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檔案:民國期刊裝幀設計

2020-12-10 藝術與設計雜誌

《華安》、《戰事畫刊》、《東方雜誌》、《 新 地 》、《 兒 童 故 事 》、《 新 世 界 》、《 萬象 》、《時 代 漫 畫 》

「一個國家的文學和美術應該具備一種獨立精神,這是其國民獨具特質的外在表現,只有這樣才能讓一個國家立於世界之中。」這是1902年梁啓超「新民說」中的一個重要觀點,它常常被美術史學者們編入中國近代美術史重要文獻冊籍之中。期刊作為近代傳播媒介的重要角色,其裝幀設計的視覺元素,便是上述論點的重要註腳。民國期刊的數量之多,類目之全,發行之廣,成為史學家們書寫,藏家們收藏的寶藏。民國期刊的裝幀史是中國近代美術演變,傳統審美傾向和現代設計理念融合的直觀視覺體現,更給世人留下了一份往昔歲月的珍貴社會檔案。

圖像與題字的奧義

作為「創刊最早而又養積最久之刊物」,《東方雜誌》於1904年3 月由商務印書館創辦。在幾十年的發展歷程中,不僅塑造了中國知識分子與普羅大眾對近代中國社會文化的視覺認知,同時,其裝幀圖像又製造了《東方雜誌》的公眾形象。雜誌創刊號的封面上,東半球圖案顯示出中國在世界的位置,並非「中心」,而是一個符合現代地理學通行概念的方位,這意味著中國乃世界之「中土」的傳統觀念從視覺層面被打破。

《東方雜誌》內頁

自1911年的第八卷開始,《東方雜誌》開始使用「集字」作為雜誌封面題字,同時配有一幅能夠代表中國形象的風景攝影照片。集字本是搜羅歷代書家字跡而成的書法作品,用在雜誌封面則成為體現傳統文化精髓的視覺手段。例如,第八卷第一期的刊名字體是集顏平原《東方先生畫贊碑》中的兩個字「東方」,顏真卿的書法雄健渾厚、端正勁美,風格之轉變亦對應著當時社會之變革。第八卷第九期的「瀟灑古淡,奇正相生」採用了正宗北碑書體「 魏張猛龍碑文 」。位於封面下方的中國各疆域具有代表性的地理風景照片,展現出中國大地之物博與富饒。太平洋東部海岸的遼闊蜿蜒、喜馬拉雅山西麓的豐饒、泰山的巍峨、長城以北的塞外風光,以及滇池的奇幻瑰麗。同時,這些具有明顯邊疆方位性、標誌性的好山好水,連同部分象徵著歷史段落的人文景觀,猶如拼圖般的風景碎片隨著每一期雜誌的發行,最終集合成讀腦海中一個完整、具體的中國形象。

裝幀與改變中的閱讀習慣

20世紀20年代開始,自海 外留學歸國的藝術家們為雜誌注入了新的視覺元素。留日的陳之佛為《東方雜誌》共做封面26種。他廣泛採納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多種民族文化圖案,例如古埃及、希臘、印度等,以兼容並包的現代意識將中國現代裝幀設計推向高峰。

《自由譚》、《萬象》、《兒童雜誌》、《京劇雜誌》、《婦人畫報》、《中華》、《新聲》、《新民》

除了封面圖像承載的豐富文化信息外,民國期刊裝幀的其它元素也在悄然變化的過程中展示出設計師、編輯與受眾之間的微妙互動。民國期刊的內頁排版一般為從右到左豎向排列,其中往往點綴著版權印花、題籤,乃至動植物紋飾裝飾。同時,通過字體與襯線紋飾來區分欄目。民國時期的文字編輯和設計師功能性地使用裝飾元素,巧妙地點綴小型插圖以達到區分章節、劃分版面的目的,這種手法也廣泛地出現在同時期出版的書籍裝幀上,例如南通翰墨林印書局出版的書籍均有此特點。

其次,期刊紙張的使用,是否採用照片圖像,也折射出傳播技術和社會的變遷。以商務出版社為例,1907年,該館開始使用珂羅版印刷,1919年又選用美籍技師指導彩色照片的平板製法印刷。這些不斷進步的印刷技法使得圖像的使用和傳播效果迅速提高,也讓照片越來越廣泛地出現在期刊之中。

《良友》雜誌

以《旅行雜誌》的封面設計為例,風景圖片的使用讓現代民族國家的概念隨著期刊的印發逐漸深入民心中。《良友畫報》、《玲瓏畫報》等生活影視類雜誌封面上的現代女性身影,即便在當時遭受不少批評,在現實層面上,卻也呼籲了中國女性獨立追求新生活意識的覺醒。

採用照片與否,與雜誌發行的具體背景息息相關 。《旅行雜誌》向來以精美的風景圖像吸引讀者,而在1934年期間,如畫般的照片變成了單色封面,精美的銅版紙變成了道林紙,最後甚至以粗糙的新聞紙替代。1937年到1949年間的一些雜誌甚至連新聞紙都負擔不起,僅以一種土法製造的手工劣等紙替代。這便是戰爭期間印刷設備和原材料極端匱乏的情況下出版的特殊新聞產品。

書籍自古便是人們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自近代以來,雜誌期刊的發行又為人的生活增加了一種新聞趣談的手段。當年那些刊物中的新聞已化為舊聞,但其裝幀、版式設計,以及紙張和印刷的進步,卻如同錦城絲管一般,展現出中國民眾閱讀習慣的改變,也暗含了中國近代生活方式的變革。

相關焦點

  • 觀展|這些民國期刊封面簡直太傾心了!看看哪個封面打動了你
    一本本期刊,記載著歷史的變遷和人間百態,也呈現出期刊裝幀設計的歷史演變。民國時期的期刊設計、裝幀工藝,既傳承了中國傳統的審美傾向,同時又借鑑了西方的設計理念,形成了這時期獨特的藝術風格。同時在這過程中,由於魯迅、豐子愷、陳之佛、張光宇等藝術大家加入到期刊裝幀設計的隊伍中,使得民國的期刊設計風格又呈現出多樣化與個性化的特徵。
  • "高質量內容+設計"成就最美期刊
    亮點頻出—— 「一年比一年精美」 內容是決定期刊質量的最主要因素,裝幀對於期刊的影響同樣重要,內容和裝幀設計相得益彰,期刊才成為一個完美的藝術整體。 談及期刊的變化,《藝術與設計》雜誌副總編輯李紅菲感慨道,「我們國內的期刊,做得一年比一年更加精美了!」
  • 美的裝幀設計,是對書的最高禮讚
    一本書的裝幀就像人的修飾、或者房屋裝潢,不僅要有保護的作用,更要美觀。材質、大小、色彩,每一處細節都能展現設計感。封面是裝幀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藝術形象設計的形式來反映書籍的內容書籍封面設計對於圖書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不僅要吸引讀者,同時也要突出書的內涵這樣的封面設計才是真正成功的設計今日小編就帶大家欣賞近年中山大學出版社一些獲獎設計從中體會書籍的封面設計藝術《農耕檔案:1949—1979東莞農耕史實
  • 民國第一平面設計高手——魯迅
    在逐漸蓬勃的書刊出版市場,文人、作家都直接或間接地參與到書刊封面、裝幀等環節的設計當中,成為中國書籍裝幀設計史在民國時期的特殊現象。Pics From AD518你對魯迅先生有何印象?可你不知道的是,魯迅除了筆桿子厲害,審美品味和設計能力同樣出色。魯迅封面設計作品他與民國時期的美術家、書籍裝幀藝術家陶元慶的友誼與設計合作,開啟了中國近現代平面設計尤其是書籍裝幀設計最重要的五年。
  • 民國很短,民國很亂.君可知,民國的設計有多美……
    民國生活當時無疑是十分開放的,隨之而來的是商業美術設計、出版業和印刷業的鼎盛。那個時期的設計形態豐富,表現內容多樣,充滿了冒險。尤其是民國時期的美術字,可以算是中國現代字體的「復興時期」,無論是創意、形態或是筆劃細節,都將一個個方塊漢字發揮出新的組合變化,充滿各種可能性。
  • ...裝幀藝術再發現》獲湖北文藝評論獎 陳俊:匠心獨具是平面設計...
    《武漢堅決打贏保衛戰》海報□楚天都市報記者 夏雨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蕭顥2016年,在決定以《長江文藝》期刊裝幀藝術為主題,做一本幾乎前無來者的學術專著起,陳俊要來了《長江文藝》保管歷史期刊檔案室僅有的
  • 書籍裝幀設計與書籍內涵的關係分析
    然而,在書籍裝幀設計中,如能把裝幀設計和書籍的內涵結合起來,其效益會更加突出。本文就如何在書籍裝幀設計突出內涵進行分析研究,揭示了裝幀設計和反映書籍內涵之間的一定關係。裝幀設計的起源「裝幀設計」一詞來源於日本,其最初的意思是紙張摺疊成為一幀,用線將多幀裝訂起來,附上書皮,貼上書籤並進行具有保護功能的裝飾設計。在當今,裝幀設計同時也包含了書籍封面設計、內文插圖設計和技術運用的概念。
  • 【裝幀設計】書籍的名片
    書籍裝幀是書籍生產過程中的裝潢設計工作。又稱書籍藝術。書籍裝幀是在書籍生產過程中將材料和工藝、思想和藝術、外觀和內容、局部和整體等組成和諧、美觀的整體藝術。書籍裝幀設計是書籍造型設計的總稱。書籍裝幀設計是指書籍的整體設計。它包括的內容很多,其中封面,扉頁和插圖設計是其中的三大主體設計要素。
  • 「書」的好看的皮囊——淺談日本近代書籍裝幀設計
    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人才會有意識的從內容入手去搜集書籍,但是,一個令人心動的裝幀設計無疑是給書籍內容加了不少分。有個有趣的現象是,中國古代的書籍裝幀,在封面設計上卻並沒有太大的花樣。當然,中國古代是有裝幀藝術在的,去年在臺北故宮買到一本圖錄《之美》,裡面收錄了各式各樣工藝複雜、材料名貴的書畫裝裱工藝,其中就有很大一部分是中國古代書籍的外觀設計,但是這些藝術概念大多是定位在宮廷並沒有平民化,更沒有大規模普及,對比起我們的鄰居日本,我們走的更像是高端定製路線。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近現代的東方書籍裝幀設計是從日本開始的。
  • 書籍裝幀設計中的視覺因素
    因為人類溝通的需求,國家對話的頻繁,造成了視覺傳達的同一要求,國際主義設計在很長一個時期裡似乎成為唯一的基本設計方式,而且國際主義設計不僅在書籍裝幀、平面設計上成為無法擺脫的主要設計方式,在建築設計、工業產品設計、服裝設計、環境設計、城市規劃設計,乃至到藝術上,也成為不得不沿用的主要的、基本的方式。
  • 裝幀設計 | 書籍的第二次生命
    這是書籍設計與裝幀的區別所在,既要尊重原作品格,又體現設計者的態度和價值。書籍設計要具備一些要素,編輯設計;編排設計;裝幀加上信息視覺化設計。強調一本書內容呈現的傳達結構創意;圖文層次經營;節奏空間章法,字體應用得當,文本編排合理。
  • 現代新書中第一等的裝幀——聞一多的裝幀設計
    聞一多先生是我國現代著名詩人、學者和民主鬥士,鮮為人知的是,他還是一位善於封面設計的書籍裝幀高手。這種象徵手法的巧妙運用,不失為內容與形式高度統一的書籍裝幀的成功範例,集中體現了聞一多的設計理念。1933年,林庚的詩集《夜》出版時,聞一多選用美國現代版畫家肯特的一幅作品作為該書的封面,但在局部細節上則進行了一定的改動,主要是模糊了背景中的汪洋之水,突出了原作中仰臥在船上的「人」。
  • 我是臺灣圖書裝幀設計師陳威伸,關於書籍裝幀設計,問我吧!
    我是臺灣圖書裝幀設計師陳威伸
  • 魯迅御用裝幀大師陶元慶的一生
    民國時期文化繁榮發展,湧現出了一大批一流的地美術家,最近因為寫了民國第一姬情案件後的男同關係,魯迅扮演什麼角色這篇文章,順帶把整理一下著名裝幀藝術家陶元慶的作品。當時狄楚青收集有大量的中外美術圖案,陶元慶沉浸其中,此後便專事圖案設計和書籍裝幀,成為"五四"新文化運動中湧現出來的書籍裝幀藝術家,並與魯迅結下了深厚的友情,魯迅多次稱讚其作品,並因一再請其作畫,說自己是"得隴望蜀"。
  • 中國現代書籍裝幀設計開拓者之一
    《死水》聞一多著 山東中國文學藝術博物館藏 這本《死水》於1928 年1 月由新月書店初版發行 此書初版本現在已十分難得 值得一提的是,其裝幀設計十分有特點
  • 裝幀設計的"加法"!
    文/張文鵬書籍裝幀是平面設計的一個特有的門類,與其他平面設計類別相比,更加重視文化內涵,甚至直接成為文化傳播的一種手段。這就要求在設計時,書頂、書根、書口這三個面也要加入設計意識,同封面封底、書脊保持協調,共同形成整體美,並力求在各個角度都能體現出書的美感來。
  • 歷史觀察:民國時期的期刊報紙廣告拾趣
    民國時期的香菸廣告隨處可見,而且摩登女郎、紳士形象為主,廣告語也非常有趣「茶餘飯後吸名煙,美人相對分外妍」。圖為美麗牌香菸。圖為殷琴娜老美女雪茄,相比較上一個香菸產品廣告,這個的廣告用語更加簡單直白。圖為海多利比目魚肝精油。廣告用語中,為了突出產品的特點和品質,屢屢使用「最」「絕對」等最高級等極限用詞,來宣傳產品一些功效。
  • 美術設計:什麼是書籍裝幀?意義在哪?看完秒懂!
    內容 摘要:書籍裝幀一詞作為專業用語,在我國已經使用很長時間。但過去,書籍裝幀被理解為封面設計的代名詞,這是由於各種客觀原因造成的,並不是裝幀本身一詞在概念上存在局限。應該說,書籍裝幀的含義已經包含了對書籍各部分的設計。
  • 寧波近代第一炮臺舊影被發現 刊載於民國期刊中
    鎮海口海防歷史紀念館工作人員經過數年查詢,於近日在一批民國期刊中找到了這些炮臺的舊影。海防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鎮海炮台歷史非常悠久。早在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招寶山上的威遠城便置有鐵發貢炮4門。清道光二十年(1840),在鎮海縣城稅關東首築造北攔江炮臺,配前膛鐵炮7門;築南攔江炮臺於江南泥灣,置前膛鐵炮6門。
  • 民族工業設計100年:民國之後的歷史終於續上了
    「就目前掌握的資料來看,民國時期的設計檔案和設計教育檔案是較為完整的,有跡可循。反而是建國後的整體脈絡一直支離破碎,在改革開放之前尤其如此。」沈榆在接受第一財經採訪時無奈地表示。「100年並不是對這段歷史從時間上的精確劃分。」華東師範大學設計學院毛溪表示,中國民族工業設計100年是從辛亥革命前後民族工業興起之際到現在100年左右的歷史時間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