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藝術家氣質是一種折磨業餘愛好者的疾病。——切斯特頓
隨著我們生活條件的提高,藝術活動逐漸地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我國古代,文人墨客們喜歡擺弄琴棋書畫,也是他們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如今,藝術已經融入到我們生活中,並逐漸延伸出更多新鮮的藝術活動。我國有一位行為藝術愛好者,為了藝術不惜取下自己的肋骨,甚至用水泥澆灌全身。這樣的藝術和我們理解的藝術大相逕庭,那麼這樣的藝術你怎麼看?
藝術一詞的由來
我國文化歷史悠久,在人類文明開始就創造了很多不同的文化形式。我們的人類是非常聰明的,不僅在實踐活動中學會了如何生存,還逐漸的有了享受生活的意識。我們人類發現大自然的神奇,開始一步一步的探索。人們逐漸地學會了寫字和畫畫,還能創造出美妙的音樂。這都是人們進步的體現,也代表著人類開始有了對美的體驗。「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發展,人們更加注重對人的教育。其實,在我國古代並沒有藝術一詞的說法。人們雖然在琴棋書畫上有著精湛的技藝,但並沒有將其看作是藝術行為,而是人們生活中的一種技能。
在古代藝和術是分開而論的,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藝術雖然從人類文明開始就應運而生,但是人們沒有將其做出明確的規定。最早的人類根本不懂什麼是藝術,人類文明在不斷的創造發明後才產生了藝術一詞。藝術一詞並不是我們中國創造發明的,它最早出現於古羅馬的文字中。剛開始的藝術與技能等同,到了文藝復興時期才將它和美聯繫起來。藝術活動其實就是人們的一種審美活動,也是人們美學的創造活動。藝術的美是人類有意識的一種自覺行為,是對人們精神世界的一種形象反映。藝術可以讓人表達他們的情感和想法,對人們的生活有著重要的影響。
藝術一詞來源於多種說法,有哲學家認為藝術是一種模仿行為,是來自於人的本能和天性,而藝術就是人們模仿的產物。也有人認為藝術和遊戲息息相關,藝術就是人在創造的過程中製造出來的遊戲活動。遊戲具有娛樂性,同樣人們創造的藝術也具有娛樂性,讓人產生了愉快的感覺。這種觀點過於片面,將藝術脫離了社會實踐。在社會的發展中,人們又將藝術的產生歸納為表現說,認為人們的藝術目的就是表達情感的一種手段。但是,關於藝術最有影響力的說法就是巫術說,這種觀點直接將藝術與宗教聯繫起來。雖然這種說法很長一段時間被人們認可,但是它忽略了隱藏在精神動機後的真正動因。
行為藝術的產生
我們知道藝術對人們的影響很大,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藝術活動。藝術更作為一種教育深入到人們的生活中。藝術可以提高人的自律性,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漸養成良好的習慣。而藝術還可以喚醒人們的天賦,發揮出自己潛在的能力。「行於詩,立於禮,成於樂」,藝術活動和教育從古至今都起著重要的作用。
藝術活動隨著人們的發展,表現的形式也越來越豐富。藝術不僅僅是我們傳統的畫畫、唱歌和跳舞,它的表現形式逐漸的表現為以創作者本身為藝術載體。這種新型的藝術表現形式被稱為行為藝術,它起源於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行為藝術主要是歐洲現代藝術的一種表現形式之一。當時有一位藝術家,為了在藝術上有所創新和突破,他從高空自由落體而下,並命名為《自由墜落》。這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是非常危險的事情,但對於藝術家來說這是一種藝術體現。自從有了高空自由落體,人們瞬間被震驚,行為藝術就這樣應運而生,甚至風靡整個歐洲。
行為藝術將藝術創作者作為主體,他們用自己的行為和思想作為藝術創作的形式。簡單的來說行為藝術就是一種自由的生命活動,它的表現形式也比較多樣化。行為藝術打破了傳統的藝術表現形式,更加注重行為創作的過程。行為藝術不僅流行於國外,在新朝美術時期行為藝術正式進入我國,並受到了藝術愛好者們很大的關注。
為藝術獻身還是褻瀆藝術
隨著行為藝術字我國的火熱,很多思想開放的人便熱衷於這種藝術表現形式。我國也有很多著名的行為藝術家,他們通過行為藝術展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我們知道,藝術的本身是帶給人愉快和美的享受。我們作為普通人可能對於藝術的美感僅僅體現在外在的形式,並不能深層次地感受到創作者的意圖。但是,我們從外在上可以感受到作品帶給我們快樂這就足以。
藝術也許需要有天賦的人,才能真正領會到它所要表達的真實情感。藝術可以培養人的審美,讓人逐漸地產生美感。在行為藝術發展過程中,我國的一位行為藝術者何雲昌,他用自己獨特的行為表現著藝術。我們中國人向來就注重誠信,在《莊子·盜蹠》中就記載了「抱柱之信」的故事。何雲昌根據這個故事便有了靈感,用水泥澆灌全身並堅持了整整24個小時。當這場行為藝術創作完成後,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在我們看來這種簡單粗暴的行為對生命造成威脅,但是對於何雲昌來說這是為藝術獻身。何雲生實在是太喜歡行為藝術了,他甚至將自己的一根肋骨取下來,作為藝術創作的主題。何雲昌將自己的肋骨結合純金製作成了肋骨項鍊。在製作完成後還將它送給了自己的女朋友,甚至帶著它隨意拍照。何雲昌為藝術獻身的行為不僅僅如此,用雙眼盯住白熾燈一個小時,導致暫時性的失明。為了表現藝術,他還帶著一塊石頭繞大不列顛島跑了一圈。這樣的行為藝術,我們很難理解,在我們看來就是無聊。對於何雲昌的行為藝術,有人很欣賞也有人認為是褻瀆藝術。何雲昌的藝術表現行為我們不理解,也許這就是他創作的靈感,對藝術的理解方式。
結語
藝術的第一目的是再現現實。——車爾尼雪夫斯基
「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 我們人天生就有差異,人在各方面的表現也各不相同。有的人天資聰慧學習能力很強,有的人則表現的不是很突出。但是人都有自己的優勢,我們應該發揮自己的優勢,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藝術雖然對我們很重要,但是我們每個人對藝術的理解能力不同,所以對藝術的看法就不同。我們不管是否熱愛藝術,但都要尊重這種表現形式。
參考資料
《孟子·盡心上》《周禮·保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