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是近代的殖民帝國,號稱「日不落帝國」,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地。二戰後,殖民地的民族解放運動高漲,而英國這些老牌殖民帝國在二戰中經歷了巨大的災難,國內面臨重建,對於殖民地的控制已經力不從心了,在這種情況下,很多新興國家應運而生。
然而英國的殖民地在獨立時,似乎都不那麼乾脆,英國人還會留下一些禍根,令這些地方爭執不下,很多英國的前殖民地成為了地區的不穩定因素,甚至直到現在都沒有解決。
所以英國也成為了攪屎棍國家,貌似不給前殖民地留下點麻煩,心裡不太痛快。那麼前英國殖民地那些糾紛,是英國故意留下的,還是無意而為之?
印度分治
英屬印度是英國非常重要的一塊殖民地,雖然南亞地區也先後經歷了數個帝國的,但都沒有統一過印度這個地方。英國依靠著洋槍洋炮,愣是把這裡拼湊起來了。英國人也非常重視這裡,甚至有人把印度比作英國女王王冠上的寶石。
印度人追求獨立的決心還是非常大的,到了二戰後更是一發不可收拾,然而對於英屬印度的未來,英國人在和印度教和伊斯蘭的談判中始終不順利,好幾個方案都被否了,最終蒙巴頓提出了印巴分治,把英屬印度變成了印度和巴基斯坦。
可兩國的矛盾非常尖銳,而關於其他土邦的歸屬更是糾纏不清,尤其是克什米爾的歸屬,可以說是英國人埋下的一個雷,印巴兩國為了此地更是三天一小打兩天一大打,直到現在這裡仍然是火藥桶。
中印邊界衝突
英國佔領印度後,以此為基地向北入侵,不斷地蠶食中國領土,企圖分裂中國的西藏,還非法炮製了「麥克馬洪線」。尼赫魯實施的是「大印度聯邦」狂想,企圖非法佔領中國大量領土,甚至不惜發動侵略戰爭,兩國到現在還沒有解決邊界問題。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
英國人佔領巴勒斯坦後,發表了《貝爾福宣言》,這個宣言也讓猶太人的復國不再是夢,世界上成千上萬的猶太人湧到了這裡。隨後英國人將巴勒斯坦一分為二,分為東部的阿拉伯人聚居區以及西部的猶太人聚居區。
這一下激發了巴勒斯坦人和猶太人之間的矛盾,雙方甚至爆發了四次中東戰爭,小規模的衝突更是不計其數,直到現在巴以依舊硝煙瀰漫,幹戈迭起。
可以說英國留下的禍根遠不止這幾個,非洲和亞洲是重災區。像在蘇丹,英國愣是分為了兩部分,雙方還不能互相往來,其目的是為阻止蘇丹北方的阿拉伯文化向蘇丹南方傳播,可這樣卻為南北分裂埋下了種子。
包括斯裡蘭卡的內戰,其實很大原因也是英國人造成的。本來斯裡蘭卡以僧伽羅族為主,可偏偏英國人從印度南部遷入數十萬泰米爾族勞工,並採取分治和挑撥的手段。
至於英國人為什麼這麼做,其實最主要的原因並非考慮到殖民地獨立以後的未來,而是為了維護其統治時期的穩定。
英國人會根據當地的民族構成,採取分而治之、以夷制夷的政策,這樣便於控制和管理。就像曾經老牌帝國奧斯曼,最後被肢解,分裂為數個小國家,這也為英國人入主中東提供了便利。
分而治之並不是英國人獨有的,不過卻是英國百試不爽的一套政治伎倆。這種方便了自己,卻苦了別人的伎倆在英國人身上體現得也最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