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寂寞的紅酒
在很多古代影視劇中,特別是明朝時期的影視劇中,我們經常會接觸到武士、浪人和忍者三種日本人。很多人一直都搞不清楚三者之間的關係和區別,反正就是感覺很厲害的樣子。那麼日本的武士、浪人和忍者之間有什麼區別?
武士,是三者中出現最早的,產生在日本的安平時代。最初是日本一些領主為了保衛自己領地而豢養的私人武裝。大約在10世紀,由於日本政府需要藉助地方領主(大名)和武士的力量維持統治,所以承認了武士階層的特權地位,包括大名都屬於武士階層。武士階層被列為日本士農工商四個等級中的第一個等級士。日本武士不僅拿著不菲的俸祿,而且享有種種特權。當然,武士並非只拿錢,他們從小被灌輸武士道精神(吸收了儒家文化),接受嚴格的訓練,不僅戰鬥力強悍,而且對領主忠心耿耿,是日本政府及地方領主的武力支柱。說白了,他們就是有國家和地方養的有正規編制的職業軍人。
而浪人和武士同根同源,是日本戰國時代在軍閥混戰中失去領主的流浪武士。他們脫離了籓籍,居無定所,到處流浪。這些落魄武士由於失去了生活來源,不能改籍,還沒有其他生存技能,很多人變成了潑皮無賴,還有很多人鋌而走險,跑去當盜匪。明朝時期倭寇中的真倭大部分就是日本的浪人。說白了,浪人就是失業的日本武士。
忍者出現在日本的戰國時代,是日本諸侯混戰的產物。他們是各地諸侯培養的從事搜集情報、策反、暗殺、破壞等活動的特工人員。他們從小就要接受嚴格的忍術訓練,潛伏和野外生存能力極強,戰鬥力比武士差不多少。不過忍者和武士還不一樣,他們不像武士那樣注重尊嚴,他們只聽從主人的,為達成目的不惜一切手段。為了完成任務他們往往會化裝成各種職業,所以他們精通易容術,使用的武器也是五花八門,其中暗器和鐮刀最為重要。此外,他們喜歡穿深藍或深紫色的衣服,這樣便於他們行動的時候不易被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