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祛溼,合適嗎?溼氣重,7種表現藏不住,尤其後4種!堅持3事!

2020-12-06 健康生活一線天

天氣越來越熱,晚上睡覺前衝個涼水澡舒舒服服的睡覺多安逸。可是,很多人會不擦試身體不吹乾頭髮,倒頭就睡。

也因此,溼邪很容易侵襲人體,進入到體內,損害人體健康。我們說「千寒易去,一溼難除」,溼氣黏膩聚集在我們身體裡,導致經脈、氣血阻滯,讓我們疲乏沒有精神、頭昏腦脹、冒痘出油、大便粘馬桶、口苦口臭、睡覺流口水。如果一直待在空調房、吃冷飲等等,這些都會讓溼氣更加重!

夏天也是一年之中溼氣最重的季節,當然也是祛溼最好的季節,健脾祛溼得當,會讓我們健康舒適的躲過暑溼的困擾,下面我們系統來學習!

首先,我們看看溼氣是什麼?

溼氣的產生源於水,以及人體代謝水分。溼氣有分為"內溼、外溼"兩種。

內溼

體內水分代謝出現障礙,在體內堆積,誘發溼邪產生。

內溼產生的因素有很多,如:熬夜久坐,缺乏運動,長期大量飲酒,飲食無節制等等。

此外還有一些口味偏重的人,喜歡吃油膩,辛辣的食物,從而導致腸胃不適,致使脾胃虛弱,溼氣內生。

外溼

多是受到季節、地域的環境影響,雨季時節較長,空氣溼度較大,溼邪容易入侵。

長時間待在空調屋內,洗頭後沒有擦乾,穿溼衣服等等。

中醫說"諸溼腫滿,皆屬於脾",溼氣歸根結底都與脾虛有關係,溼氣是標,脾虛是本。

溼氣重的表現,並不陌生

1、愛出油:溼氣入侵人體後,會打開毛鱗片,從而導致皮膚的膠原蛋白以及水分流失,皮脂過度分泌,從而會導致鼻子、臉部出油。

2、 舌苔厚:晨起後,舌苔出現厚膩,且舌頭的顏色發黃,舌尖部位出現 齒痕。

3、關節酸痛:溼氣侵襲關節後,會導致關節四肢酸軟,伸縮不利索,變天后出現疼痛的感覺,甚至是水腫的現象。

4、無精打採:溼氣入侵人體後,會損害陽氣,從而會產生疲倦感 ,出現晨起無力,頭暈眼黑的現象。

5、大便不成形:如廁時大便的形狀出現軟爛、黏膩的狀態,主要表現是粘黏在馬桶上衝不下去,有排不盡的感覺。

6、消化不良:溼氣會影響到脾胃功能,而脾臟是運行水分的器官,一旦出現損害,就會導致溼氣排洩不出去,加重溼氣。從而出現消化不良、腹脹胸悶、噁心等。

7、皮膚瘙癢:溼氣容易使全身或局部的皮膚瘙癢,常有溼疹的表現。

體內溼氣較重,日常做3件事,排出體內溼毒

1、泡泡腳

如果體內溼氣狀況比較輕,或想要預防溼氣入侵的人,不妨採用泡腳的方法祛溼,每晚睡前,用曬乾的艾葉加入泡腳水中,泡腳約十五分鐘左右,注意水溫不要超過四十度。

2、運動出汗

運動可以提高自身身體的抵抗能力,同時,還能夠促進身體新陳代謝。出汗的時候,能夠把體內的溼邪排除,體內溼氣就會減少。

3、 按摩穴位

承山穴是祛溼大穴,每天早上起床後,可以將兩腿伸到床外,讓承山穴正好擱在床沿上,兩腿左右擺動,以按摩承山穴。

溼氣傷身,分5步,最好阻擋在前3步

第1步:

溼入肌膚:皮膚油膩,愛出溼疹、冒痘、黑斑。

第2步:

溼入肌肉:身體虛胖,肚子大,肌肉酸軟、沉重、乏力。

第3步:

溼入骨骼:關節重著粘滯,屈伸不利,疼痛。

第4步:

溼入臟腑:脾胃虛弱,大便溏稀,身體虛弱,氣血不足。

第5步:

溼入全身:溼邪深入全身血肉筋膜,與痰氣互結,易生腫瘤,結節;

【一脾當關,萬溼難攻!】

溼氣纏綿不斷,儘量祛除,祛溼要趁早,侵入人體越久越難除!

中醫認為,脾主運化水液,脾虛,運化不好,水溼就會停滯,聚集在體內,氣血堵了,痰溼出來了,俗話說,「溼氣是萬病之源」,要想健康,第一步就是祛溼和健脾。這樣才會事半功倍!

健脾祛溼,除了生活中多做上面的3件事外,這裡推薦健脾祛溼經典方【姜苓茶】:

組成山藥,生薏苡仁,茯苓,赤小豆,乾薑,桔梗,大棗,白扁豆,羅漢果,炮製後打粉,代茶飲,

其中:

1、乾薑溫中,溫暖脾陽,固護脾胃,防止諸藥寒涼損傷脾胃。

2、茯苓藥性平和,利水而不傷正氣,為利水滲溼要藥。對於脾虛運化失常所致溼氣,有標本兼顧之效。

3、桔梗可以使清陽上升,可以提高療效,幫助健脾祛溼。

4、赤小豆其中含有的膳食纖維可幫助腸道蠕動,起到潤腸通便作用,此外有消腫的功效,因而常吃可以起到祛溼氣,瘦身的效果。

5、大棗健脾和中,調和諸藥,使脾氣健運,溼邪得去。

6、山藥建脾氣,補中益氣,除寒熱邪氣;

7、生薏苡仁消水腫,祛風溼,清熱利溼;羅漢果清熱涼血,生津止渴,潤肺化痰。

這些食材之間相互配合,各有主次,實現了健脾與滲溼並用、以補而祛溼,非常適合脾虛溼氣重的朋友。堅持1-2個月,脾胃強壯,身體清爽!

相關焦點

  • 體內溼氣重,身體的這7個表現藏不住,看你佔幾個?
    體內溼氣重,身體的這7個表現藏不住,看你有幾個?1、頭部昏沉當溼氣一開始進入身體的時候,會出現頭昏沉重的,像裹著一塊布,身體困重,四肢也非常沉重,渾身都不舒服,身體上就像附著重物一樣。還會有發熱,微微怕冷怕風的症狀。
  • 一旦腳上有4種表現,十有八九溼氣重,這4件事祛溼效果最好!
    溼氣重的其他的表現為:看皮膚:皮膚瘙癢、舌苔油膩厚重、臉上和後背長痘。看狀態:酸,困,累,乏。看排便:便秘或是便溏,並且大便黏便池。一旦腳上有4種表現,十有八九溼氣重,醫生:這4件事祛溼效果最好1、腳底出汗如果人體的溼氣過重,就會導溼氣代謝的不及時,而人體會通過排汗的方式,盡力的將溼氣排出體外,所以就會有腳大量的出汗的表現。2、腳癢:腳瘙癢有很多原因會引起,像真菌感染、糖尿病等疾病,但是如果沒有其他的問題,那就要考慮是溼氣過重導致的腳部瘙癢。
  • 7月溼氣重,多吃這4種水果,健脾祛溼,膚白貌美,吃出少女臉
    7月溼氣重,多吃這4種水果,健脾祛溼,膚白貌美,吃出少女臉自從進入了7月,天氣是越來越熱了,溼氣也是越來越重,這時候我們就是要多吃一些可以祛溼的食物,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可以祛溼的水果,常吃還有美容養顏的作用,7月溼氣重,多吃這4種水果,健脾祛溼
  • 體內溼氣重的人,儘量少吃這3種水果,常做3事,或有助於祛溼
    如果體內溼氣過重的話,祛溼刻不容緩,避免對身體造成更大的傷害,平時我們該注意些什麼呢?一、體內溼氣重的人,儘量少吃這3種水果1、芒果芒果有著很高的營養價值,經常吃芒果可以防止便秘,還能美容養顏,滋腸養胃。但是如果溼氣比較重的話,吃芒果就可能會給身體造成傷害,導致體內溼氣堆積,溼氣阻滯在體內,影響我們脾胃的運作。
  • 體內溼氣重的人,會有4表現!祛溼散寒,遠離5種「溼氣王」
    提醒:體內溼氣重,人會有4種表現,別不在意1、身體虛胖溼氣過多,就是影響到身體對於脂肪的代謝。長久下去,人就會越來越胖,特別是小肚子的部位,脂肪堆積的越來越多,一層有一層的遊泳圈。4、火龍果火龍果屬於寒性的食物,偏涼,一定要少吃。特別是處於生理期的女性,以及溼氣重的人,吃的過多,會影響到月經的量,同時還會加重體內的水溼。
  • 溼氣重的人,身體會有7表現,堅持做2事,或許對於健脾祛溼有幫助
    溼氣重的人,身體會有7表現,堅持做2事,或許對於健脾祛溼有幫助1、大便不成形如果得了急性胃炎,拉肚子就會出現大便不成形,如果經常這樣,可能體內溼氣過重,導致脾胃虛弱,出現大便不成形的情況,平時一定要好好調理脾胃2、容易困、四肢無力如果體內溼氣過重,就會使血液循環速度減慢,出現精神萎靡,倦怠乏力,睏倦不堪的狀態3、頭暈
  • 老中醫:溼氣重的4大異常表現,堅持3件事,健康除溼身體好
    老中醫:溼氣重的4大異常表現,堅持3件事,健康除溼身體好1、舌頭異常溼氣有溼熱和溼寒兩種情況,當體內有溼時,舌頭是會最先感知到的。正常的舌頭顏色是微紅色,舌面上有薄薄的一層舌苔。3、關節疼痛溼氣發展至一定程度,會積累在身體的關節處,四肢有疼痛感,下肢沉重無力,膝關節腫脹、無力,嚴重者甚至會有伸展不開的症狀。遇上陰雨天氣,該表現會更加明顯。
  • 大汗淋漓可是溼氣重,3種方法輕鬆祛溼,別再相信伏天出汗排毒
    一、大汗淋漓可是溼氣重,3種方法輕鬆祛溼,別再相信伏天出汗排毒溼氣是一種專業的術語,我們經常能夠聽到各種養生局必不可少的一句話,千金易得,一溼難除,其實我們身體內每個人都有溼氣,只是那些大汗淋漓容易出汗的人,他們的溼氣可能會重一點。
  • 體內溼氣重的人,日常堅持5件事,或許對祛溼健脾有幫助
    溼氣其實分為兩種,一種是由於天氣潮溼因素引起的,另一種是一些生活飲食不當所引起的。3、大便不成形溼氣比較黏膩,如果體內溼氣過重,大便就會不成形,粘馬桶的現象4、精神狀態不好如果經常發現精神狀態不好,睏倦乏力,很有可能是體內溼氣過重的原因導致的5、舌苔較厚如果發現舌苔厚膩腫大,口中黏膩,說明體內溼氣可能加重,一定要引起重視,起床後臉色發黃,皮膚粗糙,大大的眼袋,與溼氣也有很大的關係。
  • 溼氣重的人,5種水果儘量少吃,堅持2件事,對於健脾祛溼有好處
    溼氣,跟日常的一些不良生活飲食習慣有關,如果體內溼氣過重,就會影響身體機能的正常運轉,防禦系統也會出現異常,影響身體健康,例如:手心出汗,關節酸痛,肥胖等,想要改善這種症狀,日常一定要好好調理身體一、醫生提醒:溼氣重的人,這5種水果儘量不要吃,別不放在心上1、西瓜
  • 體內溼氣重,身體通常會有這5個「表現」,多吃3物,助你輕鬆祛溼
    不祛溼,吃再多的藥品、補品都效果不大的。不少人都喜歡吃冰棍,尤其是夏天,夏天吃冰棍最舒服了,可多餘的水分停滯在體內就形成了溼氣,影響體內水分的排出,從而造成了體內溼氣重。長期體內溼氣重會影響我們的身心健康,讓身體長期處於亞健康的狀態,所以發現自己體內溼氣重了就要及時調理了。那麼我們如何才能發現自己是否溼氣重,在這裡就給大家一起說說。
  • 早上起來,3種表現可判斷體內是否溼氣重,若你有,需及時祛溼
    實際上,體內溼氣重從早上起來之後的種種表現就能判斷出來,以下幾點最明顯,很多人都中招了,那麼你該去溼氣了。第一:看臉大部人早上起床之後,都會去照照鏡子,看看自己早上的狀態,通過看臉就能判斷出自己是不是體內溼氣重。
  • 腿上若有4個表現,或在告訴你體內溼氣重了,該祛溼了
    一、腿上若是有這4個表現,或在告訴你體內溼氣重了,該祛溼了 1、腿足浮腫 發現自己的腿有腫脹現象,需要提防溼重
  • 3個祛溼方法,快速燃燒肚子肉勝過跑步1000米
    年過三十後,容易大腹便便虎背熊腰。可是,你知道嗎?你的肥胖有可能不是真「胖」,而是溼氣重。01溼氣重的6個表現溼氣重,身體通常有6種明顯的表現,別忽略了!6、身體疲憊溼氣重,人總是感覺身體很沉重,走兩步就覺得累,只想躺著休息,啥也不想幹,尤其在夏天,這種情況更為明顯。
  • 溼氣重的人儘量少吃這3種水果,尤其是第3種,很多人喜歡吃!
    有句老話:「祛寒易,祛溼難。溼性黏濁,如油入面。」如果我們的身體太溼,就會導致功能異常。溼氣在南方很容易被提起,這跟南方的氣候有莫大的關係,溼氣入侵身體容易,但是想要祛溼就沒有那麼容易。要想健康,第一步就是祛溼。
  • 【養生】溼氣重怎麼辦?7款春夏天祛溼湯水+盤點必備5大祛溼食材!
    最近這段時間天氣焗促、溼氣重,尤其春夏,大家很容易感到疲倦和肌肉酸痛,都市人長期處於冷氣房內,又常喝凍飲、吃生冷食物,身體滯留多餘水分
  • 堅持這3種方法,能驅寒祛溼
    中醫認為萬病皆由溼氣起,溼氣過重的內在表現是傷及到我們的五臟六腑,而外在表現就是生病。「溼」乃萬惡之邪,在人體內或多或少都有點溼氣,只是看嚴重程度而已。溼邪還分內溼及外溼兩種。除此之外,夏天是一年之中出汗最多的季節,尤其是現在七八月份。很多人都說夏季出汗是好事,排毒,殊不知氣隨汗洩,長時間以往容易傷及人體的陰陽,脾胃失調,體內水溼的運化失常就會導致溼邪內生,這時你及時頻繁喝水也是沒有用處的。說了那麼多,那溼氣又有什麼症狀呢?
  • 這4種水果堪稱「溼氣王」,吃得越多,溼氣越重,趁早拉入黑名單
    體內溼氣重,身體的這7個表現藏不住,看你有幾個?1、頭部昏沉當溼邪最初侵襲身體時,可呈現頭昏沉重地,像裹著一塊布;身體困重,四肢沉重,渾身不舒適,似乎身上附著重物。此外,還會有發熱、微微怕冷怕風,流清鼻涕等。
  • 體內溼氣重的人,這3類食物要儘量少吃,5種食物,祛溼健脾
    體內溼氣重的人,這3類食物要儘量少吃,5種食物,祛溼健脾導語:溼氣是百病之源,溼氣重的人首先對容貌會產生巨大的影響,皮膚暗淡粗糙,長斑長痘,眼袋下垂拉低了自己的顏值,對體型也有很大的影響。因此溼氣重的人,這類食物一定要少吃。3、口味重的食物大家都知道,吃鹽太多會影響腎,通常「重口味」的朋友都比較容易惹「溼氣」,腎是人體的先天之本,脾胃是人體的後天之本,而腎跟脾胃是相互補益的,腎不好,就會影響脾胃,加重脾胃的負擔。所以溼氣重的人,最好飲食清淡,不要太重口味。
  • 頭部有5個表現,是溼氣重的人,少碰5種水果,當心溼氣越來越重
    5、嘴唇發黑如果體內溼氣重,那麼意味著脾胃和腎臟都出現了一定的虧虛,那麼會從嘴唇的顏色反應出來。具體表現就是嘴唇看起來發黑,沒有光澤,尤其是嘴唇周圍那一圈明顯的黑很多,還表現為特別愛出汗,愛睡,常伴有乏力、頭暈、消化不良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