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古代,普通的武士遍地都是,但真正的劍豪也就這幾位了

2020-12-12 騰訊網

日本武士大家一定很清楚,本質上他們屬於職業軍人,但又和歐洲的騎士階層很像。受文學作品的影響,武士總是被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比如說武士道。對於日本武士道文化有所了解的小夥伴一定清楚,在日本歷史上出現過數位劍豪,那麼都有誰配得上這劍豪稱號呢?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幾位在日本可以稱得上是劍豪的人物。

宮本武藏

宮本武藏是日本戰國末期的人物,他除了是一個劍術高手以外,同時還是一位軍事家和書法家。宮本武藏最出名的戰鬥也是他的成名戰,就是和佐佐木小次郎的決鬥。當時沒有幾個人知道宮本武藏的名字,而佐佐木小次郎則是一個公認的高手,但結局卻是宮本武藏獲得了勝利,佐佐木小次郎也在這場決鬥之後重傷身亡了。雖然後世的評論中經常提到宮本武藏屬於勝之不武,因為當時小次郎已經60多歲了,武藏還不到30歲,拋去這些負面的點評,宮本武藏在日本歷史上還是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他創立的「二天一流」流傳至今,現在的日本還有著「真田幸村的槍,宮本武藏的刀」一說。

冢原卜傳

冢原是日本歷史上使用太刀(加長款武士刀)的高手,在日本的歷史上被譽為「劍聖」,創立了「天真正傳香取神道流」也稱「新當流」。其成名技「一之太刀」以穩準狠著稱,將一擊必殺的精髓貫徹其中。在和享有「劍聖」稱號的梶原長門的對決中,冢原卜傳僅用了一刀就解決了手持長薙刀的梶原長門。根據統計,亡於冢原劍下的人預計有兩百多號,在冢原遊歷日本的時,他收徒無數,其中不乏當時的將軍大名,因此也有著「劍道之祖」的稱號,冢原卜傳算是對日本劍道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柳生十兵衛

喜歡看《銀魂》的小夥伴們一定都記得,在坂田銀時的後宮中有一位叫做「柳生九兵衛」的女劍客。她的原型就是歷史上的柳生十兵衛,甚至連獨眼的人物設定都是仿照的十兵衛。關於十兵衛的眼睛為什麼會瞎掉一隻,最多的說法是十兵衛在幼年練劍時,因為莽過了頭,左眼不幸被竹劍擊中。十兵衛一生極具傳奇色彩,在他年輕時就擔任德川家的劍術老師,後來因變故歸隱田園,到了32歲的時候又回到德川家光身邊,在眾多劍豪中十兵衛可能不是最強的,但他絕對是知名度最高的,後世對他的描寫改編也是最多的,其中的原因,估計就是因為獨眼的形象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林崎甚助

林崎甚助這個名字也許大家比較陌生,但提到他的絕技,大部分人一定聽說過,甚至一些人在比較中二的童年中還練過,林崎甚助的絕技就是「拔刀斬」,也稱作「居合」。創立這項絕技的原因,是為了報當年的殺父之仇。訓練期間,林崎一刻不停的磨練著自己的劍術,在不斷的練習中,林崎巧妙地將拔刀的動作和攻擊招式結合在了一起。從此,拔刀斬誕生,在今天的日本,還有不少人會去練習「居合斬」,同時也有不少這類的比賽。

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幾位知名度比較高的劍豪,他們幾位因為自身的傳奇事跡,在世界上都享有一定聲譽。不知道你們還認為哪位歷史人物配的上「劍豪」的稱號呢?

相關焦點

  • 《我在古代日本當劍豪》:江戶時代下級武士,系統助他成為大劍豪
    《我在古代日本當劍豪》,漱夢實,1級作者。分類:輕小說-原生幻想。【簡介】穿越到了公元1789年的古代日本,時值承平日久的江戶時代。開局只有一個下級武士的身份、佩刀、以及一個只要擊敗或擊殺敵人便能提升個人等級與劍技等級的系統。……「遇到強敵時我會怎麼辦?我會拔出第二把刀,改換成我真正拿手的劍術——二刀流。」「如果還是打不過怎麼辦?」
  • 「刀光劍影,一招制敵」,日本戰國十大劍豪
    在小編看來,日本戰國時代最具魅力的其中之一就是劍道精神,當時的日本流派眾多,每個流派都有獨一無二的劍道絕技,劍客間的比試,刀與刀之間砍擊時劃出的火花,在腳步交替間尋找對手的破綻,修為高的劍豪甚至可以做到一招制敵,像是看到未來般,預測到對手的下一步動作。
  • 日本武士憑什麼高人一等
    日本茶道是一個有階層限制的藝術,普通老百姓想玩玩茶道是沒有資格的,武士才行。提到武士,喜歡看漫畫的,喜歡看日劇的朋友也都知道,在日本古代,武士是一個很特別的階層,但是仔細想想們是什麼人?這不就是一幫手裡拿著刀,在有錢人,或者說在貴族身邊兒,像私人保鏢一樣的這麼一個性質嗎?有什麼可高貴的,這階層怎麼就這麼厲害了?
  • 古代日本的武士、浪人、忍者有何區別
    文/寂寞的紅酒在很多古代影視劇中,特別是明朝時期的影視劇中,我們經常會接觸到武士、浪人和忍者三種日本人。很多人一直都搞不清楚三者之間的關係和區別,反正就是感覺很厲害的樣子。那麼日本的武士、浪人和忍者之間有什麼區別?武士,是三者中出現最早的,產生在日本的安平時代。
  • 櫻與菊,日本古代的「皇室」與「武士」為何長期並存?
    對日本歷史了解的人,都會知道古代日本相對於其它東亞國家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公武並存,皇室虛化。這裡的「公家」指的是皇室與公卿貴族,他們在日本歷史上長期存在,但是並不掌握實權;日本的實際世俗權力掌握在另一大勢力手中——武家,即著名的「武士」。
  • 為什麼日本武士的髮型都這麼搞笑?!
    於是某些帶腹黑屬性的花痴小女生們就做了個貼叫做《經得起月代頭考驗的帥哥才是真正的帥哥》地址如下:有興趣的自己去看。。。看這樣。。而且,古代衛生條件非常不好,沒法經常洗澡,而且做武士的風餐露宿,頭髮也常常會成為一些微生物的溫窩。。。比如。。跳蚤。。。所以就更有必要剔除了。對了,我國北部東北部的遊牧民族也一直有剃髮的習慣,比如女真人(也就是清朝)中二的大辮子,元人(也就是蒙古人)的「地中海」髮型,還有契丹人等等閩民族的髮型與日本武士的髮型有很大程度的相似,來看一張圖。
  • 日本武士曾盛極一時,何解最後沒落,日本政府:他們是「吸血蟲」
    在日本古代,武士階層是一個備受「呵護」的階層,雖然他們本身沒地沒田,但卻端著國家的「鐵飯碗」,每月都可以拿到固定的高收入,出街還可以佩戴刀,還有專門標誌造型,無論去到哪裡,都是頤指氣使的一族。然而就是這樣一個除貴族之外的超級階層,越到後期反而越被分散,甚至最後到了消滅的地步,武士階層的不復存在,可能會令眾多人產生困惑。日本武士向來不都備受尊重嗎?為什麼最後還是會被消滅?其實,當時的整個日本的武士數量並不多,而且並不是什麼人都可以成為武士的,他們必須要有一定的後臺實力。
  • 百年前日本武士老照片:面露兇狠,身材都很矮小,圖9女武士漂亮
    【老武士】武士在日本有著悠久的歷史,日文寓意侍者,貼身隨從。武士要求對主人無比忠誠,即便戰死也是可以的。日本武士始於平安時代,地方領主開始建立保衛自己的私人武裝,並利用其擴張勢力。這是一組反映百年前日本武士真實形象的照片。
  • 百年前日本武士舊照:平均身高僅1米6,面露兇光,女武士很漂亮
    一直到明治維新,武士都是統治日本社會的支配力量,從體制來看,更類似騎士的存在。就照片上的這些人看起來面露兇光,給人的感覺就是個武夫,但實際上這只是照片給人的感覺。 而最大的作戰特點是穿戴樣式獨特的甲冑,這些從這組照片中可以看出,不管男女都是一樣。說來日本女武士還是挺漂亮的,不過別看漂亮,砍起人來可一點都不輸那些男武士。
  • 日本武士不為人知的恐怖事實
    電影裡或遊戲中出現的日本武士,大多數給人一種正義,超高武術超厲害的角色。 但你知道嗎,在日本早年,一些真正的武士其實有著殺人為樂的嗜好!
  • 古代日本人究竟是不是1米5?這組當年的武士舊照,簡直是慘不忍睹
    在古代史書中,介紹人總是高度重視。例如,諸葛亮的戰績是「八尺八尺」,身高一米八十八,超過了當時許多將領。事實上,如果我們把諸葛亮在山東琅琊的祖籍結合起來,我們也不會感到驚訝。在當代中國,平均身高最高的省份是山東,那裡的男性平均身高為175.44釐米。2015年,中國成年男性的平均身高只有167.1。相反,這是我們對日本的印象,那裡的男性平均身高增加了170。這讓人們質疑。
  • 這11部武士動漫系列及電影,你都看過了嗎?絕贊!
    在日本的電視劇和動畫系列中最受歡迎的題材之一就是武士歷史劇,它們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從純粹的歷史幻想劇到幾乎還原歷史的等等,我們可以從中甄選出幾部經典的作品以供大家參看。下面是我個人認為比較不錯的武士題材的動畫,它們每一個都風格迥異,,但又不落俗套。這其中有一些是搞笑喜劇,而另一些劇情則更具有戲劇化,甚至是以悲劇結尾。這裡有你喜歡的動畫系列嗎,趕快來看一看吧。
  • 海賊王:最神秘的五位劍豪,他們當中有幾人都能和鷹眼五五開?
    整部海賊王中尾田埋下的伏筆數不勝數,其中數劍士最為神秘,至今為止我們知道的大名鼎鼎的劍豪無非就是那幾位,鷹眼是世界公認的第一劍豪,無數劍客都以追趕他作為人生目標,那實力最接近鷹眼的人是誰呢?大家好!索隆的師傅海米們都知道索隆的師傅並不止鷹眼一位,他小時候就拜在耕四郎的道場學習劍道,所以耕四郎算得上是他的啟蒙老師。不管從著裝還是名字上來看耕四郎這個人都和目前的和之國都有很大關聯,說不定他是和之國跑出去的強大武士也不是沒有可能。
  • 【最帥武士】日本歷史上最帥的十個武士
    怪不得學生們都喜歡在課本上塗鴉,充分發揮自己的創意。幸運的是,日本網站Bakumatsu Gaido可以將我們(原作者)帶到幕末時期(德川幕府統治末期),即江戶時代最後幾年(1853—1867),我們可以輕鬆的心態欣賞欣賞那些臉部輪廓分明、著裝品位犀利、pose令人敬畏的武士圖。接下來介紹一下日本歷史上10位最英俊帥氣的武士。
  • 古代日本武士的奇葩髮型,為何要剃掉頭頂中間的頭髮
    在一些日本古裝影視劇中,我們經常能看到裡面的一些武士浪人的頭頂中間都不留頭髮,其奇葩程度與清朝的辮子發不相上下。但是,中國人留辮子那是被滿清統治者壓迫的,日本人留這種奇葩的髮型,又是為什麼呢?其實,日本人原先也並不是這種髮型。
  • 日本人常以「武士」自居,日本武士在歷史上到底是什麼樣的存在?
    武士,這個詞大家可能都聽說過,雖然表明聽起來似乎有點「練武之人」的意思,但「日本武士」的含義似乎遠不只這樣,日本的「武士」似乎不是職業,而是一種類似於身份的階級,可是為什麼他們被稱為「武士」呢?
  • 日本武士究竟是什麼樣的?帶你看日本武士的詳細內容
    我們在一些抗日題材的電視或者資料當中都可以看到許多的日本軍官佩戴著一把日本刀,他們喜歡找中國會武術、會刀劍的人切磋武藝。也經常看到日本父子穿上一套專用的盔甲拿著竹製的武士刀進行比拼,更讓人難以接受的是他們切腹自盡的傳統。似乎在我們的認知裡面日本武士很是神秘,其中不乏一些忍者、浪人這樣的傳說。日本武士的武士道精神一直以來也是被世人們所爭論和詬病。
  • 日本武士的剖腹與復仇制度
    摩西曾記下,「約瑟為其弟而(心)腸如焚」[《創世記》四三之三○];大衛向主祈禱別忘了他的腸子[《詩篇》二五之六];以賽亞、耶利米以及其他古代的通靈者說過腸「鳴」[《以賽亞書》一六之一一]或腸「痛」[《耶利米書》三一之二○]。這些都印證那種日本人中間流行的、靈魂寓於腹部的信仰。閃族人常把肝、腎及其周圍的脂肪當作感情和生命的寓所。
  • 「花屬櫻花,人惟武士」,古代日本櫻花憑何與武士同行?
    ——《櫻大鑑》繁盛的櫻花衰敗時,日本人便產生繁華已去的悲涼之感。由此,日本人既欣賞櫻花之美,也對其壯烈「犧牲」之堅決與傲然品性極為欽佩。正是這一品性,對日本武士精神產生了深遠影響。因而,日本武士認為,其一生應當同櫻花一般,縱使短暫,也得絢爛;假如死亡,也需果斷。
  • 古代武士自帶口糧,明治時期的統一供給,淺談日本陸軍的後勤制度
    如果提到日本陸軍的夥食問題,那麼大家想到的應該都是影視劇裡,那些到處搞"現地自給"的日本兵。所謂的"現地自給",其實就是自行劫掠的意思。於是日本兵進了村莊或是城市,就開始到處搜糧抓雞,試圖填飽自己飢腸轆轆的肚子。但是這就讓我們很奇怪了,日本陸軍也是建立過自己的後勤制度?如果他們有的話,他們的夥食配給制度到底是怎麼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