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部作品將亮相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劇場 探索舞蹈藝術最大可能

2021-01-10 東方網

原標題:探索舞蹈藝術的「最大可能性」

  今秋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劇場推出「舞邊無際」演出季,八部中外舞作將輪番上演。圖為義大利艾斯普瑞蔓蒂舞蹈團的嘻哈現代舞《歌劇蹦跳碰》劇照。(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劇場供圖)

  以看似「不可能」的表達,探索舞蹈藝術「最大可能性」,作品會呈現出怎樣的全新面貌?明天起,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劇場推出「舞邊無際」演出季,在為期近三個月的時間裡,八部大膽創新、顛覆常規的中外優質舞作將輪番上演,為滬上觀眾帶來一場場「打破舊觀念,塑造新體驗」的舞蹈饕餮盛宴。

  本周末,由中國歌劇舞劇院首席演員唐詩逸編舞並主演的舞蹈劇場《唐詩逸舞》,將揭幕「舞邊無際」演出季。作品取唐詩逸之名與「舞」字相結合,也可拆解為「唐詩」與「逸舞」兩個意象,即用飄逸的舞蹈來演繹唐詩的意境。《唐詩逸舞》以詩歌史上的三首名篇《春江花月夜》《長恨歌》《劍器行》為切入點,無論是《春江花月夜》「天人合一」的玄思,還是《長恨歌》愛情故事的纏綿,抑或是《劍器行》英雄傳奇的盪氣迴腸,都化成了各種扣人心弦的舞步。

  《唐詩逸舞》的編舞、主演唐詩逸表示,她希望通過舞蹈語彙展現唐代文化特點,讓觀眾在舞臺前感受大唐萬千氣韻。舞作中,虛化的舞美空間和飄逸的服飾造型相互映照,而劍舞、袖舞等中國古典舞元素的穿插,展現「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等文學意境,打通詩歌與舞蹈的美學邊界。

  除《唐詩逸舞》之外,還有七部舞作將陸續亮相「舞邊無際」演出季。廣東現代舞蹈團的現代舞《臨池舞墨》,從中國書法的行筆特徵、力道和神韻精髓中獲取靈感,並將中國山水畫的精神追求移植到舞作中;捷克布爾諾國家劇院芭蕾舞團的現代芭蕾《黑與白》,根據古典芭蕾名作《天鵝湖》改編,將目光聚焦患病的王子,講述他對擊退病魔、重拾自我的渴望,用現代人的視角為觀眾演繹一個嶄新的《天鵝湖》;英國先鋒派舞團的嘻哈舞劇《霧都孤兒》,把嘻哈和街頭舞蹈融入舞蹈表演中。

  在這些題材和形式各異的作品中,融入了中國傳統古典舞、現代芭蕾、街舞等,更有歌劇、嘻哈、新馬戲等跨界元素,以傳統與現代融合、經典與潮流疊加的舞臺表現與技術創新,凸顯出當代舞蹈的豐富性和多元化。

相關焦點

  • 上海國際舞蹈中心「青年孵化平臺」面向全國廣發英雄帖
    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劇場「青年孵化平臺」已啟動2021年度公開招募,面向全國範圍內的青年舞蹈編導徵集原創作品。「青孵平臺」將通過提供資金、宣傳、技術、演出機會等方式,全方位扶持青年舞蹈編導們的藝術創作,激發青年編導創新活力。
  • 劇場直播還能怎麼玩?上海國際舞蹈中心下一回要請黃豆豆
    8月26日,尹昉和謝欣舞蹈劇場在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劇場進行了新作《熵》的合成、試演、演後談。為讓更多人參與,演後談開放了B站、抖音兩個平臺的直播,吸引了大批網友。這不是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劇場第一次將直播「玩出圈」。
  • 上海國際舞蹈中心:讓舞蹈成為更多市民的生活方式
    今日,大型兒童舞臺劇《灰姑娘與倉鼠家族的秘密》在上海國際舞蹈中心上演,帶著女兒剛剛看完演出的趙女士告訴記者,小時候在電視上電影裡看到跳芭蕾的女孩兒,覺得特別美,豔羨不已。但那時候沒有條件近距離地觀看感受芭蕾,現在上海國際舞蹈中心演出多訂票方便,為了薰陶女兒的舞蹈藝術氣息,她常帶女兒來看演出。  今年的9月30日,正值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對外開放一周年。
  • 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劇場「青年孵化平臺」等你來
    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劇場「青年孵化平臺」正式啟動2021年度公開招募,面向全國範圍18-40歲的青年編導徵集原創作品。「青年孵化平臺」系列作品海報2021年度「青年孵化平臺」面向全國範圍18-40歲的青年編導徵集具有當代性的舞蹈作品。國舞劇場表示,作品的題材、舞種不限,按照「尚在構思」「初具雛形」「成熟階段」三類,將為不同階段的作品定製扶持方式。
  • 明星「雲端」傳舞藝,上海國際舞蹈中心推出「舞空間」公益「雲」課堂
    為此,上海國際舞蹈中心發展基金會在第一時間聯絡「兩團兩校」的舞蹈家,並向國內外舞蹈藝術家廣發邀請,抓緊時間錄製製作線上課程,推出「舞空間」公益「雲」課堂,讓廣大舞蹈愛好者在家也可以享受舞蹈藝術服務。據悉,「雲」課堂將於2月16日起通過基金會的微信公眾號開始陸續上線。
  • 上海體育學院籤約辛穎國際藝術中心,培養舞蹈複合型人才
    近年來,久居美國的她多次回國推廣葛蘭姆技術,2019年,她在上海成立了辛穎國際藝術中心,「希望把真正的葛蘭姆技術和現代舞技術帶到國內,希望大家對葛蘭姆技術有更深層、更全面的了解。」2019年,辛穎在辛穎國際藝術中心開舞蹈講座2019年,辛穎在辛穎國際藝術中心開舞蹈講座8月4日,辛穎國際藝術中心跨出關鍵性一步,與上海體育學院舉行了校企合作籤約儀式和掛牌揭幕儀式。
  • ...一場舞臺上下的對話」藝術對談舉辦:探索舞蹈藝術新發展、新融
    舞蹈藝術是綜合的藝術,是世界通用的語言,如何探索舞蹈藝術的傳播和普及,是值得深入探討的重要命題。12月5日,國家大劇院舉辦了「舞·界——一場舞臺上下的對話」藝術對談,活動邀請舞蹈編劇張昊對話沈偉、譚元元、洪嘯、黎星、華宵一、李昂、楊好等嘉賓,共同探討舞蹈藝術在舞臺之上和舞臺之下的呈現和傳播方式,以及在當前大眾多元觀演模式下,如何採用電視、網際網路等形式拓寬舞蹈藝術呈現和激發公眾美育潛能的新可能。
  • 無法引進兒童劇,上海兒童藝術劇場將提供怎樣的新「菜單」
    1月5日,上海兒童藝術劇場(簡稱「大鯨魚劇場」)2021 年演出季正式對外公布,這是劇場投入運營後發布的第7個演出季。2021年,大鯨魚將推出31臺音樂、戲劇、舞蹈和多元等演出節目,全年總演出場次計劃達到222場。疫情之下,「國潮、科技、傳播」成為三大關鍵詞,而自製劇和本土項目開發成為了今年的重要方向。
  • 線上線下結合,「舞極限」讓舞蹈藝術教育有更多可能
    11月27日下午,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藝術教育特別活動——「舞極限」學生舞蹈實踐活動在上海影城收官,三組由「舞極限」特邀藝術家與上海師生共同創作完成的舞蹈影像作品也正式首映。舞蹈影像作品首映式現場活動現場,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黨總支書記楊靖,為上海戲劇學院舞蹈學院外聘專家翁耀昇、D.Lab舞蹈工作室創始人段婧婷、旅滬烏克蘭籍當代舞者Julie S三名特邀藝術家,以及音樂總監周樂維、音樂設計郭啟超、合作編舞李欣蒙、陶思燁頒發了「藝術奉獻」紀念牌,感謝他們為藝術教育和普及所做出的貢獻。
  • 國際戲劇舞蹈演出季落幕 多種藝術呈異彩
    有評論人感慨,「海蒂最大可能的激活了舞者足尖下的熱烈與奔放,如同在草原上奔跑,滿臺上是攔不住的衝勁,卡門當如是」。本次戲劇舞蹈季著實吸引了眾多國際國內名團、名家攜精品力作登臺。除此之外,還有西班牙國家舞蹈團、瑞士日內瓦大劇院芭蕾舞團、丹麥國家芭蕾舞團、英國1927劇團、波蘭波茲南新劇團等國際藝術團隊與來自臺灣的雲門舞集2、親愛的話劇團、朱宗慶打擊樂團、果陀劇場以及中國國家芭蕾舞團、中國歌舞劇院、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北京京劇院、北京舞蹈學院、北方崑曲劇院等國內一線實力院團紛紛亮出看家作品。
  • 國家大劇院舉辦藝術對談,以《舞蹈風暴》第二季為案例探究舞蹈藝術...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沈傑群)日前,國家大劇院舉辦了一場「舞·界——一場舞臺上下的對話」的藝術對談,活動邀請舞蹈編劇張昊對話沈偉、譚元元、洪嘯、黎星、華宵一、李昂、楊好等嘉賓,共同探討舞蹈藝術在舞臺之上和舞臺之下的呈現和傳播的方式,在當前大眾多元觀演模式下,如何採用電視、網際網路等形式拓寬舞蹈藝術呈現和激發公眾美育潛能的新可能。
  • 「一人一故事」舞蹈劇場在長精彩亮相
    用肢體語言講述舞者故事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6月11日訊(記者 陳薇)6月10日晚,由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中南大學)主辦,中南大學建築與藝術學院和長沙市人藝舞蹈團承辦的「雅韻中南」高雅藝術進校園——「一人一故事」舞蹈劇場在中南大學南校區禮堂精彩上演,師生們用舞蹈來講述自己真實的故事
  • 《舞蹈風暴》《聲入人心》人氣選手成演出市場「香餑餑」
    胡沈員編導並主演的現代舞作品《流浪》日前在上海大寧劇院落下帷幕;朱鳳偉的新作《一場》在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大劇場連演五場;郝若琦主演的舞劇《花木蘭》剛結束了新一輪全國巡演……這些相對小眾的舞蹈演出竟然座無虛席,為演出市場的復甦注入新活力。陽春白雪的舞臺藝術因綜藝節目「出圈」,劇場邊界正在拓寬,《舞蹈風暴》《聲入人心》等不斷為劇場舞臺輸送新鮮血液。
  • 《舞蹈風暴》《聲入人心》熱門選手來了,流量時代,劇場變了?
    半個月前,《舞蹈風暴》第一季總冠軍胡沈員編導並主演的現代舞作品《流浪》在上海大寧劇院上演,看似小眾的現代舞現場座無虛席。本周六,《聲入人心2》人氣成員袁廣泉將在大寧劇院帶來個人音樂會;《舞蹈風暴》第二季熱門舞者黎星、謝欣、李豔超聯手主演的《大飯店》則已定檔明年1月22日至23日上演。「陽春白雪」的劇場藝術因綜藝節目頻頻「出圈」,也令劇場邊界不斷拓寬。 「近年來,小眾藝術因細分領域的綜藝節目逐漸破圈,對劇場而言是機遇。」
  • 深圳舞蹈英才計劃收穫成果 藝術新秀展演8個原創舞蹈
    「深圳舞蹈英才計劃」展演作品。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0月22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祁琦)10月20日晚,8位青年舞蹈編導在深圳保利劇院為觀眾呈現了8個新編舞蹈作品。以培養深圳青年舞蹈人才、推出原創舞蹈精品為主旨的「深圳舞蹈英才計劃」終於迎來豐碩的收穫季,展演了風格各異的原創成果。
  • 《舞蹈風暴2》收官,謝欣憑什麼奪冠?她跳進了觀眾的心裡!
    孕期內,她乾脆在黎星創作的舞劇《大飯店》中飾演了一名孕婦,最後一場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演出時,她已經懷孕8個月。該年,她的舞團攜《一撇一捺》展開歐洲巡演,順勢打開了歐美市場。同時,她還在醞釀著《漣漪》《特殊時刻》《九重奏》等幾部全新的舞蹈作品。
  • 辛穎:瑪莎·葛蘭姆舞蹈藝術,讓你看到真實的情感
    近幾年,辛穎多次回國推廣葛蘭姆技術,今年,她乾脆在上海、四川成立辛穎國際舞蹈與藝術中心,「希望把真正的葛蘭姆技術和現代舞技術帶到國內,希望大家對葛蘭姆技術有更深層、更全面的了解。」日前,在一次對談上,辛穎和上海觀眾面對面,聊了聊瑪莎·葛蘭姆的藝術思想和動作體系到底是什麼樣的。辛穎(左一)。
  • 黎星:我的野心是讓觀眾到劇場感受「舞蹈風暴」
    「劇場」的執念:「觀眾能夠因為我走進劇場看舞蹈,這件事情對我來說特別牛,我會很...儘管如此,黎星的到來也依然讓人激動,這位「國內舞蹈獎項全滿貫得主、國際六項舞蹈大獎獲得者、最搶手的舞劇男一號」,是當下中國舞壇最響亮的名字之一。
  • 華宵一舞蹈劇場《一刻》即將登臺深圳保利劇院 全新一刻再度綻放
    作為深圳最高規格舞蹈盛事,「深圳舞蹈月」由中共深圳市委宣傳部、深圳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深圳市舞蹈家協會承辦,於金秋十月拉開帷幕。華宵一舞蹈劇場《一刻》作為本屆舞蹈月國內優秀舞蹈作品特邀劇目,將於2020年10月24、25日登陸深圳保利劇院演出。
  • 《小珂》:一個人的舞蹈與一個時代
    11月27、28日兩晚,上海西岸美術館上演了由法國著名觀念舞蹈藝術家傑羅姆·貝爾與中國藝術家小珂合作的劇場作品《小珂》。這是西岸美術館與法國蓬皮杜中心五年合作項目中的一部委約作品。這部作品首先是小珂的作品,是表演者小珂對自己作為舞者、編導和藝術家往事的舞臺回顧。它同時也是傑羅姆·貝爾的作品,是編導傑羅姆·貝爾在與小珂溝通、對話了多半年之後商定的劇場呈現方式。這是一次劇場民族志式的跨文化對話,也是關於中國舞蹈文化的一次劇場深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