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又綠江南岸。
暮春初夏,南京近190公裡濱江岸線正煥發嶄新活力,從空中俯瞰,碧玉一樣的綠化帶緊緊呵護蜿蜒的江水,江心的幾個洲島像綠寶石點綴水間。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重要指示精神,近5年來,南京市堅持把保護修復長江生態作為壓倒性任務來抓,以打造綠色生態帶、轉型發展帶、人文景觀帶和嚴管示範帶為目標不懈努力,南京長江岸線發生了巨大變化,一幅水清魚躍、岸綠景美的圖景正在顯現,綠色濱江款款而來。
5月11日,南京市長江大保護工作推進會召開。南報融媒體記者 崔曉 攝
5月11日,南京市長江大保護工作推進會召開,會議再次強調,舉全市之力持續抓好長江大保護,確保始終走在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前列。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出席並講話,市長韓立明主持會議。
1
給長江「治病」,恢復濱江生態之美
「長江病了,而且病得還不輕。」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長江生態環境作出的科學診斷。近年來,南京市始終把治好「長江病」作為「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先手棋,開展了一系列工作,成績顯著。
綠樹成蔭的三橋沿江防護林。通訊員史汶 南報融媒體記者 馮芃 攝
聚焦突出環境問題整改,統籌推進護水源、守溼地、治汙水、清岸線、控風險等工作。22項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問題清單已經整改銷號20項,150個長江幹流岸線清理整治項目完成146個,18個國家和省明確的「拆除取締」項目全部完成。
從生態系統整體性和長江流域系統性著眼,實施好生態修復和環境保護工程。去年,全市沿江綠化造林達6200畝,完成各類溼地修復3300多畝。
長江岸線南京江寧段。通訊員 陳雯萱 南報融媒體記者 馮芃 攝
推動長江經濟帶探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大力發展「4+4+1」主導產業、五大地標產業,堅決淘汰落後產能、化解過剩產能,累計關閉化工企業50家、碼頭37個,整治「散亂汙」企業1811家。「兩鋼兩化」轉移轉型取得實質性進展,去年化工企業入園率53.6%,非電企業煤耗較2016年減少352萬噸、下降20.5%。
聚焦人民群眾的需求,努力創造宜業、宜居、宜樂、宜遊的良好環境。在南京二橋到三橋之間的「一江兩岸」地區全力開展岸線清理和環境綜合整治,浦口「十裡造船帶」全面退出,幕燕片區率先建成全省沿江特色示範段,長江二橋到三橋之間的生產岸線基本退出。
2
美麗2035,未來濱江串起九大城市客廳
《南京魅力濱江2035》規劃及南京一江兩岸「九大城市客廳」設計規劃(徵求意見稿)於會上正式發布,為世人展開未來南京濱江的絕美畫卷。
南京魅力濱江2035規劃效果圖。資料圖片
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負責人介紹,「2035」規劃範圍為南京八卦洲長江大橋到大勝關長江大橋區段,全長35公裡,陸地面積115平方公裡,是南京濱江核心地區。基於總體定位,規劃提出四大建設目標:
四大建設目標
1.展現大江風貌,繪製藍綠交織、環境優美的錦繡江山畫卷;
2.傳承古都風韻,打造歷史悠久、古今輝映的璀璨文化長廊;
3.激發樂活風情,建設便捷舒適、功能完善的活力休閒場所;
4.引領創新風尚,形成科技驅動、綠色發展的轉型升級高地。
南京魅力濱江2035規劃總平面圖。資料圖片
「2035」最大的亮點是未來將在濱江核心地區亮相的九大城市客廳:
河西魚嘴城市客廳
以長江流域唯一能在市內觀賞到的江豚為特色,將「青春Young子江」與江豚主題相結合,建設江豚互動廣場和活力運動水岸,打造南京國際形象和生態文明相融合的重要展示窗口,西南方向重要城市門戶和邂逅江豚的都市休閒目的地。並在長江與秦淮新河交匯處,設置以浪花飛鳥為主題的,具有標誌性,兼具城市陽臺功能的步行橋。將三橋溼地公園、秦淮新河濱水公園、足球小鎮與現有濱江風光帶聯成一體。
河西魚嘴城市客廳效果圖。資料圖片
歡樂濱江城市客廳
以「多樣休閒的遊樂、年輕動感的體驗、趣味新奇的設施、生態優美的景觀」為特色,打造一處集觀景、演出、休閒、遊憩等多功能的濱江活動廣場,連接魚嘴中心與青奧中心,成為未來長三角創意人群交流和娛樂的歡樂舞臺。
歡樂濱江城市客廳效果圖。資料圖片
綠博園城市客廳
以綠博園為生態背景,強化河西文體軸與濱江的聯繫,將與亞洲最大的劇院綜合體聯動,打造集生態、綠色、活力於一體的濱江時尚文化客廳,結合9號線濱江公園站以及「銀杏裡」、綿羊草坪的綜合提升,形成從江東中路-奧體中心-大劇院-綠博園到江心洲的河西新城文體軸公共活動帶。
綠博園城市客廳實景圖。資料圖片
寶船遺址公園客廳
嚴格保護寶船文化遺產,通過上跨揚子江大道的「寶船」特色天橋,打通江東中路與寶船公園、濱江風光帶的連接,將600多年前的偉大航程在江岸完美呈現。提升濱江寶船博覽苑品質,改造廢棄廠房為鄭和博物館,與渡江勝利紀念碑及紀念館等互動,為遊客市民提供融紅色文化與航運文化,集紀念、教育、體驗、休閒於一體的濱江特色段落,成為國家級航海文化和紅色文化展示平臺。
寶船遺址公園城市客廳效果圖。資料圖片
下關濱江商務區客廳
強調對近代歷史記憶的表達,建設長近1公裡的二層平臺,連接中山碼頭、大馬路、老江口等文化遺產,保護並活化眾多歷史建築,再現20世紀初下關商埠的繁華。利用輪渡橋公園、火車主題公園、南京西站展現近代鐵路文化;修建南京大屠殺遇難者叢葬地紀念園、整合和記洋行、南堡公園、長江大橋,打造南京長江大橋主題園,綜合展現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
下關濱江商務區城市客廳效果圖。資料圖片
上元門城市客廳
結合達摩祖師「一葦渡江」的傳說設計三組曲折而上的平臺,既像江面上的一葉扁舟,又似棲息於岸邊的鳳凰,串聯金陵船廠與上元門地區,利用航運工業遺產和六朝歷史傳說,打造高端設計創意、文化藝術展示和科技創新產業互為支撐的創意走廊。
上元門城市客廳效果圖。資料圖片
幕燕城市客廳
將依託山水、古寺文化,整修燕子磯老街,打造古鎮休閒區,重現「燕磯夕照、永濟江流」等金陵經典盛景,整合大江、大山、老鎮、古寺、溶洞、長溝、外郭等文旅資源,打造南京主城區濱江最生態、最文化、最宜遊的城市客廳和全國風貌區與城區融合互補發展的規劃典範。
幕燕城市客廳效果圖。資料圖片
江北新區定山城市客廳
將結合江北新區核心區建設,聯動周邊資源,結合國際會議中心和市民中心的功能需求,激活濱江活力,打造江北新區核心區的多功能濱江綠地,利用現狀碼頭打造未來特色觀江平臺,成為江北新區最重要的新城門戶、綠城之心,打造南京最酷炫的智慧客廳。
幕燕城市客廳效果圖。資料圖片
江北新區定山城市客廳
將結合江北新區核心區建設,聯動周邊資源,結合國際會議中心和市民中心的功能需求,激活濱江活力,打造江北新區核心區的多功能濱江綠地,利用現狀碼頭打造未來特色觀江平臺,成為江北新區最重要的新城門戶、綠城之心,打造南京最酷炫的智慧客廳。
綠水灣城市客廳效果圖。資料圖片
3
保護生命之河、黃金水道,要做到四個持續
長江是生命之河、黃金水道。
長江南京段「黃金水道」百舸爭流。南報融媒體記者 徐琦 攝
南京市長江大保護工作推進會上,張敬華強調,南京要走在長江大保護和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前列,打造山水交融、古今輝映、和諧共生的南京魅力濱江,就是要做好「持續」的文章,重點在四個方面持續發力、深化突破。
持續整治
主要目標
7條省控入江支流和22個國省考斷面穩定達標,全市域基本消除劣V類水體,江北新材料科技園區域環境質量和本質安全水平明顯改善。
作為實現這一目標的路徑,南京重點開展四方面工作:
>>全面完成長江入河排汙口的摸排建檔,加強動態監測、溯源分析,按照「一口一策」原則實行有效管控。
>>深入實施汙染治理「4+1」工程,持續提升城鄉生活汙水處理能力,紮實開展垃圾強制分類,嚴格控制農業面源汙染,加快補齊船舶汙染物接收設施短板,使上下遊、左右岸、幹支流都得到綜合治理。
>>解決「重化圍江」問題,江北新材料科技園進一步增強廢氣廢水、固廢危廢處置監管能力,「一企一策」推動企業改造提升,年底前實現園區封閉化管理。
>>對於上級交辦的、我市自查的各類長江生態環境問題等要確保按期整改到位,進一步健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舉一反三」的工作機制。
持續修復
主要目標
沿江綠化造林7000畝、修復溼地3000畝,確保全市岸線開發利用率控制在50%以下。
具體做到「四個進一步」:
進一步嚴管生態空間
科學劃定長江幹流生態緩衝帶,從嚴保護107塊1410平方公裡的生態空間管控區域,深入落實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環境準入清單「三線一單」制度,確保環境不超載、底線不突破。
進一步增加生態岸線
完成長江岸線保護詳細規劃編制,鞏固長江幹流岸線非法侵佔整治成果,對收回和未開發的岸線,要更多地從生態修復和保護的角度來確定用途。
進一步擴大生態容量
堅持高質量植綠、大規模增綠、搶救性復綠有機結合,既要抓好今年沿江綠化造林任務落地,基本建成沿江連貫的綠化生態帶,也要積極挖掘綠化潛力,騰出更多空間構築自然景觀、濱江綠地。
進一步涵養生態系統
完成新濟洲溼地公園示範建設,逐步恢復長江溼地生態面貌。落實長江禁捕、棲息地保護修復等措施,加大江豚等珍稀物種保護力度,提增長江南京段的生物多樣性。
持續轉型
主要目標
「兩鋼兩化」轉移轉型取得更大進展,「生態眼」感知系統實質性建成並發揮作用,全市關閉退出30家化工企業。
重點繼續做好「三轉文章」:
動能轉換要再提速
一方面要加快新興動能的打造,深入實施戰疫情、擴內需、穩增長「四新」行動,聚力發展新基建、壯大新產業、培育新消費、建設新都市,加強相關領域項目招引,不斷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另一方面要加快傳統動能的改造,「兩鋼兩化」已籤約的要有序落實、沒有籤的要抓緊對接,梅鋼區域相關規劃的優化調整工作要儘快完成。
科技轉化要再深入
久久為功推進創新名城建設,依託揚子江生態文明創新中心、紫金山實驗室「一室一中心」等戰略平臺,打造一批環保領域的高水平新型研發機構,更高效率突破關鍵技術、轉化科技成果、孵化科創企業。同時,要重點完善和提升「生態眼」感知系統,構建天地空一體化「智慧大腦」,形成從問題發現預警到現場處置反饋的完整閉環。
結構轉變要再發力
產業結構方面,要大力發展主導產業、淘汰落後產能,加快推動沿江1公裡範圍內應退盡退;
能源結構方面,要深入實施結構性減煤,全力壓減非電煤用量;
交通結構方面,要加快推進實施綜合交通走廊規劃建設,今年要建成長江五橋、力爭開建北沿江高鐵和南京北站。
持續提質
主要目標
建設九大客廳、打造南京外灘,加快推動「一江兩岸」地區展現多彩魅力、實現全面躍升。
將向四個方面發力:
保護優先、守好「底色」
既要保護好長江生態廊道,保障飲用水安全,也要保護好濱江人文風貌,有效整合串聯各類歷史建築、工業遺存等文化資源,構建有內容、有記憶、有活力的岸線空間。
重點突破、增添「亮色」
高起點新建一批建築設施,高標準提升一批場館景觀,深入實施江景櫻花大道、上元門觀江平臺等重點項目,加快推進濱江岸線的全面貫通,儘快形成一批標誌性、示範性精品力作。
優化功能、塑造「特色」
把完善功能配套、提升創新活力作為主攻方向,加強九大客廳與城市腹地的有序銜接,培育科技產業、生態旅遊、文化創意、健康養生等功能業態,使「一江兩岸」成為功能完備、人氣集聚、活力旺盛的新興區域。
以人為本、彰顯「暖色」
著眼於城市高質量發展、人民高品質生活的需求,提高九大客廳的公共開放性、交通可達性、配套完善性,打造還江於民、造福於民的城市濱水新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