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資管機構展望2021年:疫情仍是主要不確定因素,看好中國市場

2020-12-21 金融界

來源:證券時報網

2020年的交易時間開始倒計時最後兩個星期,面對即將到來的2021年行情,多家國際知名資產管理機構近日紛紛發表策略報告進行展望。

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續存在將使得經濟環境及市場走勢承壓,是目前市場的一致預期,不過,數家機構均指出,2021年仍有投資機會可以把握。

富蘭克林鄧普頓股票主管Stephen H. Dover展望說:「儘管新冠肺炎疫情將仍是2021年的主要不確定性因素,但我們認為個別股票板塊及市場前景仍向好。」

該機構認為,2021年,受新冠肺炎疫情所影響的經濟走勢將仍是籠罩著全球股市的最大不確定性因素。在有效的疫苗普及前,這可能會令全球經濟活動持續承壓,並對決策者持續施加壓力,迫使他們制定支持經濟活動的計劃。儘管大家已收到有關有效疫苗的利好消息,但廣泛接種仍需幾個月,尤其在新興市場。疫苗的利好消息令其相信新冠肺炎疫情將得到控制,但時間尚未確定。但是,對於全球股票投資者而言,前路可期,機會不僅存在於及受益於影響深遠的數位化轉型(受全球疫情推動而實現超速發展)的行業中,也存在於一些特定地區市場,如日本和中國,可能是來年值得關注的獨特趨勢的受益者。

道富集團(紐約證券交易所代號:STT)旗下資產管理公司道富環球投資管理則預測,市場韌性將繼續受到考驗,因為全球仍然面臨新冠疫情帶來的進一步影響,以及財政、經濟和政治方面的波動。儘管如此,市場仍有一些積極因素,包括2020年底經濟增長回升、疫苗有望大規模採用以及全球經濟最終全面重啟。然而,疫苗即將問世的信號即便會推動投資市場短期上升,但由於政策制定者試圖讓經濟擺脫迄今支撐市場的貨幣和財政刺激,市場仍存不確定性。

道富環球投資管理全球首席投資官RickLacaille表示:「儘管我們對2021年的強勁經濟反彈充滿信心,但我們越來越關注經濟急速反彈之後的市況。保持警惕和靈活性將對投資者最為有利,因為隨著經濟在衰退後強勁但短暫反彈,未知的新增長基線將隨之出現。」

相比之下,瑞士百達資產管理國際多元資產部門高級投資經理黃思遠的觀點更加樂觀,他認為,美國私營部門狀況良好,貨幣供應量增長創紀錄,加上新冠疫苗有望在2021年年中至年底進行廣泛接種,需求將逐步趨於正常化,壓抑的需求將得以釋放。

不過,該機構也提醒,封鎖措施、去全球化、企業從「適時生產」轉向「以防萬一」的生產模式等各種因素,或會造成供應短缺,導致供應鏈中斷。總的來看,全球經濟復甦的速度可能比全球金融危機之後快得多。投資者仍應繼續投資,積極主動進行資產配置。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海外機構尤其看好中國市場的未來表現。

富蘭克林鄧普頓的展望報告稱,分地區來看,依然在中國及其他新興市場(主要在亞洲)看到機會,相比發達市場,預計這一地區將從2020年的經濟疲弱低谷中更加強勢地反彈。

該機構稱,由於政府基本上已經控制住冠狀病毒的傳播,中國的製造業及服務業已大致恢復至新冠肺炎疫情前的水平。中國的科技及傳統經濟行業有大量有吸引力的中國企業,值得考慮投資。中國最新的五年計劃也強調了自給自足,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將有助於促進國內產業發展。

道富環球投資管理亞太區投資部主管安奇雲(KevinAnderson)則表示:「在2020年,中國是唯一國內生產總值(GDP)有所增長的龐大經濟體,增幅約2.5%;但應審慎看待這樂觀前景,長期而言,高債務水平、進一步老齡化和持續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將帶來挑戰。我們預計中國企業盈利增長韌性特別強,其中,中國成長和消費類股票最具吸引力。此外,鑑於中國固定收益資產收益率回升和人民幣擁有進一步升值的空間,我們認為兩者均極具吸引力。」

相關焦點

  • 國際資管機構須搭上中國這班車
    前不久,國際媒體Investment&PensionsEurope(IPE)發布的「2020年全球500強資產管理公司榜單」顯示,東方匯理資管(Amundi)以1.65萬億歐元的資產管理規模,位居全球資管機構第九位,是歐洲第一大資產管理公司。
  • 荷蘭國際集團2021年展望:商品市場否極泰來 中國將成關鍵因素
    FX168財經報社(倫敦)訊 荷蘭國際集團最新發布的2021年預期報告稱,2020年,新冠病毒危機對整個大宗商品市場造成了嚴重破壞。但我們已經看到其從下半年開始的顯著復甦。我們預計隨著全球經濟從新冠疫情中復甦,這種情況反彈到2021年將進一步加強。
  • ...配置重要市場!摩根資管王瓊慧:繼續押注下一個100年 看好兩大主題
    摩根資管王瓊慧:繼續押注下一個100年 看好兩大主題】摩根資產管理中國區總裁王瓊慧表示,中國已成為全球資產配置的重要市場,中國資管市場還有很大增長空間。摩根大通明年將迎來在中國的100周年,現在考慮的是下一個100年。對摩根來說,在中國市場不是「打一場短仗」。
  • CSL資證國際外匯宏觀展望:2021年全球趨勢
    本網訊 2020年第四季我們的專業分析團隊共同制定了《 2021年全球外匯投資宏觀展望》。 2020年,全球經濟陷入動蕩,因為冠病疫情大流行通過封鎖迅速影響了經濟,封鎖阻礙了經濟活動並造成了前所未有的需求破壞。
  • ...年投資機會!東方匯理資管鍾小鋒:國際資管機構必須搭上中國這班車
    ▲東方匯理資管大中華區主席 鍾小鋒今年年中,國際媒體Investment&Pensions Europe(IPE)發布的「2020年全球500強資產管理公司榜單」顯示,東方匯理資管(Amundi)以1.65萬億歐元的資產管理規模,位居全球資管機構第九位,是歐洲第一大資產管理公司。其由法國農業信貸銀行集團及法國興業銀行集團旗下資產管理整合而來。
  • 金融機構要跳起來摘桃子!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至2021年底、監管標準...
    今年來,由於受疫情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資管產品很難在原定資管新規過渡期內也就是今年年底前完成轉型,資管新規過渡期「應當延期」的呼聲漸多,此次靴子落地也給眾多金融機構吃下了「定心丸」。2020年7月7日,由央行原副行長吳曉靈牽頭,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和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聯合組織開展的中國資產管理業務監管研究課題組發布了《中國資產管理業務監管研究報告》。吳曉靈在報告發布會上表示,2018年4月資管新規發布以來,監管部門在統一概念、統一規則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許多重大原則問題已有共識,規則差異在逐漸縮小。
  • 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至2021年底 鼓勵金融機構「跳起來摘桃子」
    備受市場關注的資管新規延期傳聞終於塵埃落定!7月31日晚間,央行發文稱,將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至2021年底。央行表示,按照既有工作安排,資管新規過渡期將於2020年底結束。考慮到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金融帶來的衝擊,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規範轉型面臨較大壓力。
  • 後疫情時代國際評級機構、投行看好中國車企發展
    今年以來,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經濟前景惡化等因素對汽車產業造成巨大衝擊。資料顯示,穆迪連續三次下調全球汽車銷量預期,稱2020年全球汽車銷量將下降14%;將通用和福特的全年出貨量下調18%,並警告稱「下行風險相當大」。
  • 「後疫情時代」的共振復甦——2021年中國經濟展望
    總體來看,出口2021年將表現為前高后低,全年增速預計為10%左右。 從進口來看,2020年中國進口增速持續低於預期,主要原因在於其他經濟體的復工復產形勢不佳,以及大宗商品價格持續處於低位。
  • 中國票據市場2020年回顧和2021年展望
    國際方面,受新冠疫情影響,主要發達經濟體採取的空前刺激政策易放難收,美聯儲大概率繼續維持極低利率和寬鬆環境。在全球超低利率的環境下,中國當前推行常態化的貨幣政策,人民幣主權資產的收益率明顯高於其他發達經濟體,吸引國內外長線投資者和外匯儲備管理者配置人民幣資產。不斷加劇的地緣政治衝突以及世界多極化趨勢,更加突出了人民幣資產國際化對實現國際國內經濟雙循環的重要性。
  • 2021年,券商看好哪些行業?
    展望2021年,券商預計經濟將出現周期性復甦,銀行、食品飲料、家電等行業將受益於經濟回暖。 申萬宏源:2021年證券行業投資,投融資端改革並舉,精選各業務線龍頭 發展股權融資,提升股票化率是趨勢,未來投融資兩端協調發展是改革重點。股市擴容周期,成交及兩融中樞提升,投行、大資管、衍生品業務增量確定。板塊景氣向上,維持證券行業看好評級,建議精選各業務線龍頭。
  • 中意資產總經理助理馬克:中國資管市場機會眾多 增配中國資產能...
    摘要 【中意資產總經理助理馬克:中國資管市場機會眾多 增配中國資產能分散風險】在2018年以來的中國金融業擴大開放中,合資保險資管公司隊伍的擴容,為資管市場注入了新鮮血液。
  • 國際機構看好中國經濟發展前景
    在後疫情時代全球經濟形勢不容樂觀的情況下,中國經濟逆風增長,引來外國投資機構廣泛關注。經合組織在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預測,中國仍將是今年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全年經濟增長預計為1.8%,2021年經濟增長預計將達到8%。
  • 大咖面對面:全球市場2021年展望
    旁邊這位是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原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的司長管濤先生,掌聲歡迎!明年債券市場大概率姓牛張霖:翟總是在債券領域深耕多年,首先第一個問題請教一下翟總,2020年債券市場呈現V型反彈,目前利率中樞基本上回到了去年11月份的水平,展望2021年有沒有可能出現熊轉牛的可能性呢?
  • 資管新規過渡期再延長系誤讀,資管業務改革方向不變
    新華社北京12月12日電(中國證券報記者彭揚)近日關於「資管新規過渡期或再延長」的消息在市場引發熱議。中國證券報記者通過多個渠道了解到,資管新規過渡期再延長系誤讀,資管業務改革方向不變。大部分待整改資產應能在2021年底前完成整改,只有極少數機構申請個案處理。
  • 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1年 鼓勵金融機構「跳起來摘桃子」
    東方金誠金融業務部分析師何小紅認為,監管部門此次將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1年,有助於緩解疫情對金融機構資金端和資產端產生的雙重衝擊,避免存量產品處置對金融機構帶來的壓力,實現老產品向新產品的平穩過渡,有利於金融市場的穩定和發展。
  • 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至2021年底 釋放什麼信號?
    來源:券商中國靴子落地!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至2021年底,釋放什麼信號?證監會最新回應:這兩類不作延期今日直播  8月1日10:00向日葵投資股票事業部合伙人、投資經理 徐凌飛:長期牛股的特徵。實事求是,推動資管存量業務平穩整改對於為何要延長資管新規過渡期,央行有關負責人給出的官方回復,主要是基於疫情對經濟金融衝擊的考慮。
  • 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至2021年底,到期還整改不到位怎麼辦?
    資管新規過渡期明確延後。人民銀行7月31日宣布,考慮到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金融帶來的衝擊,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規範轉型面臨較大壓力,為平穩推動資管新規實施和資管業務規範轉型,經國務院同意,人民銀行會同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等部門審慎研究決定,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至2021年底。
  • 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至明年年底 鼓勵金融機構「跳起來摘桃子」
    據介紹,資管新規指的是2018年發布的《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原本設定的過渡期是到2020年底。由於涉及銀行、信託、證券、基金、期貨、保險等多類機構的眾多產品、近百萬億元資金,資管新規過渡期是否延長備受市場關注。此前,中國人民銀行前副行長吳曉靈建議,應該將資管新規過渡期在原有計劃上延長兩年。
  • 2021年經濟面臨復甦與收斂 A股中長期繼續看好消費、醫藥和科技
    時至年終,金融機構紛紛推出2021年投資策略展望,金輦投資指出,2021年作為A股「三十而立」後的第一年,市場面臨一上一下兩股力量,向上是疫情散去後的經濟持續復甦,向下則是寬鬆的貨幣政策邊際收緊。在這兩股力量的交互影響下,未來一年A股的走勢會較為複雜,市場的投資機會將主要是受益於經濟復甦的順周期和消費、科技、醫藥等持續成長性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