,網際網路頭部企業的騰訊控股(00700.HK)年報顯示,截至 2019年12月31日,騰訊有62885名員工,年度總酬金成本為531.23億元。以此計算,人均年度薪酬支出為84.48萬元。有著「瑞雪」精神的「鵝廠」,給員工的薪資果然豐厚。

  同時,2020年7月10日,騰訊又發布了股份獎勵計劃,將獎勵29700位員工2664萬股,按照騰訊最新股價526港元/股計算,人均可獲得近50萬港元,受益員工將近總員工人數的一半。

  另一以高薪聞名的華為,薪酬競爭力又如何呢?根據華為2019年年報,華為支付的僱員費用中,工資、薪金及其他福利為1349.37億元;時間單位計劃(即在華為集團內是想的機遇員工績效利潤分享和獎金計劃)為140.48億元。年報中稱,華為約有19.4萬員工,以此計算,2019年華為員工的平均年薪為76.8萬元。

  「28歲程式設計師宣布退休」的拼多多(PDD.O)程式設計師郭宇因股權過億,實現財富自由,高調宣布退休的新聞也刷屏上了熱搜,顯示出網際網路巨大的造富效應。用戶和營收快速攀升的拼多多,今年年初至今的股價也已漲了近3倍。

  無論是從行業平均工資,還是頭部企業員工的薪酬待遇及造富能力來看,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已經都要強於金融業,這或許是高考志願熱門專業風向轉變的重要原因,學計算機行業的性價比顯然已高於金融業。這也是產業轉型升級、金融去槓桿的必然反映。

  雖然與當前最熱門的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相比,金融業略顯失色,但綜合對比來看,金融依然不失為一個較好的職業選擇,其薪酬水平依然高於其他行業。

  而且,行業的冷和熱只是一個相對概念,不意味著專業好壞之分。隨著時代發展和產業變遷,對人才的需求也會發生變化,行業的發展前景也會隨之改變。

  如受疫情影響,今年應屆大學畢業生找工作受到不小的影響,但畜牧獸醫專業畢業生卻走俏市場,並且薪資待遇不菲。當前,我國養殖業正處於向現代畜牧業轉型升級的變革期,從原來的機械化、半自動化逐步向智能化、全自動化轉變,各大養豬企業對養殖裝備和科技投入越來越高,對優秀人才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

  因此,考生報考院校和專業時,要理性選擇,薪水和「光鮮」只是職業的一面,結合自身情況,選擇最適合的院校和專業,才是最為科學的選擇。

  07

  報考:地區和校友也是需考慮的因素

  今年的疫情之下,各行各業都受到打擊。為應對複雜的就業形勢,教育部已會同有關部門在升學擴招,擴大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擴大普通高校專升本規模;開拓就業渠道,擴大實施「特崗計劃,加強配備中小學和幼兒園教師隊伍、擴大」三支一扶「」西部計劃等基層就業項目規模;同時加強就業服務和就業指導等措施,推動畢業生就業。

  高校端也紛紛發力。2020年4月18日,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一封官方發布的「求助信」上了知乎熱搜,其誠邀各用人單位,提供更多就業崗位和發展平臺。這並非個例,此前,清華大學法學院、北大光華職業發展中心、中國政法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商學院也發布了類似的求助信,希望各行各業的校友們能提供就業信息、開拓就業渠道,參加學院舉辦的各類線上招聘會和培訓會,幫助畢業生儘早就業。

  這些名校的做法也得到了大家的點讚。慘澹的環境下,名校能夠放下身段,為學生就業著想,表現出了應有的擔當。

  校友的力量,更加不言而喻。在資本圈江湖中,校友是重要的一大門派,北大、清華、上海交大、人大、復旦等校友,不僅自帶學校的特色和處事風格,也往往會抱團形成緊密的校友圈。而這一資本圈校友勢力,也會給畢業生帶來實習和就業的資源,以師兄師姐帶師弟師妹的方式,讓其在實習和就業方面取得優勢。因此,助校友資源,對畢業生來說,不失為就業一大良策。

  除了學校外,大學所在地區的金融實力和金融機構資源對於畢業生的職業發展也頗為重要。經濟發達地區,在支持畢業生就業上也更具優勢。比如,北京市出臺了「京8條」,天津市各部門協同發力,快速釋放崗位資源,深圳市舉辦了「雲」招聘和專場網絡招聘活動,助力高校畢業生就業。根據深圳市相關部門的統計,全市2020屆高校畢業生2.83萬人,截至7月12日,已落實就業去向(含已籤約、升學、申請留學)的共2.07萬人,佔73.1%。因此,地區的就業空間,也是選擇志願的一大考量指標。

  「新財富資本圈核心職群畢業院校TOP50」也顯示出了地區在金融院校和校友勢力方面的表現,而這兩因素對於考生未來的職業方向具有相當的影響。

(文章來源:新財富)

(責任編輯:DF010)

相關焦點

  • 清華反壓北大 上財超過人大 深大、中國政法落榜……畢業要進資本...
    與去年「北復清交」領銜不同,清華今年一躍成為第一,北大、復旦、上財、人大緊隨其後。此外,金融工程和計算機,今年進入資本圈核心職群就讀專業TOP10,這一新趨勢值得重視。新財富研究發現,在最難就業季,「科技+金融」是頭部金融機構重點搶奪的人才方向,數據應用、網際網路金融開發、人工智慧與量化模型開發崗等金融科技類人才的缺口較大。
  • 北大、清華、人大三大高校中文系學生畢業去幹啥
    清華:天生我材必有用  就像所有孩子有出息的家長一樣,清華人文學院的黃國營老師對人很客氣,但說到清華中文系學生的畢業分配工作時,他一再為難地說:"我不太清楚,真的不太清楚。"清華中文系已經畢業三四個班了,每年30個人左右,其中70%~80%的學生都保送讀研究生了,其餘的學生也都自己早早就把工作找好了,學校只是最後辦手續。"
  • 日本高校中的「清華北大」是哪所大學,「人大」又相當於哪一所
    提起國內知名的高校,每個人都能掰著手指頭說出幾個來,至少北京的三大王者「北大、清華、人大」,人人如數家珍,至於復旦、交大、浙大,也是鮮少人不知道的。可見,這些優秀的大學,國人都有一個清楚的等級概念。可是,如果提到國外的大學,許多人就弄得不那麼清楚了。
  • 今年廈門這些考生考入清華北大!這兩位最特殊!最高分選清華還是北大?
    昨天 社交媒體流傳著一份 今年考入清華北大的廈門學生名單 就是這份
  • 畢業於清華北大的明星,你知道哪些?
    清華、北大兩所大學是國人夢寐所求的兩大學府,以考進它們為榮。那麼你知道哪些大明星都畢業於清華大學嗎?說起撒貝寧,想必大家一定都不陌生。1976年3月23日出生於廣東省湛江市,籍貫湖北省武漢市,祖籍安徽和縣。
  • 中石化招10人,只要清華北大劍橋博士,中科大的只能遞補
    而被錄用的10人無論是大學背景還是學歷都是上上之選,都是北大清華、劍橋的博士,而國內的985大學中科大和北師大雖然實力位於國內前列,但和這些大學放在一起,便相形見絀了。2.清華北大最吃香,中科大、北師大反而淪為靠後的遞補值得注意的是,縱然是遞補也具有相應的順序。如擬錄用的10人中若有兩人放棄資格,便會使遞補1號和遞補2號成功上位,其它也是以此類推。
  • 考上清華北大,意味著什麼?
    2020年的高考已經結束,相信對於每一位高三學子來說,能夠考上名校是夢寐以求的事情,對於一些學習非常好的尖子生來說,他們的目標可能有些高,他們想要報考的學校甚至是清華北大,那麼為什麼學習好的學生都喜歡報考清華北大呢?考上清華北大,意味著什麼呢?
  • 娛樂圈從清華北大畢業的四位明星,撒貝寧還行,最後一位高考遲到仍...
    很多人都覺得娛樂圈裡面的明星,都是顏值很高但是學歷不高的存在,但其實這是大眾對其的一種偏見,還是有很多的人,都是高等的學歷,值得人們去學習,娛樂圈就有四位明星是從清華北大畢業的,撒貝寧還行,最後一位即便是高考遲到但是依然被錄取,真的是讓人不得不佩服。
  • 考進清華北大可以改變一生嗎?改變學生命運的不是名校,而是自己
    考進清華、北大,真的可以改變一生嗎? 上大學真的能夠改變命運? 有人認為考入清華、北大,自己的命運就會改變。然而,他們卻忘記了一句老話: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 考進「清華北大」有多難?過來人:裸考進清北,難於上青天
    考進「清華北大」有多難?過來人:裸考進清北,難於上青天清華大學與北京大學,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牌面,自然實力毋庸置疑。作為我國處於金字塔尖的兩所大學,一直以來都是千萬學子最夢寐以求進入的高校。眾所周知,考入名校必須要分數線足夠高才可以。那麼,只憑藉著高考分數,如何才能進入這兩所最強大學呢?首先說一點,清華北大在全國各個省份要招的學生是有限的,而且在這些有限的學生中除了「保送生」「自主招生」各類計劃生之外,靠裸考進清華北大真的要在尖子生裡挑尖子生了。
  • 考入清華北大是否意味著能夠飛黃騰達?
    考入清華北大是不是就飛黃騰達了?1.人生有很多個戰場,並不是一戰定輸贏。只能說,考入清華北大這樣的頂尖高校,只是獲得了一個階段性的勝利。反之,考不上清華北大,也並不一定就是失敗者。校園之外,還有職場、社會的多個競技場。成敗,還不一定是定數。2.名校不是保險箱。考進名校,並不意味著進了保險箱。
  • 清華北大畢業後,他們《不負青春不負村》
    而鏡頭一轉,則是畢業於武漢大學的研究生萬兵滿頭大汗「趕豬」的畫面……6位畢業生,來自清華、北大、人大、武大等國內一流高校,在鄉村振興青春紀錄片《不負青春不負村》中,他們的青春有關鄉村。每集15分鐘短小精悍的內容,不渲染鄉村生活「田園牧歌」式的美好,也不誇大鄉村生活條件的艱辛,展現的是當代鄉村的真實生活圖景。
  • 北京高考錄取線排名,北大、清華、國科大為TOP3,600上北工大
    669;物理必選676中科大:物理必選,671南京大學:不限科目,667;物理必選667同濟大學:物理必選,664可以看到,清華的文科錄取分比北大高,原因是清華文科人數少,而且相對來說,專業更好一些。在北京高校裡面,國科大一直是TOP3,超過了人大和北航。在華東五校裡面,現在南大的分數線最低一些。同濟大學排第10,竟然超過了北航。看來北京考生更喜歡上海的高校,哈哈。
  • 2020錄取分數版十強高校,浙大「華五」墊底,上財搭「末班車」
    以有20餘年歷史的武書連大學綜合實力排行榜為例,2020最新榜單中,武漢大學第5、吉林大學第10、蘇州大學第22、江蘇大學第40等排位,就受到了諸多質疑,甚至有不少網友大呼「野榜」「誤人子弟」。雖然武書連大學綜合實力排行榜「不能看」,但其單項指標榜單還是有一定的可信度。
  • 你身邊有北大清華畢業的同事麼?學習到了什麼?
    往年的招聘中,我們公司都會在北大清華做招聘會,每年也會得到幾個北青畢業的高材生加入公司。實話講,這幾年已經很少有北青的學生選擇我們公司,看得出來,中國就業機會越來越多(相對於畢業人口來說)。好在那些以前招聘進來的高材生,穩定的繼續在這裡發展。
  • 哈佛居首,清華北大均進前50
    哈佛大學是美國本土歷史最悠久的私立研究型高校,建校時間超過了300年,培養了包括歐巴馬、羅斯福在內的等八位美國總統。截止至2020年,哈佛大學共獲得160個諾貝爾獎,諾貝爾獎數量位居世界第一。哈佛大學作為一所享譽世界的名校,每年吸納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學子和的教師。憑藉其悠久的歷史,卓越的師資力量,濃厚的學術氛圍和強大的硬體設施,排名第一也無可厚非。
  • 世界百強大學,中國12多,大陸進了6所,清華北大依然領先
    近些年來,中國的大學建設也取得了不錯的成果,整個中國進入百強榜單的高校已經有12所,其中大陸有6所。分別為:清華大學,排第15位;北京大學,排第23位;復旦大學,排第34位;上海交通大學,排第47位;浙江大學,排第53位,中國科技大學,排第93位。
  • 浙大第五,清華第二,北大跌出前五!
    大學排名也是我們每個人關注的重點,我們國家的大學在各個榜單的各個排名也是我們每每討論的熱門話題!近日著名的教育機構QS根據根據各項指標等一系列的評分來評選出來了亞洲大學排名榜,小編今天來為大家分享中國內地的大學在亞洲各個高校中的排名情況,來一起看看你們心目中的的高校在這份榜單排名情況吧!
  • 爆雷的P2P大佬,為什麼清華北大的特別多?
    有行業機構統計過,那些P2P平臺,清華北大出身的人當高管,待收規模基本都過億。81家待收過億的P2P平臺,清華北大高管就有38人。學霸就是學霸,割起韭菜來都是頂呱呱。但是,為什麼會是清華北大?為什麼他們搞的P2P特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