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國際評級機構、投行看好中國車企發展

2020-12-23 中國財富網官方

今年以來,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經濟前景惡化等因素對汽車產業造成巨大衝擊。資料顯示,穆迪連續三次下調全球汽車銷量預期,稱2020年全球汽車銷量將下降14%;將通用和福特的全年出貨量下調18%,並警告稱「下行風險相當大」。2月份,惠譽率先下調福特評級至「BBB-」;3月25日,標普將福特汽車評級進一步下調至BB+。3月26日,穆迪將信用評級最高的豐田從「Aa3」下調到「A1」(9年來時豐田首次降評級),本田從「A2」下調到「A3」,日產從「Baa1」下調到「Baa3」,連降兩級。歐洲車企中,信用評級最高的寶馬也下調至「A2」。緊接著標普也步其後,於4月底集體下調車企評級。6月,調降三菱評級至「BB」,7月,下調尼桑評級至「BBB-」,且均為負面展望。其他知名車企中,例如通用、戴姆勒、捷豹路虎、標緻雪鐵龍、雷諾、大眾、邁凱倫、塔塔,也被機構列入了負面觀察列表。

值得關注的是,11月27日,標普確認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長期發行人信用評級「BBB-」,展望「負面」,並將評級從觀察列表中移出。在汽車銷量下降的行業趨勢和疫情衝擊的疊加影響下,國際評級機構陸續下調全球車企的評級和展望。此次標普將吉利評級從觀察列表中移出,是今年以來評級機構首次釋放正面信號。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於4月3日被標普放入負面觀察名單,11月27日也就是在7個月觀察期之後,標普將浙江吉利控股的評級狀態維持原有BBB-,僅將展望調整為負面。這其實是一個好轉的信號,意味著在7個月的觀察之後,標普認為不應該立即下調浙江吉利控股的評級,而是應該繼續觀察企業的表現。

據悉,就在標普給出「評級展望」的6個月中,吉利所發行的三筆美元債券保持穩定增長,證明了市場對吉利債券的信心和認可。

這一變化,可能與中國汽車銷量發生改變有關。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分析,2020年10月,乘用車銷量保持在200萬輛以上規模,再創年內新高,同比增速依然高於上月。當月共銷售211萬輛,環比增長0.8%,同比增長9.3%。在乘用車主要品種中,與上月相比,基本型乘用車(轎車)銷量略有下降,其他三大類乘用車品種均呈增長;與上年同期相比,多功能乘用車(MPV)銷量有所下降,其他三大類品種保持增長,交叉型乘用車增速依然最為顯著。

1-10月,乘用車共銷售1549.5萬輛,同比下降9.9%,降幅比1-9月收窄2.5個百分點。在乘用車主要品種中,四大類乘用車品種銷量降幅同比均延續了收窄態勢,其中運動型多用途乘用車(SUV)和交叉型乘用車降幅已收窄至5%以下,總體表現好於其他乘用車品種。

10月,中國品牌乘用車銷量環比和同比同樣延續了上月增長勢頭,且增幅明顯高於全行業。當月共銷售86.9萬輛,環比增長10.0%,同比增長12.4%,佔乘用車銷售總量的41.2%,佔有率比上月提升3.5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提升1.1個百分點,結束了下降趨勢。在主要外國品牌中,與上月相比,韓系和法系品牌銷量呈較快增長,美系微增,德系和日系有所下降;與上年同期相比,美系和日系乘用車銷量增長明顯,德系略增,韓系和法系依然呈較快下降。10月,中國品牌轎車、SUV和MPV市場佔有率分別為23.4%、52.2%和69.8%,與上月相比,均呈增長;與上年同期相比,中國品牌轎車市場佔有率呈明顯增長。

吉利汽車銷量快報顯示,吉利汽車10月總銷量為140,026輛,環比增長約11%、同比增長約8%。吉利汽車1-10月總銷量為1,015,498輛,已完成132萬輛年度銷量目標的77%。其中,全球新高端品牌領克汽車10月銷量為21868輛,環比增長約17%、同比增長約56%,連續四個月刷新領克品牌歷史最高月銷量紀錄。

吉利控股集團官方近日宣布,攜手戴姆勒雙方共同開發混合動力系統解決方案,以打造規模效應、提高在全球的市場的競爭力。預計合作領域將包括工程研發、採購、產業化及效率舉措等。

標普預計吉利控股的汽車銷量將在2021-2022年超過市場復甦速度,盈利能力將從2020年的谷底逐步反彈。

國際投行花旗近日發布報告,吉利汽車A股上市等多項因素利好股價,該行維持吉利汽車買入評級,繼續目標價41港元。花旗認為,中國品牌市佔提升的趨勢在未來還將持續,像吉利汽車這樣開啟新產品周期的自主品牌,未來四年內有望實現高質量增長。

伴隨著中國開始復工復產,中國汽車市場正在釋放積極增長的信號。

原文轉自:新華財經

相關焦點

  • 國際機構看好中國經濟發展前景
    在後疫情時代全球經濟形勢不容樂觀的情況下,中國經濟逆風增長,引來外國投資機構廣泛關注。經合組織在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預測,中國仍將是今年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全年經濟增長預計為1.8%,2021年經濟增長預計將達到8%。
  • 獨家專訪亞投行副行長艾德明:疫情應對措施顯示多邊機構價值
    據財政部消息,財政部部長劉昆作為亞投行中國理事,已經於19日正式提名亞投行現任行長金立群為亞投行第二任行長中方候選人。後疫情時代,下任行長需要展現什麼特質?議程是否會有重大改變?面臨著各異挑戰的亞投行如何維持優勢並調整角色?多邊機構如何同心協力?
  • 讓人心服口服,亞投行的五年這樣走過——專訪亞投行行長金立群
    作為首個由中國倡建的多邊開發銀行,5年來亞投行的朋友圈越來越大,由57個創始成員發展到來自六大洲的103個成員,並實現三家國際評級機構最高信用評級「全滿貫」。  從被潑冷水到廣受認可,亞投行這5年做了什麼?新起點上,亞投行打算怎麼幹?隆冬臘月,亞投行行長金立群與新華社記者面對面,接受獨家訪談。
  • 上半場|後疫情時代 車企精打細算的「生意經」
    仍在全球蔓延的疫情,使得各行業都籠罩巨大的不確定因素之下,殷實的家底雖可以保一時無憂,然而隨著時間地推移也足以讓一個大型企業陷入困境。一向以億為投入計量單位的車企在捱過了一季度後、二季度後,一份份刺眼的銷量報表以及財務赤字讓平時財大氣粗的它們也不得不開始重新評估每一分錢的用處,精打細算後疫情時代的每一分花銷。
  • 外媒:百度入選 BidaskClub「美股市場強力買入評級TOP50」
    來源:時刻頭條美東時間12月27日,據外媒The Lincolnian報導,國際知名金融機構BidaskClub在其周三發布的研報中將百度股票的評級由「買入」上調至「強力買入」,並將其選入「美股市場上強力買入評級TOP50」名單,由此可見,百度的價值正在進一步得到市場的認可。
  • 後疫情時代,日系車企復工不易 復榮光也難
    時代的一粒灰,落在一個人、一家企業上便是一座山。 誰也沒有想到,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整個中國社會的生產生活節奏。 作為衡量國民經濟運行狀態的重要指標、表達中國對外開放堅定決心的重要窗口、彰顯國際社會對華支持信任的重要渠道,在華外資、合資企業的有序復工被給予充分關注。 水滴汽車App注意到,繼特斯拉上海臨港工廠復工登上《新聞聯播》後,豐田在華生產企業的復工也得到了《新聞聯播》關注報導。
  • 今日機構評級|瑞銀認可陸金所業績表現;富瑞看好美團業務復甦
    敲重點: · 斯蒂費爾:將Snowflake目標價從250美元上調至275美元 · 瑞銀看好陸金所(NYSE:LU)表現,給予買入評級,目標價20美元 · 中信證券:比亞迪"漢"月銷量破萬
  • 後疫情時代的在華日企:加快人才本地化 關注新基建動態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後疫情時代的在華日企:呼籲加快人才本地化,關注新基建動態面對後疫情的全新時代,在華日企都準備好了嗎?如何應對疫情所催生的快速變化的商業世界,也成為了在華日企的一大考驗。目前,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在華日企除了確保生產的穩步進行外,也格外關注中國市場的新動態。尤其是「新基建」這一概念,將成為後疫情時代日企在中國市場發力的新契機。
  • 國際信用評級機構維持澳門特區「雙A」信貸評級
    原標題:國際信用評級機構維持澳門特區「雙A」信貸評級   新華社澳門4月21日電(記者胡瑤)記者21日從澳門金融管理局獲悉,國際信用評級機構惠譽日前宣布,決定維持澳門特區的長期本外幣發行人信貸評級為「AA」。
  • 【地評線】紅辣椒網評:五年時間,亞投行用行動回應期待
    亞投行是各成員國的亞投行,是促進地區和世界共同發展的亞投行。」開業儀式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為亞投行標誌物「點石成金」揭幕,並為亞投行駛向廣闊的藍海指明航向。 作為政府間性質的亞洲區域多邊開發機構,亞投行極大促進了亞洲區域建設的互聯互通化和經濟一體化進程,並加強中國及其他亞洲國家和地區的合作。
  • 亞投行副行長艾德明:多邊主義在未來仍會持續繁榮下去
    「全球財富管理論壇」近日舉行,並通過線上方式全網直播,觀看人數超過300萬人次,成為年內中國財富管理領域的一場盛會。中國資管行業的發展趨勢如何?未來的風口在哪裡?來自有關部門的負責人和學界大咖也展開了熱烈討論。
  • 張夕勇:牢牢把握後疫情時代我國汽車行業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
    張夕勇:牢牢把握後疫情時代我國汽車行業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   近十年是汽車行業發展變化最大、也是最深刻的十年。
  • 鋰電池板塊再度走強 機構看好成長空間
    全球正在大力發展新能源車,勢必加大鋰電池需求。華安證券預計國內新能源車將開啟加速滲透,歐洲補貼政策持續發力,疊加供給豐富帶來的增量,高增長模式將持續,預計2020年和2021年全球新能源車銷量分別為280萬輛和385萬輛。
  • 專訪亞投行副行長艾德明:國家越發達的時候,越要重視國內消費
    目前「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促的新發展格局」成為中國未來經濟發展方向的主流。艾德明認為,從國際上大多數國家的發展經驗來看,特別是當國家越發達的時候,越要重視國內消費,因為國內消費可能會發揮更大的作用。所以說「雙循環」,實際上並不是相互矛盾的,相當於既重視國內也重視國外。
  • 國際資管機構展望2021年:疫情仍是主要不確定因素,看好中國市場
    但是,對於全球股票投資者而言,前路可期,機會不僅存在於及受益於影響深遠的數位化轉型(受全球疫情推動而實現超速發展)的行業中,也存在於一些特定地區市場,如日本和中國,可能是來年值得關注的獨特趨勢的受益者。
  • 中國酒業協會:後疫情時代 中國酒業要明確發展方位
    16日,中國酒業協會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暨第六屆理事會第一次(擴大)會議在北京召開。大會以線下線上同時進行的的方式召開並進行了換屆選舉工作。會上,原中國酒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宋書玉當選中國酒業協會第六屆理事會理事長,宋書玉表示,2020年,突發疫情,社會生活、經濟發展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
  • 外資機構看好中國經濟發展前景 明年中國仍將是全球經濟領頭雁
    來源:上海證券報 原標題:外資機構看好中國經濟發展前景 明年中國仍將是全球經濟領頭雁出口增速遠超預期、消費快速復甦、新經濟業態蓬勃發展……2020年,中國經濟在全球經濟畫卷上留下了精彩的一筆,中國有望成為全球少數幾個實現經濟正增長的經濟體之一
  • 一文覽盡全球投行的前瞻精華
    2020年已成過去式,全球各國經濟發展成績單已基本確定。2020年,也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因疫情公共衛生事件對全球經濟發展造成了不同程度地衝擊。以美國來看,即便美國GDP在第四季度能維持小幅上漲,但全年GDP仍可能面臨3.4%到3.6%的縮水。
  • 食品行業2021年度策略新鮮時代,未來已來!給予「看好」評級
    機構:浙商證券評級:看好投資要點年度組合黑馬組合:煌上煌、華寶股份、華文食品復盤美日食品工業,看中國新鮮時代到來復盤美國和日本的食品工業發展史:1)從人均 GDP 和食品細分板塊需求看,我國 2019 年人均 GDP 達到 1.01 萬美元,我們正處於美國 40 年代、日本 80 年代水平,在城市化+信息化+智能化+冷鏈物流升級的加持下
  • 在銀川,後疫情時代教育培訓機構怎麼做?看看他們
    11月27日,美智教育集團聯合十餘家知名校企線下舉辦了銀川教培行業發展論壇——「後疫情時代教育培訓行業的發展」。本次論壇邀請了行業內知名專家學者、教育家、藝術家以及企業家,以「後疫情時代教育培訓行業的發展」為主題,解讀銀川市場當下發展狀況、疫情給教育行業帶來的「影響與機遇」以及後疫情時代教育培訓行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