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女士今年51歲,秀髮披肩,身材曼妙,氣質優雅,一顰一笑間女性魅力盡顯。
她與正常女性的唯一區別就是從未有過月經來潮,也沒有生過孩子。其丈夫陪她到湖南省婦幼保健院婦二科來做婦科檢查,因發現「盆腔包塊20+天」,所以要住院手術。
醫生詢問病史後,得知了張女士的情況,最後確診她為雄激素不敏感症候群,右側睪丸異位,伴有原發性閉經。
綜合來看,張女士是個男人。
湖南省婦幼保健院婦二科的廖湘玲廖主任說,張女士確診的雄激素不敏感症候群是一種比較罕見的疾病,因為發育異常,雄激素受體基因突變,此病通常傳男不傳女,對「雖是女兒身,但本男兒郎」做出完美詮釋。
這類人群通常有女性的外形特徵,乳房會發育、有陰道,但不會來月經,所以沒有生育能力,「她」的染色體是46XY(男性)。
那雄激素不敏感症候群是由什麼導致的呢?
廖主任這樣解釋:由於雄激素受體缺乏,胚胎早期時本應發育的男性內外生殖系統中斷,女性的內生殖系統發展通道被睪丸本身分泌的苗勒氏管抑制因子中斷,其分泌的雄激素就會轉化為雌激素,從而刺激第二性徵的發育。
該病在兒時很難被發現,一般都是女孩月經來得晚或是因特殊情況發現睪丸才被確診,此病很有迷惑性,但通過患者的種種表現也不是無從下手,其性別的確認,遵從患者的內心,不管是什麼核型的染色體,以患者的社會性別為主。
隨後,醫院將張女士體內的睪丸切除,以防發生惡變,目前張女士身體恢復得很好。
張女士丈夫表示,剛開始知道時,確實有點暈,但很快就釋然了,已經在一起二十多年了,有沒有孩子對他們來說並不重要,到底什麼性別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以後相互陪伴、一起攜手共渡難關。
聽到這話,張女士心頭的石頭才落了地,「本來對未來是有些擔心的,但我的丈夫很愛我,會和我一起面對所有打擊,把該做的手術做完,回家繼續過日子。」
無獨有偶,近兩年,湖南省婦幼保健院婦二科接觸過20多例性腺發育異常的患者,這是一群獨特的、尤其需要關愛的人。
此事對我們敲響了警鐘,那就是身體檢查的必要性。
婚前婚檢,可以及時發現疾病,及早治療,以保證婚後的幸福;婚後孕檢,在妊娠期對胎兒進行出生缺陷篩查,除去超聲檢查、血清篩查外,必要時可做染色體檢查,杜絕新生兒出生缺陷和遺傳疾病;重視健康意識,養成定期體檢的好習慣。
另外還有不少網友關心張女士與其丈夫的婚姻還有效嗎?
律師:根據《婚姻法》的規定,我國實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制度,同行婚姻屬於無效婚姻,張女士與丈夫的婚姻是不受法律保護的,儘管當初領了結婚證,在一起生活了二十多年,但二人也僅僅屬於同居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