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碗的選擇

2021-02-08 易合乾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文字易合乾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更多精彩內容。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蓋碗,有蓋、有碗、有杯託,又稱「三才碗」或者「三才杯」,有著「萬用神器」之稱,這麼稱呼它的原因,是因為中國六大茶類基本都可以用它來衝泡,所以很多茶友會選擇一隻蓋碗,似乎不只是因為喝茶,更像是一種文化的傳承。

蓋碗的使用是很講究的,蓋碗的選擇也很講究。

現在市面上的蓋碗「花樣百出」,更多的是注重外觀的好看,卻「冷落」了實用性。

在蓋碗的使用過程中,要避免一個最主要的問題,就是燙手,如果被燙到手,忍得住被燙到手紅,忍不住整個蓋碗恐怕都要飛出去了,在某些茶類需要快出湯的情況下,到底是選擇飛蓋碗,還是選擇浪費一泡好茶呢?

所以蓋碗的實用性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對於一個初學者,有一隻順手的蓋碗,在學習泡茶的過程也會順利很多。

如何挑選一款順手的蓋碗,變成了首要問題。

1、杯身的線條

在外形的端莊,順眼之外,我們還要追求一些細節的完美。

蓋碗有一個反口的設計,如下圖,蓋碗的杯身有一定的弧度,這個弧度有緩解溫度的作用,若是杯身直線延伸,杯口與沸水的距離較近,我們拿住杯口時,就會被燙到。有了弧度的設計,熱量就會被減輕,我們拿捏蓋碗時,就不會被燙到了。


但是,反口的弧度不能太大,同時還要注意反口的角度。

如下圖,1號蓋碗與2號蓋碗相比較,反口弧度過大,角度也較平,如果注水到碗蓋處,稍一晃動,杯子裡的水就會灑出來,極容易燙到手。在傾倒茶湯時,1號蓋碗因角度較平,水流會較大,若是蓋碗傾斜角度過大,或者拿歪了,茶湯會很容易燙到手。

同時還要說一下蓋子與杯口的距離。下圖中,可以明顯的看出,1號碗蓋比2號碗蓋要大一圈,也就是說,蓋子會與杯口的距離較近,這樣熱量會很快傳杯口,拿捏蓋碗的時候也會被燙到,所以在挑選蓋碗時,這也是一個需要注意的細節。

2、蓋帽的厚度

我們在拿蓋碗的時候,會用大拇指與中指捏住蓋碗杯口的左右兩邊,呈一個對角線,食指按住碗蓋的蓋帽,形成穩固的三角形。如下圖,如果蓋帽的設計內凹進去,那食指碰觸蓋帽的時候,碗蓋的熱量傳遞過來,就會燙到手,蓋帽的高度也是一個考慮因素,與碗蓋保持一定距離為好。

3、蓋碗的大小

蓋碗的大小分:80ml、100ml、110ml、120ml、130ml、150ml、300ml不等。

這裡也可以說是蓋碗的容量,或者蓋碗杯口的直徑,我們拿起蓋碗的時候,感覺一下距離是否合適,拿起蓋碗是否輕鬆,如若不能輕鬆拿起,或者三點之外的部分貼到蓋碗上,在衝泡茶葉的時候,也會容易被燙到,而且用起來也不會得心應手。

a.小型蓋碗

對於泡茶這件事,蓋碗容量的標準只有一個,那就是:「順手」,不燙手。

對於手掌小、抓握力弱的茶友,可以選擇100ml~130ml(100ml蓋碗口徑約8cm、高度6.9cm;130ml蓋碗口徑約9cm、高度約7.5cm)之間的蓋碗,小巧的蓋碗對於手掌小的茶友來說,比較容易拿捏。

b.中型蓋碗

對於手掌大、抓握力強、喝茶量比較大、喝茶次數也比較多的茶友,需要大一點的蓋碗,可以選擇150ml~250ml(150ml蓋碗口徑約為9.3cm、高度7.9cm;250ml蓋碗口徑約10.5cm、高度9cm)之間的蓋碗。

c.大型蓋碗

300ml的蓋碗基本上是目前市面上最大的蓋碗了,再大的話就是巨型蓋碗了,不僅拿著厚重,還不美觀,即使是大老爺們也不是很適合;相較而言,150ml的是最合適的。

對於大部分茶友而言,建議選擇大小在100ml~150ml的蓋碗即可。

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選擇一款適合自己的蓋碗,是泡出好茶的第一步。雖說用蓋碗泡茶被燙到是常事,但是一隻順手的蓋碗,可以儘量的避免燙手。

一隻漂亮的蓋碗,不實用,那它的觀賞價值大於實用。

一隻實用的蓋碗,即使不漂亮,依然能泡出好茶。

一隻即實用又漂亮的蓋碗,那一定是「德才兼備」的好選擇。

飲一口好茶

如見伊人在水之涘

遇見一件良器

更似知己難求

一汪清泉

茶湯在適手的器物中翻滾

是對一口好茶最好的詮釋


不妨約著好友一起挑選合適的器物。

雅趣與友享,一起醉雙節。


易合乾【經營範圍】

公關危機,風水擺件設計、製作 

佛像、神像、塑像設計、製作

國內廣告設計、製作、代理

企業形象策劃, 商務信息諮詢服務

工藝美術品、字畫經銷,室內軟裝飾

茶文化,旅遊信息諮詢服務

高端工藝禮品私人定製

宗教文化衍生品

宗教供養日常用品    

北山茶樓 茶嚴觀色 茗聚尚客

海闊工貿 我們就是印刷

伍型裝修 源於品 誠於心 始於行

版權聲明

文章出自網際網路,文中內容和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如有侵權,請您告知,我們將及時處理。 

轉載是一種動力;

分享是一種美德;

您所看到的正是別人所需要的!

易合乾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聯繫電話:0432-68075333

公司地址:吉林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

        區恆山花園小區5#樓


相關焦點

  • 泡白茶,用白瓷蓋碗,可惜很多人不知道蓋碗怎麼挑選
    今天要特別來說說衝泡的蓋碗選擇。02什麼樣的蓋碗,適合衝泡白茶?最早的時候,小白給大家的建議,是用白瓷蓋碗。沒錯,就是用高白泥,在1300攝氏度下燒制的,然後再塗上高白釉的蓋碗。這就是小白說的白瓷蓋碗了。很遺憾,小白說的不夠詳細,導致很多茶友,買錯了蓋碗。
  • 蓋碗泡茶的正確步驟
    品中王,喝茶是一門藝術,那蓋碗泡茶也是一門學問,我們必需要學會方法步驟和掌握相關的技巧才行哦。中國飲茶文化歷史悠久,隨著時間的流逝,如果不學會方法,盲目用蓋碗泡茶,稍不注意可能就會燙傷手咯。所以,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蓋碗泡茶的步驟的四步走。
  • 挑選蓋碗時,請注意這些細節
    ,所以很多茶友會選擇一隻蓋碗,似乎不只是因為喝茶,更像是一種文化的傳承。蓋碗的使用是很講究的,蓋碗的選擇也很講究。現在市面上的蓋碗「花樣百出」,更多的是注重外觀的好看,卻「冷落」了實用性。在蓋碗的使用過程中,要避免一個最主要的問題,就是燙手,如果被燙到手,忍得住被燙到手紅,忍不住整個蓋碗恐怕都要飛出去了,在某些茶類需要快出湯的情況下,到底是選擇飛蓋碗,還是選擇浪費一泡好茶呢?
  • 蓋碗的使用方法
    因而蓋碗演變成了泡茶器,搭配盅、杯成了另一種形式的茶器組合。魯迅先生在《喝茶》一文中曾這樣寫道:「喝好茶,是要用蓋碗的。於是用蓋碗。果然,泡了之後,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確是好茶葉。」 而如果是作為專業的茶人審評、對比茶,蓋碗更是標配,它密度大、不吸味奪香,更能客觀公正的展現茶葉本身的品質。
  • 用蓋碗泡茶怎麼不燙手?
    很多人喜歡用蓋碗衝泡茶葉,一來蓋碗顏值高,二來蓋碗可謂是萬能茶具,大部分茶葉都能拿蓋碗衝泡。蓋碗又稱三才碗,因為蓋碗分三部分,分別是蓋、碗、船(託),其中茶託有隔熱的作用,捧著茶託不容易燙手。當然蓋碗的衝泡方式不只是獨飲,如果是一人一套的話,直接捧著蓋碗來喝茶,不用分杯也就不會燙手。但是很多情況下,我們使用蓋碗衝泡茶葉時都會分杯,將蓋碗中的茶湯倒進公道杯,再依次分別倒入各個品茗杯中。可是因為要分杯,或者說最好去分杯,因為分杯不僅美觀,而且有利於更好的品茶。特別是在招待客人的時候,或者表演工夫茶的時候,都是先將茶湯倒入公道杯,接著再倒入客人的品茗杯中。
  • 蓋碗泡茶的步驟
    添加軒嫂微信號「ffyy1188」,查看茶葉茶具蓋碗泡茶也是一門學問,需要學會方法步驟和掌握相關的技巧才行哦。
  • 挑選蓋碗時,要注意這些細節
    蓋碗,有蓋、有碗、有杯託,又稱「三才碗」或者「三才杯」,有著「萬用神器」之稱,這麼稱呼它的原因,是因為中國六大茶類基本都可以用它來衝泡,所以很多茶友會選擇一隻蓋碗
  • 【茶百科】蓋碗
    蓋碗是一種上有蓋、下有託、中有碗的茶具。又稱「三才碗」、「三才杯」,蓋為天,託為地,碗為人,暗含天地人和之意。
  • 泡茶的蓋碗,究竟用多大的才適合
    茶資訊銳觀察、深報導,見證茶行業發展[導讀]:如何用蓋碗泡出一杯好茶,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正常的蓋碗容量大小一般在100ml-300ml之間。而不同的人會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選擇…使用蓋碗,男女有別。喝茶蓋碗,因人而異。如何用蓋碗泡出一杯好茶,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 鐵觀音常見蓋碗衝泡技巧
    說到蓋碗泡茶的技巧,鐵觀音多數都是首選用蓋碗泡茶的。那麼用蓋碗衝泡鐵觀音,有什麼地方需要特別注意的呢?下面就請大家一起看一看。日常衝泡鐵觀音畢竟不同於茶藝表演,網上很多有關於鐵觀音的衝飽方法都是轉載於茶藝表演的過程,既看不懂,又不實用。
  • 定窯雙驕蓋碗盅
    下面我們來重點介紹一下定窯醬釉的蓋碗,定窯醬釉的蓋碗應該是在唐代出現的,我們回過頭來看看唐代定窯玉璧底墩式大碗的造型與後來的蓋碗造型十分的接近,而且,這件定窯內白釉外醬釉的墩式大碗的製作工藝與蓋碗高度吻合,只是缺了個蓋子,但是像這麼大的墩式碗卻從來沒有見過帶蓋子的,所以說它是大蓋碗也不完全成立?但是也不是沒有可能哦。歷史需要探索、發現,才能更進一步接近事實。
  • 泡茶神器,蓋碗的是與非
    在茶器裡,蓋碗一直是個很特別的存在。用慣了的茶友極力推薦,吃過啞巴虧的新手則是避之不及。極力推薦有三個理由。一是經濟實惠。比起紫砂壺的坑多水深,兩位數就可以入手一套標準版蓋碗,獨啜招待兩不誤。二是客觀公正。蓋碗能正確表達茶之色香味,不偏不倚,能觀茶底、賞茶色、聞茶香、品茶味。與之相比,沒養好的紫砂壺略遜一籌。三是體驗內涵。
  • 蓋碗,你真的了解嗎?
    提到蓋碗,愛喝茶的人肯定都不陌生。或大或小,或樸素或精美,家裡多多少少,都會有那麼幾個。但經常喝茶的你,真的了解蓋碗嗎?蓋碗,又叫「三才杯」,或稱「三才碗」。自清朝雍正年間起,便開始盛行使用了。之所以稱之為「三才杯」,是包含了大用意的。「三才杯」,以蓋為天,以託為地,以碗為人,蘊含了天地人和之意。我們日常見到的蓋碗,實際上分為兩種形制。
  • 普洱茶用蓋碗怎麼泡?
    「喝好茶,是要用蓋碗的。於是用蓋碗。果然,泡了之後,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確是好茶葉。」魯迅先生在《喝茶》一文中大力誇讚蓋碗,稱好茶要用蓋碗來泡。蓋碗由於其便捷易操作,泡茶時方便聞香,葉底清晰可見,又不易將茶葉悶熟,所以從古時起就是人們用來泡茶喝茶最常用的茶具,至今已成為功夫泡中除了紫砂壺以外最典型的泡茶用具。我們平時在選用蓋碗衝泡普洱茶時,看似很簡單,實則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那麼普洱茶如何用蓋碗泡呢?第一,潔具投茶。
  • 蓋碗,紫砂壺,玻璃杯,泡茶選哪個茶器最好?
    泡好一款茶,不論是綠茶、白茶、紅茶、烏龍茶、普洱茶等,都很在意茶具的選擇。那在泡茶的過程,白瓷蓋碗,紫砂壺,瓷壺、玻璃杯,這些茶具又該怎麼選呢?《2》論泡茶的實用性,蓋碗是最好的選擇。「泡好茶,要用蓋碗」,這背後有兩位現代文學大師做代言。梁實秋先生在《喝茶》一文中寫,「蓋碗究竟是最好用的茶具。」
  • 蓋碗與茶壺有什麼區別?哪種泡茶最合適呢?
    泡茶,如今我們更多的便是蓋碗和茶壺這兩種茶具,茶友們對於這兩種茶具也是各有喜歡,各有稱讚,不過對於一些茶友來說,泡茶的時候到底是蓋碗還是茶壺,依舊是心有猶豫,不知如何選擇。既然如此,我們就要好好聊一聊這兩個差距的區別,知道不同就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選擇了!
  • 茶中歲月,把盞問茶 蓋碗杯衝泡法
    蓋碗杯這個作為從古至今一直沿用且不被淘汰的器具,確實是一個適用性及實用性都較高的衝泡器具。我們經常打趣道:「蓋碗杯是一個百搭的茶具,因為各類茶它都能詮釋。」魯迅先生在《喝茶》一文中曾這樣寫道:「喝好茶,是要用蓋碗的。於是用蓋碗。果然,泡了之後,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確是好茶葉。」
  • 白茶使用蓋碗的正確衝泡方法
    丨本文由浮生說茶原創 丨首發於企鵝號:浮生說茶 丨作者:浮生 梁實秋在《喝好茶 往事如煙》中寫道,有人從大陸返回臺灣時,帶給他一隻三十多年前天天使用的瓷蓋碗
  • 泡茶器,別說你只用過蓋碗
    說到泡茶用具,無非是蓋碗、壺、杯這三大類,因材質不同會分的比較細,下文會在這三類裡面來具體分析。﹁蓋碗﹂蓋碗通常都是瓷的,也有玻璃蓋碗,紫砂蓋碗見的比較少,就先不展開了。使用蓋碗的茶友都希望挑到不燙手的蓋碗,大家挑選時注意兩點:一是選碗身口與蓋子邊的距離寬一點的,起碼超過1cm;二是蓋紐要高,蓋紐離蓋要長。再是倒水時不要倒的過滿,太滿就算再寬的碗身口再高的蓋紐都會燙的。
  • 白瓷蓋碗正確使用指南,新老茶友必備!
    不賣關子,這種神器,乃是白瓷蓋碗。這個價格可以低至幾元、十幾元,也可以高至幾千元的蓋碗,有著傲嬌的資本,就連紫砂壺都被華麗麗地比下去。白瓷蓋碗是如何一步步登頂寶座,成為神器呢?當然是因白瓷蓋碗的群眾基礎好。來看看茶友們都是怎麼評價它的吧。茶友A:「蓋碗便宜啊,摔壞了也不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