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宦官弄權有多嚴重?歷史上這兩個太監,對朝代更迭起關鍵作用

2020-12-26 布蘇安的感嘆

01前言

皇朝歷史上的太監專權的事情屢見不鮮,像是唐朝的劉季述,明朝的魏忠賢,秦朝的趙高。這三個人可以說是整個歷史上最出名的三個太監了。劉季述廢掉了唐昭宗,立了傀儡皇帝,魏忠賢卻被崇禎皇帝賜死,而趙高通過沙丘之變擁立了自己的金主秦二世。

影視作品中宦官的形象

不同的命運,是因為不同的主觀原因和客觀原因造成的。主觀原因就是個人能力的大小和心態了,客觀原因和當時的制度有關,我們挑兩個對比明顯的太監看下。

02劉季述

劉季述者,本微單,稍顯於僖、昭間,擢累樞密使。楊復恭之斥,帝以西門重遂為右神策軍中尉、觀軍容使。

劉季述是一個野心非常大的太監,這和他的出身有關係。劉季述出身比較低微,一路從平民爬到皇宮權力的頂層,可謂是歷經驚險與坎坷。劉季述是個疑心比較大的人,當時唐昭宗看不慣宮中的宦官弄權,想辦法削弱太監的勢力,這一點宰相崔胤是贊同的。

唐昭宗畫像

本來要是不犯錯,皇帝也是找不到藉口謀害太監的,這只是皇帝平衡各方權力的一貫做法。但是劉季述就害怕了,他懷疑終究有一天,自己會被皇帝和宰相一方害死,於是就先下手為強了。

唐朝節度使制度

他這個人能力很強,很善於交際,也很善於看清局勢,締結同盟。他當時是尋找了外部勢力來幫助自己的,於是找了藩鎮中勢力最大的朱全忠勾結,利用昭宗醉後沉睡的機會,發動宮廷改變,在宮中盡殺親昭宗分子,然後借用太皇太后的名義,假傳懿旨,盡數唐昭宗的失職行為,囚禁唐昭宗,立傀儡太子,自己在幕後掌權。

這一波操作簡直是迅雷不及掩耳,步步驚心,步步為營,還真讓他贏了。這是劉季述成功的個人原因。還有一個客觀原因,就是當時的朝廷制度。

在唐朝,推行的是節度使制度,皇帝在各個地方設立節度使,賜予藩鎮的權力,並且有兵權,所以說皇權是比較分散的。各個節度使心懷鬼胎,一個不服一個,甚至把皇帝拉下馬都是敢的,不然也不會有後來的安史之亂。而在皇庭內部,太監也有自己的軍力,太監集團掌握著一支神策軍,直接保護京城治安和皇帝的安危。說是保護皇帝,在關鍵時刻,也可以挾持皇帝就是了。

影視作品中神策軍形象

那麼劉季述為什麼沒有直接用神策軍發動政變呢?這就是他聰明的地方,按照當時的情況,如果用神策軍舉事成功,必然引來藩鎮清君側的反對勢力,他怕內火引發外火,於是就聯合了藩鎮實力,一舉拿下了唐昭宗,這下大家都是同一條繩上的螞蚱,誰也不能挑誰的理。所以說劉季述的成功上位,是個人能力和客觀歷史制度的使然。

03魏忠賢

再來說說魏忠賢。難道魏忠賢的失敗,是因為能力不夠嗎?也不是。魏忠賢一度權傾朝野,被稱為九千歲。但是他的心態比較好,不像劉季述那麼疑神疑鬼、患得患失。當然也可以說,他沒有長久的發展目光,他安於現狀,並對未來存有美好的幻想。

魏忠賢畫像

魏忠賢出身於市井的流浪兒,他雖然出身低微,但是性格上卻是比較歡脫和圓滑,所以在他迫於生計閹割了自己成為太監後,他使勁渾身解數結交宮中要員。

影視作品中魏忠賢形象

通過自己的性格魅力他結交了當時的東宮太子,並一舉上位,成為東廠的重要掌權者。在天啟皇帝在位的時候,很多國家大事都交給魏忠賢去做,位高權重的他,當時是最有權力廢掉皇帝的。但是他沒有這麼做,他也不願意沒事找事。你可以說他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但是因為出身的性格關係,註定了安於現狀的樂觀心態。

崇禎皇帝畫像

但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到了崇禎皇帝繼位的時候,皇帝已經有心要收服日漸強大的宦官集團了。這時候魏忠賢才覺得大事不妙,可是已經晚了。1627年崇禎帝朱由檢登位以後,魏忠賢遭到政敵黨派東林黨的彈劾,被流放鳳陽,在途中畏罪自殺。

這只能說,魏忠賢有點太相信皇族了,他相信皇帝,甚至皇帝的兒子會一直信賴他。但是他不知道,皇帝的心是最難琢磨的,伴君如伴虎。另一點他做錯了的就是,他的勢力範圍已經超乎了他的想像,他的勢力已經威脅到皇權了,所以皇帝才想要收拾他,魏忠賢沒有好好控制自己手中的權力。

明朝後宮圖

從客觀的歷史制度上來說,是因為明朝的皇權比較集中,不像唐朝那麼開放、那麼分散。

首先,太監是沒有軍權的,他們手中沒有神策軍這樣的軍事力量,供自己調度。再次,明朝時候的武將是聽命於皇帝的,不像唐朝時候的各地節度使,擁有兵權,各懷鬼胎。第三,明朝時候,文官的勢力開始崛起,東林黨派非常討厭太監集團的諂媚和專權,所以太監集團是有外部敵人的。最後,太監集團內部也有紛爭,當時就分為東廠和西廠兩方勢力。

故宮前朝

在這種局勢下,一旦出了事情,一來你不會有兵力保護自己和反抗。二來不同政見的異黨太多,一旦出事,就會因為樹大招風而牆倒眾人推。所以魏忠賢的失敗,大都不是因為個人能力的不夠,而是因為他的心態太樂觀,以及當時皇權太集中所致。

#魏忠賢把持朝政#

04結語

太監這個特殊的群體,因為生理原因不能淫亂宮闈,大多數都是在權力上大動幹戈。太監弄權,是一件很容易理解的現象,一來他們離皇帝最近,靠近權力的中心,容易得到權力。二來他們沒有子嗣,通過權力的鬥爭,換取功名利祿,留下個養老的資本。只是因為天時地利人和不同,所以導致了不同的結局。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嗎?

參考文獻:《大唐新語》、《史記》、 《明史新編》

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本文由布蘇安的感嘆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明朝:宦官專權最嚴重的朝代,權利是如何旁落,最終到宦官手裡的
    我國歷史上曾經很長一段時期,都一直是宦官專政,他們的存在嚴重阻礙了社會的發展。後來到了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為了避免這一現象的出現,下令嚴格禁止宦官幹預朝政,凡是違反此條命令者,一律以死罪處刑。甚至明朝還成為了我國歷史上宦官亂政最嚴重的朝代,嚴重威脅了皇權。那麼,為什麼明朝初期,幾乎沒有宦官任職,但是到了後來,明朝卻成為了宦官亂政最嚴重的朝代呢?明朝的權力究竟是如何旁落,最終到達宦官手裡的呢?
  • 古代嬪妃有宮女伺候,為何還要太監,有什麼事是宮女做不來的?
    ——《漢官記》古代的太監也叫做宦官,既然官職裡有「官」字,那麼說明也是一種官職。這確實是一種特殊的官職,從太監的衣服裝飾上就能看出來,宦官擔任職務,往往在自己的官服上插著「右貂」,但是大部分的普通官員實際上都是插著「左貂」的,這就能夠看出來差異,但是無論如何,也是有著一定官職的。
  • 古代的太監要割什麼?上廁所怎麼辦?了解一下太監的生活
    太監,大家一定不會陌生,歷史上也有很多著名的宦官,例如高力士、鄭和、魏忠賢等等,可能大多數人都會以為太監就只是伺候嬪妃和皇上的奴僕,但實際上,太監最初是一個官職,今天咱們就來講講古代太監那點事兒。自此以後,宦官權力一天比一天大,明朝甚至還出了魏忠賢這麼一個禍害天下的大太監,而清朝更不用說,李蓮英和小德張就是例子,不過那個時候的太監過的並不好,清朝乾隆時期,太監實行全割制度,這是在之前沒有過的,所以清朝的太監又與歷史上其他朝代的太監不同。
  • 唐朝太監敢廢帝,明朝太監卻不敢,同是太監差距咋就這麼大呢?
    只能太監在我國古代歷史中一直以來都扮演了一個必不可少的角色。宦官在我國古代歷史中按照規矩來說只能管理一些生活上的雜事,不過因為太監接觸的大多是一些皇室有權人員,所以長時間下來有可能被高層人員信任,從而獲得權力,所以在我國歷史上宦官當政的朝代並不在少數。
  • 明朝特殊群體宦官:他們「大放異彩」的朝代
    宦官,封建王朝皇權統治下的特殊群體,他們在現代宮廷劇中一般都是以反面人物身份出現,身份卑微卻陰險至極,一般人對於歷史上宦官的印象也只是普通賤役,被生活所逼無奈進宮做了宦官。對於宦官的這些認識,放在任何朝代都會準確,但是放在明朝的話就有些偏頗了。
  • 太監究竟割哪些東西?上廁所怎麼辦?看完後覺得太監太難了
    在周王朝時期,就已經有宦官存在了,宦官不僅把持宮中閒散雜碎事務,還要伺候主子,而歷史上也有許多當權的宦官,比如高力士、魏忠賢等,到了清代,我們大多都用太監來稱呼他們,主要就是伺候主子,處理宮中雜碎事務,而清代乾隆時期更甚,在吸取之前這麼多朝代的教訓後,清朝管理宦官的手段越來越狠,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清朝這些太監。
  • 為何古裝劇裡的太監們,無論是哪個朝代,都會拿著一個帶毛的棍子
    就是無論哪個朝代哪種品階,甚至是架空歷史的古裝劇裡,都會出現那種太監或宦官手拿一根帶毛的棍子走來走去,而且還經常在行禮或接東西的時候往胳膊上一架,給人一種好笑又難堪的感覺。相信不止一次的有朋友好奇過,難道那些高高在上的皇帝不覺得奇怪麼?太監們每天拿著這個伺候他們,萬一哪天不小心撩撥到皇帝身上,或者是打翻了某個貴重的物品,豈不是害人害己?
  • 古代宦官如何滿足性慾求?
    從生理的角度講,宦官的陽具雖被閹割,但性腺猶在,性激素仍有分泌,這就可能導致性要求的存在;從心理的角度講,宮廷中皇帝與后妃之間的性事因宦官的特殊身份而並不避諱,這也可能對其形成刺激,進而誘發性的欲望。  甚至從某種意義上講,這種心理的畸形發展反而會使其產生較常人更強烈的性慾望。
  • 秦朝與明朝都是宦官亡國,兩朝的宦官有什麼不同?
    秦朝與明朝都是宦官亡國,兩朝的宦官有什麼不同?這是一個關於官職演變的問題。一般來說,秦朝的亡國是因為宦官趙高操持國家權柄,濫殺忠良重臣,致使秦朝中央機構幾乎癱瘓,進而導致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最後亡國。歷朝歷代,都是文人士大夫執筆,訴說歷史,亡國的責任,肯定不會往自己身上攬,推給外戚或者宦官,或者完全推給君王,這是常見的。現代史學研究,與歷朝歷代不同。現代社會已經不是古代帝制王朝,社會結構也不同,所以沒有特別的階級立場。秦朝與明朝的亡國原因,不再推給宦官,而是從整個社會的各個層面進行分析。
  • 他是歷史上最長壽的太監,歷經6朝,掌權長達50年!
    他是歷史上最長壽的太監,歷經6朝,掌權長達50年!要說歷史上宦官權力最大的朝代,明朝肯定是要被算在裡面的,不過在整個大明朝裡,也不是只有心狠手辣的太監,也有一些比較正常比較清白的太監,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蕭敬。蕭敬是歷史上最高壽的太監,整整90歲的壽命。
  • 皇帝為何用太監伺候,而不用美貌的宮女?是有什麼難言之隱?
    古人有云「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縱然人人都喜歡美美的事物,縱觀封建社會2000餘年,朝代轉換更替出過帝王400餘位,裡面也有不少「貪戀美色」的皇帝,但是我們發現一個現象,無論再好色,再沉迷於美色的皇帝,其貼身伺候的人大多都是太監,那麼皇帝為何不用貌美的宮女呢?
  • 古代竟然有女太監?那又是如何淨身的?
    中國歷史上有一群非常特殊的存在,因了他們,中國的歷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們便是宦官階層。
  • 晚清太監孫耀庭講述:夜晚起床伺候妃子時,得在鞋裡面放一個蒼耳
    自秦始皇登基稱帝開始算起,皇帝制度在古代歷史上存在了兩千餘年的時間,在這段漫長的時間裡,宦官制度也一直伴隨著皇權而存在。而且早期的宦官並不像後來的宦官那樣地位低下,秦漢時期的宦官地位都很高,甚至還可以出將入相。比如秦朝的大宦官趙高,他在除掉李斯之後,就接替李斯成為秦朝的丞相。
  • 古代的太監,為什麼也要結婚娶妻?有何意義?
    說起古代的太監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太監是古代封建王朝獨有的產物,在歷史上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他們專為帝王服務,又叫宦官。太監劇照現代人想想太監需要經歷的事情,就會毛骨悚然,但是在古代,太監的權力很大,甚至是很熱門很搶手的高檔職業,皇帝家不僅包吃包住有五險一金,運氣好的還有機會成為像魏忠賢魏公公那樣權勢滔天的人
  • 太監是從什麼時期出現的,切的是哪兒?
    太監在中國有幾千年的歷史, 除了中國外, 沒有一個國家有完整的太監製度. 其他國家偶有太監出現, 也是某個時期特有的, 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快就消失了. 那麼,太監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呢?太監歷史上有多個稱呼, 比較流行的有閹奴, 寺人, 宦官, 太監等. 我們逐個看看.
  • 揭秘:古代太監的性慾是如何滿足的?
    揭秘古代太監的性愛方式:太監的性慾是如何滿足的宦官雖然經過閹割而喪失了正常的「性」能力,但有許多跡象表明,他們仍有一定的「性」要求。從生理的角度講,宦官的陽具雖被閹割,但性腺猶在,性激素仍有分泌,這就可能導致性要求的存在;從心理的角度講,宮廷中皇帝與后妃之間的性事因宦官的特殊身份而並不避諱,這也可能對其形成刺激,進而誘發性的欲望。
  • 中國古代太監的情慾生活
    從生理的角度講,宦官的陽具雖被閹割,但性腺猶在,性激素仍有分泌,這就可能導致性要求的存在;從心理的角度講,宮廷中皇帝與后妃之間的性事因宦官的特殊身份而並不避諱,這也可能對其形成刺激,進而誘發性的欲望。甚至從某種意義上講,這種心理的畸形發展反而會使其產生較常人更強烈的性慾望,所謂"聾者偏欲聽聲,盲者偏欲見光",正是這個道理。
  • 明朝為什麼有那麼多厲害的太監?是皇帝太昏庸,還是太無能?
    如果我們不用歧視的目光看太監,回到明朝的政治體系中去研究,就會發現,明朝的太監沒有理由不厲害。明朝太監之所以厲害,它是有制度保障的,宦官集團被作為一派政治勢力,協助皇帝,用於平衡文官集團。 歷史上,還沒有哪一朝的宦官,被作為政治勢力集團,得到制度層面的保障。
  • 揭秘古代太監的欲是如何滿足的?
    從生理的角度講,宦官的陽具雖被閹割,但性腺猶在,性激素仍有分泌,這就可能導致性要求的存在;從心理的角度講,宮廷中皇帝與后妃之間的性事因宦官的特殊身份而並不避諱,這也可能對其形成刺激,進而誘發性的欲望。甚至從某種意義上講,這種心理的畸形發展反而會使其產生較常人更強烈的性慾望。
  • 大秦賦寺人是什麼意思 大秦賦寺人是太監嗎
    《大秦賦》中嫪毐被貶為寺人,然後又被呂不韋送到了趙姬那裡和她私通了,而且前期的嫪毐很乖,看上去像是個好人,但是很多不清楚歷史的小夥伴們都在問,這個寺人是什麼意思 ?寺人是太監嗎?下面小編帶來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