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快遞公司的角力,他獲得最大利益,快遞費用提高!
大快人心!豐巢因為吃相太難看被約談!豐巢快遞櫃突然要收費了!這段時間豐巢似乎上演了現實版的貪心不足蛇吞象的典故,國家有關部門終於出手,約談豐巢負責人!隨後國家郵政約談豐巢霸佔了各大網頁的熱搜榜,豐巢近日公布:免費存儲時長從12小時延至18小時,並向用戶致歉。表面來看豐巢做出了退讓,實際上是以退為進,已經達到吃大象的目的!
豐巢的崛起和快遞公司的價格戰如何解決快遞「最後一公裡」成為各大快遞公司頭疼的問題,為此快遞櫃、菜鳥驛站孕育而生。但現如今這個問題已經悄然「變味」,曾經快遞能派送到家門口,現如今送貨上門變成了送貨上小區。變味的原因離不開快遞公司的價格戰、網購的爆炸式發展以及快遞員派件上門的薪酬。
網購的爆發式發展促使了快遞行業的火爆發展,9.9包郵、低價拼團大家都不陌生,背後的離不開網購電商和快遞公司的價格血拼。對於網購電商來說只有更低的價格才能獲得更好的銷量,降低成本成為必然要求,快遞作為高成本一環,自然越低越好。
而這增加了快遞公司激烈的競爭壓力,價格戰愈演愈烈。前不久,作為全國小商品批發市場的浙江義烏,部分快遞公司報出驚人的快遞單價:「每單0.8元,義烏髮全國」,價格戰又升級了!
而快遞公司價格戰的背後,離不開快遞員的辛酸,派件上門單件價格不漲反而下降,有些快遞公司派送單件價格不高於1元,因為耗時長、回報低快遞員越來越不願意派送上門。
高額的派送成本促使了快遞櫃的發展因為常年不漲價的派送費用,快遞員只能追求量上的突破,而快遞櫃能夠幫助快遞員提高派送量,不少快遞員寧願支付0.3-0.45元的快遞櫃保管費,也不願耗時派件上門,而且不少快遞公司默認送到快遞櫃就完成籤收。
豐巢背後的順豐在偷笑市面上的快遞櫃公司不少,以豐巢為首、中郵智遞排行老二。2015年,由順豐、申通、中通、韻達、普洛斯共同投資創建了豐巢科技,打著科技公司的名頭,最後演變成快遞櫃。2018年豐巢各大股東退場,順豐佔有了近70%的股份!2020年,中郵智遞成為豐巢的全資子公司,順豐佔有了7成的快遞櫃市場!
用戶和快遞員成為了小白豬
豐巢最初打著免費使用的口號,現如今快遞派單員和用戶都要繳費;豐巢這次被約談,其實質是給其有了合理、合法地收取用戶費用的依據。同一個快遞,蜂巢收取了雙方的保管費,你不覺得怪怪的嗎?曾今的送貨上門去了哪裡?
我是大河張,歡迎評論區交流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