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鳥驛站如何才能做好代收發快遞服務

2020-12-16 正北方網

有不少年輕人都有創業的夢想,現在網購行業發展迅猛,很多人都喜歡在網上買東西,快遞行業也因此而有不錯的發展,有不少年輕創業者就想要開一家菜鳥驛站,不僅僅可以實現自己的創業夢想,還可以給周邊的居民帶來便利。開菜鳥驛站的創業者,如果想要有更好的發展的話,應該主動為周邊的居民提供代收發快遞服務,只是開展這項服務的話,該如何做呢?

想要做好代收發快遞服務的話,先要做好前期工作,要購買足夠多的架子,這樣才能保障收取的快遞有地方放。還有就是,可以和快遞平臺聯繫,讓他們安裝一個快遞代收系統,這樣的話,才能管理好自己收取到的所有快遞,等到別人來拿快遞的時候,也就可以儘快找到那個快遞了,這樣才能給大家提供比較好的服務,這個菜鳥驛站才會給周邊居民留下好印象。

不要以為代收發快遞是多麼簡單的事情,就算是這麼簡單的一件事情,想要做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大家必須要投入精力和時間,必須要認真去做。而一旦做好這項工作的話,對菜鳥驛站的日後發展很有好處。

[責任編輯:趙鑫華]

相關焦點

  • 菜鳥驛站代收發快遞的模式有哪些?
    菜鳥驛站代收發快遞的模式有哪些? 2020年07月13日來源:北國網 提要:在近些年來,菜鳥驛站已經發展成為當下比較受歡迎的一種快遞代收發服務機構,在各個不同的社區小區之中,經常會看到代收發快遞的這種機構。
  • 怎麼樣才能開一家菜鳥驛站?
    一、以小區為例,一定要做好前期數據觀察,如小區規劃了多少戶,已經入住了多少戶,這個都可以去問物業,小區的入住量越高說明快遞量越高。二、一定要了解小區內的快遞是否依然是散放在門衛、水果店、這樣的地方,如果是,那麼他就缺乏統一的管理和服務經驗,但是用戶需要在成堆的快遞裡找自己的快遞,甚至出現丟失冒領的事件,如果這些問題有矛盾的話,那菜鳥驛站的出現就是合情合理的。三、一定要知道快遞員在該地區每天派件的數量有多少,最好是每天派件200件以上。
  • 菜鳥驛站進化升級,從快遞中心到社區生活服務
    菜鳥總裁萬霖提到了此次菜鳥驛站升級的背景表示:「疫情期間,菜鳥不僅收發快遞包裹,還承擔了社區服務的中心功能」。我相信也正是因為疫情的推動,加速了菜鳥的升級過程,這不僅是時代對於菜鳥的提出的要求,也是菜鳥自身要承擔更大社會責任的擔待。
  • 快遞末端存難題 菜鳥驛站推廣多元快遞服務
    據統計,在北京,目前已經有700多家菜鳥驛站,為居民提供日常免費保管快遞服務,並為有特殊需求的居民提供上門服務。不過,由於消費者對於代收的需求隨時都可能發生變化,代收點也需要提供更多個性化的服務,滿足消費者在不同時間不同場景的需求。為讓消費者有知情選擇權,在全行業,菜鳥驛站率先推出四大舉措,為消費者提供多種自主可選服務。
  • 菜鳥驛站能從快遞到數字社區生活嗎?
    6月23日,菜鳥網絡總裁萬霖在2020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透露,將對菜鳥驛站進行升級,通過增加團購、洗衣、回收等服務,使其成為數位化的社區生活服務站。試圖走出「拿快遞」固有印象的菜鳥驛站,能成嗎?不僅如此,菜鳥驛站還增加了像洗衣、生活舊物回收等高頻次消費,以此增強消費者與驛站互動的黏性。菜鳥介紹稱,洗衣業務也是與專業洗衣機構合作,為消費者提供上門取送、超時免單、無條件返洗等服務。而回收服務則是針對生活舊物和快遞包裝。
  • 關於快遞菜鳥驛站、摩西管家等代取點
    今天就寫一下很多人在問的熱門問題,還有因為這個跟我抬槓的大哥,那就是快遞行業中,菜鳥驛站、摩西管家和一些便民代取點等第三方的存在意義和創業可行與否。老規矩,我只分析,大家自己出結論,另外因為我們地區摩西管家是有的,菜鳥驛站剛剛開始籌備,所以重點放在摩西管家。
  • 菜鳥驛站:快遞保管將長期免費
    不過,就在同日,菜鳥驛站方面表示,暫存包裹的服務不會對消費者收費,無論存放多久,都會免費妥善保管,這項政策持續不變。「沒關係,不管多久,我們都會免費好好保管,不會收5毛錢。大家可以在自己方便的時候來取走。」石家莊某小區菜鳥驛站站長如是說 。據了解,近來因疫情隔離等原因,許多人無法及時回到住地,收取快遞不便,菜鳥驛站成為免費暫存包裹的地方。
  • 不想讓菜鳥驛站代收快遞怎麼操作?快遞到了驛站不想要了怎麼辦?
    但是瘋狂網購也會帶來一些常見的快遞問題。比如說一時衝動下單買了很多衣服,事後又不想要了。但是快遞已經到了菜鳥驛站,也給自己發了通知提醒自己去取快遞。那這種情況該怎麼處理呢?該如何退掉已經到了菜鳥驛站的包裹?
  • 菜鳥驛站方便快遞最後100米
    目前,菜鳥驛站在上海、北京、杭州等城市陸續推出了免費保管、送貨上門等服務,消費者可自主設置是否使用驛站保管,還是快遞上門的服務;同時,新上線的「知心選」,正在探索包裹送達前由用戶自主選擇、按需送達,未來將覆蓋更多城市菜鳥驛站。家裡沒人怎麼辦?
  • 想要快遞送貨上門,怎樣阻止菜鳥驛站、快遞櫃代收?
    以「菜鳥驛站」為代表的快遞代收點越來越多,驛站的出現,解決了很多人的煩惱。首先,解決了消費者因收件地址無人、不方便接收快遞包裹的麻煩,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這些消費者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幾點:1.快遞服務原本就是送貨上門的,自己支付了費用,就該享受到相應的服務;2.菜鳥驛站或者快遞櫃設置不合理,自己取個快遞需要跑太遠,有的時候甚至要找半天,非常浪費時間;3.家裡有老人或者東西比較重,取快遞很累人不說,有的老人也不知道如何操作
  • 菜鳥驛站升級,不止是收快遞了
    在今日的2020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菜鳥驛站宣布,升級為數字社區生活站,引入通過團購、洗衣、回收等服務。菜鳥驛站表示,團購與大潤發、歐尚等全國連鎖商超合作,讓社區用戶有了生鮮蔬果、日用百貨等豐富的品類選擇;供應鏈保障下的商品直發,讓價格更低;在家門口服務,也更可靠。目前,菜鳥驛站已在上海、南京、蘇州、成都等15城開放社區團購,正逐步向全國推廣。
  • 楊琳琳:菜鳥驛站無「菜鳥」 身殘志堅共創業
    特殊的菜鳥驛站裡,女碩士帶領殘疾夥伴服務居民   在江北新區珍珠南路9號附近菜鳥驛站裡,她帶著幾名殘疾人夥伴忙碌著。4名工作人員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肢體或者心智障礙殘疾,經反覆培訓後,他們逐漸掌握了快遞的出庫入庫、整理分類等工作,為自己找到了「新職業」,也為附近的居民服務著。   從2019年開辦到現在,這個主要負責收發快遞的菜鳥驛站每天至少有300票快遞流轉,每年能夠創收近6萬元。
  • 快遞寄存菜鳥驛站,最後一段自己提取,究竟是進步還是退步了?
    電子商務的興起,使得快遞這一新興行業短期內得到了爆發式的增長。如果從行業類別上來說,快遞雖然屬於運輸行業,但是最終還是要與用戶接觸,粗略上也可以算作服務業的一種。如果從用戶的角度來說,快遞從之前的服務上門到今天的菜鳥驛站,這無疑是一種倒退,降低了用戶的購物體驗;如果從快遞行業的角度來說,這能夠為快遞業節約大量的時間、人力成本,能夠實現快遞業的「節能減排」,降低快遞業的壓力成本。
  • 取快遞不收一分錢!菜鳥驛站究竟靠什麼賺錢?真實原因讓人意外!
    為了更好地滿足消費者在收發方面的需求,越來越多的快遞公司應運而生,以便能夠在這個巨大的市場上「分一杯羹」。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快遞數量已達630億件,這表明網絡購物對群眾的熱情,如此龐大的快遞數量,自然需要一個全面的系統支撐,現在所有城市都能看到快遞站,事實上,它是一個支持巨大物流的終端。
  • 豐巢vs菜鳥驛站,快遞終端的生意本質是什麼?
    我們說菜鳥驛站運維成本低,事實上說的是菜鳥付出的運維成本比較低。豐巢快遞櫃是自營模式,擴張成本主要由自己承擔。而菜鳥驛站現在採用的是加盟制,除了本身的技術投入外,驛站的建立以及後期維護成本是由加盟商而非菜鳥承擔的。
  • 自從有了菜鳥驛站,快遞成了「慢遞」
    涵青路上的一家菜鳥驛站內堆放大量尚未派送的快遞包裹 /晨報記者 鬱文豔最近,寶山區涵青路上開了兩家菜鳥驛站。還有居民反映,快遞包裹在菜鳥驛站「躺」了一兩天算好的,她的幾個快遞在驛站已經「躺」了三四天了,還有幾個「躺」了快一周了。當天,已經多次撥打菜鳥驛站和快遞公司投訴電話的居民們集中收到了一批之前購買的商品。
  • 物流+商超與快遞櫃如何共存?
    據了解,這家在功能性上包含了零售和快遞收發的菜鳥驛站門店於今年8月後才剛剛落成,店內一樓的超市部分各類生活產品一應俱全,二樓則是快遞的存放點,貨架上整齊的擺放著剛收到的包裹,使周邊業主在前來購物或是拿包裹時,能順便完成另一個行為,實現功能性場景的重合。
  • 菜鳥驛站取快遞,快遞員被取件人扇臉:一巴掌怎麼著也要賠10萬
    導讀:快遞方便了大家的生活,無論是網購還是寄送東西給別人,都是非常便捷的。快遞小哥的工作很辛苦,希望我們收發快遞的時候,能對他們多一份理解,遵守相關的規定,而快遞小哥也要盡力為客戶提供滿意的服務。男子到菜鳥驛站取快遞,快遞小哥要求他掃碼取件,可沒想到男子扇了快遞小哥一巴掌,在調解此事的時候,快遞小哥說了一句:一巴掌怎麼也得賠10萬,導致這件事一直沒能協調成功,那麼雙方最後又是如何解決這件事的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菜鳥驛站怎麼變成了菜鳥終點站?
    「中通全部在這裡,其它快遞公司他們還在正常派送,中通在你們這一塊區域已經沒有中通快遞員了,大貨師傅只能把人家的件送完,人家自己的區域忙完了,然後才能給我們來帶這邊的貨。」這家菜鳥驛站的工作人員說。
  • 快遞加快復工,菜鳥驛站快遞最多城市濟南排第四
    隨著九成快遞網點復工、超過200萬快遞員到崗,快遞量正迎來爆發性增長。2月28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從菜鳥驛站了解到,目前快遞放心寄取服務持續恢復,菜鳥驛站在超過3.5萬個社區、菜鳥裹裹在300多座城市正打造生活綠色通道,帶來日常生活保障。哪些城市恢復更快,哪些小區快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