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94歲確診老人一句話,杭州女護士秒變「Tony」老師!手機上的...

2020-12-13 環球網

「奶奶,頭髮剪了開不開心?」

「開心,開心,這也好,那兒也好!」

雖然戴著口罩,但隔著屏幕都能感覺到94歲的李念娥(化名)奶奶已經笑得合不攏嘴,她用右手指了指兩鬢,左手自然而然地挽著一位「全副武裝」的女護士。隨後,超自然地在這位護士胳膊上親了一口,還衝鏡頭比劃了「V」字,「開心得像個寶寶」......

3月5日晚,在浙大邵逸夫醫院整建制接管的武漢協和醫院腫瘤中心八樓重症病區內,臨近交接班時,邵逸夫醫院值班護士方曉航與剛剪完頭髮的94歲李奶奶一起,撥通奶奶兒子視頻後,出現了這樣一幕超暖的畫面。

視頻那頭,老人已經白髮蒼蒼的兒子,看到老母親歡喜的模樣,內心的踏實感又多了幾分。

李念娥老人(化名),大家也許並不陌生,一周前,邵逸夫醫院援鄂醫療隊隊員因老人念兒心切,為她專設親情視頻連線後,經媒體報導,許多人記住了這位慈祥的老奶奶。

而她,早已是邵逸夫醫院這群穿著隔離服「孩子們」的「團寵」。

「我頭髮長了,能不能幫我剪一下」

老奶奶一句請求,護士秒變"Tony"老師

事情的原委還要從3月4日清晨說起。浙江省第四批員鄂醫療隊成員、邵逸夫醫院ICU護士陳倩倩上完夜班準備交接班時,在給李念娥老奶奶送完早飯後,奶奶突然說了一句「孩子啊,我頭髮長了,你們能不能幫我剪下頭髮啊。」

這一句請求,讓陳倩倩開始在腦海中反覆思考,怎樣去實現奶奶這個小小的願望呢?手頭上,只有一把護士站備的剪紙用的剪刀,自己想幫奶奶剪,但沒經驗,要萬一剪壞了、剪醜了奶奶不開心可怎麼辦?隨後,陳倩倩把奶奶的請求告訴了值班組長方曉航。

點擊查看視頻

「我有經驗啊!那就我來吧!」原來,大夥不知道的是,方曉航在家裡經常給兒子、丈夫理髮,之前為了剪的更好看,她還專門在網上搜索視頻學習,還去理髮店問了師傅,自己的姐姐也教了她一些理髮技巧。於是,為奶奶理髮的重任,自然而然就落到了方曉航身上。

說幹就幹。方曉航和陳倩倩,搬來一把靠椅放在奶奶床邊,找到一個乾淨的黃色垃圾袋,把垃圾袋撕開裹在奶奶脖子周圍,拿來護士站的剪刀,用奶奶自己的一把木梳,開始在病房中剪髮。

只見方曉航嫻熟地一手握剪,一手拿木梳,冒著腰,一層層有層次感的幫奶奶的頭髮剪短。過了20多分鐘,之前李奶奶有點凌亂的頭髮已被修剪得整整齊齊。如果不是穿著一層層隔離用品,很難想像,這位專業的「Tony」老師,是一位奮戰在抗疫前線的醫護人員。

此時,窗戶外還是黎明前灰濛濛一片,但已透進來一絲光亮。

「我手機壞了,我又想見兒子了」

醫護人員再次視頻連線,奶奶給兒子「秀」新髮型

李念娥老人的病房就在護士站旁邊。3月5日晚,方曉航值班時發現,老奶奶心情似乎不太好。一問才發現,老人的「老年機」充不上電,原本想跟兒子分享自己剪了新髮型的李奶奶,急得直哭。

方曉航見狀,就拿出值班手機安慰奶奶說,「不哭不哭,我們撥通兒子的視頻嘛!」這臺值班手機,在最初李念娥老人思念兒子時,專門加過她兒子的微信,如果老人想兒子了,值班的醫護人員就會幫她撥通兒子的視頻電話。

點擊查看視頻

視頻電話撥通後,李念娥奶奶又開心又激動,一直跟電話那頭的兒子說,頭髮是身邊的護士小姑娘幫忙剪的,自己現在特別好。視頻那邊,已經白髮蒼蒼的兒子一個勁兒的點頭。而整個視頻過程中,李奶奶一直依偎在方曉航身邊,活像跟自己的親孫女一般。

視頻結束後,方曉航還順帶幫奶奶弄好了手機。原來,奶奶手機充電期壞掉了,換了新的充電器,那臺只能打電話的老年機又能用了。

「李奶奶甭提多高興了。」方曉航告訴記者,雖然大家都把奶奶當「團寵」,一直呵護著她,為她泡飯,打水,開視頻,但奶奶一直怕打攪到他們,很多事情也都親力親為,不想太麻煩大家,也是在非常想念兒子時才會要求撥通親情連線。

剪完頭髮後大火

近20位患者想理髮

自3月4號清晨,給李奶奶剪完頭髮後,方曉航便在病區內「火了」。許多因太久未理髮剃鬍子的男性患者也希望能剪剪髮。方曉航統計後發現,有將近20位有理髮訴求的患者。這群人的訴求該如何滿足呢?

方曉航想到,醫院給他們寄來的物資內,還有多餘的幾把電動理髮器。在跟隨隊的院感老師商量後,他們決定拿出其中五把電動理髮器,每次只理5個人,用完理髮器後進行半個小時的消毒,第二天再繼續使用,最大限度降低院感風險。而每次的理髮「時間」,放在方曉航交接班前1個小時內。

就這樣,方曉航成了整個病區的「Tony」老師。3月5日,方曉航為首批5位男性患者剪了頭髮,颳了鬍鬚。「真的是神清氣爽!跟外面理髮店理得一樣好!」理完頭髮的患者張先生用手摸了摸頭髮,朝方曉航豎起了大拇指。

方曉航是邵逸夫醫院142人援鄂醫療隊第11組組長,也是一位軍嫂,有一個可愛的兒子。來武漢工作大半個月來,她看到了改變和希望。自邵逸夫醫院整建制接管的武漢協和腫瘤病區以來,共收治患者77人,當前患者49人,其中重型患者11人,累計重型患者23人,累計出院27人。

方曉航說,來武漢一線,父母在家中也得到了來自四面八方的關心和慰問。她剛進幼兒園的兒子成熟懂事了許多,每次跟他們視頻,方曉航總逗她們樂。

昨天,正值二十四節氣中的「驚蟄」,氣溫回暖,春雷乍動,武漢城,也開始被漸變的春色裹挾。

「笑容與希望,讓思念變得愈發平靜。」方曉航說。

通訊員 王家鈴 李文芳 記者 柯靜

相關焦點

  • 女護士化身「TONY老師」 91歲患者秒變「靚女」
    女護士化身「TONY老師」 91歲患者秒變「靚女」金羊網  作者:陳輝、戴希安  2020-11-08 護士羅思朵從2014年起成為義剪隊義工
  • 剪刀當理髮刀 咱厝女護士在武漢金銀潭醫院秒變「Tony老師」
    早報訊(記者林志安 通訊員尤德源 孫旭日 文/圖)疫情困擾下的武漢,「Tony老師」沒上班,很多人的頭髮像凌亂的雜草自由生長,為了解決病人們的煩「腦」事,在金銀潭醫院綜合樓5病區,咱厝馳援武漢的女護士把剪刀當理髮刀用,搖身秒變跨界的「Tony老師」。
  • 【大事件】確診女護士自殺/醫務人員去超市無需排隊/101歲新冠肺炎患者痊癒
    ① 義大利確診女護士自殺
  • 杭州一位tony老師被認定為高層次人才
    杭州市西湖區的一位95後tony老師厲害了!被擬認定為杭州市E類高層次人才,昨天剛結束三天公示期。小時新聞記者從西湖區人社局核實到,建華發藝室1995年生的男髮型師藍鑫,經審核,認定為E類高層次人才。此時,一個一米八、穿一件寬大字母T的小夥子從手機裡抬起頭。「這兩天,莫名有好多人給我打電話預約做頭髮,而以前多是老客……是人才認定的事嗎?」小夥子有點不好意思。「一開始老闆跟我說這件事的時候,我覺得很新鮮,搜索了申報條件,我是符合的,有些欣喜。」現在終於評下來,倒有些淡定了。
  • 對話武漢一線女護士:我選擇剪去長發,不是渲染悲情
    新冠肺炎疫情仍在繼續,從疫情防護知識到湖北疫區一線的故事,每天我們的手機都彈出許多新聞,我們的大腦也接收到許多疫情相關的消息。這次39健康網聯繫採訪到3位女護士,一月底她們就從北京奔赴武漢疫區,在疫區工作近一個月,她們站在自己的角度談了對剪頭髮這件事情的看法,也聊了真實的武漢一線護理工作。 「剪不剪頭髮和專業能力之間沒有關聯」 「心裡不難過,大家都是報名自願來的,來了就想到這一點。」
  • 女護士剃髮,流浪漢捐款,這波操作,還是少些道德綁架吧
    反過來,是不是不剃光頭,就不是真心上前線,就會在崗位上磨洋工?20多天前,也發生了另外一件事,跟這起事件幾乎一樣。上個月的月底時,有位68歲的老人,環衛工人,捐了10071元。這是他的全部積蓄,「國家有難,我就捐獻。武漢有難,全國支援!」
  • 浙大女護士眼鏡壞了,凌晨在武漢急得直哭!接下來發生了...
    而這一副小小的眼鏡,是杭州武漢兩地、六位成人、一位高中生共同努力的結果。這是一個有關眼鏡的故事,但,又不止於此。接下來的時間,丁淑怡度秒如年,雖然眼鏡勉強撐著能用,但感覺非常不適:「本來戴上護目鏡就影響視力,眼鏡再不給力,那就如同瞎子了。還害怕再出意外,整個班下來,都提心弔膽。」好在順利撐到最後,但丁淑怡的擔心一點都沒減少:後面的工作怎麼辦?眼鏡怎麼修?哪裡能修?找誰修?
  • 73歲李蘭娟再赴武漢:從沒考慮過什麼時候回家
    他們一個84歲,一個73歲東奔西跑,一直奮戰在一線。在2020年2月1日中午,在開完電話會議之後,李蘭娟院士臨時決定帶隊馳援武漢。這是疫情發生以來,她第二次前往武漢。一位73歲的女科學家,敢為天下先奔赴第一線救死扶傷,真可謂是「國士出徵,不念歸期」。
  • 走進確診病例家中安裝「呼叫鈴」,讓88歲老人「安心隔離」
    當天下午3點多,他在值班室裡得知確診病例家庭裡的老人需要輔助器具後立即行動起來:四處籌措門鈴,學用防護裝備,回家告知家人,上門安裝調試……僅僅用了4個小時,讓88歲老人可以安心在家醫學隔離。 家人都在隔離治療,88歲奶奶不願離開家 共和新路街道滬北新村內有一戶四口家庭,兒子在武漢工作,春節前回滬。
  • 94歲老人竟在主幹道行走!還好遇上這名女警
    復工復產期的佛山禪城季華六路車水馬龍,卻有一位94歲的老太太在路中央散步,現場險象環生。恰巧一名佛山禪城公安女警員路過發現這驚險一幕,於是馬上將婆婆接上車送往派出所,並幫她找到了家人。禪城公安提醒,疫情尚未結束,請市民加強對家中老人、兒童的看護,謹防家人走失發生意外。
  • 病房裡6小時不吃不喝不上廁所!杭州女護士剪去長發馳援武漢!兒子的...
    剛才翻了一下朋友圈,都是我馳援武漢的新聞,那些熟悉或不熟悉的朋友都在為我祝福,感動,也感謝!睡前,與剛認識的幾位老師們也聊過去武漢後可能會出現的一些情況,未知的信息多少讓我們有些彷徨,但更多的是信心,相信我們一定會順利完成任務,平平安安回來!這個點,孩子他爸和兩個小傢伙一定已經睡著了,有點想他們。特別是小女兒,走的時候她還生著病,不知道情況有沒有好一點?
  • 哈爾濱一女護士跪地急救暈倒老人,網友紛紛點讚
    最近哈爾濱一位女護士溫暖了整個哈爾濱,也溫暖了全網網友。12月11日,哈爾濱一位老大爺突然暈倒在街頭,路邊的群眾都不知所措,沒人敢動老大爺。這個時候,一位路過的女護士不但沒有避嫌,而且手疾眼快,反應得非常迅速,當即上前為老人做心肺復甦進行急救。
  • 東京家庭內感染人數增多,朝日電視臺女主播確診
    日本國內的感染者人數達到3萬7925人,加上「鑽石公主號」郵輪上的感染者712人,日本感染者總數累計已經達到3萬8637人。治癒出院者為2萬5506人,「鑽石公主」號659人,共計2萬6165人。國內感染者死亡者總數1013人,加之「鑽石公主號」的13人,合計達到1026人。東京都小池知事宣布,新確診472名感染者。
  • 杭州94歲媽媽給69歲女兒織毛衣袖子,網友:69歲還有媽媽可依靠...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黃偉芬這是讀者分享給小時新聞客戶端的一個來自朋友圈的故事:94歲的老人家在陽臺上曬著太陽織毛線,問她給誰織的,她說給69歲的女兒織的,「給她織一隻袖子,她去醫院打針的時候露著手臂容易涼。」幾經輾轉,小時新聞記者打聽到這則小故事是杭州施女士發在朋友圈的。
  • 疫線「Tony老師」心暖手藝精獲民警點讚
    我們普通人還好不用出門可以不在乎形象但日夜堅守在戰鬥一線的工作人員就難了就是在這樣特殊的情況下一波又一波手藝精湛的tony老師「拔剪而出」!今天一大早,丘北縣一位熱心的理髮師聶富權和他的同事,相約來到錦屏鎮幸福村卡點上為值守的民警、輔警們免費服務。在把隨身攜帶的梳子、吹風機、剪刀等工具拿出來一一進行消毒後。「tony聶」立馬根據不同服務對象的臉型和氣質進行設計,只見他剪刀上下翻飛、頭髮簌簌掉落,不到20分鐘就剪出了一個完美「造型」。
  • 杭州女護士眼鏡壞了,凌晨在武漢急得直哭!接下來的一連串事讓人淚目
    而這一副小小的眼鏡,是杭州武漢兩地、六位成人、一位高中生共同努力的結果。這是一個有關眼鏡的故事,但,又不止於此。接下來的時間,丁淑怡度秒如年,雖然眼鏡勉強撐著能用,但感覺非常不適,「本來戴上護目鏡就影響視力,眼鏡再不給力,那就如同瞎子了。還害怕再出意外。整個班下來,都提心弔膽。」好在,順利撐到最後。但丁淑怡的擔心一點都沒減少:後面的工作怎麼辦?眼鏡怎麼修?哪裡能修?找誰修?
  • 誰說「Tony老師」不忙?!港媒記錄下這群理髮師的戰「疫」故事
    原標題:誰說「Tony老師」不忙?!港媒記錄下這群理髮師的戰「疫」故事——參考消息網2月18日報導香港《南華早報》網站2月16日報導稱,在目前抗擊新冠疫情的特殊時期,內地民眾想方設法暖心互助應對疫情。但是在四川省首例新冠肺炎病例確診後,他所在的鹽亭縣的所有理髮店自1月21日起關閉。為了遏制新型冠狀病毒,全國各地都延長了春節假期。為遏制疫情採取的其他措施包括,封閉包括疫情核心區武漢在內的湖北省10多個城市。在其他地方,許多人在家閉門不出。有些人已重返工作崗位,而有條件的人則在家辦公。理髮師杜澤宇一直很忙。
  • ...杭州武漢荊門三地同事暖心送祝福:希望疫情結束,給她分配個男朋友
    令她驚喜的是,來自杭州、武漢、荊門的同事們送來了祝福,並為她許了個共同的願望「給她分配一個男朋友」。申蕊蕊,浙大邵逸夫醫院重症醫學科護士,1992年出生,2014年進入邵逸夫醫院工作。今年2月12日,作為浙江省首批支援荊門醫療隊隊員出徵湖北荊門。
  • 女子十年在美髮店消費150萬 丈夫要離婚「tony老師」卻說不知情
    女子十年在美髮店消費150萬 丈夫要離婚「tony老師」卻說不知情時間:2020-12-10 15:07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女子十年在美髮店消費150萬 丈夫要離婚tony老師卻說不知情 12月10日據媒體報導,從2011年開始,杭州的趙女士陸陸續續在一家美容美髮店消費
  • 恩施確診超長潛伏期無症狀病例;武漢養老院11名老人...
    湖北新增366例新冠肺炎(武漢314例),新增治癒出院病例1767例(武漢992例),新增死亡病例106例(武漢90例),現有確診病例47647例(武漢36680例),其中重症病例10892例(武漢9555例)。累計治癒出院病例13557例(武漢7206例),累計死亡病例2250例(武漢1774例),累計確診病例63454例(武漢45660例)。