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以後,我們總是在被迫成長。
從學校到社會,剛畢業為了省錢,跟幾個關係好的同學一起租在幾平米的小房子裡,自己買了上下鋪放在狹小的空間裡,過著比在學校宿舍還拮据的生活;
從學習到工作,為了能進到喜歡的公司,我們一遍遍妥協於實習就業協議書上的薪水數字;
從團隊作業到自己一個人,為了能儘快適應新工作,我們總是必須主動地低下頭,不停地去問公司的前輩這該怎麼做那該怎麼做,直接忽略前輩不耐煩的眼神……
18歲是一道成長的分水嶺。
18歲以前,是在享受生活,18歲後,就要開始正視生活。
18歲以前,稜角分明,有熱血,有追求,有個性;
18歲以後,開始接受社會的洗禮,嬉戲地磨平稜角,將心中的熱血和追求束之高閣、漸漸冷卻。
這是我們大部分人的18歲,這也是我們人生經歷的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長大」。
但誰說長大就意味著要被生活磨去了稜角?年代不同,對稜角的定義也不一樣。
曾經跟爸爸聊我畢業後的生活,提起了「稜角」這個詞,當時我爸說,他們那個年代,是沒有稜角一代。
老老實實上學,規規矩矩畢業,至於找工作,那都是看父母安排。教師是那個年代最喜歡被安排的職業,也是在那個時代的家長眼裡最為體面的職業。
他們那個年代,沒有什麼稜角,稜角在父母眼裡,也都只是叛逆。
他們那個年代,沒有什麼規劃,規劃在父母眼裡,也都只是謀生。
他們那個年代,沒有什麼夢想,夢想在父母眼裡,也都只是空想。
安分守己地過一生,是他們那個年代的應該有的樣子。
再往後,就是被稜角磨平的一代。
親戚裡有個比我大十歲的哥哥,畢業後,曾經的夢想是畢業後可以自己做一款軟體,但是當他說出這個夢想之後,就被家人全部否定了。
在那個年代,自己做一款軟體,好像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更別提還要用做軟體來維持自己的生活和收入了。
最後的最後,他放棄了做軟體的夢想,畢業後考了公務員,再也沒有提起過所謂的夢想。
而到如今我們這一代,時代已經完全變了。
現在的年輕人不再被磨去稜角,他們不僅有自己的稜角,有熱愛,有興趣,有夢想,有追求,而且開始為稜角買單,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可以為自己的夢想和熱愛去付出。
而且,他們的稜角不是簡單的喜歡,而是打心底的熱愛。
想問你一個問題,如果你在外面送外賣,但是有一天你突然有了一個想做「同聲傳譯」的夢,你會怎麼辦?
同聲傳譯的概念就是在國際會議或者重大場合裡,負責同步翻譯英語的工作者。
你也許會嘲笑他的夢想太不現實,怎麼可能會實現。但是真的有這樣一個為夢想付出並且努力的年輕人。
重慶一位18歲的外賣小哥,夢想是今後能夠當上一個出色的同聲傳譯,所以,他每天堅持在送晚餐後,背記英語單詞。
別的外賣員結束了一天的工作,有的叫上同事一起出去打牌,有的人躺在宿舍裡刷手機,只有他堅持著送晚餐後好好地背單詞。
後來他在社交平臺上火了,被四川外國語大學破格錄取,就讀英語專業,離自己的夢想又近了一步。
除了這位18歲的外賣小哥,我發現身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自己生活的原因,已經不是「我爸媽希望」「我家人希望」,而是「我自己喜歡」「我自己想」了。
我大學念的是金融。同宿舍的幾個姑娘現在都沒有從事金融類的工作。其中,我最佩服的是我對床的兩個舍友。
她們的夢想是都是開一家自己的時裝店,她們畢業後,一個在一家外企工作,一個在某知名的快餐店做客戶服務。
在工作之餘,一個人花了一年多,跑遍了上海所有的小眾但很精緻的時裝店,做了53頁的調查報告。另一個姑娘開始買書自學服裝設計,還報了第二專業的學習班。
工作兩年後,她們果斷辭職,用兩個人的積蓄租了一間很小的店鋪,然後真的開起了自己的小店。開業的那天,我問她們,現在是不是她們人生中最快樂的瞬間。
她們當時給我看了一句話,我記得特別清楚:最快樂的應該不是實現夢想的瞬間,而是堅持夢想的過程。
其實,沒有什麼沒有稜角和稜角被磨平的說法。
每個人一開始都有自己的無形的稜角,但是這個稜角是會堅持變成真正的稜角,還是會在生活的妥協中或者自我的放棄裡消失殆盡,這是每個人的選擇。
現在的年輕人就是把稜角真正堅持下來並且敢於為稜角買單的一代人。而且,有著相似稜角的年輕人聚在一起,還會創造出無限可能。
年輕人的稜角,不只是稜角,他們還敢於稜角買單,不僅僅是熱愛,還有努力和行動,不僅僅是喜歡,還有付出和奮鬥。
以前,很多人都說是生活磨平了稜角。
現在,年輕人說生活也可以是稜角養成的沃土。
知乎上有一句話說得很好:生活就像一張砂紙,砂紙就是砂紙,但有的人被磨平了稜角,有的人被磨成了鋼刀。
而現在的年輕人就是有稜角的這一代,就是稜角被磨成了鋼刀的這一代,他們不僅有鋼刀似的稜角,還敢於為稜角買單,堅持夢想,堅持熱愛。
堅持本身,就是年輕人為稜角買單的過程裡最珍貴的東西。
而惠普星系列,珍惜年輕人的稜角,真實助力年輕人打造並堅持自己的稜角,能夠讓更多年輕人去展現自己的閃光的一面。就跟它的slogan一樣——每一面,稜角盡現。
有稜角,是年輕人的生活方式,而為稜角買單,更是年輕人的生活態度。
惠普星系列的外觀就很「有稜角」,現在市場中很多電腦都是圓潤感的設計,而惠普星系列是在多處設計都有稜角分明的線條,符合年輕人有稜角的個性和生活方式。
顏值也很「有稜角」——機身雙面,顏色多樣,有初戀粉、香檳金、靜謐銀,符合年輕人有稜角的審美和喜好。
惠普星系列現在有三款產品,分別是13寸、14寸、15寸。
惠普星13特別小巧輕薄,那個開店的大學舍友這幾天剛換了這款,因為她要經常帶著電腦跑來跑去談業務,放在包裡,特別輕便。
如果你也是一個經常移動辦公的年輕人,那麼沒有哪款電腦比惠普星系列13更適合你了;
最近惠普還特別推出了星系列王源限量定製款電腦:為了慶祝王源生日,同時也是為了致敬那些為自己的稜角而努力的少年們。
這款電腦採用的是限量的陶瓷白+玫瑰金配色,一開機就會有王源的開機語音,還有王源專屬的桌面壁紙和筆記本外包裝禮盒、滑鼠墊等,真的很炫酷吧。
不僅顏值高,這款電腦還有著超高的配置,配有英特爾第八代酷睿增強版i7處理器和英偉達MX150 2GD5顯卡,運行極速流暢。
機身的左側是王源的鐳射雷射籤名,既好看又大氣,這個雕刻籤名是永不磨損的,也意味著年輕人的稜角一直存在,永遠不會被磨平;
機身的右側有指紋識別按鈕,一掃解鎖,既快捷又安全。
而且隨包裝還贈送一個專屬二維碼(通過微信掃碼可進入定製通道享受專屬服務)。
我剛剛給今年剛上大學還沒多久的妹妹買了這款電腦當作18歲的禮物,她是王源的死忠粉,超級喜歡王源,光是看到王源的籤名就已經開心死了。
如果你身邊有人即將過或者已經過18歲成人禮,那這款王源定製版惠普星電腦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雙十一大促開始,即刻前往惠普電腦電商旗艦店或50家指定線下門店,「為稜角買單」!更快速的方法就是:點擊「閱讀原文」即刻達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