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6月6日,諾曼第戰役爆發,盟軍在法國諾曼第等地區展開了大型登陸戰,成功突破德軍防線,重新回到歐洲大地上。在此過程中,許多裝備都發揮了重要作用,比如LVT兩棲登陸車,它可以說是盟軍能夠登陸的重要依仗。
LVT的歷史還得從1935年說起,當時美國工程師唐納德開發案例一款履帶式兩用車,既能在陸地行駛,又能在水中航行,這樣當有人在沼澤地陷入危險時,救援隊可以依靠兩用車克服沼澤環境,成功將人救出來。
後來美軍注意到了唐納德的作品,仔細一研究,發現它有極高的軍事價值,於是稍加改裝,成為了LVT履帶式登陸車。
有意思的是,因為水陸通用的特性,當地居民將它戲稱為「鱷魚」,軍方覺得這個名字威武霸氣,於是延續到了LVT身上,成為二戰中發揮巨大作用的鱷魚兩棲車。
鱷魚的體型非常大,長6.55米,寬2.95米,高2.47米,內部是一個巨大的空間,可以容納25名全副武裝的士兵或2噸物資,不僅能搶灘登陸,還能從軍艦上轉移物資,幫助軍隊儘快在登陸地點建立據點。
其實歐洲戰場不是鱷魚第一次亮相,早在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時,美軍就在亞洲投入使用鱷魚了。以日軍的火力,很難打破鱷魚的防禦,因此美軍的登陸戰變得更加輕鬆,有效降低士兵們的傷亡。
也正是因為亞洲戰場的成功,讓盟軍件事到了鱷魚的出色能力,於是在制定諾曼第登陸計劃時,將鱷魚定為急先鋒。
當然,鱷魚不僅裝載量大、防護力強,它本身也有不錯的火力。車上有兩個武器掛架,通用配置是一挺12.7mm機槍和一挺7.62mm機槍,還能換裝火焰噴射器或37mm機關炮,從而應付不同的作戰情況。
在歐洲和亞洲兩大戰場,鱷魚都以實戰證明了它確實有著極高的價值,因此成為二戰期間著名的軍用運輸載具,幫助盟軍贏得戰爭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