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蘭娟商標被企業策劃公司搶註 惡意搶註已非首例

2020-12-13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網站

天眼查數據顯示,「李蘭娟」商標於2020年2月12日被營口東璧企業策劃有限公司搶註,註冊分類為10-醫療器械、05-醫藥兩類。近年來,該公司還註冊了和劑局、吳有性、商寒論牌、張子和、薛生白等商標。

營口東璧企業策劃有限公司成立於2012年5月,註冊資本為3萬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王運波,經營範圍包括企業策劃。天眼查股東信息顯示,王運波為該公司大股東,持股95%;王緒滿為該公司第二大股東,持股5%。

據澎湃新聞報導,2月7日凌晨,武漢市中心醫院眼科醫生李文亮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不幸感染,經全力搶救無效去世。就在全社會沉浸在李文亮去世的悲痛中時,有商家卻在此時搶註名稱為「李文亮」的商標,引起輿論一片譴責之聲。天眼查數據顯示,長沙市福茶堂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共申請了72個商標,在2月7日,該公司申請了四個商標,其中三個名稱為「李文亮」,另一個為「文亮」。

搶註涉疫情商標,這樣的行為並非個別。據人民日報旗下健康時報網報導,在鍾南山忙於抗疫期間,從2月7日至3月底,有14家企業忙於進行「鍾南山」的商標搶註。這些商標申請涉及產品五花八門,涉及領域從啤酒飲料,到日化用品,甚至是醫藥。包括化肥、涼茶、白酒、啤酒、日化用品、醫藥、醫療器械等8種產品。

相關焦點

  • 「李蘭娟」商標被搶註?申請人和商標代理機構都可能要被處罰!
    揚子晚報網4月10日訊(記者 徐兢)天眼查數據顯示,「李蘭娟」商標被遼寧省營口東璧企業策劃有限公司搶註,註冊分類為10-醫療器械、05-醫藥兩類。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請教了律師,律師表示,這類搶註不但不能通過,還有可能處罰申請人和商標代理機構。
  • 「李蘭娟」商標也遭搶註,3月5日還有人提交申請
    根據《商標法》第六十八條指出對惡意申請商標註冊的,根據情節給予警告、罰款等行政處罰;對惡意提起商標訴訟的,由人民法院依法給予處罰。即使是個人申請,惡意搶註商標依然要受到懲罰。營口公司稱提交申請一小時後就要求撤回最早申請「李蘭娟」商標的是營口東璧企業策劃有限公司(下稱「營口公司」),2020年2月12日申請,現在商標網已查詢不到該商標的任何信息。
  • 小豬佩奇商標遭惡意搶註啟示:如何預防?
    最近半年,娛樂壹英國有限公司舉起「反盜版大旗」,但由於商標被惡意搶註,打假難度無形中增加。有一人搶註上百個「小豬佩奇」近似商標對娛樂壹英國有限公司而言,打假的難點在於,「小豬佩奇」的商標在中國在許多類目中被提前搶註。
  • ...搶註商標李佳琦聲音商標申請被駁回 網紅商標遭遇花式搶註怎麼辦
    據媒體報導,11月14日以來,多家公司提交了「丁真」商標註冊申請,類別涉及日化用品、教育娛樂、網站服務等。  在中國政法大學智慧財產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李俊慧看來,商標搶註,尤其是惡意搶註行為不可取。  據澎湃新聞梳理,丁真所在的理塘文旅已在26類商品(商標的國際分類共45類)中進行了申請註冊。
  • 「鍾南山」「火神山」被申請註冊:揭開商標搶註背後灰產
    1月23日,武漢全面「封城」,就有企業在當天申請註冊「封城」商標;2020年2月3日復工當天,就有企業搶註「火神山」、「雷神山」、「方艙」等商標……疫情期間名人名字及熱點事件,都成了一些企業及個人的商標搶註對象,國家知識產權局數據顯示,僅「鍾南山」為名的商標申請就達22個,其中就包括被熱議的「鍾南山壯功酒」。
  • 搶註李文亮、火神山商標的代價……
    在為商標局點讚的同時,也有不少網友留言認為,搶註商標的企業及代理機構應受到法律制裁——現在,有個好消息——3月6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官方網站發布《關於嚴厲打擊與新冠肺炎疫情相關非正常商標申請代理行為的通知》。
  • 【調研擷影】商標搶註的認定及其法律規制
    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快速發展和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背景下,市場主體對註冊商標的需求增長空前,商標所代表的企業商譽和經濟價值也愈加凸顯。在逐利心理的驅使之下,搶註商標行為日益嚴峻,以傍名牌為目的的商標「惡意申請」行為時有發生,以轉讓註冊商標牟利而非實際使用為目的的商標「囤積註冊」行為大量出現。
  • 國家知識產權局:加強代理惡意搶註囤積商標整治
    國家知識產權局:加強代理惡意搶註囤積商標整治 2020-05-11 11:46:33 參與互動   國家知識產權局就2020年代理行業「藍天」專項整治行動發文  加強代理惡意搶註囤積商標整治
  • 「丁真商標」叫價18萬,惡意搶註風該剎了!
    18.8萬元轉讓丁真商標?據報導,丁真爆紅後,多家與之無關的個人和公司,提交了上百件「丁真」商標註冊申請。更甚的,一些人還沒拿到商標證,就迫不及待地叫上價了。如此搶註,真能得逞嗎?《商標法》明確規定,申請商標註冊不得損害他人現有的在先權利,也不得以不正當手段搶先註冊他人已經使用並有一定影響的商標。此外,「丁真」是真實姓名,而非藝名。根據2017年《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授權確權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當事人可主張相關商標損害其姓名權。綜合來看,上述商標申請,被駁回的概率非常大。說起來,惡意搶註商標早已不是新鮮事。
  • 「丁真」商標為什麼被瘋狂搶註,商標註冊對一個企業有多重要?
    在後臺許多創業的小夥伴留言給老梁說好久沒分享註冊相關乾貨了,本期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商標註冊的有關內容,一個公司成立註冊以後為了保護自己的產品,提高產品知名度、樹立品牌形象,所以會對自己的商標進行註冊保護。商標搶註也頻頻上熱搜,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商標的重要性。
  • 外資化妝品頻遭「山寨」,政府發文整肅惡意搶註商標
    據南方周末記者查詢,另一家中國企業廣州市宛昕貿易有限公司(簡稱廣州宛昕)也曾註冊過相似商標,公司創立於2012年,註冊地在廣州。 廣州宛昕最初盯上的是3CE的韓國母公司Stylenanda,一家韓國較為知名的服裝品牌。
  • 惡意搶註商標不好使!告了「寶拉珍選」的「寶拉之選」敗訴了
    惡意搶註商標不好使!「寶拉珍選」商標侵權,被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判決「惡意搶註、惡意投訴、賠償損失20萬」。   顯然,其是以「傍名牌」為目的進行了商標惡意申請行為,以轉讓註冊商標牟利。
  • 一河北公司搶註了160個汽車自媒體商標
    三言財經消息,近日,有汽車自媒體氣憤地向三言財經透露,自己的自媒體名稱被一家河北公司註冊了商標,這家公司同時還搶註了一百多個業內汽車自媒體商標。這家公司叫河北雲鄴。據天眼查數據顯示,自今年1月14日起至2月26日,河北雲鄴科技有限公司共搶註160個汽車自媒體商標。
  • 漢中一企業惡意搶註「雷神山」「火神山」商標 負責人被約談
    漢中一企業惡意搶註「雷神山」「火神山」商標 負責人被約談 時間:2020- 漢中一企業惡意搶註「雷神山」「火神山」商標 負責人被約談 近日,陝西漢中市市場監管局依法查處一起惡意搶註「火神山」「雷神山」商標案件。
  • 網紅熱詞病態搶註:轉讓申請中的「丁真」商標要價18萬
    「當下呈現的商標跟風搶註現象,已與商標法的本來意義背道而馳。」智慧財產權律師馬東曉告訴澎湃新聞,「商標註冊是來用的,而不是用來炒的」是2019年修改商標法再次明確的方向,「商標的價值在於使用,應在社會各界形成共識」。澎湃新聞記者暗訪未註冊的丁真商標轉讓。
  • 深潛|網紅熱詞搶註:轉讓申請中的「丁真」商標要價18萬
    「當下呈現的商標跟風搶註現象,已與商標法的本來意義背道而馳。」智慧財產權律師馬東曉告訴澎湃新聞,「商標註冊是來用的,而不是用來炒的」是2019年修改商標法再次明確的方向,「商標的價值在於使用,應在社會各界形成共識」。
  • 「耗子尾汁」或成飲料品牌,商標搶註江湖不講武德
    新京報記者發現,以「馬保國」、「耗子尾汁」為名稱的商標已經被人搶註,其中「耗子尾汁」還被多家公司申請了啤酒飲料類以及方便食品類的商標。對此,商標代理人趙石告訴記者,在目前的規則下,搶註「耗子尾汁」並不違規,一些搶註商標的機構實質上和搶註網站一樣,是把商標當做一種投資品,期待日後被大公司買下。
  • 搶註商標,是蹭熱度還是不要臉?
    好像養殖廠比較合適這個名字吼這些搶註商標的,真是不講武德啊。同樣在最近爆火的藏族小哥丁真也沒逃過被人搶註商標的命運。據中國商標網顯示,11月14日後,有7條「丁真」相關註冊記錄,均不是丁真的籤約公司。類似的例子實在是太多了,張家輝和貪玩藍月公司因為「渣渣輝」商標搞得不愉快,B站著名UP主敬漢卿的名字去年被一家名叫鏡湖區知橋電子產品銷售部的公司搶註了商標,對方要求「敬漢卿」停止使用自己的名字,立即停止在各個平臺發布作品,並要求他對於侵害商標使用權的行為進行賠償。嗅到熟悉的味道了麼?
  • 庫裡遭遇喬丹式困境:在華被搶註商標上百個,自己註冊商標反敗訴
    ,尤其是外國體育政治文化領域的名人更是已成為商家搶註商標的首選目標。最早的商標可以追溯到2013年,商標申請者後來乾脆在2015年註冊了泉州庫裡貿易有限公司,通過該公司又註冊了多個有關庫裡的商標。而隨著2015年夏庫裡首次贏得NBA常規賽MVP並帶隊奪得NBA總冠軍,庫裡的商標搶註也達到高潮。除了有百餘個庫裡二字的商標外,還有大量類似「庫裡三分」、「庫裡兄弟」等字樣的商標。此外,2017年,庫裡的英文姓氏「Curry」也被搶註,類別主要是體育用品。
  • 商標搶註之爭:從「同仁堂」被人搶註,到國產無印良品打贏官司
    改革開放初期,國人對於「商標」保護意識較弱,當國人打開家門走向世界的時候,發現一些國內的知名品牌卻在國外「名花有主」。比如說,大名鼎鼎的「同仁堂」在1989年的時候就發現被日本一家公司搶註,同仁堂經過漫長的申訴和證明過程,最終奪回了「同仁堂」的商標。但其他一些知名商標就沒這個好運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