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京都已經有了寒意,我在三條附近閒逛,想找個地方完成一會的採訪,不知不覺就走到了六曜社門口。
「已經滿席了哦。」
門推開了半扇,聽到店主與兩位先客的交談,可是吧檯內側明明還有位子。這時候就要毫不猶豫地走進去,店主會說出第二句,也是真正的迎客詞:
「咖啡一杯一杯都是由我手衝,可能要等很長時間,大概會超過30分鐘,如果這樣也沒關係的話,請在吧檯那一側就座吧。」
說話的人是奧野修,他就像是京都咖啡,不,吃茶界的小野二郎。
1950年,奧野修的家人創立了六曜社,作為繼承者,他放棄了成為音樂人的想法,繼續守在三條地下的角落裡,邂逅不同口音、不同愛好的來客。
京都吃茶界的後輩都非常憧憬這位先輩達人,曾經有一段關於他的傳說。
一位年輕的咖啡店店主來到六曜社,坐在奧野修面前,仔細看他手衝的過程。注水到一半時,奧野修突然改變壺口的方向,將水倒進了水池裡。
「原來如此,六曜社的秘訣就是,要捨棄部分熱水,來控制咖啡的平衡度。」
被問起此事時,奧野先生只是平靜地答道,「水池邊有隻小蟲。」
不知道的以為他故作姿態,其實,是過於直率。
我低頭在手機上發送著文字,不知不覺間,一杯咖啡,一塊蛋糕卷放在了面前,杯內的液體晶瑩剔透。看了一下時間,此時距離進店大概20分鐘。
這是奧野修所崇尚的,在純度較高的狀態下,抽取出具有透明感的咖啡,咖啡豆是他自己烘焙,為此他在南禪寺附近的家裡添置了烘焙機,希望能自己把握整個產線。
話雖如此,奧野修卻並不打算作出一杯「至高無上的美味咖啡」,這裡的本質是吃茶店。只是為了給想讀書或者剛看完電影的人提供一個休息、聊天的場所。
這也是京都吃茶店最大的特點,為度過特定時光所打造的空間,咖啡好喝不是前提,是後置。
這樣的店,東京在戰後也有很多,然而現在已經一家都不剩了。
數位觀光客模樣的人得知等候時間過長,開門後隨即離去,店內的人開始變少,聲音也逐漸變小。
因為開在繁華的三條,總是有人把這裡當成星巴克使用,奧野修養成了一種習慣,看到生面孔或者像是觀光客的人,先說沒有席位,如果對方過一會又來了,就告訴他需要等很久,不介意再坐下。
這並非怠慢客人,而是由經驗做出的判斷,畢竟很多觀光客自認時間寶貴,不會在一間咖啡館模樣的店停留太久。
這會工作相對清閒,奧野先生走到我所在的吧檯深處,從堆積如山的cd上抽出一張,換掉了剛才的音樂。
「這曲子不錯。」
「謝謝,是我自己的樂隊。」
「奧野先生現在還在做音樂麼?」
「我的興趣所在。」
「曲子的名字是?」
「來自都柏林。」
奧野修從15歲開始彈吉他,師從那位著名的高田渡。從事音樂多年,他卻很少在公開場合演出,至今也只有一次出席東京的live,畢竟他的主業,是這家歷史悠久的京都吃茶。
唱機旁邊擺著很多酒瓶,晚上6點之後,六曜社就轉為酒吧,一家同時賣酒和咖啡的店,空間毫無違和。
那時的奧野修會騎上自行車,去居酒屋和酒吧喝上幾杯,吃點東西。年輕時他會轉2、3家店,現在則縮減到一家。
「奧野先生喜歡去哪家店?」
「吃茶店的話,你知道橋本麼,在北大路。」
「inoda如何?」
「inoda是我輩的指路明燈,可能也是吃茶店最理想的形態,如果我有15-20分鐘時間,我會去那裡。如果時間更多,會根據情況做選擇。」
「靜香?」
「靜香也很好,那裡應該是京都最早創立自家品牌咖啡豆的店之一,他們會把5種豆子混在一起。」
「靜香的老闆以前很討厭別人問自己的咖啡配方,但我聽說你並不介意這一點?」
「是的,不過,我不喜歡在店裡談咖啡的事。」
「嗯?」
「吃茶店的本質是會話、讀書,咖啡不該成為主角。」
「這很京都。」
「您喜歡居酒屋麼?」
「常去。」
「我也喜歡居酒屋,大家在居酒屋裡會喝到好喝的日本酒,但沒人會談酒的事。」(笑)
「沒錯。」
說話間,又進來了新客人,奧野修回到了屬於自己的那個位置,繼續衝泡咖啡。
過去數年,有很多志在經營咖啡店的年輕人來到京都,拜訪奧野修,他們希望從這位職人身上找到「堅持的理由」。為何在吃茶店整體勢微的情況下,以「六曜社」為代表的京都業者們可以屹立不倒?
除了當地的吃茶氛圍,還有業者們對待生意的態度。
現代咖啡店大多強調「快」、「商業」,人們在裡面談項目,用mac處理工作,或者僅僅買一杯咖啡。而京都吃茶店則更強調「慢」、「生活」,並沒有特別的目的性,只是把它當成每天生活的一部分,呆上一小時,甚至一下午。
以奧野修的年齡和資歷,早就可以退居二線當個老闆,把這種事交給別人做,專心搞音樂了。然而他還是要親力親為,完成吃茶店的工作。在奧野修看來,生活需要這樣的規律性,他曾在《只有這裡才有的店》中講到:
「每天下班後,前往常去的居酒屋,在那裡看著廚師的工作,雖然細節不太一樣,但大家幾乎都是在重複著同樣的工作。在這種平凡的生活中,當我喝完今晚的酒,看到明天的豆子已經準備好,就會想到,這一天總算是過去了。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但文化就是在這種重複中形成。」
就像宮澤賢治那樣,飛到宇宙空間以上帝視角俯瞰自己的生活,然後肯定這種平凡的日子。
認清這一點,大概也是幸福。
-fin-
六曜社地下店
京都府京都市中京區河原町三條下ル大黑町36
12:00~18:00
周三休息
其他京都咖啡店文章
salon de the francois
inoda咖啡本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