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繼承王位,18歲擊敗彼得大帝,卡爾十二世統領的瑞典有多強?

2020-12-15 以史為鑑

如果現在隨便找一個人問:歐洲最強大的國家是誰?

可能有大部分人會說是俄羅斯,也可能會有人說英國、法國、德國……但是肯定極少有人選擇瑞典。

圖註: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

但是要是把這一問題放在300年前,估計絕大部分北歐人會選擇瑞典才是歐洲最強大的國家,畢竟瑞典當時被稱為北歐霸主,無論是陸軍還是海軍都是北歐首屈一指的存在,而當時的俄羅斯只不過是一個愚昧的農奴制國家。

俄羅斯在面對強大的瑞典時,全面陷入劣勢,甚至俄羅斯當時有極大可能成為瑞典的一個行省,這一情節甚至在著名小說《鹿鼎記》中都有提及。

但是在經過著名的大北方戰爭後,瑞典先勝後敗,從北歐霸主淪落為二流國家;而俄羅斯先敗後勝,成功成為我們後世印象裡那個兇猛的沙俄帝國。

圖註:大北方戰爭中的瑞典士兵(電影《君主的僕人》)

很難想像如果沒有大北方這場戰爭,俄羅斯的版圖現在會怎樣?大北方戰爭帶給歐洲各國一個重新整合的機會,讓整個諸如普魯士、俄羅斯、英國、奧地利和法國為代表的歐洲大國在後來的一百年裡逐漸成為世界的焦點。

我們將在接下來的三期中,詳細介紹整個大北方戰爭的爆發以及結果。本期是第一期:瑞典的榮耀——被稱為「少年拿破崙」的卡爾十二世。

一、十五歲的新國王

1697年,北歐霸主的國王卡爾十一世去世,他年僅十五歲的兒子繼位,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卡爾十二世。

圖註:登基時的卡爾十二世的宮廷畫像

瑞典之前的幾位君主為他留下了了巨大的遺產,在卡爾十二世繼位之初,整個瑞典擁有在歐洲北部首屈一指的武裝力量,海軍共有強大的戰列艦42艘,陸軍有精銳士兵十多萬人,而且這是一支自從三十年戰爭起的歐洲最強常備軍。

要知道卡爾的祖先古斯塔夫·阿道夫是歐洲第一個使用線列戰術的指揮官,而瑞典也是歐洲歷史上第一個使用青銅火炮的國家。毫不誇張的說,誰擁有了這些兵力都可以在北歐橫著走。

圖註:當年控制了整個波羅的海的霸主瑞典

卡爾十二世雖然年輕,但是他在政治和軍事上還是極有天賦,僅僅經歷了七個月的攝政政府之後,卡爾十二世便迅速親政。

但是此時的瑞典雖然軍力強大,控制了整個波羅的海,但是有很多人都在想著如何擊敗瑞典,奪取波羅的海的出海口甚至控制權,其中有三個國王實際上成立了反瑞典的同盟。

二、反瑞典的三個國王

第一個反對瑞典的國王,就是和瑞典隔海相望的丹麥。

1699年,當了29年王儲的腓特烈四世終於繼承了他爸的王位。此時這位馬上奔三的國王對於自己隔壁這位年僅十五歲的年輕表弟分外眼紅。

對於他來說,海對面的瑞典有更大的領土(其中一部分是曾經是丹麥的),而且瑞典還在咽喉要道厄勒海峽上建了收費站,這是丹麥商船不可避免的收費站,可以說瑞典自從建了這個海上收費站後,丹麥國庫中的一大部分都要拿來給瑞典交過路費了。

當然這個錢也可以不給,但是丹麥人的商船肯定要被赫爾辛基堡壘的大炮直接擊沉。其實這也不僅僅是針對丹麥,因為這個厄勒海峽稅很好的貫徹了人人平等,即除了瑞典都要收稅。

腓特烈四世的父親在位期間,就夢想著擊敗瑞典人,奪回使用海峽的權力以及失去的斯堪地那維亞領土。但是僅有夢想是不夠的,還得有實力才行。

於是腓特烈四世尋找到了另一個反對瑞典的國王。

圖註:著甲的腓特烈四世畫像

另一個想對十五歲的瑞典男孩下手的也是他的表哥,波蘭-立陶宛聯邦國王奧古斯特二世,又名強壯的奧古斯特(August the Strong)。

在他之前的波蘭-立陶宛國王就是率領翼騎兵拯救了歐洲的著名的揚三世。但是在1697年揚三世去世之後,波蘭立陶宛聯邦需要選一位新的國王。

此時的薩克森國王奧古斯特二世為了當上國王,進行了一系列騷操作。

他先是從一個馬丁路德的新教徒轉變信仰,變成了天主教教皇最虔誠的信徒,同時拉到了神聖羅馬帝國哈布斯堡家族的大力贊助。

這讓他順理成章的在1697年擊敗其他17位候選人登基成為被選舉的波蘭立陶宛聯邦國王。

圖註:騎馬的奧古斯特二世畫像

然而,這位「強壯的奧古斯特」雖然據說可以徒手摺斷馬蹄鐵、單手破牆,所以才叫做強壯的奧古斯特,但是波蘭人並不太願意承認他波蘭國王的頭銜,所以這位名義上的波蘭國王並沒有在華沙有所作為,而是留在薩克森的德勒斯登辦公。

波蘭瑞典邊境利沃尼亞的貴族,忽悠奧古斯特如果他能解放利沃尼亞,便會擁護他做世襲的波蘭國王。於是這位奧古斯特也加入了反瑞典聯盟。

圖註:彼得大帝著甲畫像

第三位登場的國王就是俄羅斯著名的彼得一世,彼時的他僅僅才25歲,還沒有變成他的完全體(彼得大帝)。

這時的彼得希望他龐大的帝國可以加入整個歐洲的經濟循環,把農業產品賣到西歐,把工業和資金引進俄羅斯。

然而此時的俄羅斯甚至距離中歐還有一段距離,現代我們熟悉的俄羅斯聖彼得堡區域在這個時候是屬於瑞典帝國的財產。

所以彼得一世迫切的需要先從瑞典手中獲得一個出海口——聖彼得堡。

然而此時的俄羅斯為了南部的疆域,還在和奧斯曼人作戰,在這種情況下彼得一世也不會單獨對瑞典宣戰。

但是當丹麥、波蘭、俄羅斯的三個國王聚到一起,一個為了擊敗瑞典的聯盟正在悄悄組建起來,這場1vs3的戰爭也一觸即發。

圖註:戎裝的卡爾十二世

三、1vs3!天才少年的成名戰!

1700年2月22日,丹麥人首先發動戰爭,但是這一時機並不是很好。

因為俄羅斯人正在集中精力和奧斯曼軍隊爭奪烏克蘭地區的所有權,當時的俄羅斯根本無法兩線作戰。

年輕的卡爾十二世也沒有做好準備,瑞典軍隊集結尚未完成,而且瑞典當時也面臨巨大的財政漏洞。

但是,年輕的國王決定迎戰,他親自召集瑞典貴族要求貴族捐款,同時派出稅官加收戰爭稅。在外交上,卡爾也要求荷蘭執政兼任英國國王的威廉,派遣海軍出海向丹麥施壓。

丹麥發動圍攻的通寧堡壘於1651年時完工的繪圖

在卡爾準備迎戰的時候,丹麥和波蘭展開了他們自己的第一波軍事行動。

丹麥人前往霍爾斯坦-戈託普圍攻了通寧堡壘,與此同時,波蘭軍隊也開進瑞典利沃尼亞境內攻佔陶夫格裡瓦(舊稱杜南明德)後,圍攻了利沃尼亞首都裡加。

面對兩個對手的聯合攻擊,此時的卡爾以及集結完軍隊開始一個一個處理他的對手。

首先他的海軍就在赫爾辛基的火炮掩護下突破了丹麥軍隊在厄勒海峽上的封鎖,和英荷聯軍向著丹麥首都哥本哈根推進。

這歐版的「圍魏救趙」直接打了腓特烈四世一個措手不及,他本以為他派出的軍隊通過圍攻通寧堡壘可以遲滯瑞典的反應,結果他等到了瑞典艦隊在御駕親徵的卡爾的帶領下擊沉了歌本哈根港內的戰艦,並在哥本哈根外圍準備登陸!

腓特烈四世面對兵臨城下的窘境,只好派出信使城下求和。1700年8月,丹麥人籤署《特蘭文達爾條約》退出了戰爭。

圖註:隨軍畫師記錄的瑞典海軍轟炸哥本哈根港內的丹麥海軍

擊敗了丹麥後的卡爾十二世正打算一鼓作氣擊敗自己另一個表哥,強壯的奧古斯特二世的時候。卡爾聽到了另一個消息:俄羅斯已經和奧斯曼議和,俄羅斯大軍已經向因格利亞(聖彼得堡所在省份)進軍了。

這個時候的卡爾將面臨四倍與他的俄國人,以及還在圍攻裡加的波蘭人。

到底先對付哪個好呢?年輕的卡爾開始慎重挑選他接下來的對手,是俄羅斯的彼得一世,還是波蘭的奧古斯特二世?

他的選擇將會讓他在一戰成名,「少年拿破崙」的稱號將震驚整個歐洲。

(因為納瓦爾之戰很重要下一章單獨更新納瓦爾之戰)

參考資料:

《羅曼諾夫皇朝:1613-1918》(英)西蒙·塞巴格·蒙蒂費奧裡

《卡爾十二世》(瑞)弗蘭斯·G·本特松

《大國崛起:1648-1815》(英)德瑞克·麥凱,H·M 斯考特

《瑞典帝國的衰落與卡爾十二世:1682-1719》(英)羅伯特·尼貝特·貝恩

相關焦點

  • 瑞典人此戰後威震歐洲,卻也留下致命的隱患
    題記:北歐霸主瑞典在15歲的新君即位後,馬上面臨著丹麥、波蘭、沙俄三個國家的聯合威脅。而年輕的瑞典國君卡爾十二世先自己親政,整合內部,隨後在面對丹麥、波蘭、沙俄組成的反瑞典聯盟,採用逐個擊破的方針,先是利用海上優勢,直擊丹麥老巢逼迫丹麥籤訂城下之盟退出戰爭,隨後以一敵四在納爾瓦戰勝了彼得一世帶領的沙俄軍隊。
  • 至今統治瑞典王國的朝代——貝爾納多特王朝,歷代國王都是法國人
    瑞典在10世紀中期出現君主制,瓦薩王朝統治的17世紀初期到18世紀初期是瑞典朝代的極盛時期,18世紀初期被俄羅斯羅曼諾夫王朝打敗後衰落,19世紀初期的1818年,法國人卡爾十四世被瑞典人擁立為國王,開始貝爾納多特王朝,至今仍然統治瑞典,已經傳承7代國王。圖為瑞典的地理位置。
  • 丟掉北歐霸主寶座的瑞典史後半程,從法國元帥當國王到永久中立
    為了能夠使王位在自己家族穩定的傳下去,他規定國王子嗣中的老大,無論是男是女都是第一繼承人。而且無論是男是女繼承後都是國王,哪怕是女人也是國王,不得出現女王。只不過他的王朝馬上要滅亡了,也就沒人再尊崇他這一套了。因為其長女繼承了王位但是個天主教徒,在瑞典這個新教國家這一點是無法容忍的。
  • 8歲瑞典小公主又萌又辣,架二郎腿看展覽,嬌憨表情比王儲媽媽颯
    在眾多歐洲未來女王中,瑞典小公主艾斯黛拉是最有個性的一位,她比15歲的西班牙大公主萊昂諾爾更霸氣,自帶的嬌憨表情超可愛。艾斯黛拉公主是瑞典卡爾·十六世國王的外孫女,她的母親正是瑞典女王儲維多利亞公主,父親是大名鼎鼎的瑞典駙馬丹尼爾親王,他曾經是一名出色的健身教練。因為外公的寵愛,艾斯黛拉小公主從小就活得很灑脫,她的王位繼承順序僅次於母親維多利亞王儲,在不久的將來會戴上閃閃發光的皇冠,成為轟動一時的女王。
  • 18世紀初,西遷的蒙古人如何幫助沙俄打瑞典?
    為了應對瑞典的同盟軍,他與神聖羅馬帝國的薩克森、布蘭登堡、普魯士、波蘭立陶宛聯邦、丹麥-挪威聯合王國等國組成北方反瑞同盟。1700年,自覺準備充分的彼得一世向瑞典國王卡爾十二世正式宣戰。他發布命令,徵調了阿玉奇汗麾下的兩千卡爾梅克騎兵進行操練,並派往俄瑞邊界。
  • 歐洲未來女王又添美女,7歲瑞典公主美貌不輸萊昂諾爾和夏洛特
    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和王后塞西爾維亞一共有三個孩子,王后是古巴和德國的混血美女,長公主維多利亞大氣高貴,被定為未來的女王。維多利亞女王儲和老公一共生了兩個孩子,大女兒是她未來的繼承人,這個小姑娘就是今天的主角。
  • 17世紀中至18世紀末,歐洲錯綜複雜的王位繼承戰爭
    17世紀中至18世紀末,歐洲曾經多次發生王位繼承戰爭,這是當時歐洲強國之間政治與軍事的激烈衝突,它們是改變疆土範圍、力量對比與政治格局的重要途徑。
  • 一個外國國王還有繼承英國王位的資格,挪威國王究竟有何來頭?
    歐洲王室擁有最為複雜的血緣關係,但是在這些王室之中,挪威國王卻擁有絕對領先的英國王位繼承順序。一個外國國王還有繼承英國王位的資格,這位挪威國王究竟有何來頭?
  • 瑞典王室分享奧斯卡王子4歲生日照,與喬治同為王位第三繼承人
    據《每日郵報》消息,當地時間3月2日,瑞典王室發布了兩張奧斯卡王子與姐姐埃斯特爾公主的照片,慶祝該國王位第三順位繼續人的4歲生日。斯坎公爵奧斯卡王子是瑞典42歲的維多利亞王儲與她的丈夫、46歲的丹尼爾親王的第二個孩子。
  • 近代戰爭6 大北方戰爭,俄羅斯帝國的崛起之戰,瑞典慘成墊腳石
    1700年至1721年之間,這場發生在東北歐地區的以俄國、瑞典、波蘭為主的三國爭霸,三國爭霸大戰的焦點是「波羅的海」的出海口。這場戰爭前前後後共持續了二十餘年,瑞典共計出動了約25萬的兵力,而俄國也前後動員了約23萬人,波蘭-薩克森前後也共出動了至少10萬的兵力。這場戰爭和同時期的西班牙王位繼承繼承戰爭一樣,一東一西徹底改變了歐洲大陸的大國格局。
  •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與瑞典國王卡爾十六世是親戚嗎?
    瑞典五六十年代歐爾硬幣正反面偶然獲得5枚瑞典5歐爾幣幣,有幾十年的年份。當時還是古斯塔夫六世老國王當家,是現任瑞典國王卡爾十六世的爺爺。伊莉莎白二世照片卡爾十六世的祖母是瑪格麗特公主,瑪格麗特公主的父親是維多利亞女王的第三子亞瑟王子。伊莉莎白女王的祖父是喬治五世,喬治五世的父親是維多利亞女王的長子愛德華七世。
  • 15歲成西班牙唯一王位繼承人,這個公主不簡單
    人一生漫漫長路,有那麼多的岔路口,而萊昂諾爾出生在王室,僅這一條,就為她屏蔽了大多數的選擇,她這一生,只能作為西班牙的長公主、作為西班牙的女王而活,儘管2020年的她,才剛剛要滿15周歲。
  • 瑞典王室曬女王儲全家福,7歲公主頭戴蝴蝶結,未來小女王顏值高
    在瑞典王室官方發布的最新全家福中,42歲的維多利亞公主身穿深色服裝,搭配乾淨利落的髮髻,大圓圈耳環顯得十分親民,46歲的丹尼爾親王身穿深色西服,搭配深色領帶和白襯衫,夫婦倆微笑面對鏡頭
  • 瑞典公主顏值驚人,和媽媽母女裝現身,網友:最美公主!
    近日,瑞典王室祖孫三代——國王卡爾十六世帶著維多利亞公主和孫女埃斯特拉公主,一同現身斯德哥爾摩街頭,參加金色大橋的剪彩儀式。 其中維多利亞和埃斯特拉兩母女雙雙穿上了焦糖色的長款外套,親子裝溫馨又時尚。
  • 瑞典第二順位繼承人埃斯特拉小公主的童真童趣,她是有多舒展!
    埃斯特拉公主生於2012年2月23日,是瑞典維多利亞女王儲和丈夫丹尼爾·韋斯特林,西約特蘭公爵的第一個孩子,也是唯一的女兒。如果瑞典是以男繼承人優先繼承王位的原則,那麼大概就沒這位小公主什麼事了,但是偏偏她是瑞典歷史上第一位無論男女都將繼承王位的女性繼承人,因此備受關注。
  • 家有王位要繼承的西班牙小公主,也是爸爸的小棉襖
    萊昂諾爾公主,圖源-外媒今年14歲的萊昂諾爾公主是西班牙國王費利佩六世和王后萊蒂齊亞的大女兒,同時也是排在西班牙王位第一的「假定順位繼承人」,這個「假定順位繼承人」的意思是君主制國家中由法律指定的第一順位繼承人,但其繼承順序將來有可能隨著新繼承人的誕生而下降。
  • 大秦賦:幾人能看透,十三歲的秦始皇,在繼承王位時,想的是什麼
    在《大秦賦》第十三集中,年僅束髮(13歲)之年的嬴政終於登上了秦朝的王位,開始了他逐鹿中原,一統天下的王者徵程。天佑嬴政:在《大秦賦》中,在歷史上,嬴政接替王位的實際年齡只有十三歲。由於演員的原因,大家可能會忽視這個現實。
  • 從奧地利國旗圖案由來,到查理五世榮光,32幅繪畫中看奧地利歷史
    教宗克萊孟七世支持法國及義大利一些重要城邦,並以上帝的名義宣布弗朗索瓦一世與查理五世所籤訂的條約無效。查理五世勃然大怒,命波旁公爵夏爾三世率領軍隊攻打羅馬,並於 1527 年攻陷羅馬。之後克萊孟七世與繼任的教宗都倍加謹慎,不敢得罪查理。1529 年法國在蘭德裡亞諾戰役再次被西班牙擊敗,不得已將米蘭割讓給西班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