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汕客運專線潮州段、潮汕環線高速公路潮州段、大潮高速潮州段建設有序推進,潮州大橋、如意大橋建成通車,智能有償停車系統深入探索建設,巡遊出租汽車實時監控平臺投入使用……
作為廣東的「東大門」,潮州是極具地域特色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也是廣東沿海經濟帶上的重要門戶。日趨完善的對外交通網絡、明顯改善的城市交通環境,不僅造福廣大群眾,顯著提升市民遊客的出行體驗感,也給這座千年古城帶來難得的發展機遇。
眼下,潮州已從過去的「省尾國角」「交通末梢」一躍成為區域交通樞紐城市。潮州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和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橋梁紐帶作用更加明顯,交通區位優勢日益突出。
站在新的起點上,潮州將繼續全力以赴打好交通提升發展攻堅戰,加快構建立體綜合交通體系,深化交通運輸領域綜合整治,推進交通擁堵治理,完善大交通機構改革,為打造沿海經濟帶上的特色精品城市提供強有力的交通保障。
●吳思旻 鄭淼鑫 陳東升
內聯外通
45個重點項目優化交通格局
城市要發展,交通必先行。
今年以來,潮州市大力推進45個交通重點項目建設,1至5月,全市交通重點項目共完成投資17.54億元,逐步促進空港、高鐵、高速公路、城鄉路網有效銜接,優化全市交通網絡布局。
潮汕環線正在進行橋梁和路面工程施工;潮州東大道、北山路、S232線潮安段改建工程等13個公路橋梁在建項目順利進行;潮汕環線高速公路江東連接線、潮汕環線高速公路磷溪連接線、省道S231線意東三路拓寬改造工程等12個新開工項目正加快推進前期工作;廣東省濱海旅遊公路、東鳳大橋等5個籌備項目加快推進;潮州市第一季度已完成「四好農村路」建設任務23.5公裡……
數據顯示,「十三五」以來,潮州的高鐵、高速公路等交通網絡快速發展、逐步完善。
高效軌道網初具規模,廈深鐵路、廣梅汕增建二線及廈深聯絡線、梅汕鐵路客運專線正式開通運營,動車所投入使用。
高速公路規劃布局「三縱兩橫」加快成網成型,潮惠高速公路、潮漳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加快推進潮汕環線和大潮高速建設進度,計劃年底建成通車;寧莞與瀋海高速潮州東聯絡線開工建設。
打通「大動脈」,如意大橋、潮州大橋、綠榕西路等項目建成通車,外環大橋、東鳳大橋、潮州東大道、北山路、濱海旅遊公路等一批項目加緊推進。
暢通「微循環」,「四好農村路」高質量推進;形成以瀋海高速(G15)、汕昆高速(G78)、甬莞高速(G1523)以及國道福昆線G324、國道福巴線G355,省道湖上線S221、坑海線S222、鳳灣線S231、東山—金平線S232、留汕線S233等為主骨架,以縣鄉公路和農村公路為支線和補充的公路網絡。
港口擴能升級不斷加快,潮州港亞太通用碼頭一期工程、潮州港公共錨地完工並投入使用,潮州港擴建貨運碼頭工程完工,已可投入使用,潮州港公用航道一期工程已於今年4月份完工,還有3個處於前期和設計階段的項目將在今年動工建設……潮州以後發趕超的強勁勢頭攻堅突破,全面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成功創造了交通建設的「潮州速度」。
隨著交通網的逐步完善,「江海陸空、互聯互通」的立體交通發展新格局在潮州初現,空港、高鐵、高速公路、城鄉路網實現有效銜接。潮州邁入「大交通」發展新時代。
強化管理
促進城市發展擴容提質
大到經濟發展、城市群融合,小到市民、遊客的出行體驗,交通的作用不言而喻。
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交通環境是展示潮州文化的一張名片,展示城市文明的一個窗口,展示古韻風採的一面鏡子。
從細處入手,一系列破除城市交通擁堵、整治道路交通運輸的行動,在潮州每個角落推進。
針對古城區上水門城樓口、竹木門城樓口原規定的通行方向給群眾在防汛通道順向停車帶來極大不便,交警部門對上水門、竹木門城樓口通行方向進行調整,並在該路段實施單向通行交通管制,有效理順該路段交通流,使古城核心區道路更安全順暢。
為緩解日益突出的停車難問題,潮州一方面啟動實施兩輪「六個十」民生工程項目,將停車場建設改造、道路黑底化改造提升等作為其中的重點工作抓實抓好,計劃建設普通停車場和智能停車場21個,集中分布在機關、學校、醫院,辦事機構以及旅遊景區(點),總投資近3億元,可提供車位3612個。
另一方面,積極探索建立智能停車管理系統,並以新橋路為試點,全力抓好城區道路智能有償停車體系建設,進一步盤活城市公共道路資源,緩解城區停車壓力。
為優化市區擁堵路段的交通狀況,今年新增加綠榕北路、城新西路2處中間分隔帶調頭口;在潮州大道泰安路口、潮州大道奎元廣場、潮州大道綠茵路口、潮州大道南較西路口、楓春南路體育館5個位置增設人行天橋項目正在優化設計方案。
自去年以來,力度空前的交通運輸綜合整治行動持續開展。潮州市交通運輸局局長黃奕斌表示,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交通行業亂象,著眼「治本」精準施策,對公交、計程車、三輪車等整個運輸行業從源頭上進行改革重構;緊盯亂象「打準打狠」,牽頭開展跨區域、跨部門聯合專項整治行動,力度空前,有效扭轉了潮州市交通運輸行業頑疾多年來「久治不愈」的局面。
隨著城市發展的擴容提質,智能交通建設也在穩步推進,有關部門正在積極推動港口「網際網路+」,將潮州港綜合管理信息化應用體系應用到日常的經營管理中;還成立了潮州智慧新交管創新運用研究中心,並投入392萬元增設外環北路古水路口等4個路口紅綠燈和電子警察設施,推出3套違停抓拍和2套不禮讓行人抓拍系統;全市巡遊出租汽車實時監控平臺也已完成建設並投入使用……
進入新時代的潮州,也更加珍惜當前古城旅遊加快發展的難得機遇,正通過進一步優化城市總體規劃、控制老城區大規模建設、加快新城軟硬體配套,著力破解老城區交通擁擠問題,努力讓遊客玩得開心、玩得舒暢,讓投資的客商感受到這片熱土的誠意和信心。
主動融合
區域樞紐效應日益突出
潮州處在廣東、福建兩省交界,在促進兩省跨區域合作、自貿區合作等方面有著不可複製和替代的地緣區位優勢,是廣東、福建兩省跨區域合作和自貿區攜手共進的重要連接點。
得益於國家、省加大交通建設投資等難得機遇,潮州深入實施交通強市戰略,不斷加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逐漸將區位劣勢轉化為優勢,特別是隨著廈深鐵路投入使用,潮惠、潮漳等高速公路相繼建成通車,潮州已成為珠三角和海西經濟區真正意義上的交會處。
隨著交通網的逐步完善,潮州的交通樞紐地位越來越明顯,與珠三角、海西經濟區的交通更加完善,與周邊城市的連結更緊密、融合更深入。基本在市域內形成「半小時經濟圈」,市區通往機場、高鐵僅有半小時車程,與汕頭、揭陽形成「1小時經濟圈」,與廈門、深圳形成「2小時經濟圈」。
潮州一躍成為粵東綜合交通樞紐中心,更「升級」成海西經濟帶與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連接點,區位紅利進一步釋放,有力支撐起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受潮州區位優勢的吸引,益海嘉裡集團把益海嘉裡潮州項目的選址落在海陸空交通便利的潮州港。益海嘉裡潮州項目板塊負責人陶志認為,集團在珠三角地區和福建都設有廠房,潮州位於兩地樞紐地帶,大大節省了物流運輸成本。
除了新加坡益海嘉裡糧油加工基地外,碧桂園全球智能衛浴產城融合、廣東省現代生態農業創新中心軍民融合示範基地等多個世界500強投資的實體經濟項目以及華瀛、華豐等一批投資均超過100億元的重大產業項目紛紛落地潮州建設。潮州交通後發優勢明顯,產業項目建設捷報頻傳,多元化的立體交通網絡正吸引越來越多的企業進駐潮州發展。
潮州正站在歷史的潮頭,正處於發展攻堅期、改革深化期、美好生活提升關鍵期。潮州按照省委的部署,依託沿海、沿江、沿機場高鐵交通樞紐中心和區位、交通、文化、產業等資源稟賦和優勢,正全力做好「特、精、融」三篇文章。
「融」字文章的關鍵,在於強化開放理念。潮州正加強與汕潮揭城市群、海西經濟區、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粵港澳大灣區乃至「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對接合作,以思想「破冰」實現行動「突圍」。
潮州不僅積極融入汕潮揭都市圈,深入實施《汕潮揭臨港空鐵經濟合作區發展總體規劃(2017-2030年)》,更全面深化省際合作,健全完善閩粵贛十三市合作交流機制,打好原中央蘇區縣、閩粵經濟合作區和國家首批農業對外開放合作試驗區「三張牌」;發揮潮州港作為國家一類對外開放口岸的作用,加強與大灣區港口的戰略合作,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在原油、天然氣、新能源開發等方面進行高水平、深層次對接合作。
如今,一個日新月異的交通出行網,正使萬裡變通途。昔日的「省尾國角」,如今已成為廣東的「東大門」。站在新起點展望潮州未來,大路康莊,前途無限。
■新觀念
打錶帶來好秩序不超載更好經營
當前,潮州市正從整個運輸行業的源頭上進行改革重構,並啟動新一輪交通運輸綜合整治大行動。改革歷來難革的是人心,但在潮州,從業者的觀念發生了可喜的變化。
的士打錶帶來好秩序,的士司機不用拼命拉客;泥頭車限載提高平均運價,更好經營;人力三輪車從業人員經過考試更加珍惜這份差事,悠悠的人力三輪車讓古城的遊客慢下來……
「不打表?請下車!」5月12日上午10時,受疫情影響,高鐵潮汕站計程車排載區內坐車的旅客寥寥無幾,但計程車司機秦師傅卻拒載了今天的第一位客人。
「他去的地方比較近,不肯打表。」秦師傅解釋,這位要去潮州市區的旅客因路途較近,覺得打表不划算,想要講價,但遭到他的拒絕。「車上有攝像頭,車上各種情況都能被聽到看到,被查出來不打表,我們會受到處罰。」他說。
不光秦師傅車的擋風玻璃上裝有攝像頭,每一輛計程車都裝有攝像頭。
據潮州市交通運輸局道路運輸管理科相關人員介紹,這是計程車智能實時監控系統,其終端平臺實行「企業——縣(區)交通運輸局——市交通運輸局」三級管理,車裡、車外的情況不僅企業能看到、聽到,各級交通運輸管理部門和執法部門也能知曉。如果有司機不打表,便會被通報處理。
不僅是司機,巡遊出租汽車企業也會受到處罰,司機出現多次違規,企業會被收回部分經營權。企業管理的駕駛員及其車輛違規次數過多,會降低企業的誠信評價等級,且服務質量差的司機會被暫停直至註銷其從業資格,列入行業黑名單,同步核減或核銷相應車輛的使用權指標。
嚴規之下,巡遊計程車企業的主體責任得到了進一步落實。「現在的秩序比以前好多了,我們不用下車拉客,也沒有惡性競爭。」秦師傅說。如今,在高鐵潮汕站內,已經看不到司機聚在一起拉客、聊天的現象,所有的計程車都停放在排載區內,司機安靜地坐在車上,等著旅客出站。
人力三輪車作為古城特色旅遊項目,既能緩解城市交通壓力,又能提供一些就業崗位。然而很多從業人員安全意識淡薄,逆向行駛、隨意改裝、亂闖紅燈、隨意停放、佔道候客等不文明行為屢見不鮮。
2019年,潮州市全面開展城區客運人力三輪車行業改革,引導行業從常規出行服務向旅遊配套轉移。交通運輸主管部門通過從業資格考試重新核定全市車輛數量,並對其中150輛車的經營權實行招投標,中標企業僱用取得從業資格證人員開展公司化經營活動。
「通過考試和淘汰,保證從業人員的素質,控制古城人力三輪車的數量。」潮州市交通運輸局道路運輸管理科相關負責人表示,對所有被淘汰的人員進行經濟補償、協助再就業和扶助救濟,確保改革穩定推進。
一直以來,泥頭車超載濫載、非法改裝等亂象,讓潮州交警和交通管理部門頭疼不已。泥頭車亂象的根本在於市場惡性競爭,大家都有一個心態:你加我也加,你超我也超。
去年10月,潮州啟動新一輪泥頭車專項整治行動,由交通運輸管理部門和公安交警組成聯合執法工作機構,對超載濫載和私自改裝車型的行為進行嚴厲打擊。同時,成立治超站和拆改場,對違章行為立整立改,不辦人情案。目前,在潮州路上基本看不到「堆成山」的超載濫載、非法改裝行為。
政策落實後,很多泥頭車車主開始都接受不了。但統一了標準之後,許多泥頭車車主開始慢慢體會到不超載濫載、不非法改裝的好處。「現在車拉得輕,維修費、輪胎費、耗油都少了,各方面也安全了,這就補到利潤上了,比以前反而好經營一點。」相關從業人員劉瑞強說,有統一標準,行業內就不會為了多賺點錢而私自改裝,事故發生率也低了。
數讀
◎今年以來,潮州大力推進45個交通重點項目建設,1至5月,全市交通重點項目共完成投資17.54億元。
◎潮汕環線高速公路潮州段1至5月完成產值4.68億元,累計完成總產值34.36億元,佔總投資85.5%,計劃年底建成通車。
◎大潮高速公路潮州段1至5月完成投資4.45億元,累計完成總產值52.3億元,佔總投資79.6%,計劃年底建成通車。
◎潮州東大道、北山路、S232線潮安段改建工程等13個公路橋梁在建項目順利進行,其中外環大橋及連接線工程已完成棧橋東岸搭設。
◎第一季度完成「四好農村路」建設任務23.5公裡,今年將完成383.471公裡「四好農村路」建設。
◎中山大道、省道S335樟公線至高鐵潮汕站連接道路新建工程、省道S506線(原X093線)炮浮線和進站路續建工程、省道S502線饒平大埕至仙春路段路面改造工程、省道S502線閩粵交界至饒平大埕段改建工程等項目力爭年內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