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日本喝下午茶,千萬要搞清楚「吃茶店」和「カフェ」的區別!
由於被西化的關係,日本不僅有傳統的詞彙以外,還融入了很多外來語。
例如
いちご×ストロベリー(草莓)
飴×キャンディー(糖果)
在日本人們喝下午茶,常去的地方有「カフェ」和「吃茶店(きっさてん)」兩種
字典中給出的解釋都是「茶館、咖啡館」的意思。但其實兩者的運營模式和提供的單品有所不同。
外來語總是給人一種時髦感,因此「カフェ」要比「吃茶店」更時尚。通常是一些自助或半自助的店,有的還設有露臺座位。
「吃茶店」則比較復古、懷舊,通常進店後由店員招呼帶到座位。在營業許可方面,「カフェ」比「吃茶店」要嚴格。據日本食品衛生法實行令第35條規定:「カフェ」需取得飲食店營業許可,因此可以提供酒精類飲品和簡餐。而「吃茶店」要取得飲品店營業許可,因此只提供不含酒精類的飲品和一些點心。雖然日本食品衛生法實行令,對兩者的營業許可取得上有明確規定,但是對店名的選取並未做任何限制。
因此在日本「〇〇吃茶店」的店裡可能,也提供酒精類飲品和簡餐,這種類似「カフェ」的服務。而叫做「〇〇カフェ」的店裡,可能只提供一些飲品和簡單的點心。
一家店取得什麼樣的營業許可,就必須按照相應的規定運作,而不是局限於它的名稱。
因此在日本喝下午茶,要看看店裡的服務模式和菜單內容,再進行選擇的。這樣子,才不容易出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