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思考能力的竅門:什麼時候「不動腦子」,什麼時候「動腦子」

2021-01-19 心智玩家

提升「一般思考能力」其實並不難,難的是提升「高級思考能力」。

很多人在提升「高級思考能力」的過程中,一味地學習思考方法,但是,卻發現通過學習思考方法來提升「高級思考能力」,收效往往不大。

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沒有搞明白:在思考的時候,什麼時候「不動腦子」,什麼時候「動腦子」。

絕大多數人一般都以為,既然是思考,那就應該在思考的時候,時時、處處都「動腦子」。越是高級的思考能力,那麼,腦子就應該動得越強、越多。

這其實是一個誤解!真正的「高級思考」,在思考的時候,其實是一種「不動腦子」的狀態。

我們平時所說的思考,都屬於「一般性思考」,「一般性思考」都是基於語言的思考,所以,我們能體驗到大腦在想這、想那的「動腦子」的體驗。把想這、想那都想得有條理,就是我們平時說的邏輯思考。

但是,大家要明白,這樣的思考只是「一般性思考」。一個人想要在職場往上走,就要學會「高級思考」。

「高級思考」與「一般性思考」的最大區別就在於,「高級思考」是非語言思考,「一般性思考」是語言思考。

「高級思考」是一種內在意識在意識中「看」「意識影像」的過程,有些職場老手把這稱為很神秘的「用第三隻眼看」。在這樣「看」的過程中,大腦處在一種很寧靜的狀態中,不需要想這、想那,感覺就像「不動腦子」一樣。

任何一件事情的思考,往往包含了兩個方面,1、這是件什麼事?2、這件事該怎麼做?

「這是件什麼事?」的思考,必須使用「高級思考能力」進行思考,這個時候,就必須把這件事相關的影像,統統搬進意識中,然後,讓自己的腦子放鬆,進入一種「不動腦子」的放鬆狀態。

進入了「不動腦子」的放鬆狀態以後,就可以靜靜地「看」這件事的各種影像,當然,這種影像都是「意識影像」。

會用這種「高級思考能力」的人,一般都知道,讓自己的腦子越是安靜,越是處在「不動腦子」的狀態,越是能「看」清這件事的本質,以及與這件事相關的內、外各種關係、關聯、因果。

把「這是件什麼事?」「看」明白以後,就可以使用「一般性思考」思考「這件事該怎麼做?」。

比如,我們在與人溝通前,先「不動腦子」把需要與人「溝通什麼」的問題「看」明白,「看」明白之後,再「動腦子」思考,用什麼方法與那人溝通?那人的特點是什麼?我要用什麼方法、措辭對方會接受,溝通中可能存在的變數是什麼?我該如果應對?

這些細節的問題都是需要「動腦子」進行思考的。

所以,一次專業的、高質量的思考是「高級思考」與「一般性思考」的組合,先用前者把核心的「這是件什麼事?」「看」明白,之後,再用後者把「這件事該怎麼做?」想明白!

所以,真正懂得高質量思考的人都懂得什麼時候「不動腦子」,什麼時候「動腦子」。

篇幅有限,更多關於「重疊結構世界」、「心智系統轉換」的內容,請閱讀心智玩家百家號的文章。

用甲骨文字義還原《道德經》連載中,請關注:心智玩家——揭秘重疊結構世界、還原中華源頭文化、體驗心智系統轉換。

相關焦點

  • 孩子太懶了不願意動腦子,讓孩子獨立思考的4個步驟和方法
    接下來,我要教大家如何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在我和孩子稍大一點的爸媽接觸中,很多人會說孩子太懶了,不願意動腦子,也不會獨立思考問題。比如,孩子做事情的時候,總說「媽媽來,我不會」。不僅不願意動腦,也不願意動手,本來就會的也不想做,遇到一點困難就放棄,說多了還哭。
  • 孩子不願意動腦子,怎麼辦?
    很多家長跟我說:老師,我家孩子可懶了,說一下動一下,不願動腦子,能找現成的,絕不動腦子,動腦子就像要他命一樣!我們今天就來分享下這個問題。很多孩子會主動學習,卻不會主動思考。主動學習和主動思考是有非常大的區別的。這樣的孩子,付出時間很多,但是成績卻一般。尤其是到了高中,需要主動思考解決的題越來越多,那些只會死做題的孩子,會很吃力。
  • 女生嘴裡說的「安全感」到底是什麼?
    這個時候,我給你架了一條玻璃橋。 我站在河岸的對面,對你大聲喊道:「過來吧!這個玻璃橋足夠的寬敞!」「別怕啊!這個玻璃的材質特別堅固!」「你慫什麼啊!你看別人都過來了!」我說的每一句話,都是客觀事實。但是你跪倒在河岸的那一端,瑟瑟發抖:我害怕!——你看,安全感,和客觀事實沒有什麼關係。
  • 日語:「人間」和「人」什麼時候可互換,啥時候不能,真心暈
    本帖是拋磚引玉,希望有大神給我指點迷津,日本朋友這次居然也給我講個不清楚,真是無語了,也或許別人已經講清楚了,我就是老覺得有什麼地方搞不明白,但又講不出來,所以來這裡求大神出現了。以前我在看日劇《人間失格》的時候,當時還沒有學習日語,使用對「人間」這個詞影響非常深刻。結果在學習日語了以後,反而對「人間」和「人」的含義有寫混淆。
  • 超越「性價比」的全能選手——米動手錶青春版 1S 完全體驗
    彼時的我剛剛摘掉另一塊智能手錶,正想尋找一款可穿戴設備接班,米動手錶 1S 來得恰是時候。在熟悉這款產品的過程中,我忍不住思考:可穿戴設備到底應該如何與我們相伴?在一個和手環差不多的價格區間裡,如何做出一款可以超出用戶對於傳統手環預期的產品?
  • 會動的「富江」「雙一」!當伊藤潤二恐怖漫畫展遇到AR
    伊藤潤二,人稱「二(第四聲)子」。他是日本著名的恐怖漫畫家,專注漫畫已經30年了。典型的心思細膩胡思亂想-巨蟹座,吸貓達人一枚。著名代表作有《富江》、《人頭氣球》、《雙一》等。  綽號「老賊」的著名漫畫集富堅義博據說也是他的粉絲,在《獵人》漫畫裡還會偶爾把其中的主要角色西索用伊藤潤二的畫風。
  • 孩子學習「不動腦子」?培養「思考的習慣」,從三個家庭儀式做起
    「你能不能動動腦子?」大概沒有什麼比一個孩子不愛動腦、死氣沉沉更讓家長著急和無助了。無論學什麼、記什麼,孩子如果不能主動的動腦,不能主動的思考,再怎麼花時間都是白費。但您是否想過,「勤於思考」本身是一種習慣,對於一切遇到的問題、事件,都習慣於問個為什麼,想想怎麼辦,大腦始終處於一種興奮的狀態,而不是「抑制」的狀態。這裡所說的「大腦興奮」,指的是前額葉皮質區域,它負責的是我們的自控力、專注力、邏輯思維、統合能力等等最複雜的思維力。
  • 「動森」K.K 狗的奇妙冒險:登上其他歌手專輯封面是什麼體驗?
    儘管沒有任何硬性要求,但不少玩家或多或少都有在「動森」裡收藏 K.K Slider 唱片的愛好。「動森」裡的留聲機「音樂不如到 app 上聽,寫真什麼的網上也有,買專輯,感覺不太值。」「但專輯拿在手裡的感覺的確不一樣啊,不一樣。」
  • 不動腦子思考的人,再勤奮也沒用
    書桌前學習只是一種儀式感,一種學習方式而已,你要培養的是隨時隨地不管在哪大腦都可以正常思考問題的能力,這才是最厲害的學習力。儀式感可以督促你早點進入狀態來做這件事,儀式感不等於你做這件事能產生價值。大腦一定要學會思考,不是非得在特定的環境下才能思考,你不是小孩子了需要在無外界幹擾的情況下才能注意力集中,大腦才能運轉。要想辦法應對這些外在幹擾,讓注意力集中在自己在意的事情上。為啥上課那麼安靜,老師講的那麼繪聲繪色,但是你的聽課效果卻不是特別好。
  • 當我們思考的時候,腦子裡的聲音是誰的?
    雖然準確率只有50%,但通過語言邏輯,可把準確率提升到80%.2019年,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研究團隊,進一步提高了準確率,掌握了AI直接合成語言的技術。到2020年3月時,破解內部語言的錯誤率,已經低到3%。距離人們掌握徹底破譯內部語言的技術,已經越來越近。
  • 日語裡的「ぢ」「づ」在什麼時候用?
    我們在學習日語的濁音時,會學到兩組讀音一樣的假名,分別是「じ」「ぢ」(都讀「ji」),「ず」「づ」(都讀「zu」),那麼它們有什麼區別,在單詞裡究竟用哪個呢?其實這兩組假名在古代日語裡的讀音並不相同,但後來隨著時代的發展慢慢變成了一樣的讀音。1986年,日本內閣發布了《現代假名使用方法》(『現代仮名遣い』),裡面規定:原則上不再使用「づ」「ぢ」,而是統一為「じ」「ず」。
  • 《高分讀書法》:不動腦子閱讀?是因為你沒有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
    01讀書不動腦子是因為你沒有思考他認為這是把讀到的信息都默認為正確的,一邊感嘆「原來是這樣啊」,一邊閱讀的方式,一個不假思索的閱讀過程。這就是我們經常聽到很多人說讀書記不住,不會用的原因。可是,這樣的讀書方式又有什麼意義呢。我們閱讀不是為了讀書而讀書,是要通過讀書豐盈自己的大腦,提升自己的認知;是要將書中知識內化,為己所用,用於生活,解決問題。創造始於問題,只有思考才能解決問題,不加以思考而只注重知識的堆砌,頂多算是知識的儲存器而已。
  • 容易累,不想動,你可能只是「氣虛」了,氣虛到底該怎麼辦
    「能坐著就不站著,能躺著就不坐著」應該是很多人的真實寫照了,尤其是上完班以後,真的只想癱在沙發上,什麼都不想做。然而自己雖然想癱著,卻屢屢會被老媽嫌棄與念叨:「年紀輕輕一點活力都沒有,一天天的懶死了!」
  • 學《動森》在遊戲裡加入「炒股」,是個好主意嗎?
    在很多人看來,大頭菜交易本質上是「炒股」:玩家以較低價格買進大頭菜,而後市場價格隨機波動,如果在價格升至高位時賣出,就能以小博大、獲取高額回報,但如果市場價格始終低於初始價格,就有可能造成虧損。在此過程中,為了尋找更高的收購價格,玩家就產生了社交的訴求。可以想像,如果沒有「炒股」,《動森》玩家之間的交流頻率將會大打折扣。
  • 專業人士如何看待「動森」中的博物館設計?
    「這部分博物館的設計讓我想到了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海洋生物展廳,」Trakinski 談及魚類展館時說道,「我們的海洋生物展廳被設計成了一個巨大的立體布景,你可以走進去參觀,巨大的藍鯨就懸浮在天花板之上。這是一個沉浸式的房間,仿佛有水漫過自己的頭頂,周圍的立體影像會讓你覺得身臨其境。『 動森』的展館確實讓我有這種感覺。」
  • 「動森」真的賣虧了:專業攝影師是如何在遊戲中拍出大片的?
    動物森友會》(下稱「動森」)身上已經被貼滿了各種標籤,有人開玩笑說,「動森」是一款猛男必玩的換裝遊戲,也有人打趣道它是史上最肝的休閒遊戲,但在眾多的這些標籤、惡搞和熱詞背後,實際上,「動森」還有更鮮為人知的一面:它是專業攝影師待業在家時練手的聖地。
  • 臺灣IKEA全球首發「2021 動森型錄」!高度還原動森感家居擺飾
    來自瑞典的家居品牌 IKEA,每年所推出的型錄是許多人構思家中擺飾的參考範本,而 IKEA 前陣子竟然推出了「2021 動森型錄」!消息一出,讓許多島民們敲碗想收藏。IKEA 最新「2021 動森型錄」IKEA TAIWAN FACEBOOKIKEA本月剛發行了2021年度型錄,除了家飾之外,也推出了全系列恐龍新品。
  • 這部關於「性愛」的電影,說出了女人在床上不敢說的秘密
    於是一句「坐上來自己動」,總能讓無數姑娘羞紅著臉揮打小粉拳。每每看到這種狀況,香玉總是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姑娘們,你們的性福生活,可是掌握在自己手裡啊! 在女性性學領域討論最多,也最根本的一個話題,就是「女人的高潮」了。 動圖
  • 想改變人生,先斷舍離「這種東西」:不過度依賴頭腦思考
    離冥想,也是一種「放下」思考或雜念的練習。與思考一樣,生活中充滿過多物質,也會造成能量的消耗。像是房間囤積著雜物,氣就容易流散。垃圾或應廢棄的舊物,放置在屋內不丟棄,也會造成物質性能量的滯怠,連帶地也影響到自己本身的能量。滿意目前現狀的人,或是擁有清潔整理房間習慣的人,當然可以繼續維持現況。但滿心想著「我要改變!
  • 「 代償 」錯誤的動作模式
    運動時要動腦子通過聽覺接受指導通過觸覺接受矯正通過視覺物理治療中常常遇到的一種情況就是「協同肌」主導,我們人體要完成某個動作,需要有原動肌發揮主要功能,具體例子有,當人體的臀中肌力量薄弱時候,人在額狀面,也就是左右方向的穩定性變差,這時候為了維持穩定性,往往另一塊肌肉:闊筋膜張肌會主導,通過增加張力來拉近其連接的髂脛束,從而提高人體在額狀面的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