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故意抹黑的大唐皇帝,史書上說他上廁所時,被一個太監謀害了

2020-12-21 海派思維

太監,又稱宦官,一般特指為皇帝及其家族提供雜役服務的男性成員。目前官方史書中記載的,中國最早的太監,應該就是嫪毐。但請注意,在先秦時期,太監並非全是閹人。而到了東漢以後,由於漢光武帝對自己沒有信心,這才要求太監必須是閹人。哦對了,明朝時,太監還有個特別的稱呼,叫伴伴,有趣吧?有人可能會問了,說你今天明明說的是皇帝,怎麼扯上太監了?各位有所不知,咱今天說的這位皇帝啊,是大唐第13位皇帝,唐敬宗李湛此人死於公元826年。而要在他死了81年後,朱溫才會滅了唐朝。換句話說,唐敬宗在位時期,唐朝還是不錯的。那既然如此,為何他只活了17歲,就因上廁所而丟了性命呢?這就得從一個叫劉克明的太監說起了。據《舊唐書》記載,這劉克明家境貧寒,所以很小時就被父母給賣了。為了口吃的,劉克明被迫進宮。

但不知道什麼原因,他似乎是個假太監。因為史書上說了他對男女之間的那些事兒十分了解。但史書上寫的也未必全是真的。關於這段記載,小編就認為很值得懷疑。因為當時的大唐,遠沒到日落西山的時候,其太監管理制度應該還是完整而且嚴格的。劉克明沒就能入宮?不大可能吧?另外還有更可疑的。各位,《舊唐書》可是官修史書啊,是要給後人看的!所以,該記什麼,不該記什麼,那都是有規矩的!這劉克明以假太監的身份入宮,已經是駭人聽聞了。如今史官還要言之鑿鑿地說他,對男女之事十分熟悉,這不是在打大唐皇帝的臉麼?雖然電視劇中經常有這樣的戲碼,說皇帝疲於應付後宮女子,所以導致有些女子芳心許。比如說漢武帝時就出現過,一個宮女借著給邊防將士們做冬衣的機會,將一封情書縫在了衣服裡。

再比如說,《甄嬛傳》裡,溫太醫借著為后妃看病的名義,給皇帝製造點小驚喜。但不管怎麼說,這些事都屬於皇帝的糗事,史官一般不會大張旗鼓地記載。所以,由以上分析,小編得出結論,這劉克明是假太監一事,應該是造謠!那為啥有人要造這個謠呢?小編認為,這可能是因為有人想要抹黑唐敬宗。因為後者,實在太那啥了!據《舊唐書》記載,唐敬宗每個月上朝的次數不超過三次,大臣想見他一面,那是相當的難。他死時才18歲。各位,中國古代近500個皇帝,能把叛逆期過得這麼出格的,只有兩個:唐敬宗和清朝順治帝。當然,這一記載是真的,因為這位皇帝很忙,他要忙著打獵。《舊唐書》中說他最愛半夜三更地出去打獵,因為此時正是狐狸出來覓食的時候,而唐敬宗最喜歡的,就是狐狸。弱弱說一句,怎麼歷史上的皇帝大多都喜歡狐狸(或者狐狸精)呢?

各位,唐敬宗這麼不分白天黑夜地瞎折騰,大臣們自然會有怨言,后妃們也會不甘寂寞。所以,唐敬宗的政治對手就編排他,說他的宮女和妃子們,都被劉克明給禍害了。這在理論上是可能的。而且,從接下來發生的一件事情來看,劉克明與宮女、妃子勾結,可能是真的。這事兒說來也有趣。據《舊唐書》記載,說那是個深秋的夜晚,唐敬宗趁著夜色,又出去獵狐了。畢竟是真龍天子啊,狐狸們哪是他的對手啊。所以很快,唐敬宗就滿載而歸。男人一高興啊,那就得喝酒!唐敬宗自然也不例外。據史料記載,鶯歌燕舞之下,他連幹三杯,結果就鬧了肚子了。那就去出恭吧。

結果,唐敬宗剛蹲下呢,蠟燭突然就滅了,大殿之上是一片漆黑。唐敬宗大喊,來人吶!別說,他這一嗓子還真有效,只見黑暗中真就走來幾個人,其中領頭的就是劉克明。只見這些人來到唐敬宗面前,還沒等人反應過來呢,突然就掏出繩子,套在了皇帝的脖子上,然後用力一拉,還在叛逆期的唐敬宗就這麼不明不白地駕崩了!《舊唐書》的寥寥數筆,讓後世對皇帝的死充滿了懷疑。首先,一個小小的太監,如何有能力避開皇帝的視線,從而實施這麼一次堪稱完美的刺殺計劃?翻開二十四史我們發現,太監成功刺殺皇帝,尤其是在天下太平的時候,這種事兒,除了唐敬宗,似乎其他皇帝沒遇到過。

其次,劉克明又不姓李,他殺了皇帝,又能得到點什麼?又或者,他只是一枚棋子,他的背後,還有更大的主謀!各位,劉克明謀害唐敬宗,這事兒的確是真的。但他的動機,卻絕不像史書中所稱的那樣,是因為前者與宮女、后妃有關係,怕事情敗露,才起了殺心。因為畢竟,暗殺皇帝是個大事,沒有十足的把握,劉克明不會,也不敢瞎來!而他死後,真正受益的,應該是隱藏在劉克明身後的那個「黑衣人」。唐敬宗的死,能為他帶來巨大的利益!現在看來,此人已然成功了,只是後世史官不能也不敢記錄實情,所以只能讓劉克明背鍋!至於唐敬宗到底是怎麼死的,小編認為已無從考證。

相關焦點

  • 誰說太監都是一路貨色?他陪皇帝出生入死,主子去世他吐血而亡
    大家對歷史上的太監幾乎都沒什麼好感,認為他們是一路貨色,因為他們經常是一個朝代滅亡的罪魁禍首。東漢就是因為宦官和外戚交替掌權,才導致民不聊生。但是有一位太監卻在歷史上留下了一個好印象,他就是唐朝著名宦官高力士。說到高力士,大家很容易就會想起高力士脫靴的典故,而且力士脫靴今天還是個成語,用來表示不畏權貴。
  • 古代的太監要割什麼?上廁所怎麼辦?了解一下太監的生活
    太監,大家一定不會陌生,歷史上也有很多著名的宦官,例如高力士、鄭和、魏忠賢等等,可能大多數人都會以為太監就只是伺候嬪妃和皇上的奴僕,但實際上,太監最初是一個官職,今天咱們就來講講古代太監那點事兒。自此以後,宦官權力一天比一天大,明朝甚至還出了魏忠賢這麼一個禍害天下的大太監,而清朝更不用說,李蓮英和小德張就是例子,不過那個時候的太監過的並不好,清朝乾隆時期,太監實行全割制度,這是在之前沒有過的,所以清朝的太監又與歷史上其他朝代的太監不同。
  • 此太監心善膽大,宣讀聖旨的時候故意讀錯一個字,救下上千條性命
    善良「二字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常言道「勿以善小而不為」,對於普通人來說或許無法達到老子所言的那個高度,但我們待人接物保持基本的善意,並且持之以恆地堅持下去,就已經很難得了。一個人的心性怎麼樣,與他的外表和職業沒有關係,滿臉橫肉的男人會幫助老人過馬路,幹體力活的工人也會把自己的饅頭分給路邊的野貓,所以我們判斷一個人善良與否,不應該帶著先入為主的成見,而是看他做的事。
  • 慈禧太后上廁所,為何要準備烤焦的紅棗?別跟我說是拿來吃的
    據說當年慈禧太后上廁所的時候,就用棗。當然,別想歪了。慈禧太后用棗的那個方法,和老郭相聲裡說的,還是不太一樣的。去過故宮的朋友,可能會發現這樣一個有趣的事情:故宮裡面,從前面舉行朝會的太和殿,再到後面的後宮,你找不到任何一間廁所。這裡說的廁所,是指明清兩朝600年間修建留下來的廁所,不是指現在為了方便遊客建的那種廁所。
  • 最牛太監劉克明:睡宮女,玩皇妃,殺皇帝
    要說大唐,有誰能做皇帝卻偏偏不想做皇帝的,恐怕就要數唐敬宗李湛了。但李湛的夢想是「皇帝非我願,但願玩一生」,他貪玩,打馬球、搏擊、才是他的強項,治理國家他壓根不懂。唐朝中後期,宦官的勢力過於膨脹,甚至操縱著皇帝的生死。唐敬宗李湛時期,有人冒充閹人,混吃混喝,甚至給皇帝戴綠帽子。李湛就是一個被假太監戴上綠帽子的皇帝,而這個太監就是劉克明。劉克明是大太監劉光的養子,劉光憑著自己的權勢把他弄進了皇宮,沒有給劉克明淨身,讓他當了一個假太監,伺候李湛。
  • 古代太監被割後怎麼上廁所的?都用這個土方法,看完讓人心疼
    這個時期的每個人都非常的思想封建,當時每一個女人他們都沒有任何地位,連說話的權利都沒有,這樣的一個古代真的是害慘了很多人,古代地位最高的另一個人就是皇帝了。皇帝他擁有最好的一切,有最高的權利,那個時候每個人都要聽從皇帝的話,皇帝說一別人都不敢說二,並且他還掌握著所有人的生命權,如果皇帝讓那個人死的話,那個人必須就得死,不能違背。
  • 歷史上非常可憐的開國皇帝,一代明君,被自己兒子改成了昏君
    歷史上開國皇帝很多,算上亂世的,更是數不勝數,大多數朝代的第一個皇帝是明君,但在後來的皇帝中,一代不如一代,導致了王朝的滅亡,歷史上有很多這樣的例子,今天說的是歷史上非常可憐的開國皇帝,一代明君,被自己兒子改成了昏君。
  • 歷史上這兩個太監,對朝代更迭起關鍵作用
    這三個人可以說是整個歷史上最出名的三個太監了。劉季述廢掉了唐昭宗,立了傀儡皇帝,魏忠賢卻被崇禎皇帝賜死,而趙高通過沙丘之變擁立了自己的金主秦二世。唐昭宗畫像本來要是不犯錯,皇帝也是找不到藉口謀害太監的,這只是皇帝平衡各方權力的一貫做法。但是劉季述就害怕了,他懷疑終究有一天,自己會被皇帝和宰相一方害死,於是就先下手為強了。
  • 皇帝、皇后上廁所都有流程,這待遇一般人真享受不到,而且太遭罪
    皇上出遊時,若在郊外郊外,忽然想要方便,可有一套十分繁瑣的禮節,說起來這禮節實在是讓人嘆為觀止。身為最高統治者的皇帝,對他的一切事,都是天大的事,包括拉屎撒尿,這對他身邊的太監和宮女來說,是分內的事,更是十分重要的事。
  • 古代最善良的太監,宣旨時故意念錯1個字,竟挽救了近千人性命!
    在很多古裝劇中,大家都能看到不少妃嬪為了吸引皇上的目光,都會賄賂皇帝身邊的太監,希望他們能夠為自己說好話。由此可見,自秦漢往後的每朝每代中,太監的權力都在擴大,甚至到了後來,宦官幹政專權已經成為一個王朝的必經之路了。
  • 延禧攻略皇帝與魏瓔珞圓房 延禧攻略第1~70集全集分集劇情
    第25集:裕太妃謀害魏瓔珞失敗 魏瓔珞整蠱皇帝讓其腹瀉裕太妃去找太后求情,想要取消對弘晝的處罰,可是太后也愛莫能助。皇帝正為如何處置弘晝的事情犯愁,李總管給他出主意,讓他秘密處置魏瓔珞,將弘晝的荒唐事掩蓋過去。皇帝聽後非常生氣,魏瓔珞本來就是受害者,如今再是非不分,豈是明君所為呢?裕太妃主動找到魏瓔珞,想要為弘晝求情。
  • 史上最仁義的太監:宣讀聖旨故意說錯一個字,竟救下千人性命
    史上最仁義的太監:宣讀聖旨故意說錯一個字,竟救下千人性命!在中國的古代,帝王是一個國家權力的象徵,統治和管理一個國家,皇帝是萬人之上的統治者,沒有一個人敢惹怒皇帝,惹怒皇帝的下場是相當的悲劇的,電視及其電影上經常說的就是滿門抄斬,我們都知道,皇帝身邊的太監其實權力相當的大,因為跟皇帝呆的時間是最長的,皇帝的真實想法貼身的太監是最明白的,皇帝下旨都會需要一個去傳達的人,這個人一般都是皇帝身邊的宦官,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太監。
  • 太監究竟割哪些東西?上廁所怎麼辦?看完後覺得太監太難了
    清朝乾隆時期,可以說是太監們最慘的一段日子,嚴禁宦官幹預朝政、嚴禁持久賭博、高聲言等,同時還禁止太監和官員、王公大臣來往,而且乾隆之後的宮刑都是全割,以前只割蛋,這下可好,上廁所都成問題,那麼清朝的太監是如何上廁所的呢?
  • 唐玄宗老邁昏庸,聽信太監一句話就斬殺兩員大將,後無奈逃出皇城
    文/馮玄一說到太監專權,很多人想到的可能是明朝,可能是魏忠賢。但是,太監之禍在中國歷史上最嚴重的,不是明朝而是唐朝。在唐朝,宦官控制了軍隊,控制了朝政,主持皇帝廢立。魏忠賢那點兒小把戲在這些唐朝權宦看來,簡直是小兒科。
  • 明宮詭譎:八虎作倀,是太監帶壞了遊樂皇帝嗎?
    明宮詭譎:八虎作倀,是太監帶壞了遊樂皇帝嗎?朱厚照,即明武宗,明朝第十位皇帝,是明孝宗朱祐樘和張皇后的長子,朱厚照從小機智聰穎,喜歡騎射。即位後,史書上出現兩極評價,一方說他,處事剛毅果斷,批答奏章,決定國家重大事件;彈指之間誅劉瑾,平安化王、寧王之亂,大敗蒙古小王子,且多次賑災免賦。
  • 為何明憲宗朱見深在史書上評價很高,但現在人們都認為他是昏君?
    明朝作為我國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封建王朝,歷來被人們津津樂道,其「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祖訓也讓人稱讚它為中國歷史上最「剛」的王朝。然而就是這個讓人驕傲的王朝卻出了很多奇葩皇帝,如蟋蟀天子——朱瞻基(明宣宗)、姐弟戀愛好者——朱見深(明憲宗)、荒唐天子——朱厚照(明武宗)、罷工皇帝—朱厚璁(明世宗)和朱翊鈞(明神宗)、木匠皇帝——朱由校(明熹宗),當然這其中也不乏明君,蟋蟀天子朱瞻基就是帶領明朝走向巔峰的盛世君主。但還有一個皇帝在史書中評價很高,可現在卻被認為是昏君的人,他就是明憲宗朱見深。
  • 史上最善良太監,竟改了聖旨一個字,卻救了上千人的命
    在大家的印象中,太監似乎都是奸邪諂媚之徒,討好皇帝只為一己私慾,更有甚者,奪權幹政,陷害忠良,誤國誤民,這類人似乎就沒什麼好人,像是趙高、張讓、黃皓、魚朝恩、童貫、魏忠賢、李蓮英等等
  • 史上最瘋狂的太監,弒殺兩位皇帝,一位太子!
    北魏太監宗愛一生頗具傳奇色彩,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王的宦官。同時也是歷史上唯一弒殺過兩位皇帝和一位太子的宦官。在皇權至上的中國古代,一個內侍太監能夠完成如此壯舉,必定是一個不同凡響的人物!宗愛出身低微,早年因犯罪被閹,送入宮中當了太監。
  • 他是歷史上最長壽的太監,歷經6朝,掌權長達50年!
    他是歷史上最長壽的太監,歷經6朝,掌權長達50年!要說歷史上宦官權力最大的朝代,明朝肯定是要被算在裡面的,不過在整個大明朝裡,也不是只有心狠手辣的太監,也有一些比較正常比較清白的太監,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蕭敬。蕭敬是歷史上最高壽的太監,整整90歲的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