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府美食被端上「世界餐桌」

2020-12-09 廣州日報

據廣州海關12月8日公布數據,截至目前,廣州海關今年共辦理出口食品生產企業備案205宗,同比增長35.6%;已成功對外推薦28家出口食品生產企業,對外推薦註冊涵蓋13個國家和地區。廣州海關有關負責人表示,相關措施對國內食品生產企業拓寬市場、打造國際名片、提升國際競爭力起到了積極作用。據悉,今年1-10月,廣州海關關區共檢驗檢疫出口食品化妝品4.6萬批、11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3.9%、2.5%。

「審批」改「備案」,廣州關區通辦更貼心

「本來以為要跑幾次現場辦理才行,沒想到在公司點點滑鼠就一下子辦好了!」金富葉(清新)溫室種植畜牧有限公司海關業務聯繫人吳國賢感慨地說,「我們公司計劃開展出口食品業務,通過12360海關熱線諮詢後,按照廣州海關網際網路站上的辦事指南在『網際網路+海關』和『單一窗口』提交備案申請,全程只用了幾個小時就成功下載了電子證書,完成了全部流程」。據悉,金富葉(清新)溫室種植畜牧有限公司於10月27日完成出口食品備案後,11月全月已順利出口6批次總重21.6噸的鮮豆苗至中國香港。

今年9月21日起,按照海關總署統一部署,廣州海關實施出口食品生產企業「審批改備案」改革,對申請出口食品生產企業資質的企業,不再進行備案前企業評審,並減免相關申請資料18項,考核資料30項,辦理時效從原來的8天縮短至1天,同時運用網際網路手段實現了「零接觸、優先辦、雲審核」。企業如通過網際網路提交申請,當天即可在網際網路上下載出口食品生產企業備案電子證書,獲得出口資質。

為進一步方便企業辦理業務,廣州海關還在關區7個地市(廣州、佛山、韶關、河源、肇慶、清遠、雲浮)推行政務服務窗口業務「通辦」,關區內進出口企業可選擇任意隸屬海關單位的業務窗口,辦理出口食品生產企業備案。「如果我們想去海關現場申請,只要就近找海關服務窗口就可以了,就像去銀行網點取錢一樣方便。」吳國賢說。

今年以來,廣州海關共辦理出口食品生產企業備案205宗,同比增長35.6%。目前,廣州海關關區已有434家食品企業備案取得出口食品的資質,出口食品從農副產品到肉製品、水產品、調味品以及各類飲料、保健食品等應有盡有,基本涵蓋實施出口食品生產企業備案的22類產品目錄。

國內到國際,對外推薦註冊企業更有信心

「多虧了廣州海關悉心指導,我們公司才能快速建立起符合俄羅斯標準的食品安全質量管理體系,今年5月成功獲得對俄羅斯出口食品企業註冊,6月首批烤鰻就順利出口到俄羅斯,預計今年全年出口貨值將達9000多萬元。這樣的時間和進展,在以前是根本無法想像的。」佛山市順德區禾榮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王丹說。

根據部分國家和地區對進口食品的準入要求,出口食品生產企業需由中國海關向其推薦,並獲得該國或地區的註冊資格後,方可向其出口相關食品。近年來,為幫助企業打通這通向國際市場的「最後一公裡」,取得出口食品的「護照」,廣州海關將做好對外推薦註冊作為提升出口食品企業獲得感的專項工作。一方面,組織專家團隊搜集、翻譯各個國家或地區進口食品的法律法規及企業信息,為企業提供出口合規指導;另一方面,對轄區企業進行綜合畫像分析,全面掌握企業經營現狀和發展需求,有針對性地選取優質企業,按照境外有關國家或地區所規定的技術規範和食品生產管理要求,通過線上輔導和實地勘驗等方式,指導企業不斷加強原料把關和衛生安全內控,做到「一企一策」精準幫扶。

為加大烤鰻對俄羅斯出口,廣州海關還針對性建立輸俄水產品風險監測專項計劃,對鰻魚原料和烤鰻成品開展四環素、大腸桿菌等項目監測,指導企業開展自檢自控,落實食品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

截至目前,廣州海關已成功對外推薦28家出口食品生產企業,對外推薦註冊涵蓋13個國家和地區,對國內食品生產企業拓寬市場、打造國際名片、提升國際競爭力起到了積極作用。

田間至餐桌,全鏈條檢測更安心

清晨,位於清遠市的廣東天農食品有限公司一派繁忙。在獲得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認證的加工廠裡,一隻只新鮮屠宰的「清遠雞」離開半自動化生產線,裝車後運往中國港澳地區。每天,這裡都有1500隻冰鮮雞朝發夕至,送到港澳地區居民的餐桌上。

在一年多的時間裡,像天農食品一樣加入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的廣東企業越來越多。特別是今年以來,為了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支持優質企業、優質產品出口港澳地區,廣州海關建立起「從農場到口岸」的全鏈條出口食品檢驗檢疫監管體系,著力實現從原料基地、生產加工、包裝儲運到關口各環節安全衛生風險的精準、有效防控。

針對出口食品對通關時效要求較高的特點,廣州海關在嚴格檢測的同時,著力推進「便捷通關立體監管系統」建設,試點應用智慧審證、移動遠程監管,推行「不見面、不到場」辦事方式,在線驗核企業申報資料,提供出證、取證、自助列印證書等服務。建立查驗綠色通道,對供應港澳地區的生鮮食品做到無特殊情況隨到隨查,實現快速放行,進一步提升企業獲得感。

今年1-10月,廣州海關關區共檢驗檢疫出口食品化妝品4.6萬批、11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3.9%、2.5%。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林琳 通訊員 關悅

配圖:廣州日報圖片記者 廖雪明 通訊員 關悅 攝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曹騰

相關焦點

  • 到廣州北京路,抓住「廣府嘉年華」的尾巴
    本屆廣府嘉年華打造美食狂歡節吸引市民參與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秋明 攝 以「到越秀看世界,邀世界看越秀」為主題的廣府嘉年華日前在廣州北京路開鑼
  • 順德美食博物館,不可錯過的旅遊打卡地,感受世界美食之都的魅力
    ,世界知味」四大展區。 五味周全,順德水土的味蕾記憶:順德人餐桌上的食材因應本地水土的出產,形成了以「魚、米、奶、禽、花」為特色的食材體系,稱為「五味周全」。
  • 廣府嘉年華開幕 到北京路感受「廣府味」與「國際範」
    廣府嘉年華在北京路啟動 蘇卓健 胡強明 攝羊城晚報訊 記者譚錚報導:17日,有著千年歷史的北京路,迎來了升級改造後首場大型商旅文節慶活動——第十二屆廣府文化旅遊嘉年華(以下簡稱「廣府嘉年華」)在北京路開幕。本屆廣府嘉年華將以「到越秀看世界、邀世界看越秀」為主題,讓市民在家門口共享多元文化。
  • 形似松果球的魚類,擁有「刀槍不入」的魚鱗,卻依舊被端上了餐桌
    即使如深藏劇毒的河豚,經過特殊的處理,也被人類端上了餐桌,滿身是刺的海膽稱為了不可多得的美味,除此之外,生活在海底種的一種魚類,即使它擁有「刀槍不入」的外殼,依舊是難逃人類的「魔爪」。雖然擁有堅硬的魚鱗,依舊逃脫不了稱為美食的命運雖然松果魚擁有堅硬的魚鱗護身,在被人類發現後,依舊逃脫不了被端上餐桌的命運,人類發現這種魚類雖然外表覆蓋著堅硬的魚鱗,但裡面蘊含的魚肉卻是異常的鮮美,雖然魚鱗的堅硬程度,使得一般的刀具都沒辦法破開這堪稱「刀槍不入」的外表,但依舊無法阻擋人類對於美食的追求。
  • 海外華僑最喜歡的國內菜系,廣府菜真的很好料!
    由於廣東在海外有著大規模的華僑,因此國外的大多數中餐廳其實也是以粵菜館居多,其更是和世界西菜之首的法國大餐齊名。粵菜發源於嶺南地區,其實嶺南指的是我國南方的五嶺以南的地區,這五嶺分別是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騎田嶺、大庾嶺這五座山。嶺南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其文化更是由本根文化、百越文化、中原文化、海外文化四大部位組成。
  • 這種可愛的動物,他們也照常敢端上餐桌
    非洲雖然在發展上比較落後,但是當地還是有很多,特色的美食值得嘗試,但是有一種美食,中國遊客看到就很疑惑,非洲人到底是有多飢餓,這麼可愛的動物,他們也一樣敢端上餐桌。在非洲街頭有一種特別火的美食,甚至成為了一種習俗,在外人看來卻難以接受,這個美食就是猴肉,猴子作為類人動物,在很多人眼中認為很可愛,但是這樣的動物,在非洲人嘴裡成為一種食物,非洲由於當地的熱帶氣候,猴子的數量非常多,這就導致猴子肉非常便宜,在非洲市場中,猴肉價格只有牛肉的幾分之一。
  • 2020廣府壹號國際星光之夜暨世界廣府文化交流盛典舉行
    12月23日晚,由融創·翔龍|廣府壹號主辦的「融匯世界 方成廣府——2020廣府壹號國際星光之夜暨世界廣府文化交流盛典」活動在廣府壹號項目營銷中心——方融生活藝術空間上演。
  • 世界餐桌禮儀之——日本的餐桌禮儀
    人類文明的進步,從其飲食上便可以看出。原始社會,人類肆無忌憚的啃食生肉;再看如今,整齊的餐具,優雅的舉止。無不反映出人類璀璨的文化結晶——餐桌禮儀。世界上每個國家文化的不同構建造就了各國這多姿多彩的餐桌禮儀,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中國,西方和日本三大地區。
  • 《餐桌上的世界史》:一首關於食物的史詩
    美食的趣味在於味道,更在味道之外。擅長通過身邊事物解讀歷史的日本學者宮崎正勝,便創作了一本《餐桌上的世界史》,出版十年在日本一直暢銷不衰。在本書中,他試圖以歷史的視角,重新審視我們的餐桌。藉由一樣樣再尋常不過的食物,宮崎正勝將美食與人類史結合起來,沿著美食的發展脈絡回溯,整理出一部關乎所有人類的美食世界史:在千萬年的歷史和橫跨大陸海洋的旅程中,食物伴隨著人類一起改變、發展、遷徙,最終在今天登上我們的餐桌。這一過程曲折、奇妙又充滿趣味,值得我們細細品讀、回味。
  • 蔬園鄉綠色蔬菜端上隔離戶餐桌
    蔬園鄉綠色蔬菜端上隔離戶餐桌 2020-03-07 13: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基因編輯食品,能否端上我們的餐桌?
    站在2021年初,我們不由得感慨過去一年來新冠病毒肆虐所造成的全世界的支離破碎,同樣也慶幸我們很快將暴風驟雨的中心變成這個世界上少數安全無憂之地。但恐懼仍然保留下來,除了年初家人心急火燎地搶口罩、消毒水(足夠家裡用好幾年了),儘管有袁隆平教授出面保證,「不會出現糧食荒」,但今年我們家中的糧油米麵的存量明顯高於之前,「寅糧卯吃」可能是很多家庭的真實寫照了。
  • 「白臉高粱米」重新端上百姓餐桌
    隨著人們更加注重科學膳食,「白臉高粱米」重新端上百姓餐桌。在阿城區小嶺街道辦事處西川村,種田大戶毛新光這兩年嘗試調整種植結構,不再只種玉米,開始換著樣種穀子、高粱、黏玉米、大豆等,他種的高粱就是白高粱。種地的思路變了,收益也多了,毛新光準備繼續擴大五穀雜糧的種植品種和面積,滿足不同消費需求,帶動鄉親們一起振興鄉村致富。
  • 聖誕餐桌端上了它?!佛系青年也不淡定了!
    連續三年,小宇宙都推送了聖誕節的餐桌食物,你們還記得嗎?來,同學們,低頭看手機的,後排睡覺的,中間搞對象的,都抬頭!(啪啪啪敲黑板)2015年,小宇宙推送了《聖誕夜,帶上娃和俊熹麻麻一起DIY一棵能吃的聖誕樹吧:)》和《寶寶檸香烤翅,大人紐奧良烤翅~聖誕節來個雞翅兩吃大餐吧!》
  • 社區大食堂:把「幸福」端到餐桌上
    拿餐具、打菜、打飯,跟鄰居坐到一塊,大家說說笑笑吃頓午飯,這樣的場景,每天中午、傍晚都在「社區大食堂」裡出現,大家都把「幸福」端到餐桌上。薌江物業副董事長黃志清說,大食堂每天開放中午、晚上兩餐,60歲以上老人價目分6、8、10、12元四檔,60歲以下小區居民每餐多2元,便宜實惠,可讓老人各取所需、吃得好吃得飽。
  • 落班食好野品味CBD隱世私房刁鑽料理,將世界優質食材做出廣府味.周五約飯!
    想不到在這個急促的CBD隱藏著一家格調高雅的私房菜老闆極進心思將世界各地優質的食材薈聚一起用自己所理解最傳統的廣府味來一場刁鑽的演繹                興趣所在,Philip跟過多國名廚,遍學世界料理,找到星級酒店出的廚師,用他的美食經驗和大廚一起研發,創造出廣式做法的世界級私房菜。法國紅酒浸鵝肝、法國醋拌菊花菜等! 每次都令人回味無窮。      好吃到連知名法國餐廳大廚都自嘆不如,很多人都想盡方法討方子。這道頤園的心血之作,Philip希望做成廣東飲食的名牌。
  • 粵語廣府人自稱是秦兵後裔,那麼廣府人的長相就是秦兵的模樣嗎?
    這兩次進軍所用的秦兵大約有50萬人,所以說粵語廣府人中有秦兵的後裔是肯定的,但如說廣府人的長相就是秦兵的模樣,那就以偏概全了。廣府人中的北方基因,並不是只來源於秦軍在中國歷史上,北方人南遷,除秦朝末年那一次,還有過許多次。如西晉時的永嘉之亂,唐朝安史之亂、北宋時的靖康之變,元末、明末戰亂,都造成了大量的中原衣冠、士族大家向南方遷徙,輾轉來到廣府的也不在少數。
  • 主廚的餐桌:一部藏了很大野心的美食紀錄片
    Netflix的最新一季《主廚的餐桌》,說的是甜點的世界。
  • 來北京路玩一把「國際範」 2020廣府文化旅遊嘉年華開幕
    2020第十二屆廣府文化旅遊嘉年華17日在廣州開幕。主辦方供圖  國際在線廣東頻道消息(記者 陳惠婷):12月17日,2020第十二屆廣府文化旅遊嘉年華在廣州市越秀區北京路開幕。即日起至12月23日,一連七日推出系列具有廣府文化特色、體現北京路厚重歷史文化底蘊、傳遞國際潮流品味、綻放現代商貿魅力、煥發年輕時尚活力的360度吃喝玩樂遊購娛嘉年華。  自2009年舉辦首屆至今,廣府嘉年華致力呈現「廣府味、國際範」,是廣州年度品牌節慶活動之一。
  • 邯鄲永年廣府東街村又獲全國文明村鎮
    這裡正在舉辦「熱烈慶祝廣府東街村榮獲『全國文明村鎮』稱號大會」,同時進行的還有「廣府古城黨總支2020年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典型表彰大會暨給千名老人送溫暖活動」。接下來區委組織部宣布了廣府古城黨總支關於表彰廣府古城四街兩村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典型的決定。
  • 天地醉,嶺南春——趣談廣府粵語
    廣府人說『去酒會』不說『去酒會』,說『出去酺』;廣府人說『去喝酒』不說『去喝酒』,說『丨酒啦餵』;廣府人說『酒勁足』不說『酒勁足』,說『酒夠勍』;廣府人說『喝醉了』不說『喝醉了』,說『飲到醟』;廣府人說『喝高了』不說『喝高了』,說『飲酕咗』;廣府人說『喝到吐』不說『喝到吐』,說『飲到湯』;廣府人說『喝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