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菜烹飪技藝入選國級非遺!其實潮菜好吃是拜「省尾國角」所賜

2021-01-09 網易

  近日,第五批國家級非遺項目推薦項目名單正在向社會公示,潮州申報的「潮州菜烹飪技藝」入選。

  

  潮州菜是廣東菜的主要流派之一,形成於宋代,興盛於清代,分布區域以潮汕為中心,向全國各地以及東南亞、歐美等國家和地區輻射。它富有地方風味,以精於烹製海鮮、重視原汁原味而著稱。

  眾所周知,技術精細、工序講究是潮菜烹飪的突出特徵,潮汕美食素有「工夫食」之稱,更熔鑄著潮人精益求精、刻苦耐勞的精神。

  

  潮州菜的烹調方法多樣,常用的有燉、燜、炸、炊(蒸)、炒、泡、煎、扣、清、淋、灼、燒等幾十種,刀工、配料、配菜、火候都講究一絲不苟——

  刀工有數十種運刀技法;配菜講究性味、色彩、形狀、葷素配合;調料種類數以百計,區別不同菜餚下鍋,另有多種「味碟」為上蘸料;火候有猛、旺、中、慢、小之分,因料而異。食物經過精製而上了檔次,味道更完美,粗賤的也變成佳餚。

  

  比如,各地高級菜館都有魚翅為原料的菜式,潮州菜館的「紅燉魚翅」、「紅燒排翅」格外香甘潤,令人稱讚,奧妙就在於其製作工藝上。

  紅燉魚翅製作時,先將乾魚翅發水,反覆泡浸、衝漂、煮漂,將魚翅的細沙、碎骨、腐肉、夾心筋等雜質盡數剔去,質地軟化,然後下鍋和入姜、蔥、紹酒、豬油煮20分鐘,取出姜、蔥,以清水漂涼魚翅,然後摞疊放入燉鍋,再放上竹篾片。調適量紹酒、味精、精鹽、醬油和上湯,煮至微沸倒入鍋內,將豬油略炒過的豬腳、排骨、火腿以及豬皮、宰淨的老母雞切開放在竹篾片上,把綑紮的蔥頭、芫荽頭放在一邊。旺火燉2小時,轉入中火燉3小時後,滲入上湯,再改用小火燉1小時。最後,取出魚翅,復置在湯盅中,原湯加適量味精、芝麻油、胡椒粉淋上,撒上火腿絲,另把上湯煮沸,投入芫荽葉和火腿末,盛入餐盅,食用時配浙醋佐食。

  

  這樣製作出來的紅燉魚翅湯味鬱香,翅針軟滑帶有膠質而不膩,極為可口,難怪要受到食家青睞。
久居馬來西亞的潮籍學者蕭遙天將潮州菜館做的魚翅與其他館子作了一個比較,說:「此味潮州的大小館子都真材實料,不摻雞卵黃,做得火候獨到,濃稀適度,醇美可口。反觀其他館子,如非失之太稀,便失之太硬,所謂怒髮衝冠,不堪承教。」一語道出其中差別。
潮汕小食的一個突出特點是粗糧精製,重在做工,花樣變化,同樣的原料可以生發出不同的食品,加上獨有配料,使人吃出「潮味」。以山芋做出的小食,就有「芋味三絕」——

  

  其一是炸芋酥。選上等山芋,刨去芋皮,切成薄片,曬乾後放入油鍋炸酥,撈起後濾去油漬,投入滾燙的白糖液中,撈起冷卻,均勻地撒上熟白芝麻和切碎的芫荽便成。吃起來香甜酥脆。
其二是芋泥。先將芋頭洗淨蒸熟,剝去外皮,碾壓成芋泥。在鍋中放入豬油,再放入芋泥、白糖,文火煎熬,不斷翻攪,使之融合均勻,至有一定粘度性和光亮度即成。製作過程,可分別配入豆沙、炒熟的芝麻粒、白肉丁、煮熟的蓮子、少許橙汁、切碎的柑餅,製成太極芋泥、玻璃芋泥等多樣品種。

  

  其三是翻沙芋。將芋去表皮後切成指狀小塊,放入油鍋中炸熟撈起,隔一會兒再將芋塊放入油中以除去水氣。在鍋中將白糖水煮至粘化,再將芋塊放入,拌勻撈起,即成又香又脆的翻沙芋。 蠔烙是見證潮人飲食工藝善於點化加工才能的著名小食。蠔烙的主要原料牡蠣,在沿海許多地方都有出產,烹製的方法各式各樣,在北方有生吃的,在廣州是醃作豉用來配料的。以薯粉加上鴨蛋,再在平底鍋中用「厚油」攤煎成餅的,只有閩南和潮汕二地方有此做法,而潮汕蠔烙的製作最為精美。

  

  潮汕蠔烙的做法:用料上專選取達濠蠔仔和井洲蠔仔(又稱珠蠔,每粒長約2釐米)。精挑上等雪粉、以鬃頭肉煎解的豬油和鮮鴨蛋,再以魚露、蔥粒、辣椒醬為調料。煎制時,以蠔仔、雪粉、蔥粒拌勻下平底鍋,旺火厚朥烙煎,淋上蛋漿,配入適量調料,煎至兩面呈金黃色,品嘗時放上洗淨切碎的芫荽配上等魚露為佐料,外酥內嫩,香脆鮮美。
「護國菜」是潮菜的代表作之一,先將番薯嫩葉逐葉撕去莖外纖維,清洗乾淨,在沸水裡加小蘇打約兩、三分鐘,撈起後再換四、五次冷水將它漂淨,去除澀味;瀝乾水分,用刀細切,先呈絲狀,再用刀剁成萍狀;加上乾草菇、雞油、精肉、上湯放入蒸籠約20分鐘取出,撿去渣滓;再過油加入頂湯慢慢熬煮,最後加芡盛起。這樣做成的一道菜看去宛如綠瑩瑩的一池青萍,吃起來又軟滑鮮美,餘甘不絕。

  

  潮汕美食之所以熔鑄著潮人精益求精、刻苦耐勞的精神,主要原因是:

  鮮明精細特色的潮汕傳統文化的薰陶

  潮汕地區雖然自然條件十分優越,農業生產較為發達,但是,人多地少一直是潮汕十分凸現的社會問題。為了更高產量的農產品,農民在有限的耕地上投放了更多的勞動力,甚至不惜用繡花的工夫來種田,把傳統的精耕細作推向極致。
「耕田如繡花」哺育了精明的潮汕人,創造出精細特色的潮汕傳統文化。因此,作為民俗文化之一的潮汕美食也就深刻地熔鑄了潮人精益求精、刻苦耐勞的精神。

  

  追求清靜無為社會風氣的影響

  作為省尾國角的潮汕,自古就是貶官的流放地。「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官場宦海是那樣的變幻莫測和難以自主,韓愈的詩文伴隨著「一朝一夕」的變化,給予潮人一種揮之不去的陰影的存在。
正統文化的教誨,閉塞的近乎真空的文本操練,使潮汕的仕子們在贏得清官譽號的同時,感到一種落寞和無奈,他們往往空懷壯志,結局悲愴,這就強化了官場「不可為」和「無可為」意義,使潮汕人普遍疏離官場,淡漠政治,而以名商大賈為多。

  

  既然建功立業「不可為」和「無可為」,生命短促,世事無常,大多潮汕人轉而關注對自我這個有形之身的呵護,力求自己過得愉快些,痛快些,舒適些,因而視飲食非一般的食,而是一種調理,不是好吃就行,而是講究吃了怎麼樣?有什麼味道?對身體有什麼好處?潮菜中的「橄欖燉豬肺」、「腳魚燉薏米」等就是其中的代表。

  潮汕人清淡無為的生活態度,不斷地影響和強化飲食文化。潮汕人絞盡腦汁,使用一切烹調手段,「生吹」、「白灼」、「幹炸」、「隔水燉」、「見菜不見肉」……使得潮汕美食在求精、求真、求美中不斷發展。

  文/陳友義 李昌欣,轉載時有改動

  聲明:本文不代表我們的觀點,僅供讀者參考。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進行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美味潮州|極富藝術性的技術 一一潮州菜烹飪技藝
    本期推出的是:極富藝術性的技術 一一潮州菜烹飪技藝潮州菜作為一種歷史悠久的地方菜,崇尚清淡口味,製作工細精巧,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吸收了中原菜系甚至西餐的烹飪技藝,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烹調方法。潮州菜常用的烹調方法有炒、燉、炊、炆、炸、油泡、焗、白灼、烙、滷、醉、返沙(翻沙)、糕燒、燻、燒烤、凍、煲、鐵板燒等。
  • 潮州菜的前世
    然而,這些並不能代表潮菜的全貌,潮菜遠不止這些。潮州菜的前世之前,用潮州菜這個詞,很多潮汕人就跳起來了,說怎麼可以只提潮州菜,明明還有汕頭、揭陽,應該介紹潮汕菜才對!其實,此潮州非彼潮州。而作為一個存在已久的菜系,一般正規叫法都還是會沿用潮州菜這個稱呼,包括目前粵菜分出來三個菜系,也是廣府菜,東江菜(客家菜)以及潮州菜。像很多香港電影裡,稱呼潮汕人也是「潮州人」。所以,很多時候,潮州是泛指整個潮汕地區,而不是單指現在的潮州市。話說回來,潮州菜為什麼會有如此高的聲譽?如果單純以地域劃分來理解潮州菜,可能永遠也無法理解這個問題。
  • 為什麼說「潮州菜是最好的中華料理」?
    但從淵源上看,潮州菜更多地繼承了閩南菜的特色,結合自己的創新而成。由於八大菜系的分法根深蒂固,潮州菜長期隱匿於廣義粵菜之中,不為外人所知。但實際上,粵菜中的高端菜式很多出自於潮州菜,不少頂尖的傳統粵菜廚師其實就是潮州菜廚師。粵菜在國內被公認好吃,而潮州菜又是粵菜之中較為精緻者,能在國內風行不足為奇。
  • 【風味潮州】真香預警,潮州菜實在太好吃了!
    潮州菜伴隨著潮人的足跡遍布全國以至世界各地,坊間甚至流傳「有華人的地方就有潮州菜館」,更使得潮州菜享譽全球。2004年,潮州市被中國烹飪協會授予「中國潮州菜之鄉」榮譽稱號。2009年,潮州菜入選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湘橋非遺——潮州菜烹飪技藝(二)
    潮菜的炒分為二類:一類是走油炒法。
  • 為什麼說潮州菜是中國最高端菜系?
    2010年潮州菜代表廣東參加上海世博會,2012年潮州菜代表中國菜參加韓國麗水世博會。2014年8月,潮州因潮州菜成功入選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主辦的「2014中國城市榜——全球網民推薦的最中國美食城市」。  潮州菜,簡稱潮菜,香港稱「打冷」。是漢族傳統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潮州菜可追溯到漢。
  • 潮州菜的前世、今生
    然而,這些並不能代表潮菜的全貌,潮菜遠不止這些。潮州菜的前世之前,用潮州菜這個詞,很多潮汕人就跳起來了,說怎麼可以只提潮州菜,明明還有汕頭、揭陽,應該介紹潮汕菜才對!其實,此潮州非彼潮州。三、省尾國角的古食遺風潮汕人總是自嘲自己是省尾國角,確實如此,潮汕地處偏遠的粵東,東南臨海,東北、西北高山環伺,在陸路交通比海路交通發達得多的古代,實際上環境是相對閉塞的,除了數次中原戰亂帶來的漢族南遷外,實際上與中原交流並不多。
  • 濟寧大莊琉璃瓦製作技藝入選第四批國家級非遺名錄
    原標題:魯城大莊琉璃瓦製作技藝入選第四批國家級非遺名錄  在日前公示的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名單中,曲阜魯城街道的大莊琉璃瓦製作技藝成功入選非遺項目,為全街道文化產業快速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 潮州菜為什麼會成為「最好的中華料理」
    但省尾國腳在戰亂之時卻成安居之所,歷代中原的鐘鳴鼎食之家顛沛流離到粵東後,保留了當時的語言、生活方式、民俗習慣,又與本土的文化交融,形成了古老、厚重、豐富的潮州文化。從潮語、潮劇到工夫茶,都可以憑藉這一脈絡溯源,潮州菜也是如此。  《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認為潮汕是中國美食的一座孤島,各個朝代的飲食文化在這裡保存下來,「誰要是沒有到過潮汕,就不能稱是美食家。」
  • 潮州交通 「省尾國角」躍升「區域樞紐」
    眼下,潮州已從過去的「省尾國角」「交通末梢」一躍成為區域交通樞紐城市。潮州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和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橋梁紐帶作用更加明顯,交通區位優勢日益突出。高效軌道網初具規模,廈深鐵路、廣梅汕增建二線及廈深聯絡線、梅汕鐵路客運專線正式開通運營,動車所投入使用。高速公路規劃布局「三縱兩橫」加快成網成型,潮惠高速公路、潮漳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加快推進潮汕環線和大潮高速建設進度,計劃年底建成通車;寧莞與瀋海高速潮州東聯絡線開工建設。
  • 美味潮州丨最好的中華料理一一潮州菜
    為展示潮州美食特色以及深厚文化底蘊,強化"潮州菜是最好的中華料理"品牌建設,加大潮州美食宣傳推介力度,"文化潮州"特開設"美味潮州"專欄,挖掘展示潮州民間美食文化,分享潮州美食故事,希望讀者藉此品味潮州,回味潮州。潮州菜,是中國四大菜系之粵菜主幹,廣東菜三大菜系之一。潮州菜早就隨著潮人的足跡走向國內外,倍受青睞。2004 年,潮州市榮獲「中國潮州菜之鄉」稱號。
  • 潮食刻丨你心中的潮州菜是什麼樣子?前方高能吐槽
    從這個案例形象生動地說明了千萬不要跟老媽說哪道菜好吃不然你可能一個月都別想吃另外的菜今天吃的不是高端潮州菜是尋常潮州菜ok~囉嗦了那麼多上菜吧!潮式打冷,每個潮州人住在心裡的家鄉菜。即使每天都吃,也不會有吃膩之感。無鵝不成席,所以一上餐館,還是忍不住「點一個滷鵝肉」!
  • 景寧畲族彩帶技藝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
    景寧畲族彩帶技藝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 2021-01-06 16: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粵菜師傅 嶺南新味」千年養生潮州菜 今朝更潮
    已有千年歷史的潮州菜以精工烹製、適時養生、選料廣博而聞名,潮籍華僑「往來東西洋,經營南北行」更使潮州菜能博採海內外名菜之長,日漸發展為享譽中外的高端菜系。近年來,隨著「粵菜師傅」工程的深入推進,傳統潮菜烹飪技藝推陳出新,而潮菜廚師也成為許多年輕人創業和再就業的不二之選。
  • 疫情期間,烹飪、剪紙、傳統戲曲等課程怎麼上?這所學校的非遺直播...
    45分鐘的一堂課,從食材準備到洗、切、烹飪,每個細節都講得清清楚楚,網絡另一端的同學們學著老師的一招一式,忙得不亦樂乎。烹飪大師牛恆林(右)正在上烹飪直播課和牛恆林大師一樣忙於線上授課的,還有省級非遺項目——剪紙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河洛工匠」王飛。
  • 潮州菜烹調技能大賽名廚爭霸,十大「潮州菜名師」揭曉
    前天下午,潮州菜名師、名店、名菜「三名工程」暨「粵菜師傅」工程潮州菜烹調職業技能大賽評選出了「十大潮州菜名師」,趕緊來看看哪位廚師的技藝更勝一籌?比賽現場,有21位烹調師順利突圍,進入到「十大潮州菜名師」決賽。
  • 這些三水「非遺」美食你吃過沒?傳承不息的是烹飪技藝
    上月底,三水區第七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公示,西南抽油、西南米醋、明昌雞仔餅、南山五彩陶釉以及樂平大包五個項目入選,其中四項都是食品。  入選「非遺」的美食,並不是指送入口中的食物本身,而是製作美食的烹飪技藝。對照上述公示名錄,西南抽油、西南米醋、明昌雞仔餅作為傳統技藝類入選,樂平大包則歸類到民俗一類,成為三水美食子項目。
  • 潮 汕 菜 1 2 道 瘋 味
    按潮州筵席最常見的為12道菜點,俗稱為十二菜桌,其中菜餚10道、點心2種。潮州菜講究「逐一上菜,邊做邊上」,不存在將全部菜餚做好後陳列於桌面才吃的「滿天星」上菜方式,因此強調順序搭配,上菜要先冷後熱(先冷盤後熱菜)、先主後次(主菜應在食慾旺盛時上桌才能吃出美味)、先肉後蔬(先用肉質或油脂為肚子打底)、先鹹後甜(通常甜品都留待最後)。
  • 潮菜美味健康的秘密
    潮菜又稱潮州菜,是產生於舊潮州府範圍內的地方風味菜餚。潮菜與廣府菜、客家菜一起,構成了廣義的大粵菜。在粵菜系統中,又有「食在廣州,味在潮汕」的說法。而在美食家的眼裡,潮菜則以高端、貴氣和健康著稱。為什麼潮菜會給人留下這樣的印象呢?一、潮菜對食材非常講究潮州食諺「一鮮二肥三當時」,是潮汕人吃食海鮮的總訣。這裡「鮮」指新鮮,「肥」是肥美,「當時」即時令。
  • 「河北文化名片」易水硯舉辦非遺技藝培訓
    12月6日,原中國文房四寶協會會長、著名書畫家寒石先生以《硯雕大師的修養》為題為百餘名易縣易水硯雕刻藝人授課,拉開了易水硯非遺技藝提升培訓活動序幕。這項活動對於弘揚非遺文化,傳承非遺技藝,推動非遺發展將起到積極作用。  易水硯傳承技藝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入選河北文化形象名片。易水硯先後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傑出手工藝品徽章、國之寶——中國十大名硯、中華誠信老字號等上百種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