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有稜角的年輕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2021-02-16 麥子熟了

畢業以後,我們總是在被迫成長。

 

從學校到社會,剛畢業為了省錢,跟幾個關係好的同學一起租在幾平米的小房子裡,自己買了上下鋪放在狹小的空間裡,過著比在學校宿舍還拮据的生活;

 

從學習到工作,為了能進到喜歡的公司,我們一遍遍妥協於實習就業協議書上的薪水數字;

 

從團隊作業到自己一個人,為了能儘快適應新工作,我們總是必須主動地低下頭,不停地去問公司的前輩這該怎麼做那該怎麼做,直接忽略前輩不耐煩的眼神……

 

18歲是一道成長的分水嶺。

 

18歲以前,是在享受生活,18歲後,就要開始正視生活。

18歲以前,稜角分明,有熱血,有追求,有個性;

18歲以後,開始接受社會的洗禮,嬉戲地磨平稜角,將心中的熱血和追求束之高閣、漸漸冷卻。

 

這是我們大部分人的18歲,這也是我們人生經歷的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長大」。



但誰說長大就意味著要被生活磨去了稜角?年代不同,對稜角的定義也不一樣。

 

曾經跟爸爸聊我畢業後的生活,提起了「稜角」這個詞,當時我爸說,他們那個年代,是沒有稜角一代。

 

老老實實上學,規規矩矩畢業,至於找工作,那都是看父母安排。教師是那個年代最喜歡被安排的職業,也是在那個時代的家長眼裡最為體面的職業。

 

他們那個年代,沒有什麼稜角,稜角在父母眼裡,也都只是叛逆。

他們那個年代,沒有什麼規劃,規劃在父母眼裡,也都只是謀生。

他們那個年代,沒有什麼夢想,夢想在父母眼裡,也都只是空想。

 

安分守己地過一生,是他們那個年代的應該有的樣子。

 

再往後,就是被稜角磨平的一代。

 

親戚裡有個比我大十歲的哥哥,畢業後,曾經的夢想是畢業後可以自己做一款軟體,但是當他說出這個夢想之後,就被家人全部否定了。

 

在那個年代,自己做一款軟體,好像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更別提還要用做軟體來維持自己的生活和收入了。

最後的最後,他放棄了做軟體的夢想,畢業後考了公務員,再也沒有提起過所謂的夢想。

 

而到如今我們這一代,時代已經完全變了。

 

現在的年輕人不再被磨去稜角,他們不僅有自己的稜角,有熱愛,有興趣,有夢想,有追求,而且開始為稜角買單,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可以為自己的夢想和熱愛去付出。

 

而且,他們的稜角不是簡單的喜歡,而是打心底的熱愛。

想問你一個問題,如果你在外面送外賣,但是有一天你突然有了一個想做「同聲傳譯」的夢,你會怎麼辦?

 

同聲傳譯的概念就是在國際會議或者重大場合裡,負責同步翻譯英語的工作者。

 

你也許會嘲笑他的夢想太不現實,怎麼可能會實現。但是真的有這樣一個為夢想付出並且努力的年輕人。

 

重慶一位18歲的外賣小哥,夢想是今後能夠當上一個出色的同聲傳譯,所以,他每天堅持在送晚餐後,背記英語單詞。

別的外賣員結束了一天的工作,有的叫上同事一起出去打牌,有的人躺在宿舍裡刷手機,只有他堅持著送晚餐後好好地背單詞。

  

後來他在社交平臺上火了,被四川外國語大學破格錄取,就讀英語專業,離自己的夢想又近了一步。

 

除了這位18歲的外賣小哥,我發現身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自己生活的原因,已經不是「我爸媽希望」「我家人希望」,而是「我自己喜歡」「我自己想」了。

 

我大學念的是金融。同宿舍的幾個姑娘現在都沒有從事金融類的工作。其中,我最佩服的是我對床的兩個舍友。

 

她們的夢想是都是開一家自己的時裝店,她們畢業後,一個在一家外企工作,一個在某知名的快餐店做客戶服務。

 

在工作之餘,一個人花了一年多,跑遍了上海所有的小眾但很精緻的時裝店,做了53頁的調查報告。另一個姑娘開始買書自學服裝設計,還報了第二專業的學習班。

 

工作兩年後,她們果斷辭職,用兩個人的積蓄租了一間很小的店鋪,然後真的開起了自己的小店。開業的那天,我問她們,現在是不是她們人生中最快樂的瞬間。

 

她們當時給我看了一句話,我記得特別清楚:最快樂的應該不是實現夢想的瞬間,而是堅持夢想的過程。

其實,沒有什麼沒有稜角和稜角被磨平的說法。

 

每個人一開始都有自己的無形的稜角,但是這個稜角是會堅持變成真正的稜角,還是會在生活的妥協中或者自我的放棄裡消失殆盡,這是每個人的選擇。

 

現在的年輕人就是把稜角真正堅持下來並且敢於為稜角買單的一代人。而且,有著相似稜角的年輕人聚在一起,還會創造出無限可能。

 

年輕人的稜角,不只是稜角,他們還敢於稜角買單,不僅僅是熱愛,還有努力和行動,不僅僅是喜歡,還有付出和奮鬥。

以前,很多人都說是生活磨平了稜角。

現在,年輕人說生活也可以是稜角養成的沃土。

 

知乎上有一句話說得很好:生活就像一張砂紙,砂紙就是砂紙,但有的人被磨平了稜角,有的人被磨成了鋼刀。

 

而現在的年輕人就是有稜角的這一代,就是稜角被磨成了鋼刀的這一代,他們不僅有鋼刀似的稜角,還敢於為稜角買單,堅持夢想,堅持熱愛。

 

堅持本身,就是年輕人為稜角買單的過程裡最珍貴的東西。

 

而惠普星系列,珍惜年輕人的稜角,真實助力年輕人打造並堅持自己的稜角,能夠讓更多年輕人去展現自己的閃光的一面。就跟它的slogan一樣——每一面,稜角盡現。

有稜角,是年輕人的生活方式,而為稜角買單,更是年輕人的生活態度。

 

 

惠普星系列的外觀就很「有稜角」,現在市場中很多電腦都是圓潤感的設計,而惠普星系列是在多處設計都有稜角分明的線條,符合年輕人有稜角的個性和生活方式。

 

顏值也很「有稜角」——機身雙面,顏色多樣,有初戀粉、香檳金、靜謐銀,符合年輕人有稜角的審美和喜好。

惠普星系列現在有三款產品,分別是13寸、14寸、15寸。

 

惠普星13特別小巧輕薄,那個開店的大學舍友這幾天剛換了這款,因為她要經常帶著電腦跑來跑去談業務,放在包裡,特別輕便。

如果你也是一個經常移動辦公的年輕人,那麼沒有哪款電腦比惠普星系列13更適合你了;

最近惠普還特別推出了星系列王源限量定製款電腦:為了慶祝王源生日,同時也是為了致敬那些為自己的稜角而努力的少年們。

 

這款電腦採用的是限量的陶瓷白+玫瑰金配色,一開機就會有王源的開機語音,還有王源專屬的桌面壁紙和筆記本外包裝禮盒、滑鼠墊等,真的很炫酷吧。

 

不僅顏值高,這款電腦還有著超高的配置,配有英特爾第八代酷睿增強版i7處理器和英偉達MX150 2GD5顯卡,運行極速流暢。

 

機身的左側是王源的鐳射雷射籤名,既好看又大氣,這個雕刻籤名是永不磨損的,也意味著年輕人的稜角一直存在,永遠不會被磨平;

機身的右側有指紋識別按鈕,一掃解鎖,既快捷又安全。

而且隨包裝還贈送一個專屬二維碼(通過微信掃碼可進入定製通道享受專屬服務)。

我剛剛給今年剛上大學還沒多久的妹妹買了這款電腦當作18歲的禮物,她是王源的死忠粉,超級喜歡王源,光是看到王源的籤名就已經開心死了。

如果你身邊有人即將過或者已經過18歲成人禮,那這款王源定製版惠普星電腦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雙十一大促開始,即刻前往惠普電腦電商旗艦店或50家指定線下門店,「為稜角買單」!更快速的方法就是:點擊「閱讀原文」即刻達到!

↓↓↓

相關焦點

  • 那些去銀行上班的年輕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那些去銀行上班的年輕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2020
  • 那些買Fake的年輕人現在都怎麼樣了?
    Fake,歷來是潮流圈講不完說不明的褒貶不一的話題,像一個辯題,各方都有站得住腳的立論。在全網討論如何看待買Fake這件事的時候,我們詢問了那些買Fake的年輕人,想知道這群買Fake的年輕人現在怎麼樣了。其實Fake也不是只有diss和bear,有時候它也很可愛。
  • 那些被逼婚的女孩,後來都怎麼樣了?
    從小被灌輸「相夫教子」的觀念,長大後職場上經歷著性別歧視,甚至性騷擾,還有更糟糕的,連婚姻幸福都無權左右,一直被家人父母逼婚.如今,那些曾經被逼婚的女孩都怎麼樣了?在海南省瓊中縣,黎族山區,有這麼一群姑娘,正在被父母逼婚。
  • 足購愛:那些做足療技師的姑娘,後來都怎麼樣了?
    身為社會邊緣人群體之一,足療技師太容易被人忽略,以至於所有人都忘了,在中國,約有3000萬人在從事足療行業。而這其中,又有多少是從農村出來務工的?談及對邊緣人的研究時,社會學中最常用的一個標籤就是「歸屬感」。
  • 《上海女子圖鑑》:那些留在大城市的年輕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這個世界每天都在不斷變化,年輕人想在都市立足從來都不容易。這也應該是無數個職場女孩都渴望成為的樣子吧,因為有實力所以有底氣。無論是海外的《東京女子圖鑑》,還是本土的《北京女子圖鑑》、《上海女子圖鑑》,我們都可以清晰地看到:年輕人想在都市立足從來都不容易。職場更是沒有性別之分,不努力,就只能被淘汰。
  • 那些準點下班的年輕人最後都怎麼樣了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Penn先生,ID:impen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朋友跟我說,超級看不懂公司裡那些下班還不走的中年領導們。脫髮都那麼嚴重了還不早點下班。他們害怕被辭退啊,家有房貸要還,孩子要養,老婆要買化妝品。要罵就罵這些脫髮中年人。千萬別罵年輕人,你一罵他們就跑了。
  • 那些曾經相愛過的情侶後來都怎麼樣了,網友評論扎心了!
    在這個錯綜複雜的紅塵中,能夠走到最後的情侶又有多少?曾幾何時,我們在戀愛中愛的轟轟烈烈,想要為愛情獻出自己的所有!可是當因為現實中的種種阻礙和兩人的矛盾,最終走出愛情的我們卻不再願意提起原有那轟轟烈烈的愛情了。那麼,曾經相愛過的情侶真的就如同得了健忘症般忘記原有的感情了嗎?那些曾經相愛過的情侶後來都怎麼樣了,網友評論扎心了!
  • 那些整容過度的漂亮女明星,後來都怎麼樣了?
    今天小編來和大家聊聊那些整容過度的明星,後來都怎麼樣了?崔智友相信喜歡韓劇的朋友一定看過冬日戀歌,並且認識裡面的惟珍,而她的扮演者就是崔智友。那時的她是80後年代的記憶,氣質純淨,相信每個人都夢想著擁有一張那麼乾淨清純的臉吧!如今的崔智友如軍的崔智友已經沒有了當年的靈氣和純淨,真是令人遺憾啊!
  • 那些事業單位的臨時工們後來都怎麼樣了?
    不過現在依然有很多人在事業單位裡當臨時工。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些人的經歷,那些事業單位的臨時工們後來都怎麼樣了?匿名網友一做了兩年臨時工,今年終於上岸了,來分享一下我的感受。第一,沒有考公的決心,不要做臨時工。我認為臨時工就是為了考公務員過渡,沒有第二種原因。
  • 【健康撫州】那些斷舍離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健康撫州】那些斷舍離的人,後來怎麼樣了?作者: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國際催眠治療師 韓婧來源:健康中國推薦閱讀原標題:《【健康撫州】那些斷舍離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 那些選擇做銷售的年輕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這麼大的業績壓力,讓他們不得不熬夜,不得不喝酒,不得不陪客戶到深夜;其實我想說,如果你面對高強度的業績壓力,都是負面的思維,那你的做法肯定都是往不好的走。雖然是有這幾大特徵,但是做銷售還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做銷售可以鍛鍊到你下面幾大能力:1、敢於見客戶,見生人不怯場,畢竟做銷售每天都可以見到各種各樣的客戶。同時你的口才也會提升,口才包括語言表達能力和肢體語言。
  • 那些乖巧懂事、善良可愛的女孩,後來都怎麼樣了?
    「沒有旁觀者,都是施暴者」這句話貼切地展現了電影反對校園欺凌的主題。這也是中國首部該題材的電影。該片主要講述了上海弄堂裡一起長大的一對年輕人齊銘、易遙在校園內外情愫糾葛,並在一次次的流言蜚語中捲入校園欺凌,最終以悲劇結尾的故事。
  • 那些有勇氣辭職轉行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群裡很多人經常發感嘆說做施工太累想轉行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聊聊那些其他行業有勇氣辭職轉行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點擊☞工程資料免費下載▼@靜靜的小腿兒原來做行政,做了兩年都不漲工資。中途換了個公司做文案編輯,累死累活工資只多了一點點。現在有公司願意出比較可觀的薪水招我。但我選擇家裡蹲,做點小生意,真心不想再伺候那些老闆了。▼
  • 那些堅持喝茶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那些堅持喝茶的人,往往比其他同齡人,顯得更年輕態一些。什麼是年輕,有人說是十八歲的青春時光,有人說是二十多歲的風華正茂,有的人認為中年以前都是年輕。誠然,外貌上的美麗,讓我們對年輕有一個清晰的定義,但正如一句話:「一個人40歲以前的臉是父母決定的,但40歲以後的臉卻是自己決定的。」
  • 那些中學時代的學霸後來怎麼樣了
    後來怎麼樣我並不清楚,想來也是順利畢業,憑著自己的985學歷找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但是,他本應該更好的。2我的同學C和F也算是我的同學裡學霸級別的人物了。她們都考進了某高中的實驗班。高中那段時間,偶爾碰見C,她告訴我上次考了全市第三,想要考北大。
  • 那些堅持推腹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如果你想和身體相處的更好,那些不通的氣節,不順的便便,不喜的肉肉,不痛快的脹悶,也不用一直要這麼拖著,有個方法,堅持短則3天,就會有變化。變得更好這件事,身體一定知道——這就是推腹。 那些堅持推腹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很多用戶在堅持推腹後,身體都有了變化!
  • 那些嫁給有錢人的女生,後來都怎麼樣了?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我從小就懂得這個道理。 我們家窮,沒錢供我上學。要不是他堅持說服他媽,我應該早就放棄了,也不會有現在的幸福。 他對我真的很好,婚前婚後都沒有讓我受過委屈。 嫁給他以後,我在家做全職太太。他怕我忙不過來,又請了個保姆回來照顧我。我平時就是在家帶孩子,偶爾做一下代購賺點零花錢。
  • 甜點師篇:那些把愛好當做事業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用手做事的人都是藝術家,甜點師也不例外」那些把愛好當做事業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有一個曾跟隨世界名師Cedric
  • 那些活在謊言裡的愛情後來怎麼樣了
    有一個閨蜜剛談戀愛一年就主動提出了分手,剛開始我一直不明白在我們看來他們是如此的相愛,怎麼會突然就說斷就斷,後來一次聚會上,她跟我說起了戀愛後的生活,我才明白原來他們的愛情已經慢慢變質,充滿了欺騙。閨蜜雖然是家裡的獨女,但從來都不是那種嬌生慣養愛慕虛榮的人,但面對自己愛人給的謊言,始終是不太能接受。
  • 那些開在胡同兒裡的店,後來都怎麼樣了
    胡同裡的大爺大媽都是熱心腸。在開店過程中,鄰居韓大姐兩口子幫了麵館很多忙。離開胡同去集合店,菜和客人都沒變後來因為胡同疏解整治,麵館搬到了工體附近的育膳房。在胡同積攢下來的老顧客,也跟到育膳坊,繼續在他家吃麵。育膳房裡集合了不少網紅餐飲店,有點像ins風大排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