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人吃五穀雜糧,怎麼可能不生病」。如今生態環境惡化、生活壓力不斷增加,各類疾病出現年輕化趨勢,社會中亞健康人群數量不容小覷,亞健康問題已成為一項健康隱患。改變亞健康狀態在於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包括健康飲食、科學運動、合理作息等。早在四百多年前,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就提到「藥補不如食補」,說明飲食在生活中佔據了極其重要的位置,而「吃什麼,怎麼吃」成了現代人們非常關注的話題。
在平時容易被忽略的「藥膳」蔬菜中,地瓜葉曾一度被人們廢棄,或作為飼料來使用。但如今,地瓜葉「身價飆升」,在歐美、日本、香港等地風靡。那麼,地瓜葉的營養價值究竟如何?
地瓜葉又被稱為紅薯葉,味甘,性平,是紅薯生長中莖上的葉子。在聯合國亞洲蔬菜研究發展中心發表的十大抗氧化蔬菜中,「默默無聞」的地瓜葉卻「名列前茅」,並被列為高營養蔬菜品種。它又被稱為「血管的清道夫」「蔬菜皇后」「長壽蔬菜」和「抗癌蔬菜」。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它的「內涵」。
地瓜葉營養豐富,其中礦物質與維生素的含量均屬上乘。具體來說,其營養物質主要有以下幾種:
1.葉綠素。地瓜葉含有豐富的葉綠素,能夠「淨化血液」,幫助排毒。
2.抗氧化物。地瓜葉含有比一般蔬菜高5~10倍的抗氧化物,能夠提高免疫力。
3.維生素。每天攝取300g的地瓜葉就可以補充人體一天所需的鐵質和維生素A、C、E,能夠強化視力和預防貧血。
4.鉀。地瓜葉富含鉀,有助於血壓的控制,預防高血壓。
5.膳食纖維。地瓜葉含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促進腸胃蠕動,改善或預防便秘及痔瘡。
6.多酚。地瓜葉含有豐富的多酚,能夠預防細胞的癌變。
7.植固醇。地瓜葉富含植固醇,能夠降低血液膽固醇的含量,防治前列腺肥大,抑制腫瘤,抑制乳腺增生和調節免疫,改善更年期症狀。
8.黃酮類化合物,能夠促進乳汁分泌。
9.黏液蛋白。地瓜葉含有豐富的黏液蛋白,能夠提高人體免疫力,促進新陳代謝以及延緩衰老。
綜上,地瓜葉的藥用價值毫無疑問,能提高機體免疫,促進新陳代謝,延緩衰老,潤燥戒毒,補氣養血,降糖降脂,利尿通便,防癌抗癌。地瓜葉的吃法很多,可涼拌、清炒、做湯等。
但再好的東西也有不適宜食用的人群。腸胃消化不良和患有腎病患者不宜過多食用地瓜葉。
此外,不宜與地瓜葉同食的食物有以下幾種:
1.青椒。因為地瓜葉富含維生素A,與青椒同食,會破壞其營養成分。
2.柿子。如果地瓜葉與柿子同食得太多,有可能會導致人體的胃酸分泌增多,而地瓜葉與柿子的果酸就會發生沉澱,凝聚形成硬塊。嚴重者可能會出現胃潰瘍、胃出血等症狀。
3.雞蛋。雞蛋中大量的膽固醇和蛋白質會與地瓜葉中的一些鞣質發生反應,同吃有可能會引起腹痛。
4.螃蟹。地瓜葉和螃蟹同食時,在體內會形成一些化學反應,發生結石。
「一分預防勝過十分治療」,現代人應該重視平日飲食,堅持好習慣,避免或者戒除壞習慣,積極預防各類疾病,健康享受更美好的生活。
作者: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藥劑科曾諄
本文由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藥劑科主任助理、副主任藥師張劍萍進行科學性把關。
「達醫曉護」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