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水變清了,可魚的種類和數量反而減少了,這是為什麼?

2020-12-13 小奇探秘

黃河水變清了,可魚的種類和數量反而減少了,這是為什麼?

黃河是我們國家的母親河,和長江一起孕育出來了偉大的中華文明,但是我們也要知道,黃河雖然養育著中華民族,但是它的脾氣卻也並不太好,尤其是在生產力水平還比較低下的古代,一旦遇到了黃河泛濫決堤,人們往往都沒有比較好的應對方式,自從宋朝以來,黃河也漸漸的成為了中原地區最大的危害,讓很多的人都流離失所。

而隨著時代的發展,科學技術水平的提升,也使得我們漸漸的能夠把握住黃河的整體流量了,如今的黃河上面遍布大壩水電站,不再危害黃河兩岸的人們,反而成為了人類灌溉良田的幫手。

但是同時我們也知道,黃河本身也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每年都會有大量的黃沙在黃河的衝擊之下衝向下遊,根據相關的統計,每一年攜帶的黃沙就超過了整整16億噸,所以如何去治理黃河當中的黃沙,成為了一個非常緊迫的事情,因為這些黃沙基本上都是來自於黃土高原之上,使得這一地區的水土流失的情況,非常的嚴重。

尤其是當到了夏季的時候,因為會有大規模的降雨,使得黃河的水量增加,衝擊的力度也不斷的增強,而黃土高原上面的土壤因為沒有植物紮根的原因,本身就比較的鬆軟,一到降雨的時候,就會變得更加的疏鬆,於是無數的泥沙全部都在水流的作用之下,進入了黃河當中,那個時候的黃河也是非常非常的渾濁。

但是,如今的黃河卻開始了變清澈了,當然這是人工治理的結果,首先我們在黃土高原上面開始了大規模的植樹造林運動,使得黃土高原上面的植被開始大規模的覆蓋,原本比較疏鬆的土壤,在植被的紮根作用之下,也開始變得緊緻起來,而且每當到了雨季的時候,這些植被往往也能夠吸收大量的雨水,以此用來改善黃土高原上面的土壤。

其次就是我們在黃河上面修建了大量的水電站和梯田,尤其是在中上遊地區,比較著名的三門峽和小浪底,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大壩進行攔截,所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黃河的流量,同時大量的泥沙在這些大壩出被攔截了下來,反而不會再往下遊去,當然,這也使得我們每年都必須要從這些大壩的水底去掏出大量的黃沙來,以免造成相關的堵塞。

而隨著黃河水的逐漸變清澈,人們卻沒有發現河中的魚類增加,反而咋子種類和數量上面有一定的減少,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其實吧,魚類的種類和數量的多少,和河水是否清澈的關係本不大,清澈的水也不一定適合魚類生存,就比如說黃河當中非常著名的黃河鯉魚,這種鯉魚的鰓部是非常的發達的,即使是在渾濁的河水當中,它們的魚鰓也能夠將泥沙過濾出來,同時因為泥沙當中本身也含有比較豐富的微量元素,所以反而對於魚類有著一定的好處。

當然,黃河當中的魚類種類和數量減少,這確實是事實,但是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大壩,這些大壩雖然保護了人類的安全,卻斷絕了很多魚類洄遊的路程,很多魚類都有洄遊的生性,他們往往都會洄遊,然後才會進行交配產卵,但是大壩直接阻斷了它們的道路,使得如今這些需要洄遊的魚類的繁殖出現了大規模的下降。

而除此之外,黃河當中有過度捕魚的情況出現,雖然每一年都會有大規模的放生魚苗的行動,但是很多都直接被捕撈了,而且黃河兩岸的工業化城市比較的多,大量的工業廢水都被排放進了黃河當中,所以黃河的水看著是便清澈了,但是水質是不是真的合格,這是看不出來的,所以還是多加保護!

相關焦點

  • 黃河水變清是什麼信號,對環境來說意味著什麼?專家的答案讓人深思
    說起黃河,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了,對於黃河,想必大家的印象,一定是覺得黃河水是黃的,所以看上去非常渾濁,總給人一種不乾淨的感覺,而事實上,黃河水之所以是黃色的,的確是因為水沙河流,所以談不上清澈,也就不能說是乾淨衛生的水了,不過,這種生態狀況,可並不是人類造出的。
  • 為什麼黃河越來越清澈,而黃河的魚卻越來越少?原因是什麼?
    近年來黃河水勢越來越輕,而黃河魚蝦越來越少,所以很多人認為黃河水的變化是中遊幾代人共同努力的結果。黃河泥沙這裡的重點地區是黃河中遊,特別是陝西省北部,泥沙的處理方法有兩種,一是增加綠色植被以抵抗地表水的侵蝕,二是在一些小流域修建淤地壩攔截泥沙。
  • 長江「無魚可捕」,黃河也快撐不住了!
    文 | 牧海本文轉載自今日頭條客戶端,原文首發於2021年1月3日,原標題為《黃河的困境:50年走向「無魚可捕」,野生刀魚資源告急?》,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黃河是我國第二大河,其漁業資源直接關係到沿線漁民的生產和生活。
  • 黃河水越來越清,原因是什麼?未來泥沙含量會與長江差不多嗎?
    黃河的水近年來越來越清澈的,這是為什麼呢?首先我們來看一看之前黃河水為什麼渾濁呢?渾濁的黃河之水黃河起源於青海省巴彥喀拉山的北麓,是我國的母親河,數千年來哺育了黃河兩岸的炎黃子孫。其實在唐朝之前,黃河被稱作大河,是在唐朝時,才被叫做「黃河」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它看起來是黃色的。
  • 如果黃河的河水變清,對人類生活是好是壞?你知道嗎
    如果黃河的河水變清,對人類生活是好是壞?你知道嗎我們都知道黃河的水夾泥沙含量是非常高的,所以有一碗水,半碗泥的這句俗語,那麼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如果黃河水變清會有什麼後果?是變好了呢,還是變壞了呢?
  • 最受歡迎的觀賞魚種類、顏色有哪些?魚只的數量有講究
    如今是越來越多的人養起了觀賞魚,有的人是為了欣賞,有的人是為了陶冶情操,和培養孩子的愛心,還有的人養觀賞魚是為了圖個吉利,觀賞魚在風水命理上也是佔據著一席之地,比如錦鯉、金魚、龍魚、鸚鵡魚之類等等,都賦予了一些美好的寓意。
  • 淡水魚在海裡無法生存,黃河匯入渤海後,黃河魚能去哪裡?
    就這就話而言,小編雖然不懂的千年草籽是何意,但萬年魚籽小編還是略微知道一些的,但是這個說法是肯定不可能的。很多人都說,如果沒孵化的魚籽,沒遇到水的時候都是在休眠,但這些魚籽遇到了水,就會被孵化成魚,可能成活率不是很高,但是耐不住這些魚籽數量多啊
  • 長江「無魚可捕」,全面進入十年禁漁期,黃河也快撐不住了
    黃河是我國第二大河,其漁業資源直接關係到沿線漁民的生產和生活。然而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黃河流域的生態環境便遭到了破壞,目前的黃河面臨正在和長江一樣的困境:「無魚可捕」。 這種結論並非聳人聽聞。
  • 黃河魚的秘密:躍龍門的不是鯉魚,是誰當了數百年的宮廷魚?
    大家好,我是和你們一樣愛好娛樂,每天關注娛樂新聞的【趙振楠說娛樂 】,跟著我帶你們每天看最新資訊。長江中遊魚類資源匱乏已是不爭的事實,甚至可以用「無魚可捕」來形容。但是,本文並沒有探討其原因,而是挖掘出了深藏於魚體內的秘密。
  • 黃河已成懸河,為什麼不用挖泥船把泥沙挖走
    黃河要是堤壩塌了,後果很嚴重,幾個省遭殃,幾千萬人民無家可歸。之前在菜葉網上看過相關的資料,古代皇帝解決辦法就是黃河改道,花國庫十幾年的收入成本改道,黃河每次改道都是歷史大事件,大傷國庫,國家變窮,古代解決黃河的問題,就是加高繼續加高再加高然後改道。
  • 「黃河兩岸是我家」「黃河精靈」鴿子魚將被列入國家一級重點保護...
    主要分布在甘肅靖遠至寧夏中衛一帶約200公裡的黃河河段。北方銅魚生長速度快,肉質細嫩鮮美,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和較好的養殖前景,是我國重要的水生生物資源。在傳統意義上,北方銅魚是寧夏、內蒙古、甘肅、陝西、山西黃河沿岸等地的珍貴經濟魚類,稱「黃河鴿子魚」,因具有很高漁業經濟價值,然而,受到棲息地生態環境破壞的影響,其自然種群已經極其瀕危,本次在名錄中被列為一級保護。
  • 未見黃河水 先聞鳥鳴聲
    □河南日報記者 陳慧「河灘上原來是人的吵吵聲、抽砂的轟轟聲,現在也熱鬧得很,但主角變了。」2020年12月29日,來到孟津縣會盟鎮黃河灘,還未看到黃河水,便聽見鳥鳴聲此起彼伏,馬朝紅停下腳步說,「你聽,像小孩叫的,那是赤麻鴨。」
  • 黃河一碗水半碗沙,卻有很多牛尾巴魚!70歲釣翁:野釣竅門很簡單
    黃河一碗水半碗沙,卻有很多牛尾巴魚!70歲釣翁:野釣竅門很簡單! 黃河是北方釣魚人十分嚮往的野釣聖地,九曲十八彎的每一處河道,都讓釣友們神往。雖然是一碗水半碗沙,也擋不住熱情的釣魚人。
  • 精打細算,用好黃河水(大江大河·黃河治理這一年①)
    去年,滑縣引黃河水14098萬立方米,目前縣裡農業生產可節水47.2萬立方米,年新增糧食生產能力39.44萬公斤。沿黃河溯流至上遊,在甘肅景泰縣,黃河劈山斬嶺,縈迴婉轉。景泰川電力提灌工程讓黃河水躍高山、穿沙漠,潤澤120多萬畝耕地。20公裡外的甘肅農墾條山集團的農場裡,正在進行一場節水試驗。
  • 肥不好,瘦不行,我們養觀賞魚的水是肥是瘦?
    簡單例舉一些水太肥的表象:水渾濁不一定就是肥,水裡有機物多導致的水渾濁才是肥;水有淡淡的魚腥味也正常,有氨的臭氣味才是不正常;水面的氣泡能夠迅速消散也是正常的;水的顏色由水中藻類等微生物的種類和數量決定,正常的水色可能呈現淡淡的褐色、黃綠色,只有灰色、黑褐色的水才是不正常的水;同樣,藻類的硅藻、綠藻等等有一點很正常
  • 南懷瑾的告誡:水太清則無魚,人太清則無福
    結果出人意料的是,此評論一發,沒過多久就有不少網友追問我,說人為什麼要活得「糊塗」,怎麼才算「糊塗」活法。既然有網友問了,那我就可得好好給大家說道說道了。為什麼人要活得糊塗呢?很簡單,用一句話概括那就是:「人不可太盡,事不可太盡,凡事太盡,緣份勢必早盡。」
  • 為什麼魚總是「餓不死」?
    因為水缸裡的水是用來喝的,所以我們不能像現在養在魚缸裡的魚一樣每天都餵它。魚缸裡的魚根本就沒餵過,為什麼餓不死?魚兒為何不餓?事實上,這就是為什麼水缸裡要放一條魚的原因。有些大水缸更容易裝水。幾天沒人能把一缸水打滿。尤其在夏天,如果水缸裡沒有魚,我們就會發現水變得渾濁,甚至會產生小紅蟲和綠水藻。
  • 「三門峽黃河的水是清的呀!真的美!」
    在我市調研時,鐵凝深入考察了我市自然生態保護、歷史文化傳承、文化事業發展和基層文藝工作開展等情況,對我市成功舉辦「一節一展」給予充分肯定。水天澄明,天鵝翔舞。鐵凝認真聽取工作人員關於溼地環境和天鵝保護情況的介紹,站在觀景臺上,清風徐來,陽光細灑,移步換景,鐵凝拿起手機頻頻拍照,留下對「天鵝之城」的美好印象和切身感受。    在國際文博城,「一節一展」各項展覽次第排開,精彩的內容引人注目。鐵凝聽取策展介紹,不時駐足欣賞。看到《見證·造像》的大幅圖片時,鐵凝評價照片非常自然動人,人物「很淡定,看不到憂傷」。
  • 揭秘黃河濟南段「容顏」:38年未遇洪水 20年不曾斷流 黃河水越來越...
    近年來,濟南致力攜河北跨,高水平建設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開啟了從「大明湖時代」邁向「黃河時代」的歷史性跨越。去年,濟南更是迎來了歷史性機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和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這兩大國家戰略一起在濟交匯疊加,為濟南加快高質量發展營造出更寬廣的空間、勾勒出更壯闊的未來。
  • 為什麼別人的龍魚這麼好呢?我想這和水有很大的關係吧
    如何改善龍魚狀態?為什麼您的龍魚的後背三鰭那麼大? 為什麼龍魚吃得這麼快? 你的龍魚為什麼不生病? 你的龍魚為什麼這麼好? 為什麼你的魚長得這麼快? 你的魚為什麼不掉眼不兜嘴? 這幾乎是所有新手玩家,包括老龍魚玩家都感到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